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神父哺育的傳奇國王——腓特烈二世

他出身名門,祖父是用意大利人的鮮血染出的“紅胡子”腓特烈一世,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母親是西西裏王國唯一的女繼承人康斯坦絲。但他身世悲慘,自4歲起便成了孤兒。他擁有很多榮耀,是崇高的羅馬皇帝,是意大利、西西裏、耶路撒冷和阿爾勒的國王,但他亦受盡非議,乞丐換王子的誹謗、剛愎自用的個性、風流成性的私生活。他是矛盾的綜合體,他是傳奇人生的典型,他就是腓特烈二世。一)王冠下的孤寂童年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作家薄伽丘(GiovanniBoccàccio)在《西方名女》一書中提到一個傳說:西西裏王國唯一的女繼承人康斯坦絲,曾被預言其婚姻會引致西西裏的滅亡。為了保住王國,還隻是個小女孩的康斯坦絲就被送進修道院,並許下終身不嫁的誓言。

平靜的生活衝淡了不幸的預言,就在人們逐漸淡忘那可怕的“詛咒”之時,康斯坦絲終於在34歲時,迎來了生命的春天,嫁給了令意大利人膽戰心驚的“紅胡子”的兒子亨利六世。婚後多年,康斯坦絲始終一無所出,直到40歲時才懷上孩子。麵對外界對她是否真的懷孕的質疑,為了維護孩子未來的正統繼承權,康斯坦絲決定允許鎮上的女市民觀看自己分娩,並把的正滴著乳汁的胸脯展示給眾人。這個尚未出生便已遭受非議的孩子,就是“紅胡子”腓特烈一世的孫子——腓特烈二世就在小腓特烈出生的前一天,即1194年聖誕節,他的父親德皇亨利六世,正在西西裏的首府巴勒莫舉行盛大的加冕儀式。此前,亨利六世已用武力擊敗了諾曼貴族的反抗,奪取了西西裏王位,成功地將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統治權,從德意誌和倫巴德擴展到了南部意大利和西西裏,對中部意大利的教皇國構成了南北夾擊的態勢,從而使“紅胡子”的遺願得以實現。然而,正當年富力強的亨利六世組織大軍準備十字軍東征時,不幸身患瘧疾突然去世。德意誌諸侯立即結為兩大集團爭奪王冠:亨利六世之弟士瓦本公爵菲利普,在法王支持下宣布繼承王位;韋爾夫家族的布倫瑞克公爵奧托,在英王支持下也宣布稱王。

次年6月,雙方大動幹戈,德意誌爆發“爭位”內戰。為了避免德意誌內戰可能造成的危險,年僅3歲的腓特烈在母親康斯坦絲帶領下,匆匆南逃西西裏,繼承了西西裏王位,並向教皇英諾森三世尋求庇護。英諾森三世乘機對處於弱勢的孤兒寡母進行要挾,充當了腓特烈二世的監護人和西西裏王國的攝政。不久,康斯坦絲去世,腓特烈二世遂淪為羅馬教皇卵翼下的孤兒。腓特烈二世名義上是在教皇監護下成長起來的,是人們常說的“神父哺育的國王”實際上他的童年是在不受重視甚至歧視和虐待中度過。他在西西裏的首府巴勒莫度過了整個童年,在充滿陰謀和冷漠的宮廷中,他雖然頭戴王冠,卻是個時時被監視的囚徒。傳說6歲的他穿著國王的華服,用尖利的手指甲不停地劃破綢衣和自己幼嫩的皮膚。如此坎坷孤寂的童年,對腓特烈二世的人生產生了巨大影響。

