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齊策四(1)
齊人有馮諼者
[原文]
齊人有馮諼者①,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嚐君,願寄食門下。孟嚐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嚐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②!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嚐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複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嚐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嚐君客我。”後有頃,複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嚐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嚐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複歌。
[注釋]
①諼:音xuān。②鋏(jiá):劍柄,這裏指劍。
[譯文]
齊國有個叫馮諼的人,家境貧困的沒法養活自己,就求人向孟嚐君請求,願意在他的門下當一名食客。孟嚐君問:“先生有什麽愛好嗎?”馮諼回答說:“我沒什麽愛好。”孟嚐君又問:“先生有什麽才能?”馮諼回答說:“我沒有什麽才能。”孟嚐君笑著回答:“好吧!”孟嚐君身邊的人認為主人看不起馮諼,就那些粗茶淡飯給他吃。
在孟嚐君門下住了不久,馮諼就靠著柱子,彈著他的寶劍,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沒有魚吃。”身邊的人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孟嚐君說:“給他魚吃,給他一般食客的待遇。”過了幾天,馮諼又彈著他的劍,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坐。”身邊的人都譏笑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孟嚐君。孟嚐君說:“給他備車,給他門下有車的食客的待遇。”於是馮諼乘著他的車,高舉著他的劍,去拜訪他的朋友說:“孟嚐君把我當客人招待。”此後又過了不久,馮諼又彈著他的劍,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沒有什麽拿來養家糊口。”身邊的人都很厭惡他,認為他貪得無厭。孟嚐君問:“先生有親人嗎?”回答說:“我家中還有位老母親。”孟嚐君派人給她提供衣食費用,然她衣食無憂。從此,馮諼不再唱歌了。
[原文]
後孟嚐君出記①,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②,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③?”馮諼署曰:“能。”孟嚐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嚐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嚐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④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⑤,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嚐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徧⑥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嚐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雲‘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⑦。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嚐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⑧愛子其民,因而賈利⑨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嚐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
[注釋]
①記:布告,告示。②計會:會計。③責:通“債”。④(nuò):通“懦”,怯懦,柔弱。⑤約車治裝:準備車輛,置辦行裝。⑥徧:同“遍”,全部。⑦下陳:堂下的庭院。⑧拊:撫愛。⑨賈(gǔ)利:用商人的手段取利。
[譯文]
後來,孟嚐君貼出一張告示,問門下的食客:“請問哪一位熟悉會計賬目,能為我到薛地去收債呢?”馮諼簽名說:“我能。”孟嚐君看了很詫異,問道:“這是誰呀?”身邊的人說:“他就是那個唱“長劍啊,咱們回去吧”的那個人。”孟嚐君笑著說:“他果然有才能,我慢待了他,還沒有正式接見過他呢。”於是請他來相見,道歉說:“我被瑣事弄得昏頭昏腦,心煩意亂,生性又怯懦愚笨,終日公務纏身,因此怠慢了先生。好在先生沒有怪罪我,還有意替我到薛地去收債嗎?”馮諼說:“我願意去。”於是孟嚐君替他準備車輛,置辦行裝,讓他載著收債契約出發了,辭行時,馮諼問道:“債務收完以後,買些什麽東西回來?”孟嚐君說:“先生看我家缺什麽東西就買什麽吧。”
馮諼趕著車到了薛地,派官吏召集應當還債的百姓,都來核對債券。債券全部核對好之後,馮諼站起來,假托孟嚐君的名義把債款全部賞賜給了這些欠債的百姓,並燒毀了那些債券,百姓感激得高呼萬歲。
馮諼又趕著車馬不停蹄地趕回齊國都城,一大早就去求見孟嚐君。孟嚐君對他回來的這麽快感到詫異,穿戴好衣帽去接見他,問:“先生債都收完了嗎?怎麽回來這麽快!”馮諼說:“收完了。”孟嚐君又問:“先生用債款買什麽東西回來了?”馮諼說:“您告訴我說‘看我家缺少什麽東西就買什麽東西’。我私下思量了一下,覺得您家裏滿堆著珍寶,外麵的棚圈擠滿了良狗俊馬,美女成行。您家裏所缺少的東西隻是仁義罷了!我自作主張給您買回了仁義。”孟嚐君說:“先生怎麽買的仁義?”馮諼說:“現在您的封地隻有小小的薛地,不但你好好體惜靴地的子民,而且還用商賈的手段向他們謀取暴力。我私自假托您的名義,把債款賞給那些百姓,並燒了那些券契,那裏的百姓歡呼萬歲。這就是我所為您買仁義的辦法。”孟嚐君很不高興,說:“好,知道了,先生回去休息吧!”
