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驚天大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戰(二)

阿爾弗雷德·馮·施裏芬德國卓越的天才戰略家,1891年取代阿爾弗雷·馮·瓦德西伯爵成為德軍總參謀長,於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施裏芬”計劃。

“施裏芬”計劃是我們日後的閃電戰的雛形,他認為在戰場上用炮火掩護裝甲部隊和步兵衝鋒的做法可以迅速打擊敵人,這種計劃的提出使德軍在一戰初期所向披靡。

歐洲、亞洲、美洲,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地區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德國在戰爭中的局勢也從最初的勢如破竹,直至最後孤注一擲、一敗塗地。國內原本對戰爭充滿熱情的民眾開始出現厭戰的情緒,才傳到第三代的德意誌第二帝國也隨著戰爭的結束走向滅亡。作為戰敗國,德國注定要受到懲罰,但當屈辱的《凡爾賽和約》強加於德國時,早有心理準備的人們還是不由得感歎:為這場戰爭,德國付出了太多。

(一)施裏芬”計劃的破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意誌第二帝國基本上按照原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裏芬(AlfredGrafvonSchlieffen)製定的“施裏芬”計劃迅速推進。根據施裏芬的構想,德國利用兵力動員迅速的優勢,先行擊敗法國,而後回頭集中力量對抗俄國。施裏芬判斷,俄國落後的軍事動員體製使得俄國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對德國的軍事集結。而在這段時間內,擁有毛奇時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鐵路網,德國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軍事集結並打敗法國。這就是“施裏芬”計劃的基本戰略思想,以三個字來概括,就是“時間差”

在攻克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後,德國的西線大軍在法國北部同法軍展開了劇烈的“邊境交戰”麵對德軍的閃擊戰,法軍一時無法抵擋,戰爭一開始便節節敗退,被迫從凡爾登西北全線撤離,法國政府遷到了波爾多(Bordeaux)初戰告捷的德軍在西進勢如破竹,柏林當局下令乘勝追擊,盡快將“施裏芬”計劃付諸實現。

然而,德軍的勝利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全麵。法軍在撤退過程中並沒有自亂陣腳,而是有計劃、有步驟地保存了主力,並避開德軍預定的包圍圈,將右翼的兵力調到了左翼,同時還加強了巴黎的防衛。自以為勝利在望的德國第一集團軍在將軍亞曆山大·馮·克盧克(AlexandervonKluck)的率領下急行近30英裏,於9月3日晚抵達馬恩河(Marne)據一位法國目擊者說,此時的德軍“倒在地上,疲憊不堪,隻是迷迷糊糊地嘀咕著:30英裏!30英裏!別的累得什麽也說不出來了。法軍瞅準這一“必須立即行動”的時機,在馬恩河發動了對德軍的全麵****,這是自開戰以來協約隊的首次戰略性進攻。在寬180公裏的戰線上,德法雙方惡戰了8天,法軍重挫德軍。到9月12日,德國第一、第二集團軍撤退到馬恩河以北至凡爾登一線,馬恩河會戰結束。這是自大戰爆發一個多月以來,德軍第一次嚴重受挫,繼任參謀長、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在德軍撤退的當天給妻子寫信道:戰爭開始時給我們的巨大希望已經粉碎。德軍的閃電戰略失去了預期效果。9月14日,德皇以患病為由免去小毛奇的參謀總長職務,由陸軍大臣埃裏希·馮·法爾肯漢(ErichvonFalkenhayn)繼任。二)兩線作戰的困境鑒於西線的失利,接替小毛奇參謀長職務的法爾肯漢為打開局麵,將戰線向北延伸,與協約隊陷入相持狀態。很快,德軍意識到了兩線作戰的危害,於是調整戰略,集中兵力於“更要害的戰目標”——西線。但東線的問題還未得到解決,原本與德意誌結成“三國同盟”但始終保持中立的意大利,在關鍵時刻竟因領土問題加入到協約國作戰,形勢對德意誌愈發不利。到1915年底,從波羅的海的裏加灣(GulfofRiga)到羅馬尼亞邊界的900多公裏的東線上,德軍對俄軍發動總攻,德軍雖占領了意大利——

為何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意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俄國大片領土,殲滅大量俄軍,但仍未摧毀俄軍主力,德意誌與俄國陷入對峙的僵局。隨後,德軍以凡爾登為攻擊點,揚言要“使法”國把血流盡”然而,一直到916年6月底,共發動三次進攻的德軍,仍未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而且由於損失較大,進攻的攻勢也不得不減弱。與此同時,協約國發動了曆時5個月的索姆河戰役(Battleof索姆河戰役Somme)盡管德軍頑強抵抗,守住了陣地,卻也損失慘重。很快,德軍方麵就撤換了參謀總長法爾肯漢,任命陸軍總司令保羅·馮·興登堡(PaulvonHindenburg)為參謀總長,東線方麵軍參謀長埃裏希·魯登道夫(ErichLudendorff)為副手。他們是威廉二世和德軍的新希望,但此時的德意誌基本上已無力再戰,正如魯登道夫所言:軍隊已經戰鬥到停頓不前,現在完全筋疲力盡了。三)強弩之末——敗戰1918隻要還沒有“徹底擊潰”對手,戰爭就還會繼續下去。為扭轉局勢,1916年12月12日,德意誌政府以自己和同盟國的名義向協約國發出照會,建議和談。然而,在國內主戰派的壓力和協約國的強硬態度下,和談無果而終,德意誌隻得再返戰場。

