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民族大遷徙

日德蘭,一個橫臥於北歐海麵上的半島,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戰——日德蘭海戰而聞名於世。早在遠古時代,這裏便有辛布裏人、條頓人和阿姆布昂人,即日耳曼民族居住。然而,日德蘭惡劣的環境並不適合長期居住,於是,歐洲曆史上一場曠日持久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就此開始了。一)流浪的民族流浪,不斷地流浪,帶著血和淚,仰問蒼天:何處是我的歸宿?靈魂在我耳邊暗告:到你沒有去過的地方,那兒有一切歡樂。就像著名作曲家舒伯特(Schubert)在《流浪者之歌》中所描述的那樣,日耳曼人從一開始便習慣於四處流浪,帶著血和淚”書寫自己的曆史。對這些居無定所的遊牧部落而言,雖然早已習慣北方寒冷的惡劣氣候,但日德蘭半島上的日耳曼人還必須麵對周圍密布的森林、沼澤、終年彌漫的雨霧,以及“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生存難題,饑餓威脅著每一個日耳曼人的生命。迫於自然災害的影響,再加上社會發展和鐵器的應用等,公元前6世紀左右,日耳曼人開始逐步向南向西遷徙。·背井離鄉的日耳曼人南行來到了易北河,為了在保證食物和水的供給的同時,還不致迷失方向,他們沿著河岸的方向繼續朝歐洲大陸前行。或許是出於獵人的本性,他們所到之處無不充滿了掠奪與屠戮。公元前120年前後,辛布裏人、條頓人和阿姆布昂人抵達今匈牙利境內,趕走了當地的居民,獲得了一塊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於是,他們在此定居下來,並建立了首都“條頓堡”

條頓堡森林一戰之後,日耳曼尼亞擺脫了羅馬帝國的控製。公元1世紀下半葉,羅馬帝國在萊茵河東岸建起界牆,結束了對日耳曼的征服戰爭,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逐漸衰落。二)西哥特人的遷徙與羅馬帝國的衰落不同,日耳曼部落在羅馬文化的影響下,漸漸發展壯大起來。他們的經濟文化得到極大的發展,原始氏族公社製度逐步解體,部落上層渴望通過擴張獲得更多的土地與財富,部落下層由於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也急需謀求新的土地。再加上歐洲北部惡劣的自然環境,日耳曼部落開始將目光轉向日漸衰敗的“鄰居”——羅馬帝國。

公元376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西哥特人(WestGoths)遭到匈奴人襲擊,西哥特人向羅馬帝國的皇帝瓦倫斯(Valens)提出渡過多瑙河進入羅馬統治區避難的請求。為了說服瓦倫斯,西哥特人答應遵從羅馬的法令,為帝國出征。瓦倫斯一聽西哥特人願意為自己打仗,滿心歡喜,覺得既可擴充兵源又可節省征兵費用,真是兩全之策,便答應了西哥特人的請求,準許他們以“同盟者”的身份,進入羅馬帝國避難。身為一國之君,瓦倫斯也頗有心計,為了防止西哥特人圖謀不軌,他提出了西哥特人必須交出武器,同時將妻兒作為人質的要求。

被逼無奈的西哥特人隻能答應,於是成千上萬的西哥特人不顧波濤洶湧的河水,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地登上小舟和木排,不分晝夜地奔向多瑙河南岸。許多人還沒來得及上岸,便被滾滾河水吞沒了,西哥特人為什麽會遭到匈奴人的襲擊?

公元前1世紀,在中國漢朝皇帝劉徹的命令下,衛青、霍去病等大將率大軍挺進萬裏瀚海,給予匈奴沉重打擊。被擊潰的匈奴大舉西遷,於4世紀中葉進入歐洲,並打敗了屬於日耳曼部落的西哥特人。但對他們而言,南渡至少還有生還的希望,因而在天塹麵前,他們仍然勇往直前。然而,就在南渡至多瑙河南岸的西哥特人準備開始新的生活時,羅馬貴族官吏的殘暴統治卻驟然打斷了他們的計劃。羅馬人視西哥特人為“外來者”肆意地侮辱、壓迫,西哥特人再次陷入生存困境。忍無可忍的西哥特人最終於公元377年奮起反抗,將戰火從君士坦丁堡一直燒到了阿爾卑斯山麓。公元378年8月,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裏亞堡一戰中,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瓦倫斯被燒死在一間茅屋內,羅馬帝國被迫準許西哥特人定居巴爾幹半島。

(三)蠻族”國家的建立

起義的戰火還在不斷擴大與蔓延,公元395年1月17日,始終無法鎮壓起義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逝世,羅馬帝國由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掌管,分裂為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如此一來,羅馬帝國勢力的削弱,更有利於西哥特人的反抗了。他們與當地的奴隸、隸農一起打擊西羅馬帝國,南下希臘,西進意大利,隨後入侵意大利,攻陷羅馬城,進占高盧西南部,並於公元418年以圖盧茲(Toulouse)為首都,建立了西哥特王國,這也是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境內建立的第一個王國。

緊跟西哥特人腳步湧入羅馬的,是日耳曼民族的汪達爾人(Vandals)蘇維匯人(Suevi)和薩爾馬特部落的阿蘭人(Alans)他們自美因茨越過萊茵河,經高盧地區越過比利牛斯山攻占西班牙半島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地區,他們的遷徙之路始終沿著向西的方向前行。此後,蘇維匯人在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北角建立了蘇維匯王國;汪達爾人則於公元439年以羅馬帝國北非行省的首府迦太基(在今突尼斯灣海濱)為都城,建立了汪達爾王國。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間,汪達爾人繼續其征服與擴張的步伐,大量宮殿、書籍與藝術品毀於一旦。·隨後進入羅馬帝國的,還有日耳曼民族的勃艮第人、法蘭克人(Frank)盎格魯人(Angles)撒克遜人(Saxon)和東哥特人(EastGoths)他們也相繼建立了各自的王國。一直到公元568年,日耳曼民族的倫巴德人(Langobardus)建立了倫巴德王國,持續了近兩個世紀,波及大半個歐洲和北非大部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才落下帷幕。經過兩個世紀的變遷,中歐地區的日耳曼人逐漸穩定下來,其中日耳曼部落中的薩克森人和弗裏森人聚集於德意誌北部;阿雷曼人和巴伐利亞人聚集於德意誌南部;一部分法蘭克人聚集於德意誌西部;圖林人則聚集於德意誌中部地區。汪達爾主義:“汪達爾主義”一詞源於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汪達爾人,他們屬於遊牧民族,身上具有明顯的劫掠性。公元455年,汪達爾人乘亂攻陷羅馬,他們不僅將羅馬城劫掠一空,而且縱火將羅馬城焚燒。大火燒了兩個星期之久,羅馬城、羅馬古文物連同輝煌的文明遭到嚴重破壞,“汪達爾主義”成為了野蠻行為的同義語,意味著對物質、文化的極具毀滅性的、徹底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