[原文]
後期年,齊王謂孟嚐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①。”孟嚐君就國於薛,未至百裏,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嚐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複鑿二窟。”
孟嚐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嚐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②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嚐君。馮諼先驅誡孟嚐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③聞之矣。”
梁使三反,孟嚐君國辭不往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齎④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⑤謝孟嚐君曰:“寡人不祥⑥,被於宗廟之祟⑦,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馮諼誡孟嚐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⑧,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嚐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孟嚐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考,馮諼之計也。
[注釋]
①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我不敢用先王的臣子做臣子,即罷免其官職。②虛:空缺。③其:語氣詞,表示推測,揣度。④齎(jī):持,拿。⑤封書:封好的書信。⑥祥:善。⑦祟(suì):災禍。⑧祭器:祭祀用的禮器。
[譯文]
一年以後,齊王對孟嚐君說:“我不敢用先王的舊臣子做自己的臣子。”孟嚐君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封地薛,行至還距離薛一百裏路的時候,薛地的百姓就扶老攜幼出來迎接他,這時他回過頭來對馮諼說:“先生以前所說的為我買的‘仁義’,大概就是今天這種場麵吧!”馮諼說:“狡猾的兔子都有三個洞,才能免得一死。現在您才隻有一個洞,根本還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再替您多挖兩個洞。”
於是孟嚐君便給他五十輛車子和五百兩黃金,讓他到西麵的梁國去遊說,他對梁惠王說:“齊王放逐他的大臣孟嚐君,諸侯誰先得到他,誰就可以富國強兵。”於是梁王就空出相位,把原來的相國調任為上將軍,派了一個使者帶了千斤黃金和百輛兵車,到薛去聘請孟嚐君,馮諼先趕回薛告訴孟嚐君說:“千斤黃金是極貴重的聘禮,百輛兵車也是極顯耀的使節,齊王應該聽說這件事了。”
魏國的使者往返跑了多次,孟嚐君堅決推辭不去就任。齊國聽說這件事,君臣十分恐慌,連忙派遣太傅帶著千斤黃金,兩輛四馬花車,一把佩劍,一封書信去向孟嚐君道歉說:“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神禍,輕易相信諂媚奉迎的臣子的讒言,得罪了您,我不足以得到您的幫助。但我希望您顧念先王的宗廟,暫且回國執掌政權,好嗎?”馮諼告誡孟嚐君說:“我希望您索取先王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廟。”宗廟建成後,馮諼回報孟嚐君說:“三個窩已經鑿成,您暫且高枕而臥,過快樂的日子吧。”
孟嚐君做了幾十年相國,沒有招致絲毫的災禍,全仗馮諼的謀劃。
孟嚐君為從
[原文]
