第15章 恐龍未解之謎(2)

於是古生物學家挖地三尺,搜尋一切可以找到的化石,把瑣碎的骨頭連接起來。挖掘的結果使科學家們發現,從地理範圍來看,恐龍幾乎無所不在,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南極大陸都有恐龍化石出土。

從形態特征來看,它們像爬行類,四肢健壯有力,並通過產蛋來孵化小生命;從個體大小來看,它們可以稱得上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陸生動物,根據化石可以推斷出個體最重的恐龍能達到100噸,而現在地球上陸生動物中的老大——非洲象隻不過7噸重。

隨著化石證據的不斷增多,關於恐龍的研究也發展到了習性、生理、生態等各個領域。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被解決了,但一個又一個的謎團又滋生了出來。人們發現,不能簡單地把恐龍列為爬行動物,因為有人提出了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說法,還有證據表明,有些恐龍甚至會照看自己的孩子,這一習性對於爬行動物如蛇、鱷、龜、蜥蜴來說是難以想象的。

最關鍵的是,恐龍這種盛極一時的動物到底是如何滅亡的?直到今天,科學家們對這個問題還在不斷的推測。雖然有些學說聽上去非常令人心動,但終究還是有破綻,於是,謎麵隻好繼續存在下去。

7、世界上還有活恐龍嗎

恐龍是地球上生活過的最龐大的陸上動物。凡是見過恐龍骨架化石或複原標本的人,對它那巨大的身體,奇異的形狀和凶猛的形象都會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而恐龍的突然滅亡,也使人感到不可理解,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在這個地球上,恐龍有沒有留下後代。

在非洲中部的剛果,烏班吉河和桑加河流域之間,有一個湖,名叫泰萊湖,泰萊湖周圍是大片的熱帶雨林和沼澤,人跡罕至,許多地方根本無法通行。這裏生活著土著居民俾格米人,據他們說,在泰萊湖中,有一種名叫“莫凱萊·姆奔貝”(意為“虹’)的怪獸。這種怪獸半像蟒蛇,半像大象,身長十二三米,有10多噸重,長著長長的脖子和尾巴,腳印像河馬,但比河馬大得多。怪獸生活在水中,隻在夜裏出來活動,它以植物為食,一般不傷人。

從土著居民的描述來看,這種怪獸很像中生代生存過的蜥腳類恐龍。這引起了許多動物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它是活著的恐龍嗎?一時間,剛果成了科學家和探險者們矚目的地方。1978年,一支法國探險隊進入密林,去追蹤怪獸的蹤跡,可是他們從此一去不返。

1980年和1981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生物學教授羅伊·麥克爾和專門研究鯉魚的生物學家鮑威爾兩次帶領探險隊前往剛果,他們深入泰萊湖畔的蠻荒之地,從目擊過怪獸的土著人那裏了解了許多情況。

一個名叫芒東左的剛果人說,他曾在莫肯古依與班得各之間的利科瓦拉赫比勘探河中看到怪獸,因為那時河水很淺,怪獸的身軀差不多全露了出來,芒東左估計怪獸至少有10米長,僅頭和頸就有3米長,還說它頭頂上有一些雞冠似的東西。

考察隊員們拿出幾種動物的畫片,讓當地居民辨認,居民們指著雷龍畫片毫不猶豫地說,他們看到的就是那東西。在泰萊湖畔的沼澤地帶,考察隊員們發現了“巨大的腳印,還有一處草木曲折側伏的地帶,腳印在一條河邊消失”。他們認為怪獸是從此處潛入河中去了。

據麥克爾博士說:“腳印大小和象的腳印差不多”,“那片被折倒的草地顯然是一隻巨形爬行動物走過留下的痕跡”。但是由於天氣惡劣和運氣不好,他們始終沒能親眼看到怪獸。麥克爾相信,剛果盆地的沼澤中確有一種奇異的巨大爬行動物。

