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量子思維(上)

很多人第一次聽自己講話的高保真錄音,都會覺得很怪異,習慣以後會覺得不再那麽難聽,但還是會覺得有點兒假。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一件事,大部分人都是從自己的身體裏麵聽到自己的聲音的,聽了那麽多年也習慣了,突然被錄音,然後通過音箱放出來,自己聽的時候會產生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反身觀察。我們平常都是沉浸在自己的感覺當中,而沒有抽身出來向另外一個人——第二個自我來看自己,這種狀態我們是很少體會的。

有一次在中歐工商國際管理學院上課,一位商學院教授讓我們想象自己站在身體以外來看自己是什麽樣子。原來我們的身體裏那麽多奇怪的想法都是很荒謬的。他指出,很多企業需要一個顧問,並不是顧問比企業的領導更聰明,隻是因為顧問不屬於這個企業。同樣,德魯克給自

我們經常用連續性的、線性的、黑白對立的思維方式來規範一個不確定的、由許多未知變量組成的世界,顯示出來的結果往往是虛假的。己的定位叫“旁觀者的曆險”,也就是做谘詢顧問的工作。

事實上,我們的生活當中經常需要你換個角度來看問題。牛頓經典力學讓所有人都接受了一個假設,就是世界是可以被裝卸的,比如說15牛頓的力再加15牛頓的力是30牛頓的力;物質像機器一樣可以拆卸。這個觀念影響到了醫療行業:認為心髒出了問題,就把它換掉;哪個地方多了一塊瘤,就把它切下來。這其實是把我們的身體當成了一套有零配件的機器,而忘記了它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有生命的連貫的整體。不妨從量子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待世界。量子物理學講究的是“心物一元”,就是說物質和心理,或者物質和精神有一種強有力的互動關係。量子物理學被發現以後,引發了一係列的運用,包括量子物理學在管理學上的應用。《量子飛躍》一書講的就是用量子技巧改變一個人的內在,從而改變你看待生活和工作的角度和方法的。

看過很多創業故事,常常會發現那種“癡心妄想”的企業家最後都成功了。軟銀集團的創始人孫正義當年創辦公司時,好不容易說服了兩個人來跟他合夥。後來他們租了一個非常簡陋的房間,三個人到了房間,裏麵隻有一個空箱子。孫正義就站在那個箱子上,以示他是創始人,於是對著餘下的兩個人發表就職演說:“五年以後我們要成為日本最著名的投資銀行,十年以後要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投資銀行之一。”當時他剛講完這番話,好不容易忽悠來的兩個人當中,有一個人覺得他是瘋子,然後就跑了。最後的結果是,孫正義果然在十年的時間裏把軟銀打造成了世界著名的投資銀行。軟銀最著名的一次投資活動就是投資雅虎公司,而且因為孫正義在日本的關係,雅虎日本也非常成功,是雅虎在全球的分公司裏麵最成功的,這家單獨公司的流量也在全球排名前十。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某些領域的確擁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可能,但它不是指那種真正的糧食生產,而是指商業的想象力和人們對願景的看法決定了後來的格局。

有一個人上大學的時候是學理科的,他相信不停地朝牆吹氣,經過所謂的“計算”以後能夠把牆吹倒,於是每天就在那兒吹,最後把自己吹成精神病了。這就表明,在自然科學、牛頓力學統治的世界裏,千萬別幻想“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客觀規律是不能違背的。但是在思維領域,尤其是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不遵守這種簡單的加法規則的世界裏,就會出現一種量子飛躍。比如商業活動就充滿不確定性,1+1最後得數是多少是不一定的。有的人費了非常大的勁,得到的東西卻非常少。我記得導演張藝謀成了“獲獎專業戶”以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曾經做過搬運工,當時是考大學出來了,如果考不出來的話,就可能會去讀電大,那時要通過一門考試,比如曆史、財務,可能會比現在拿一個獎難得多。

