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行動決定命運財富成就幸福 (6)

對於二級市場來說,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無疑比增持和承諾不減持更能獲得投資者認同。2008年市場極其低迷的時候,麗珠集團公告稱將用1.6億港元資金回購公司B股、回購股份價格每股不超過16港元,接近當天B股價格的一倍。從宣布回購的那天起,麗珠B股的股價一路攀升。之後其他上市公司也紛紛效仿,天音控股、海馬股份相繼公告進行回購,雖然根據2009年年底的統計數據,各家公司的回購力度參差不齊,但這無疑激發了投資者的做多熱情,相關公司的股價走勢遠超大盤指數。最近長安汽車的一紙公告重新喚起了市場對於上市公司回購的信任和期待。

對於B股回購而言,公司的行為不僅僅表明公司對未來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的信心,回購行為本身也給長期以來如何解決B股曆史遺留問題提供了的新思路。一直以來,對如何解決B股問題的建議和意見層出不窮,但細分析起來,回購B股這種市場化解決方式的成本最低,製度性摩擦也最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B股公司的回購程序仍比較煩瑣,需要比A股回購多履行商務部、外管局的審批手續。麗珠集團2008年6月宣布回購,但同年年底才履行完畢行政手續就是很好的例證。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由於需要履行完整的信息披露義務,回購的進程是完全透明的,這為其他資金二級市場套利提供了空間。因此,時間成本的背後往往夾雜著高昂的資金成本,而資金成本恰恰決定著上市公司回購的最終力度和效果。

如果說股價漲停是股民民意的體現,那麽長安汽車A股複牌後連續6個漲停,高達77%的漲幅以及麗珠B的井噴已經向市場清楚地表明,什麽是上市公司與股東的“和諧共贏”。

案例分析一:麗珠B回購提升股價26%

2008年6月5日,麗珠集團發布公告,擬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麗珠B股,在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1.6億港元,每股回購價格不超過16港元的條件下,擬回購B股1000萬股,占公司已發行B股股份和總股份的8.18%和3.27%。公司公告稱:回購的目的是“增強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並進一步提升公司價值,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回購的直接動因是因為麗珠B股股價持續下跌,已接近每股淨資產,公司認為股價被嚴重低估。

圖3-55 麗珠A股曆年周線走勢圖

圖3-56 麗珠B股曆年周線走勢圖

盤麵精解:從麗珠集團A、B股走勢看,在周線圖上都出現了一根巨大的周成交量。之後,股價出現了長期的橫向調整,並在大盤配合下開始了大漲行情。需要指出的是,當股價成功站上前期出現密集成交的股價高點之後,新的一輪上漲空間已經被充分打開,而開始發散的均線係統,也為股價走牛提供了足夠的動力。

作為國內首家回購B股的公司,麗珠集團此舉得到市場的熱烈回應。受回購方案獲得全部政府部門審批的消息刺激,公布方案之後,麗珠B股(200513)股價上漲,從12港元最高上漲到15.17港元。

案例分析二:長安B連拉6個漲停,公司回購激活B股市場

長安汽車回購B股這一消息公告後,長安汽車和長安B依然雙雙漲停,已經連續拉出6個漲停板,漲幅高達77%,成為近期的大牛股。受回購題材等影響,兩市B股周一再度強勢回升,其中滬B指大漲2.42%,收於151.24點,再創去年10月28日反彈以來的新高。

圖3-57 長安B股曆年周線走勢圖

盤麵精解:從長安B股的周線圖觀察,該股的波段特性非常強烈。這給熟悉該股的投資者提供了波段操作機會。周線圖顯示,在每輪波動行情發動前,長安B股都有一次放巨量的過程,這往往意味著有主力采取了主動性吸納行為。而且,作為周期性股和成分股指數的代表,長安B股的走勢往往與機構對汽車行業經營周期的認識有著重大關係。

“閉關”長達四個多月的長安汽車終於複牌“重見天日”,並公布了B股回購的有關預案,成為繼麗珠集團之後第二家推出B股回購計劃的上市公司。根據預案,長安汽車將以自有資金擬最多回購公司B股70%的股份,回購價格為不高於3.68港元/股。此次回購計劃的資金最高限額為9.09億港元,回購期限為自股東大會通過後12個月內。

圖3-58 長安汽車周線圖(2008年10月9日停牌前股價最低3.4元,複牌後最高漲至16.33元)

盤麵精解:長安汽車的回購方案激活了市場的投資熱情,各路資金聞風而至,在漲停板價位上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長安汽車和長安B雙雙連續6個漲停板,堪稱2009年的牛股。

第三節 “傻瓜式”賺錢——指數化投資

股神巴菲特說過:“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是過去35年最能幫投資者賺錢的工具。”而證券之星獨家編製的“‘戰上海’指數”,是你可以追隨的財富風向標。

指數基金——投資“傻瓜”戰勝投資專家

大家知道,巴菲特有個戒律,從不推薦任何股票和任何基金。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指數基金。1993~2008年,巴菲特竟然8次推薦指數基金。