1983年,剛果政府組織了一支考察隊,再次深入泰萊湖畔,據說他們拍下了怪獸的照片,但這些照片一直沒有公布。

20世紀90年代,剛果地區政局動蕩,戰亂頻繁,多次發生武裝政變和軍事衝突,這使科學考察很難再繼續進行,追蹤泰萊湖畔怪獸的工作,隻好暫時終止。因此,怪獸究竟是不是殘存的活恐龍,也仍然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8、恐龍會得癌症嗎

恐龍也會像人類那樣患癌症嗎?它們也像人類患病一樣痛苦嗎?研究人員用X光機對恐龍骨骼進行掃描得到了最新發現:這種早已滅絕的動物體內存在惡性腫瘤,不過目前被證實患癌的隻有鴨嘴龍。

美國俄亥俄州東北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羅斯希德和他的工作組帶著X光機,奔波於北美地區的博物館之間。他們對700多副恐龍骨骼中的10000多塊椎骨進行了掃描,這當中包括廣為人知的劍龍、暴龍和三角恐龍的骨骼化石。

恐龍患癌的問題一直很有爭議,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的考察。工作組在97個鴨嘴龍的骨骼裏發現了29個腫瘤。體長3.5米的艾德蒙頓龍是鴨嘴龍的一種,也是體內癌症組織最多的一種,並且隻有在這種恐龍化石裏發現了惡性腫塊。癌症已在幾乎所有生物(從珊瑚蟲到虎皮鸚鵡)體內發現,但在大多數物種內發生的幾率卻無從知曉。它們的腫塊和人類癌症患者相似,這表明癌症已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並且本質上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此次發現的最常見的腫瘤是血管瘤,這是一種良性、生於血管內的腫瘤,也存在於約10%的人體內。“如果我把這些恐龍骨骼拿給病理學家看,他會得到相同的診斷結果。”羅斯希德說。

“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麽導致鴨嘴龍患了癌症。這真是一個讓人著魔的問題。”不過他說,也可能是這種恐龍壽命很長,使腫瘤組織有時間成長。

不過,羅斯希德介紹了他的看法:鴨嘴龍吃的針葉樹木中含有很多致癌化學物質。它們的骨骼結構顯示,鴨嘴龍屬熱血動物,這增加了患癌的可能性。羅斯希德認為,對野生和已滅絕動物的研究能幫助我們治療和預防疾病,還為我們了解在漫長曆史時期中疾病的演化提供了方便。

9、恐龍習性之謎

對恐龍這類滅絕動物生活真相的了解,難度是很大的。沒有長時間的觀察和第一手觀測資料的積累,就很難了解到某種或者某類動物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固有的生活特性。好在已發現的恐龍化石,以及化石埋藏狀況所蘊含的種種信息,為我們揭開恐龍的習性之謎提供了難得的線索。

群居

根據恐龍骨骼群體埋藏以及足跡群的發現,我們有理由認為許多大型植食性恐龍都是習慣於群居生活的,就像今天的大象一樣,成群結隊地活動。群體移動時,大家都向著一個共同的方向前進。為滿足群體取食大量食物的需要,它們經常轉移“牧場”。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班德拉城的一個化石地點,曾發現有23條雷龍的行跡,步子都朝著一個方向,由較大腳印組成的行跡居外,小腳印行跡居中,這就證明了雷龍有群居生活的特性,且雷龍群在活動時還有相當的組織性。

小型的肉食性恐龍,如虛骨龍類,它們身體輕巧,腿長善跑,動作敏捷,其奔跑速度可能不亞於今天的駝鳥。它們過著群居的生活,幾十隻生活在一起,追捕獵物時,如同今天的狼群一樣,依靠群體的力量圍獵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然後共同分割。鳥腳類恐龍兩足行走,行動迅速,也是群居生活,它們大都生活在蘇鐵、硬葉灌木密集的地區。在國外,曾多次發現鴨嘴龍、禽龍群體埋藏的情況。

角龍、甲龍也是群居的。1989年,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巴音滿都呼地區,發現了一個以白堊紀甲龍、原角龍為主的恐龍化石堆積地點,發掘采集到甲龍31具、原角龍93具,以及少量獸腳類和恐龍蛋等。頗有趣味的是這31具甲龍全是幼年個體,大多數體長1米左右,幾乎隻是成年個體的1/4或1/6長。保存這些化石的環境還顯示這些幼年甲龍是在沙丘間躲避風暴時被埋葬的。