他了解下層民眾的困苦,故而可以平等地對待任何階層的百姓;他經常出入教皇宮廷,因而對英諾森三世施展權術、縱橫捭闔,支配德意誌與歐洲政治的種種陰謀了如指掌,並耳濡目染,政治成熟頗早。▲腓特烈二世·(二)西西裏和十字軍東征1209年,英諾森三世替15歲的腓特烈二世做了個重大決定,那就是迎娶阿拉貢公主康斯坦絲為妻。腓特烈二世清楚地知道這是一場政治婚姻,因而對於新娘大自己10歲且是個寡婦的事實也就坦然接受了。最重要的是,新娘給他帶來了包括一批騎士在內的豐厚嫁妝,讓他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力量。很快,他便掌握了西西裏的軍政大權,成為名副其實的國王。此後,他在西西裏建城堡、興海軍,逐步壯大王國的力量。而在腓特烈逐漸成長的歲月裏,德意誌“爭位”內戰的戰火一直沒有停息。爭位雙方不惜大肆出賣帝國利益,競相向英諾森三世獻媚討好,企圖換取教皇的青睞和支持。英諾森三世利用雙方的許諾,乘機奪取了斯波萊托、安科納和羅馬尼等意大利中部的帝國領地,迅速擴展了教皇國的版圖,北部遠達菲拉拉和波河下遊,南抵那不勒斯邊境,並派遣教區長接管了這些地區帝國長官的權力。

在德意誌爭位戰爭進行了十年之後,政局出現了有利於腓特烈的轉機。1208年,爭位一方的菲利普被殺,韋爾夫家族的奧托獲勝。為了贏得教皇的加冕,奧托再次向英諾森三世許諾,承認教皇業已奪取的帝國領地為教皇國版圖。英諾森三世大喜過望,於1209年10月在羅馬為之正式加冕,稱奧托四世。不料,奧托剛剛戴上皇冠,便立即翻轉臉來,宣布皇帝對中部意大利帝國領地擁有所有權,並率軍攻打南部意大利,企圖奪取教皇的“糧倉”——腓特烈的西西裏王國,因而觸怒了英諾森三世。1210年,英諾森開除了奧托的教籍。然而,奧托四世擁有強大武裝,絕非教皇的一紙破門令所能敵。英諾森三世急需一個世俗君主組織武力與奧托抗衡。這樣,年已17歲的腓特烈二世時來運轉。在英諾森三世的鼓動下,腓特烈於1211年被德意誌諸侯推選為德意誌國王。腓特烈二世18歲時,教皇英諾森三世宣亞琛大教堂布腓特烈為西西裏國王,但有兩個條件:一是他必須承諾永遠不把西西裏王冠和德意誌皇冠合二為一,二是他必須組織十字軍東征。對於這兩項承諾,腓特烈二世皆未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兌現。

在對待德意誌問題上,成年的腓特烈在擁有了西西裏這一穩固的“大本營”之後,轉而將目光投向了他祖父輩的故土。得到教皇和法國支持的腓特烈二世毅然踏上了返回德意誌的旅程,由於受到與英國結盟的奧托四世的阻撓,一路上多次遇險。

1214年,腓特烈二世和法國盟軍在著名的布汶戰役中大敗奧托四世。四年後,腓特烈二世在奧托大帝舉行登基大典的亞琛,舉行了自己德意誌國王的加冕儀式。1220年,他又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至於十字軍東征,腓特烈二世確如其當初承諾的那樣,親自率軍出征,不料十字軍在路上遇到了瘟疫,為了不致全軍覆沒,腓特烈二世唯有中途折返。他的這一行為引起了時任教皇格列高利九世的不滿,並遭到了格列高利九世下達的開除教籍的懲處。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與權勢,腓特烈二世不得不向教皇屈服,並再次組織十字軍東征。此次出征,腓特烈二世並未像以往那樣全力投入戰鬥,相反地,他盡可能地避免戰場上的對決,並通過談判、收買等手段達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耶路撒冷,腓特烈二世通過和談從埃及蘇丹手中得到了耶路撒冷及附近地區,此後又通過與原耶路撒冷國王的女繼承人伊莎貝拉結婚,加冕成為耶路撒冷國王。三)闔然辭世腓特烈二世領導了絕無僅有的一次“和平的十字軍東征”並且收獲頗豐,卻仍未能獲得格列高利九世的原諒與認可,還引發了雙方長久的爭鬥。此後的十幾年間,格列高利九世與腓特烈二世先後在西西裏和北意大利交戰,都以腓特烈二世獲勝告終。