巴菲特8次推薦指數基金的信心來自於曆史統計數據:1968~1978年,標準普爾500指數戰勝了83%的基金經理;1979~1999年,標準普爾500指數戰勝了79%的基金經理。

難怪連著名明星基金經理彼得林奇也感歎:隻有少數基金經理能夠長期持續戰勝市場指數。

如果你是個上班族或者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研究投資,那麽聽巴菲特的話,定期定投指數基金並長期持有,投資“傻瓜”也能戰勝絕大多數投資專家。過去半年如此,未來10年甚至20年,肯定也會如此。

我國學者對滬深股市的研究表明,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程度在逐步提高,滬深股市正在向“半強式有效市場”過渡,在這個過程中,複製市場指數組合的指數化投資可以戰勝市場。

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比較符合多數人“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投資思維習慣。當然,這個投資邏輯最重要的前提是,這個“放雞蛋的籃子”要足夠結實。事實上,指數化投資是完全按照指數樣本股票的組合進行投資。因此,隻要樣本股選取夠科學,這個“放雞蛋的籃子”總體上就沒有太大的風險。

目前市場上最流行且認同度最高的指數,通常按照市值和流動性進行樣本股篩選。在透明化的指數選樣標準下,股票進出指數樣本股票組合實際上是市場綜合力量推動的結果,是“無形的手”在發揮作用。從這種意義上講,選擇市值覆蓋率高的指數進行投資,其核心理念就是以被動方式分享市場收益並承擔市場風險。

剩下的問題是,如何選擇一款合適自己的指數化產品。在這方麵,“戰上海指數”至少可以給大家在做上海本地股的組合投資時以啟迪。

“戰上海”指數——可以追隨的財富風向標

毋庸贅言,目前國內的指數基金同質化傾向較為嚴重,對投資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投資需求形成了一定的製約。比如,你是一個很看好上海本地股投資機會的投資者,但是你在麵對著150多隻上海本地股的漲跌無常時依然覺得像是老虎吞天無從下口。那麽,最好能有一款專門針對上海本地股的指數產品,幫助你選股甚至是擇時,於是,“戰上海”指數應運而生。

從基本麵數據看,“戰上海”指數66隻樣本股2008年的加權每股收益為0.4783元,2009年一季度的加權每股收益為0.1147元,處於A股市場的上遊水平。值得一提的是,66隻樣本股中,近八成樣本股是市場上各種類型指數的交集。比如“戰上海”指數最重要的權重股之一的浦發銀行,是上證50、上證180、滬深300、中證100、道瓊斯中國等數十個指數的樣本股。

在“戰上海”指數的編製規則中,有指數成份股定期調整的規定:每個月和每半年調整一次成份股。每個月調整時,每次調整一般情況不超過3隻;每半年調整時,每次調整的比例一般不超過10%。這個規定保證了“戰上海”指數始終有活水,保持與時俱進的特色,也更能得到時間的檢驗。也許10年後,目前的66隻樣本股早已城頭變幻大王旗換了個遍,但不變的是,這66隻成份股,依然是上海經濟的典型代表,依然演繹著螺旋式上升的財富傳奇。

“戰上海”指數市值情況:

據統計,按照2009年7月31日收盤價格計算,“戰上海”指數66隻樣本股的總市值為21642.88億元,占滬深A股的比重為9.24%;總流通市值為18453.09億元,占比為16.03%;指數淨資產為5228.52億元,占比6.99%;指數總資產57278.19億元,占比10.68%。

從基本麵數據看,“戰上海”指數66隻樣本股2008年的加權每股收益為0.4783元,2009年一季度的加權每股收益為0.1147元,處於A股市場的中上遊水平。

“戰上海”指數行業分布:

“戰上海”指數的66隻樣本股涉及17個行業,其中,金融保險業、機械設備儀表、房地產行業的合計市值占比達66.52%,確保了指數的代表性和穩定性。其中,中國太保、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海通證券、寶鋼股份、上海汽車的合計權重占比達到53.99%。金融保險業權重占比較高(40.33%),符合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

“戰上海”指數市場表現:

“戰上海”指數基日定為2008年11月4日,基點為1706.70點,與2008年上證指數的見底日期和點位完全一致。

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戰上海”指數點位為4382.13點,較基日點位,指數收益率為156.76%,高於同期上證指數(92.02%)、滬深300指數(119.67%)和深證成指(141.67%)。尤其是2009年以來,戰上海指數上漲117.32%,高於深成指的111.24%、上證指數的79.98%。

表3-2 四大指數表現對比表(2008年11月4日~2009年12月31日)

數據來源:證券之星戰上海研究中心整理。

表3-3 “戰上海”成份股2009年度漲幅前10的股票一覽表

數據來源:證券之星戰上海研究中心整理。

表3-4 “戰上海”指數最新66隻成份股投資亮點

數據來源:證券之星戰上海研究中心整理。

構建屬於你自己的“戰上海”投資組合

從“戰上海”指數現階段的表現來看,跟蹤“戰上海”指數進行投資,完全可能獲取超越市場的利潤。目前,一款掛鉤“戰上海”指數的陽光私募信托產品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之中,一旦推出,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將通過購買信托產品分享到“戰上海”指數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