孟嚐君為從,公孫弘謂孟嚐君曰①:“君不以使人先觀秦王②?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為臣,奚暇從以難之?意者秦王不肖之主也,君從以難之,未晚。”孟嚐君曰:“善,願因請公往矣。”
公孫弘敬諾,以車十乘之秦。昭王聞之,而欲愧之以辭。公孫弘見,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幾何?”公孫弘對曰:“百裏。”昭王笑而曰:“寡人地數千裏,猶未敢以有難也。今孟嚐君之地方百裏,而因欲難寡人,猶可乎?”公孫弘對曰:“孟嚐君好人③,大王不好人。”昭王曰:“孟嚐君之好人也,奚如?”公孫弘曰:“義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諸侯,得誌不慚為人主,不得誌不肯為人臣,如此者三人;而治可為管、商之師④,說義聽行,能致其如此者五人⑤;萬乘之嚴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必以其血洿其衣,如臣者十人。”昭王笑而謝之,曰:“客胡為若此,寡人直與客論耳!寡人善孟嚐君,欲客之必諭寡人之誌也!”公孫弘曰:“敬諾。”
公孫弘可謂不侵矣⑥。昭王,大國也。孟嚐,千乘也。立千乘之義而不可陵,可謂足使矣⑦。[注釋]
①公孫弘:齊人。②秦王:指秦昭王。③好(hào)人:這裏可理解為尊重人才。④管、商:管仲、商鞅。齊、秦兩國的著名政治家。⑤能致其:此下當補“主霸王”三字。⑥不侵:不受侵犯,不受淩辱。⑦陵:侵侮。足使:完全可以做使者。
[譯文]
孟嚐君打算組織合縱計劃,公孫弘對他說:“您何不派人先去考察一下秦王的意思?假若秦王是英明的君主,您恐怕還不夠資格給他做臣子,哪裏有資格組織合縱去和他抗衡?假若他是平庸的君主,您再組織合縱去對付他,也為時不晚。”孟嚐君說:“好,你替我去走一趟吧。”
公孫弘答應了孟嚐君,領著十輛兵車到了秦國。秦昭王聽到這個消息,打算用言辭羞辱他。公孫弘前去拜見秦昭王,昭王問:“薛公的封地麵積有多大?”公孫弘回答說:“一百裏。”昭王笑著說:“我的土地方圓數千裏,還不敢跟別人為敵。現在孟嚐君的封地僅有方圓百裏,就想要與我抗衡,這還行嗎?”公孫弘回答說“孟嚐君喜歡有作為的人,大王不喜歡有作為的人。”昭王說:“孟嚐君喜歡有作為的人,怎麽做到的?”公孫弘說:“他堅持正義,從不向天子臣服,也不在諸侯麵前巴結獻媚,得誌時也不愧作為民眾之主,失意時也不肯做別人的臣仆,像這樣行事的隻有三個人;在國家治理方麵,可以做管仲、商鞅的老師,所講的道理符合仁義,如果能被切實實行,可以使他們的君主成就霸業,像這樣的有五個人;擁有萬輛兵車的威嚴君主,假若侮辱使者,使者必定會後退下一步自殺,一定用他的血汙染大王的衣服,像我這樣的有十個人。”昭王笑著向公孫弘道歉,說:“先生為什麽這樣做呢,我隻是跟您談論問題罷了!我跟孟嚐君關係匪淺,希望您一定把我的心意轉告孟嚐君!”公孫弘說:“好吧。”
公孫弘可以算得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人了。秦昭王是大國的大王。孟嚐君不過是一個千乘之國的公卿。公孫弘弘揚千乘公卿的正義,不受侵犯和侮辱,可以說是完全可以擔當使者的人了。
魯仲連謂孟嚐
[原文]
魯仲連謂孟嚐:“君好士也。雍門①養椒亦,陽得子養,飲食、衣裘與之同之,皆得其死。今君之家富於二公,而士未有為君盡遊②者也。”君曰:“文不得是二人故也。使文得二人者,豈獨不得盡?”對曰:“君之廄馬百乘,無不被繡衣而食菽粟③嗜,豈有騏麟、騄耳哉?後宮十妃,皆衣縞、紵,食梁④、肉,豈有毛廟、西施哉?色與馬取於今之世,士何必待古哉?故曰:‘君之好士未也。’”
[注釋]
①雍門:此處借地名代指人。②盡遊:全心全意地對待彼此。③菽粟:豆子和米。④梁:指一種比較好的大米。
[譯文]
魯仲連對孟嚐君田文說:“君子喜歡賢人,雍門子當年收養椒亦,陽得子供養賢士,衣食住行都與賢人們沒有區別,賢人都甘願為他們賣命。現在您的家裏比當年雍門子、陽得子二人要富裕的多,但是卻沒有賢人肝腦塗地的對待您。”孟嚐君說:“這是由於我沒有碰到像椒亦這兩個人那樣的賢人。假若田文我能得到像這兩個人那樣的賢人,他們怎麽可能不為我竭盡全力賣命呢?”魯仲連回答說:“您馬廄裏的百匹馬,裝扮著錦繡華麗的馬衣,吃著豆類、小米這樣的飼料,是否有騏麟、騄耳這樣的良馬呢?您後宮裏有十位妃子,穿著白紗、細麻這樣的高檔衣料,都吃著是白米、精肉這樣的山珍海味,難道就有毛唐、西施這樣的美女嗎?美色和駿馬都取自於當今的社會,為何賢人就必須要從古代選取呢?因此我說:‘您並非是真正的喜愛閑人。’”