1917年初,法國發起進攻,德軍實力已明顯不敵協約國,為避免決戰,隻得退守“興登堡防線”依靠堅固的地麵工事抵禦敵人的進攻。至此,由於兵力分散、戰線太長、後方不穩、物資奇缺等原因,德軍已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就在同一年,美國參戰,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等23個國家改變中立態度,加入協約國的行列,德軍麵臨的形勢更為嚴峻。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戰爭。德軍東線的壓力稍微減輕,於是集中兵力在西線作最後一搏。

1918年3月至7月間,德軍對英法聯軍連續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進攻,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德國的戰略態勢大大惡化,主動權轉移到了協約國手中。

此時,德國再次提出和談,但被握有主動權的協約國斷然拒絕,協約國想要的是徹底征服德意誌。7月12日至8月4日,協約國在馬恩河對德軍發動正麵進攻;8月8日,協約隊發起亞眠戰役(BattleofAmiens)此後兩個月中,聯軍陸續發動進攻,興登堡防線土崩瓦解,德軍敗局已定。再加上國內沸騰的革命形勢和同盟國集團的土崩瓦解,德意誌帝國被逼入死角。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在德國工人和士兵革命威力的震懾下,威廉二世宣布退位,逃亡荷蘭,統治德國近半個世紀的霍亨索倫王朝壽終正寢,德意誌第二帝國也隨之煙消雲散。兩天後,德國社會民主黨新成立的魏瑪政府簽字接受停戰條件,德國投降,曆時51個月零兩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四)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曆史充滿了偶然,但巴黎和會召開的時間與地點的選擇,絕對不是偶然。1871年1月18日,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鏡廳,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宣布德意誌帝國成立;48年後的同一天,即1919年1月18日,法國選擇在凡爾賽宮鏡廳召開對一戰戰敗國,尤其是德國的製裁會議——巴黎和會。德意誌曾經在凡爾賽宮的舉動,令法國人沒齒難忘,如今法國特別選擇同樣的時間和地點,就是要報複德國,讓德國人也嚐嚐受辱的滋味。巴黎和會從一開始就定下了製裁德國的基調,隻是在製裁的程度上,各國所持的態度不盡相同。與德國積怨已久且在參戰國中受破壞最嚴重的法國,不僅想要取得德國工業的控製權以補償自身損失,同時希望最大程度地削弱德國;英國雖然支持法國嚴懲德國,但在具體舉措上則相對緩和,基於一貫奉行的“大陸均勢”政策,英國並不希望因過分削弱德國而使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超級強國;威廉二世的遺願威廉二世流亡荷蘭期間,德國境內納粹勢力風起雲湧。在得知德國發生反猶太人的“水晶之夜”(theNightofBrokenGlass)後,他感到非常震驚。他曾經說:知道德國發生了這樣駭人聽聞的事後,我為身為德國人而感到恥辱。基於對納粹的反感,

威廉二世的遺願之一就是,在他的葬禮上不能出現納粹的標誌。然而,納粹德國並未遵循他的遺願。威廉二世的另一個遺願是:王朝不複辟,他的遺體就不運回德國。所以,他的遺體至今還在流亡的國度——荷蘭。

在戰爭中受益的美國,對於德國的態度比英法兩國都要寬鬆,它更傾向於安撫德國並保證平等的貿易機會,並順利收回戰爭債務。出於不同的利益需求,各國提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參與和會的戰勝國之間,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紛爭。經過不斷磨合與“不愉快的妥協”把持和會的英、法、美三巨頭於1919年6月16日,向德國代表團遞交和約修正稿,規定:德國歸還阿爾薩斯、洛林和波蘭、捷克等被德軍占領的地區,承認奧地利獨立,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德國隻能維持10萬名陸軍,廢除義務兵役製,不得擁有主力艦和潛水艇,不準擁有空軍;萊茵河以東10公裏以內地區德不得設防;德賠償協約國巨額戰爭賠款。並提出照會:要麽完全接受,要麽完全拒絕。

五天內如果不答複,協約國將訴諸武力。接到最後通牒後,德國政府在6月22日的國民會議中最後通過了簽署和約的決議。

6月28日,德國代表團與其他27個國家的代表在凡爾賽宮一起簽署了《凡爾賽和約》

《凡爾賽和約》使德國被置於受掠奪和奴役的屈辱地位,令所有有政治傾向的德國人,都充滿了苦澀和怨恨的情緒。《德意誌報》在6月28日的頭版寫道:複仇!德意誌民族!不要忘記這件事!

在1871年,德意誌帝國無比榮耀地在凡爾賽誕生,今天,在這裏,德國的榮耀被送進了墳墓。同時,由於英、法、美利益間的紛爭和國際社會輿論的製約,使得法國的徹底削弱和美國的安撫都沒有真正的實現,所以德國的軍國主義勢力和極端民族主義勢力未得到徹底的清除,它們與德國國內強烈的民族複仇情緒一拍即合,為後來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埋下了禍根。德皇威廉二世的最終命運威廉二世戰後流亡荷蘭。《凡爾賽和約》規定將威廉定為戰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國際道德及條約的聖潔。但荷蘭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絕引渡他受審,不理會協約國的上訴。威廉憑著與女王的親戚關係,在荷蘭得到一座小城堡,度過餘生。他免除與官員和仆人的君臣關係,但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頭銜。

1922年,威廉出版回憶錄,堅稱自己沒有犯下戰爭罪行。他一直邀請貴賓到他家做客,也十分留意歐洲事務。他本來很希望希特勒會幫他複辟王朝,但始終未能得償所願。不過,對於希特勒成功解決德國的政經困難,他深感欣賞。德國在1940年占領荷蘭後,威廉正式退出政治舞台。1941年6月5日,威廉在荷蘭病逝,由希特勒為他舉行了一個小型軍事葬禮。

他生前希望葬禮上不擺設納粹黨的標誌,但納粹黨沒有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