股票市場上也有個很有趣的現象。一隻股票的價格很難從2元漲到6元,總是一會兒就又掉下來。有時一旦突破某一個阻力位以後,“轟”的一下就漲很高了。騰訊公司的創始人曾經給我講過一件事情,當時他們上市的時候有個約定:如果有一天騰訊股價能漲10港元,他們就要集體出去玩兒;要漲到20港元一股,公司就瘋了。後來隻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騰訊的股價就從90港元漲到128港元,就跟我們坐飛機一樣,穿過雲層到另外一個高度的時候,那種速度是在下麵那一層所不能想象的。

飛機飛行的過程中有個音障。所謂音障就是一個臨界點,每秒鍾要飛行340米以上,現在的噴氣式飛機早就超過這個音障了。這在物理學上叫躍遷,就是飛躍地變遷;在藝術創作、商業領域裏,也經常會出現這種飛躍。

中醫教育家徐文兵曾說過,古代的中國人,還有非洲的一些氏族部落裏麵,人們走一段時間就要停一下。他們認為不能走得太快,免得靈魂跟不上。靈魂要是跟不上的話人就空了,空了之後別的東西會裝進去,侵害人的身體。王石經常講這個故事,他說企業也不能發展得太快,要不然就會把靈魂給丟了。

徐文兵用這個方式來解釋人為什麽會水土不服。他說一個人一下子跨越半個地球到另外一個地方,飯吃得不香,覺也睡得不好,因為他的魂不在身體裏麵。我們能否真的把自己裝在這個速度裏,實際上就是思考的力量或者想象的力量。中國道家裏麵有一些修煉的方法,其實是讓自己保持絕對安靜。刨除各種迷信的話不說,想想看,如果我們的身體很幹淨,我們的念頭很幹淨,隻有一個念頭閃過時會有多快呢?如果這個念頭閃過得比光還快,我們將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呢?

量子力學講的是萬物都是一個能量場,它能發出能量,簡單地說就是信息。我們經常說這個人跟那個人的氣場不對,確實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以前我以為人和人之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隻是文學表述,後來發現不是這個樣子。我觀察過很多公司和它們的員工,發現那些好的公司,老板和員工都有一種共同的頻率。按照管理學術語,這叫公司文化;波士頓谘詢公司有一個顧問稱之為公司的氣味,是一種隱秘的氣味。他說自己每到一個公司去做谘詢的時候,首先就要感受這種氣味。他從前門到後門走一遍,就能知道這個公司是不是在正常運轉,是在賺錢還是在虧損。我相信這不是一種神秘主義的說法,事實上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占可能接收到的信息的比例是非常小的。

人們發出頻率的類型,還有頻率所在的位置,跟接收的能力密切相關。現在空中有很多信號,撇開技術層麵的探討,人與人之間、人與周圍的環境之間也有一種隱秘的信號連接,隻是有的人能感受到,有的人感受不到。我們經常看見電影裏頭,黑社會老大領著一幫人去用錢換人、用人換錢時,他走到某個地方的時候,突然往周圍看一下就讓手下人趕緊撤,果然附近有伏擊。這樣的人長期在一個領域裏頭,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是持續地、長年累月地集中,就對某種信號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敏感。據說印染工人能看出40多種黑色,而普通人看到一兩種黑色就已經了不得了。還有人說因紐特人看到的藍色有80多種,因為海的顏色有不一樣的藍。

長期在一個環境裏持續地關注,就會產生一種敏感,也就是信號之間的連接,以及與環境的一種隱秘關聯,別人是感覺不到的。比如動物,人通過技術能製造很多信號,能接收很多信號,動物雖然不會用手機、不會聽廣播或看電視,但是卻能夠感受到這些設備跟環境之間的隱秘信號,比如地震要來臨的時候,所有動物都能提前感受到。

