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為什麽我們的日子過得那麽難(7)

不少佛教徒在死時特別安詳,這是什麽原因呢?就是他們平時經常串習、觀修。就像一個軍人,平時訓練有素的話,一旦真正上了戰場,才能做到臨危不亂,很多本事才用得上。

問:我有位不信佛的親友,忽然之間得了癌症,如何以佛教去利益他呢?

堪布答:看他能不能接受佛教的一些理念。如果能的話,最好給他念些阿彌陀佛的名號、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或者讓他自己誦一些咒語,與佛教結上善緣。除此之外,可能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如果他實在不能接受,不願意信仰佛教,那我們可以默默地給他回向,甚至臨終時在他耳邊念些佛號,這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問:一個人往生時,若見到有親人攔阻,怎麽辦?

堪布答:人死後進入中陰時,若有正見想要往生,途中遇到有人來勸阻:“我是你的某某親友,不能去啊!”“你應該考慮我們的痛苦,回來啊!”此時應該想“這是我往生的一種障礙,不能聽他們的”,然後就勇往直前。

喬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裏有一則比喻:往生極樂世界時,對一切都不要貪戀,應像從網中解脫出來的老鷹一樣,義無反顧地衝向天空。

問:人在臨死之前,還需要有哪些準備?

堪布答:如果有一些財產,則應盡量舍棄,比如用來供養僧眾、供養三寶等。倘若實在來不及,就從內心裏放下,這也很重要!

阿彌陀佛的有些修法要訣中說:我們在臨終時,裏裏外外的死相已經出現,自己也知道肯定活不了,那時候不要執著任何財產,也不要執著這樣那樣的東西。假如來不及舍棄,就在心裏想:“我從無始以來於輪回中一直流轉,今生終於遇到了往生法,我一定要舍棄對眷屬、財產的貪戀,唯一希求往生。”

這就是上師們的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言!

臨死時,我們很可能貪著“我的親人”、“我的房屋”、“我的存款”

等等,如果出現了這些念頭,就不可能真正往生。所以,不能貪戀任何事物,要全部放棄。

現在所學的教言,可能有些用在臨終時,有些用在中陰時。但不論是臨終還是中陰,大家都要盡量憶念這些教言,並真正用上,這是相當關鍵的!

問:我看到很有名的一本書叫《西藏生死書》,是索甲仁波切寫的。

但我翻了好幾遍,始終都看不進去。我想得到您的一些指點,或者您對那本書有什麽看法?

堪布答:《西藏生死書》,你實在看不進去的話,我也想不出什麽好的辦法。

這本書,實際上在國內外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我也看過它的漢文本,看了之後的感覺是什麽呢?這就是蓮花生大士的中陰竅訣,然後再加上作者與根本上師的對話、某某西方人得癌症的故事,穿插一些現代人喜歡聽的、比較關心的道理在裏麵。

1993年,我去法國時,見過索甲仁波切。當時他這本書是用英文寫的,正準備要譯成中文。他剛開始想讓我翻譯,我說自己一方麵水平不夠,另一方麵時間特別緊,恐怕沒辦法,最好還是找比較出名的人。

後來他找了台灣的鄭振煌教授翻譯中文,又請錫金的一位堪布譯成藏文。但藏文版目前還沒有看到,不知道進度怎麽樣了。

當時《西藏生死書》英文版的效果很不錯,索甲仁波切就又將它譯成德文,印了好幾個版本。恰好那天法王剛剛到他的道場,他觀察緣起非常好,便將德文版的《西藏生死書》給法王一本,給我一本。

索甲仁波切說,當時西方很多人雖相信因果,但對前後世存在、麵對死亡的概念比較欠缺,於是他就寫了這本書,希望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生死觀。

再後來大家也知道,西方人依靠這本書的引導,對生死確實有了新的認識,中陰竅訣在西方非常受歡迎。因為他們很多人身體不舒服、心情不舒服,尤其是最後麵對死亡時,都有一種恐懼感,而中陰竅訣所揭示的道理,正好可以消除這種心態。鑒於此,索甲仁波切把中陰法門的某些內容,與現代人的心理結合起來,然後編成了這本書。

《西藏生死書》,我認為有兩個特點:第一、作者對上師有非常大的恭敬心,處處提到了他今生所得到的知識,全部來自於上師的恩賜,從頭到尾都在感恩上師,這是最感人的地方;第二、它將佛教的原始教義,融入當前的生活中,然後展現在有緣者麵前,這也是相當難得的。

所以,如果你不是特別困難,最好還是能再看看,也許慢慢就看進去了。

修行

問:自從學佛以後,周圍人常問我:“你為什麽要學佛?它能帶給你吃嗎?”我不知該如何回答。

堪布答:你可以反問他:“人活在世間上,難道隻為了吃嗎?”