1241年,格列高利九世憤懣而死。

青少年時代的腓特烈在西西裏度過,曾以學識淵博的學者欽奇奧·維利為師。他熟讀希臘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許多名著,在西西裏這個東西方文化光怪陸離的交匯點,受到了別具一格的混合教育。其結果,使他得能從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逐步滋生了對基督教會和羅馬教廷的種種逆反心理,成為著名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宗教懷疑論者。他甚至公然宣稱:世界被三個騙子迷惑了,這就是基督耶穌、摩西和穆罕默德。這後來成為英諾森四世攻擊他的“罪”證”格列高利九世去世後,腓特烈二世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不料新任教皇英諾森四世更為咄咄逼人。1245年,英諾森四世在法國的裏昂召開宗教大會,再次開除腓特烈二世教籍。腓特烈二世針鋒相對,向歐洲君主致公開信抨擊教皇的統治,引發了神學上的大論戰。

正當雙方爭鬥處於膠著狀態時,1250年12月,腓特烈二世在一次行獵中突然病倒,13日夜,56歲的腓特烈二世在弗奧倫蒂諾城堡闔然長辭,結束了他充滿傳奇與神秘色彩的一生。他的死被隱瞞了一段時間,最後他被葬在巴勒莫大教堂的地下室內,他父母的身旁。入葬的時候,他身上穿著重罪者懺悔的麻袋衣而不是皇帝華麗的壽衣,他的遺體外還按照阿拉伯的習俗裹上大幅的絲綢布,上麵繡著一句箴言:統治世界的。學者腓特烈二世離開帝位與戰場,腓特烈二世更像是一位學者。他可以熟練地運用意大利語、法語、拉丁語、希臘語、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他創辦了西西裏王國的第一所大學那不勒斯大學;他自己創作詩歌,寫有詩集《獵鳥的藝術》他對所有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並會為此進行認真的觀察和實驗。顯然,腓特烈二世對待學問的嚴謹態度絲毫不遜於專業的學者或科學家。第五節群雄並起逐鹿王座——大空位時代肩負諸多國王稱謂的腓特烈二世,畢竟精力有限,無法將名下的所有王國都治理得井井有條,德意誌王國便是其花費力氣較少的王國。由於他的放任,德意誌國內的諸侯勢力得到迅速發展,到繼任者康拉德四世時,諸侯的野心最終爆發。無休止的爭奪不僅貫穿著康拉德四世在位的四年,而且將德意誌引入了一段沒有皇帝的特殊時期——大空位時代。一)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終結出生和成長在西西裏的腓特烈二世,熟諳拉丁語、希臘語和阿拉伯語,對德語卻知之甚少。在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腓特烈二世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西西裏度過,政治重心也放在意大利,隻在德意誌住了十年,終其一生,他都是以“西西裏國王”自居,而對於父親的故鄉德意誌,他則極少關心,甚至極少稱自己為“德意誌國王”腓特烈二世對德意誌的忽視態度,為德意誌諸侯勢力的發展創造了絕好的機會。漸漸地,諸侯們不僅掌握了王國的經濟命脈,而且還各自形成了強大的政治勢力,甚至成了王國內獨立的邦國,王國割據局麵日益嚴重。為換取諸侯的支持,腓特烈二世在德國奉行打擊城市以討好諸侯的政策,1231年,腓特烈二世在德意誌頒布法令:任何人不得建立有損諸侯利益的新城市;每個諸侯享有和行使特許權、司法權;諸侯、貴族和教會的土地采邑,凡被帝國城市沒收的,均應歸還,今後不許再犯;皇帝絕不在諸侯轄區內鑄造貨幣以危害諸侯的貨幣——

