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奇跡的法則

古代吠陀的經典認為物質世界是在馬亞一個基本的原則下運作的,也就是相對性與二元性。上帝是“一個絕對的整體”,他無法顯示成個別多變性的萬物,而宇宙的幻象就是馬亞。近代每個偉大的科學發現都證實了先知這個簡單的看法。

超越馬亞是先知們所交給人類的一項任務。人類最高的目的就是超越二元性,意識到造物者的一體性。

揭示馬亞的真麵目就是洞察造化的奧秘。隻有那些將宇宙本質**出來的瑜伽行者才是真正的一神論者,其餘所有的人都隻是在崇拜偶像。如果人還停留在自然界二元的假象,馬亞仍舊是他的女神,他就無法認識惟一的上帝。

我們將馬亞稱作“無明”(Avidya),字義是“非知識性的”。無明,即妄想,馬亞或無明是不可能用理智的信念或是邏輯分析消除的,隻能通過內在“涅比卡帕三摩地”的境界超越。《舊約》中的預言家及所有地方、所有時代的先知們都是在這種境界下預示事情。瑜伽行者的意識經過額頭(東方)天國的眼睛駛入了無所不在的境界,聆聽著永恒的真諦。

光速是一個數學的標準或常數,不是因為它每秒穿過30萬公裏的絕對值,而是因為當質量隨著速度的增加而加大時,沒有物體能夠與光速相比。換句話說:隻有質量是無限的物體才可能相等於光速。

這個觀念使我們看到了“奇跡的法則”。

大師們能夠隨心所欲地用光速將他們的身體或任何其他的東西物質化或虛化,使光線產生任何可見的物質形象。

“命令有光!就有光。”上帝的第一道命令宣布了光是原子惟一的實質。

在這個非物質媒介的光束上,顯現出天國的所有現象。每個世代的信道人都證明上帝是以光或火焰的形象出現的。“王中之王,主中之主;他是不朽的,存在於沒有人可以接近的光中。”1

一位瑜伽行者可以通過打坐將他的意識與造物主相融,他會感到宇宙的本質就是光。在他眼裏,組成水與組成土地的光束是沒有分別的。脫離物質意識、三度空間及第四度的時間,一個上師可以同樣輕易地在地、水、火、風的耶穌與十二使徒

光中轉變他的光體。長期專注於無拘無束的第三眼,瑜伽行者可以消除一切物質及重力的幻想,從而看到宇宙就是光。

已與上帝相融的上師用自由無條件的意識錘煉出永不斷裂的鏈結。一個瑜伽行者通過造物主賦予他的創造性意誌,重新排列宇宙中的光原子來滿足任何虔信者的禱告,從而超越馬亞,並成為它的控製者。

“上帝說,讓我們以我們的形象造人,照我們的模樣,讓他們統治著海裏的魚,空中的飛禽,走獸,所有的土地及在地上爬行的每一種動物。2”

1915年我加入僧團後的不久,曾有過一次強烈的體驗。我清楚地理解了在馬亞雙重性痛苦的背後,存在著永恒之光。當時我坐在父親家中閣樓的小房間裏,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已經開始了好幾個月,我為巨大的傷亡而痛苦著。

我閉上眼睛打坐時,我的意識突然固定到一個指揮作戰的艦長身上。槍炮聲響了,彈藥庫被擊中後把船炸毀了。我與幾個水兵一起跳到水裏。

我遊到岸上後不久,一發流彈便擊中了我的胸膛。我倒在地上,全身癱瘓,卻能感覺到身體的存在。

“我快死了。”我歎著氣想著。剛要失去意識時,嘿!我的意識又回來了,我仍在房間裏打坐。

我正在激動地慶幸自己並不是那個艦長時,我的意識又轉回到了艦長那裏。

我祈禱著問:“上帝呀,我是不是還活著?”

這時我的眼前充滿了光芒:

“在光的影像中我造出了你。生與死不過是宇宙的一場夢,快醒來吧!”

為了讓人類徹底地覺醒,上帝允許科學家們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發現上帝創造的奧秘。近代的很多發現有助於人們理解宇宙是一種由天國智能所引導的力量,是光變化的結果,比如電影、收音機、電視機、雷達、光電池、原子能等不可思議的事物都是基於光的電磁現象而產生的。

那天我到電影院去看歐洲戰場的新聞影片。那部影片真實地記錄了大屠殺的場麵,影片結束後我悲傷地走了出來。

我祈禱著:“上帝呀,您怎麽會默許這場災難的發生呢?”

一陣溫柔的聲音在我內在的意識響起:“這些正在法國發生的場麵隻不過是一場明暗對比的戲。”

天國的聲音繼續說道:“假如這個世界裏全是快樂,人類還會尋找天國嗎?沒有痛苦,人們就想不起來自己已經離家很久了。痛苦能夠提醒人類的記憶。死亡的悲劇並不真實,我的子女們都是光的孩子。”

此時,我正以蓮花姿勢坐在床上。房間中有兩盞裝著燈罩的燈。我仰頭看時,天花板上布滿了深黃色的小光點,無數光線匯集成透明的光束,照在我的身上。

我產生了飄浮的感覺,失去重量的身體左右交替地移動著,而那些小光點很快就布滿了整個房間。

從光中發出來的聲音說道:“光束照到了你,你身體的影像就出現了。你的形象僅僅是光!”我的手臂前後擺動,卻一點重量也沒有。

我曾經有過很多不同的體驗,卻沒有一個比這個更令我驚訝的。我終於了解到所有物體的本質都是光,我看著那些閃亮的生命之流,祈禱著:

“天國的光啊,請將我身體的影像收回天堂去吧!”

這時,那些光消失了。我的體重也複原了。

【注】

1.《提摩太前書》第六章15—16節。

2.《創世紀》第1章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