問:但這樣解釋的話,他們還是會有疑惑。

堪布答:沒事,如果用道理給他們解釋,他們應該會明白的。但若連道理都不聽,那就沒有辦法了。

學了佛以後,肯定有人對我們不理解。但通過學佛,自己獲得了今生來世的利益,以這種利益去感化別人,讓他們接受,應該不是很困難!

問:一個人覺得活著的痛苦大於死亡的痛苦,他該怎麽辦?

堪布答:叔本華不是說過嘛,該自殺!(眾笑)問:但自殺並不能獲得解脫。

堪布答:是不能解脫,但活得那麽痛苦也不能解脫啊——開玩笑!

要祈禱三寶。若能好好地祈禱,今天雖然這樣覺得,也許明天的心態就變了。我們藏族有句俗話:“晚上睡覺時的心態,早上醒來後就沒有了。”

問:那為什麽有的人會想自殺,這是前世的串習嗎?

堪布答:也許是暫時的違緣造成,也許是前世的惡業成熟,有兩種可能性。

問:弟子感到心不安,請上師用密宗的方法幫弟子安心。

堪布答:你需要達到什麽程度?

問:沒有分別念,處於一種光明的狀態中。

堪布答:那你學燈泡就可以了!(眾笑)

問:如果平時對父母很孝順,但夢中卻惡口謾罵父母,這個有沒有罪過?

堪布答:有。

問:那該怎麽懺悔?

堪布答:嗡班匝薩埵吽。

問:我父親身體不太好,經常頭痛,母親就每天早上在佛前供杯清水,誦幾遍一切如來心秘密寶篋印咒,再把水給父親喝,父親頓時覺得頭痛緩減了。但未經過上師灌頂的人,是不是不能輕易誦密咒?母親這樣做是否如法?

堪布答:任何密咒,都最好是得過灌頂之後再念。但即使因各方麵的原因,沒有得到傳承和開許,它的作用也是有的,持誦不會犯特別大的過失。

現在藏地也好、漢地也好,很多人念咒語不一定得過傳承,但念了以後,還是會有感應、有加持。

問:您以前是怎麽修行的?

堪布答:我本人對修行十分有信心。以前剛出家時,不管是背書、辯論,還是自己講課,在十來年中還是很精進,心中除了學習佛法以外,什麽都沒有,修行上也一直保持夜不倒單。

但後來修行就比較放鬆了,主要是因為要管理漢地來的很多修行人,需要給他們翻譯。沒有翻譯的話,他們聽不懂藏語;而要翻譯的話,對自己精進禪修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問:您在修行的時候,會不會有過懷疑或者動搖?您是如何克服的?您有沒有開悟的體驗?

堪布答:我自己確實是個凡夫人,但對釋迦牟尼佛有虔誠的信心,對生死輪回有不可退轉的定解。如果別人說前世後世不存在,我絕對不相信,並且有千百個理由可以破斥他;如果別人說佛教不好,怎麽說是他的自由,但我不會有絲毫動搖,因為我從骨髓裏對佛的誠摯信,在有生之年是不可能變的。這並不是一種簡單的信任,而是通過二十多年聞思修佛法,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最後變成了一種“固體”。在我的血液裏,這樣的信心“固體”不可能輕易融化。

不過,作為一個凡夫人,我看到很多好吃的東西,肚子餓了的話,心還是會動搖。這時候也覺得很慚愧,口口聲聲給別人講空性,自己卻做不到言行一致。所以,說證悟的話,我不算什麽證悟,更沒有開悟,隻不過對佛教有一顆堅定的信心而已。

問:您說會在空餘時間讀泰戈爾、莎士比亞的詩,那您會讀倉央嘉措的詩嗎?您對他的詩怎麽看待?

堪布答:我很喜歡倉央嘉措的詩,在讀的過程中有兩種感受:第一種,倉央嘉措是非常偉大的一位詩人,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以人們特別執著的感情為切入點,逐漸將我們引入看破、放下、自在的境界。

還有一種,從倉央嘉措的密傳或傳記來看,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在那樣的生活環境中,他仍灑脫地麵對現實。當飽受各種挫折時,不但沒有怨天尤人,被痛苦打敗,反而還能寫出那樣的詩歌,描寫心裏最微妙的境界,如此高尚的情操非常值得讚歎。

倉央嘉措的情歌,實際上有外、內、密三層意思。世間人大多隻懂外層的意思,覺得這適合在家男女的心意,卻不知它裏麵還有更深的修行教言。

命運

問:我剛接觸佛教,所了解的就是因果論,還有教導人要心平氣和,去接受以前的一些事物。但我是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要為未來的理想去努力、去拚搏、去奮鬥,這又是另外一種感覺。這兩者之間是不是一種矛盾?如果是的話,那應該怎麽去解決?