獨居

由於很少發現劍龍類恐龍骨架集中埋藏,因此,推測這類恐龍的數量相對較少,在龐大的恐龍家族中,劍龍類的境況不佳,缺乏明顯的競爭優勢,所以成了最早絕滅的類群。

從已有的發現看,劍龍類恐龍盡管孤立地單個埋藏,但化石大都保存完好。如在中國四川省自貢市境內發現的一具劍龍,不僅骨架相當完整,而且還伴有皮膚化石。鑒於上述情況,有科學家認為,劍龍類恐龍很可能是單獨生活的。劍龍類恐龍是恐龍家族中性格最為“孤僻”的素食者。

大型的肉食恐龍,如永川龍、霸王龍等,可能像今天的虎、獅一樣,除了在繁殖的季節雌、雄個體生活在一起外,多數時候則是獨來獨往、單獨生活的。總之,多數植食性恐龍及小型肉食性恐龍過群居生活,而大型的肉食性恐龍喜歡獨居。在恐龍的群體內,很可能有其社會性:幼年個體受成年個體保護,雌性個體多於雄性個體,並接受雄性恐龍的支配。

10、恐龍是和睦的家族嗎

弱肉強食是沒有任何理念約束的動物們的本性和本能。強者,母體就賦予它強健的體魄和放縱的野性,它有能力去戰勝和征服弱者;而弱者與生俱來的軟弱性格,使其麵對強者的欺淩時便顯得無奈,更沒有反抗的力量,隻能順從。那麽,在史前的恐龍世界中,它們又是如何相處的呢?

我們多是根據恐龍的不同食性初步劃分出三大類:植食恐龍(以吃植物為生的恐龍)和肉食恐龍(主要是以吃肉為生的恐龍),還有雜食恐龍(既吃植物又吃肉的恐龍)。評判標準依據就是牙齒的不同形態。對於植食恐龍,牙齒的典型特點就是不顯現出鋒利,最常見的就是以勺形齒和棒狀齒居多。

當然,不同類型的植食恐龍,在牙齒上的差別也很大,如劍龍的樹葉狀牙齒和鳥腳類中鴨嘴龍的銼刀狀牙齒。這類植食性的恐龍,在恐龍的類別中分別包括有蜥腳類恐龍和鳥臀目恐龍。對肉食性的恐龍而言,牙齒除了具有鋒利的齒尖外,往往在形態上像匕首狀,同時牙齒也明顯增大。

介於兩種食性之間的雜食恐龍,在牙齒上繼承了上述兩種牙齒共同的特點,既表現出勺形的特征,又有鋒利的邊緣鋸齒。不過這類恐龍在整個演化過程中,出現的比較早,持續的時間也很短,到了侏羅紀的中、後期就很少見了,主要包括原蜥腳類恐龍。

肉食恐龍是恐龍中的強者,而植食恐龍占有弱勢。作為雜食恐龍,可能是作為中間勢力,不為恐龍所欺,也不淩駕於別的恐龍之上,很可能是肉食恐龍向植食恐龍進化的中間紐帶。

因此,盡管一些龐大的植食恐龍看起來威風八麵,但也常常成為那些尋釁滋事的肉食恐龍的美餐。盡管植食恐龍也經常采取集體防衛的戰術來一致抵禦進攻,但也不乏其中一些不能匹敵而喪生於它手的。

雖然恐龍過的是群居生活,但免不了發生同種個體之間的勾心鬥角、爭奪配偶以及種群間的地域爭奪,食物占有等。同種恐龍盡管有著相似的生活習性,但因為偶爾的相互摩擦,常常會促成一場大戰。為了得到配偶,到了**的季節,那些追隨者憑借體力的優勢,置其他的恐龍於不顧,以此來取悅於異性恐龍。