孟嚐君逐於齊而複反
[原文]
孟嚐君逐於齊而複反①。譚拾子②迎之於境,謂孟嚐君曰:“君得無有所怨齊士大夫?”孟嚐君曰:“有。”“君滿意殺之乎?”孟嚐君曰:“然。”譚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嚐君曰:“不知。”譚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貴則就之,貧賤則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請以市諭③:市,朝則滿,夕則虛,非朝愛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④,亡故去。願君勿怨!”孟嚐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不敢以為言。
[注釋]
①反:通“返”,返回。②譚拾子:齊國的大臣。③諭:指比喻,打比方。④求存故往:想要買東西因此就去了。
[譯文]
孟嚐君被齊國驅逐處境,不久又返回齊國,譚拾子於是到邊境去迎接他,對孟嚐君說:“您對齊國的那些士大夫們心有怨恨吧?”孟嚐君回答:“是稍微有點。”“假若把他們都殺了,您就會解恨了吧?”孟嚐君回答說:“是這樣。”譚拾子又說:“事物有它必然的結果,道理有它本來的樣子,您懂嗎?”孟嚐君回答說:“沒明白您的意思。”譚拾子說:“事物必然的結果,是指死亡;道理本來的樣子,是指一個人如果富貴的話,人們就會親近他;一個人如果貧窮低賤的話,人們就會離開他。這就是所謂的事物必然的結果,道理本來的樣子。我可以用市場來打個比方;市場上,早上的時候人熙熙攘攘,晚上就沒有多少人了,這並非是因為人們早上喜歡市場,晚上厭惡市場。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早上市場上有人們需要的東西,因此就到市場上去了,而晚上市場上沒有人們所需要的東西了,所以就離開了。希望賢公您不要怨恨他們。”於是孟嚐君就把他所怨恨的五百個人的名字從竹板上削了下去,打消了自己怨恨的念頭。
齊宣王見顏斶
[原文]
齊宣王見顏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悅。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日‘斶前’,亦日‘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王曰:“有說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②,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宣王默然不悅。
左右皆曰:“斶來!斶來!大王據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鍾,萬石箎。天下之士,仁義皆來役處;辯知並進,莫不來語;東西南北,莫敢不服。求萬物不備具,而百無不親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農畝,下則鄙野、監門、閭裏,士之賤也,亦甚矣!”
斶對曰:“不然。斶聞古大禹之時,諸侯萬國。何則?德厚之道,得貴士之力也。故舜起農畝,出於野鄙,而為天子。及湯之時,諸侯三千。當今之世,南麵稱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觀之,非得失之策與?稍稍誅滅,滅亡無族之時,欲為監門、閭裏,安可得而有乎哉?
[注釋]
①齊宣王:田辟疆,齊威王之子。顏斶:齊國隱士。②柳下季:即柳下惠,魯國大夫,賢者。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