堪布答:不管你為了什麽理想而奮鬥,心平氣和都不可缺少。假如心浮氣躁、心不平靜,在這種狀態下做事,成功率不會很高。

那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呢?佛教中告訴我們,做事之前首先要觀察自己的心,心善就可以做,心惡則不要做。什麽叫心惡呢?指做事的動機是準備害社會、害別人,此時心肯定不平靜。所以,你若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應當朝利他的方向邁進,如此才能心平氣和,這二者之間也不矛盾。

佛教對待生活的態度,其實不是有些人所認為的,完全是一種消極、一種逃避,不追求現世的成功。當然,追求成功也需要前世的福報,不然,今生中再怎麽努力,最終也會事與願違。

有些人經常抱怨:“我比別人付出得多,但別人已經成功了,為什麽我不成功?”這說明你前世沒有積福。積了福報的話,做什麽都會如願以償,很容易成功。這個問題很多人要懂,否則就會怨天尤人,總覺得社會對自己不公平。

問:《賢愚經》中提到無常四邊:“聚際必散,積際必盡,生際必死,高際必墮。”請問,此偈對我們生活有什麽作用和影響?

堪布答:這些道理特別重要。表麵上看來這個偈頌很簡單,但實際上,大家若能通達其中奧義,在人生中遇到痛苦時,就有麵對的能力。

現在這個社會,經常會有人自殺,自殺的原因若追究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一、不懂聚際必散,尤其在感情上緣分盡了,今天兩人在一起,明天卻分手了,自己就實在接受不了;二、不懂高際必墮,原來高高在上的地位一旦失去,便喪失了活下去的意義;三、不懂生際必死,自己最親近的人若死了,或者自己得了絕症,拿到病危通知時,完全沒有勇氣麵對;四、不懂積際必盡,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若是某一天突然沒有了,自己就開始痛不欲生。以上這林林總總的痛苦,若能明白無常四邊的道理,就會全部迎刃而解。

曾經有一次,我的小學裏有三十多個學生畢業,因為就要離開母校了,他們一個個泣不成聲、戀戀不舍。於是我專門講了一個教言,告訴他們“高際必墮、生際必死、聚際必散、積際必盡”,這無常四邊務必要好好記住。如果懂了這個道理,麵對生活、麵對世間時,就能做到一切隨緣,不會特別強求。否則,現在很多年輕人在事與願違時,往往痛苦不已,甚至可能選擇自殺,做出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無常四邊的這個道理,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中有比較廣的剖析。大家若想深入了解,有空不妨一閱,這對你的人生乃至修行都會有利。

問:我感覺自己做事優柔寡斷,但讓勇猛心不斷增上的話,又擔心變得莽撞衝動、不計後果,給自他帶來一些負麵影響,這該如何用智慧去辨別呢?

堪布答: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用心觀察:“做它的後果怎麽樣?做的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違緣?……”現在好多人沒有這種概念,不管是辦企業、做事情,隻看好的一麵,對不好的一麵,卻從來沒有心理準備。甚至有些人連想都不敢想,比如自己死了怎麽辦?

突然生病怎麽辦?這些表麵上看起來不吉祥,但卻是每個人必須要麵對的,想逃避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平時在處理問題時,不但會看事情的正麵,對負麵也考慮得比較多。這樣一來,提前若有最壞的打算,將來一旦事情真正發生了,到時也有麵對的勇氣和能力。

因此,不論你做什麽事,首先詳細觀察很重要。藏地著名學者薩迦班智達根嘎嘉村也說:“智者愚者之差別,事後觀察即愚者。”一個有智慧的人,在事情發生之前,必定會冷靜分析:“我成辦這件事的後果如何?期間違緣大不大?用什麽途徑才能成功?最後的效益怎樣回饋社會?……”諸如此類的問題要先考慮清楚。有了這個前提之後,做事既不會優柔寡斷,也不會不計後果,而是會走中道。

問: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凡四訓》,它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改變命運。我的問題就是:人有沒有命運?如果有的話,怎麽突破?

堪布答:命運是有的。關於改變命運的竅訣,顯宗和密宗的說法各有不同,《了凡四訓》中也講了很多。

其實,佛教並不是宿命論,不是說一切全是命中注定,半點都不能改;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命運都可以改變。

就像世間的法律,如果你犯罪非常嚴重,必須要判死刑,那怎麽搞關係也無濟於事;但若沒有那麽嚴重的話,有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還有一些緩和的餘地。佛教中講的命運也如此,有些命運通過你做善事,一定可以改變;而個別極為嚴重的惡業,果報必定要現前,做善事有一些緩減作用,但卻不能完全消除。

這個問題,在《俱舍論》的“分別業”這一品中,有非常細致的描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總之,按照佛教的觀點,命運是存在的,但並非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且做善事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即使你必定要感受某些痛苦,做善事對它也絕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