隨著恐龍個體的不斷繁盛,有限的適應空間越來越顯得狹小,誰去誰從,難以平分,爭鬥怎能不發生呢?這種鬥爭在不同種的恐龍群體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對於食肉的恐龍來說,它的生存,將意味著別的恐龍的死亡,這種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的是生死搏鬥,恐龍之戰的種種原因,同別的動物間的鬥爭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中生代的恐龍世界,並不是風平浪靜的桃源風景,在那裏也經常充滿喧囂與廝殺。

11、恐龍食量之謎

你知道嗎?一頭4噸重的大象一天的食量大約在300千克以上。一般來說,哺乳類動物每天的食物攝入量大概為體重的10%左右,這些食物將轉化成必要的能量,以維持體能和體溫。但是變溫動物就不同了,一條蛇一次吞下的食物可以相當於它的體重,當然,在餘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它也可以不吃不喝地平安度日。

那麽,恐龍的食量如何呢?就我們現在知道的事實,有些恐龍的體重可達幾十噸甚至上百噸,如果它每天的飯量也按體重的10%來計算的話,豈不是每天要消耗數噸乃至十幾噸食物?計算下來,肉食性恐龍大概每天要擊殺一條小型恐龍,而植食性恐龍似乎每天要橫掃一大片草原或者森林,否則,連生存都很困難。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據計算,植食性恐龍每天的食量大概是其身體重量的1%。差別怎麽會那麽大呢?原來,秘密就在於它龐大的身軀。哺乳類或者鳥類頻繁地進食,是因為它們本身的儲能少,不這樣做,身體的能量供應就會接不上,而恐龍身體中固有的能量多,進食隻要維持基本需要就可以了。

對於霸王龍這樣的肉食性恐龍來說,情況可能與現在的獅子、老虎或者龜、蛇差不多,隻要成功地狩獵一次,幾天沒有食物也不至於餓得慌。

那麽,科學家把恐龍分成植食性和肉食性,分類的根據是糞便化石。古生物學家拿到糞便化石後,就把它們切開,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果其中含有莖或者葉,那麽,就可以判定這是植食性恐龍的糞便化石,如果再與植物學家配合研究,連恐龍吃的究竟是什麽種類植物也可以知道。

至於這些糞便化石究竟來源於哪一種恐龍,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不過專家們也有辦法,因為在糞便化石出土的同一地層中,一定有恐龍化石出土,根據各種恐龍化石的多少和糞便化石的數量,大致可以推測出哪一類恐龍有什麽樣的糞便,這樣,恐龍的飲食結構也就能大致了解了。

以上的解釋隻限於植食性恐龍,至於肉食性恐龍的食性,到現在為止大家還隻是猜測。因為即使恐龍的胃中殘存著一些骨頭,也是一些碎片,根本就不能據此得出什麽結論,所以,我們說霸王龍如何窮追猛打、生吞活剝它的獵食對象,充其量也隻是大膽的想象。

在多數植食性恐龍的胃中存有幾十顆石頭,大小不一,小到雞蛋,大至拳頭般,我們稱之為胃石。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侏羅紀地層中挖出的一條地震龍的肋骨間竟然找到230顆胃石,真是駭人聽聞。

胃石在恐龍消化食物的過程中起什麽作用呢?原來,恐龍不能分解食物的纖維素,它必須依靠消化道中的微生物來分解這些纖維素,為了更有利於消化吸收,恐龍就要把食物弄得碎一點、再碎一點,於是,它對食物建立了兩道加工工序,第一道是牙齒,每一次進食時恐龍都是細嚼慢咽;第二道就是胃石,可以把磨得還不夠碎的食物在胃裏再次處理。經過這樣兩道工序,留給微生物的工作就輕鬆得多了,恐龍具體的飯量是多少,仍然隻是在猜測之中。

12、角龍進食之謎

恐龍是如何進食的?根據對角龍的研究,有的科學家對它們早晨的生活情景作了生動的描述。

當天亮到足以看清木蘭樹光禿禿的樹幹時,角龍在黎明中醒來了。它們生活在6500萬年以前,這時正是角龍家族最興旺的時期。角龍常常成群結隊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有一條角龍卻掉了隊,昨晚它隻好獨自啃食一株已經倒下的科達樹作為晚餐,今晨醒來時它的嘴裏還有葉子發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