關於腓特烈二世的傳說

由於腓特烈二世一生征伐無度,人們傳說在他去世的時候,惡魔把他的靈魂從埃特納火山口帶往了地獄。現在西西裏地區仍然有這樣的說法:這位國王會騎著白馬從埃特納火山口躍出,以救世主的身份拯救世界。選帝侯的消亡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侖勒令解散,選侯權失去了意義。選帝侯在後來的德意誌帝國以一種榮譽爵位的形式存在下來,但已與原意相去甚遠。製度……從此,諸侯勢力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德意誌王國的權力實際上下放到了諸侯和貴族手中。但礙於腓特烈二世的強勢,諸侯們始終壓抑著自己的野心,不敢輕舉妄動。不過隨著腓特烈二世的去世,諸侯們就如同脫韁野馬一般,開始肆無忌憚地搶奪權力與領地。自此,曾經統一的神聖羅馬帝國四分五裂,正如法國文學家伏爾泰評價的那樣: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麵對諸侯的紛爭,腓特烈二世的繼任者康拉德四世(KonradIV)基本上無能為力,在王位上坐了四個年頭後,便於1254年與世長辭,盛極一時的霍亨斯陶芬王朝也隨之走到了盡頭,留下一個混亂不堪的德意誌王國和一個沒有皇帝的大空位時代。

(二)諸侯邦國分立

康拉德四世去世之後,荷蘭伯爵威廉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擁有了對德意誌的統治權。從此以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再也不能世襲,而是需要最有權勢的諸侯選舉方能產生。但這位由眾人推舉出來的新皇帝剛登基不久,就在與其他諸侯的戰鬥中陣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再一次空了出來。1257年1月,德意誌各諸侯召開了選舉國王的會議,與會的隻有少數幾個諸侯,也就是後世所稱的“七大選帝侯”他們分別是:美因茨、特裏爾、科隆三個地區的大主教,薩克森伯爵、波希米亞國王、勃蘭登堡邊疆伯爵和萊茵邊疆伯爵。其中與英國關係密切的萊茵邊疆伯爵和美因茨大主教推舉腓特烈二世的女婿、康沃爾伯爵理查德為皇帝,其他的諸侯則在法國國王的支持下,推舉母親出身於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一世的曾孫、卡斯蒂亞(Castilla)國王阿方索十世(AlfonsoelSabio)為皇帝。如此一來,就出現了由英、法兩國國王分別支持的兩個外來者同為德意誌皇帝的荒唐局麵。事實上,阿方索十世名義上獲得了帝位,但由於卡斯蒂利亞本國貴族的阻撓,根本無法離開自己的國家前往德意誌接受王位,換言之,他是一位連德意誌土地都沒踏上的國王。與阿方索十世相比,理查德稍好一些,至少在被推舉為國王之後,他便到德意誌接受了加冕,並在此後的四年時間裏,一直待在德意誌王國的萊茵地區,但他也始終未曾親自管理德意誌的國內事務,而當他的哥哥、英國國王亨利三世的權力受到挑戰時,他就在第一時間趕回了英國。阿方索十世和理查德這兩位有名無實的國王,其實皆為德意誌諸侯股掌間的傀儡,他們由各選帝侯依據自己的利益選出,卻沒有絲毫的實權。從1254年康拉德四世去世到1272年理查德去世,德意誌一直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統治者出現,所以,這段時間被稱為德意誌第一帝國曆史上的“大空位時代”用德國劇作家席勒的話來說,就是“沒有皇帝的恐怖時期”之所以說它恐怖,在於這期間各諸侯為把帝國土地據為己有而不斷挑起戰端,直接影響了帝國的經濟發展:農產品因城市壟斷和行會束縛而價格低落,封建領主為彌補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損失不斷加大對農民壓榨的力度,再加上黑死病流行、人口大量喪失導致的農耕荒蕪、村落衰敗,農民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於是,他們鋌而走險,以結盟、起義的方式爭取生存的權力。

與此同時,各諸侯紛紛傾向獨立。理查德死後,在羅馬教皇的努力下,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RudolfI)於1273年當選為德意誌皇帝,結束了為期近20年的德意誌大空位時代,但此後的幾十年間,德皇依然隻是個擺設,諸侯的爭鬥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愈演愈烈。到14世紀中葉,德意誌帝國內部除七大選帝侯外,還有10多個大諸侯,200多個小諸侯和1000多個帝國騎士,他們各自擁有領地內的鑄幣權、貿易權、關稅權、礦山權、森林權,並有一整套行政機構,還有自己的政治中心城堡。1356年,作為德意誌最強大諸侯的查理四世登上皇位,他頒布▲七大選帝侯·▲《金璽詔書》了一項法令,因為是用金印蓋章,被稱為《金璽詔書》詔書規定:皇帝應由當時權勢最大的七大選帝侯選舉產生,選舉會議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並主持,七大選帝侯必須有四位在場,然後根據簡單多數原則推舉,帝位加冕禮在亞琛舉行,德意誌國王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不再需要羅馬教皇的承認。此外,詔書還規定諸侯在自己邦內擁有絕對的權力,這等於在法律層麵上確認了諸侯邦國分立的體製,客觀上加劇了德意誌的分裂。此後,選帝侯們為了保護既得利益而選舉年輕勢弱的小邦諸侯為皇帝。皇帝為了與諸侯抗衡,隻關注奪地、奪權。在紛亂的權力爭奪中,德意誌的混亂局麵愈發嚴重,當英法等國紛紛建立起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時,德意誌還陷於深深的分裂中,無法自拔。

德意誌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麵,給羅馬教廷加緊控製和搜刮民眾製造了機會,他們巧立名目征收賦稅,為巧取豪奪不擇手段,激起了德意誌民眾的強烈不滿。整個德意誌就像一個火藥桶,隻需一點火星便可引爆。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曆史上支係繁多的德意誌封建統治家族,主要分支在奧地利,亦稱奧地利家族。其先祖是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阿爾薩斯和瑞士的阿爾高。11世紀初,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在維爾納建立哈布斯堡,該家族故稱哈布斯堡家族。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公爵魯道夫一世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282年,他把奧地利和施蒂裏亞分別傳給兩個兒子阿爾布雷希特和魯道夫,自此哈布斯堡家族同奧地利長期結合。1438年,從阿爾布雷希特二世起,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襲。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統治範圍僅限於奧地利帝國。1867年後,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於1918年成立第一共和國。1919年4月3日,奧地利共和國國民議會通過《哈布斯堡法》沒收哈布斯堡家族財產,其成員被逐出國。除統治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地利帝國外,這一家族也曾是西班牙、波希米亞、匈牙利、葡萄牙等國的統治家族。西方音樂之父巴赫專題德國曆史上的音樂大師在世界音樂史上,德國的音樂占有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湧現出巴赫、莫紮特、貝多芬這樣的名垂青史的音樂大師,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世界上任何一個著名的交響樂團,不演奏德國音樂家的作品就無法生存下去。一)“西方音樂之父”——巴赫1685年3月21日,歐洲音樂史上的偉人,巴洛克音樂最傑出的代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於德國愛森那赫市。雖然這是一個小城鎮,可它的市民大都酷愛音樂。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樂世家,從16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300多年總共出現了50多位音樂家。對於具有極高音樂天賦的小巴赫來說,成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是十分幸運的。巴赫十來歲時父母就病逝了,由長兄撫養長大。小巴赫自幼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家裏存放著大量音樂資料,可專橫的兄長就是不允許他翻閱學習,無論他怎樣苦苦懇求也無濟於事。小巴赫隻得趁哥哥離家外出與深夜熟睡之際,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愛的曲譜一筆一畫地抄下來,曆時長達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損壞了他的視力。

巴赫15歲時,終於隻身離家,走上了獨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與出色的古鋼琴、小提琴、管風琴的演奏技藝,被一家教堂附設的唱詩班錄取,同時進入神學校學習。這裏的圖書館藏有豐富的古典音樂作品,巴赫一頭鑽進去,像塊巨大的海綿,全力汲取、融合著歐洲各種流派的藝術成就,開闊了自己的音樂視野。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風琴家而聞名,雖然他還是一位優秀的作曲家、教師以及樂隊指揮。

巴赫的音樂作品包羅萬象,除歌劇外遍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領域。盡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散佚,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來,其中著名的有《勃蘭登堡協奏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無伴奏奏鳴曲》等。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壯、廣闊、內在,充滿了18世紀上半葉德國現實生活的氣息。由於他具有人道主義的崇高信念和對美好生活不屈不撓的追求,他的音樂往往生機勃勃,富有人情味。

巴赫的音樂創作以複調手法為主,構思嚴密,感情內在,富於哲理性和邏輯性,並在德國民族音樂的基礎上,集16世紀以來尼德蘭、意大利和法國等國音樂之大成,是巴羅克音樂發展的頂峰。巴赫的作品對歐洲近代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為全人類音樂的進步和發展指明了寬廣的遠景,為世界古典音樂樹立了豐碑,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處都能聽到巴赫的音樂,其中許多作品早已被列為藝術院校培養學生的必修教材和國際重大音樂比賽的參賽曲目。巴赫被稱為“不可超越的大師”甚至被稱為“西方音樂之父”

(二)樂壇神童——莫紮特

1756年1月27日,莫紮特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一個宮廷樂師之家。他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音樂。他3歲就開始演奏鋼琴,5歲開始作曲,6歲學習小提琴和管風琴,7歲便出版了他的“奏鳴曲”處女作,8歲譜出第一首交響曲,11歲開始寫作歌劇。從1762年起,在父親的帶領下,6歲的莫紮特和10歲的姐姐安娜開始了漫遊整個歐洲大陸的旅行演出。在奧地利國都維也納,他們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請進王宮進行表演。

1765年7月,英國倫敦一家報紙刊登了這樣一條音樂會預告:莫紮特是能使全歐洲乃至全人類感到自豪的神童。

8歲的少年使音樂家和有識之士驚歎不已。他的羽管鍵琴演奏、視奏能力及運用各種樂器的即興表演和作曲,都令人歎為觀止。這位天才兒童的父親根據紳士淑女懇切的要求,決定延長滯留時間。

1772年,16歲的莫紮特終於結束了長達10年之久的漫遊生活,回到自己的家鄉薩爾斯堡,在大主教的宮廷樂隊裏擔任首席樂師。

由於不滿主教對他的侮辱和責罰,他於1781年毅然決定獨立自主,前往維也納定居,走上艱難的自由音樂家道路。1791年,莫紮特貧病交加,在維也納逝世,年僅35歲。在莫紮特不足36歲的一生裏,卻為人們創造出數量驚人的音樂瑰寶。其中包括:歌劇22部,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鋼琴協奏曲27部;小提琴協奏6部;此外,他還寫了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

莫紮特的音樂典雅秀麗,如同珍珠一樣玲瓏剔透,又似陽光一般熱情溫暖,洋溢著青春的生命力。由於他的音樂語言平易近人,作品結構清晰嚴謹,因而使音樂的最複雜的創作也看不出斧鑿的痕跡。這種容易使人誤解的簡樸是真正隱藏了藝術的藝術”——

美國音樂學者約瑟夫

馬克利斯說得好:在音樂曆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個對立麵都一致了,所有的緊張關係都消除了。莫紮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三)樂壇巨匠——貝多芬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可以說是德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交響曲作家,他出生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出音樂上的才能,8歲開始登台演出。1792年,他到維也納深造,藝術造詣日行千裏、突飛猛進。在此他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鋼琴曲《悲愴》月光曲》暴風雨》熱情》等等。他集古典音樂之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後人尊稱為“樂聖”貝多芬一生坎坷,終身未婚。26歲時聽力衰退,晚年失聰,隻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他通過言論和音樂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呐喊,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取民主的革命熱情,並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的獨特魅力就是能把人類內心深處的一切感覺,都毫無保留地表露出來,把音樂從被動服務的角色中解放出來,獲得主動獨立的存在,與人的思想意誌達到完整意義上的統一。貝多芬把交響樂創作推上了時代的頂峰,把最嚴肅的人生課題引入交響曲之中,使交響曲藝術在質和量上得到了發展。在貝多芬的交響曲中,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貝多芬《田園》和第九《合唱》最為有名,尤其是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更是具有一種撼人心靈的力量,成為眾多音樂會的經典名曲。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因病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在他臨終前突然風雪交加,雷聲隆隆,似乎連上天也為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去世而哀悼。貝多芬的葬禮非常隆重,有兩萬多人自動跟隨靈柩出殯,文學巨匠格裏爾帕策曾經在悼詞中說:貝多芬把他的一切獻給了眾人,從他們那裏卻一無所獲,於是他就遠離了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