在商業社會裏,企業領袖真正的過人之處不在於他拿了EMBA學位,不在於他能發表長篇大論的演講,不在於他能夠蠱惑人心,而是因為他有一種先天的對市場的敏感。市場上開始有風吹草動,他立刻能發現有問題。有些企業的領導人,能把威信建立在他們一貫正確的決策之上,因為常常是在大家都認為不對的時候,他們的判斷被證明是對的,逐漸就樹立了權威。他們之所以有這種能力,是由於他們對某種別人感受不到的、接收不到的信號有一種特殊的敏感。說得感性一點兒就是所謂的氣場,而按照量子物理學的理論來說,實際上萬物都是有頻率的,人跟萬物之間、人跟人之間都存在這樣一種隱性的信號體係。

生活當中也常有類似的情景,比如夫妻倆常常在一起,兩人的生活節奏似乎都一樣,吃什麽、穿什麽都差不多,這時會有一種很可怕的關聯性。有一天老公在心裏麵哼一首歌,突然發現他老婆也在旁邊哼著。他大驚失色,問她怎麽知道自己在哼這首歌;老婆說就是想哼這首歌就哼了。類似的事情發生了好多次,後來發現原來真的有一種低於我們聲音的心的聲音、心的頻率。有人解釋也許是因為兩人處於同一個能量場當中,長期的心理頻率調在一起了,有某種東西能同時觸發兩人。這種同頻共振現象是完全有可能的。推而廣之,就是我們跟周圍世界之間的關聯遠遠超出了我們理性能夠解釋的範圍。

在“六根”(眼、耳、口、鼻、身、意)當中,看到的、聽到的東西是一種顯性的連接,而在意(心理)這個層麵,它的連接也是存在的。如果發展一個企業,在經濟或者投資領域能夠開發出這種能力,就會產生巨大的效果和能量。

很多人以為創新、發明都是精心思考的結果,比如發明家愛迪生一定思維特別縝密,可是他的傳記作家說他的很多發明恰恰是在他停止思考、特別安靜、什麽都不想的時候突然出現的靈感。靈感不太好解釋,它實際上是大量的隱性信號、隱性信息在一瞬間的聚合。不光是愛迪生,還有愛因斯坦,他們在總結重大的創造時都有相似的經曆,就是它們不是冥思苦想的直接結果,也就是說,一個創造性的理念、一個天才的設想往往不是在推理當中形成的。化學家凱庫勒“一夢成功”,發現了苯的分子結構,這也成為化學史上重要的一筆。

《量子飛躍》裏提到了量子思維,作者發現在企業的創新、人生的創新過程當中,往往會出現峰回路轉的局麵,而這實際上是人們突破了二元思維觀和以牛頓力學為基礎的線性思維模式之後的全新變化。

在不確定的領域裏麵,我們無法用簡單的“1+1=2”的思維去思考。如果一張圖片精度非常高,是真彩色的,但是電腦顯示是256色的,那麽顯示出來的圖片一定很難看,而且肯定是失真的。本來這是一張高清晰的圖像,但顯示出來一張非常難看的圖像,原因就在於顯示能力、接收能力不足以容納它的信息精密度。我們經常用連續性的、線性的、黑白對立的思維方式來規範一個不確定的、由許多未知變量組成的世界,顯示出來的結果往往是虛假的。

創業的時候,如果用線性的思維、簡單的線性因果方式來權衡得失,甚至用這種思維方式去決定行為,那就會把很多可能性給扼殺了,就像孫正義演講時跑掉的那個人,過後肯定後悔死了。量子思維容忍飛躍性,容忍可能與現實之間無窮的變量。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對未來、對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充分的想象力,而且在別人都認為事情不可能做成、是荒謬的、是在做夢的時候,他好像真的看到了那個東西。這就是量子思維跟普通的機械思維最不一樣的地方。

如何能學會這種思維模式呢?說得難聽一點兒,有時候人得有一點兒“癡心妄想”。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癡心妄想的時刻,比如年輕的時候談戀愛,常常是癡心妄想的。喜歡一個女孩子,兩人之間的差距非常大,按照機械的因果思維兩個人沒法走到一起,但是有的人就敢於這樣想,而且最終還讓它成真了,那個結果確實是一個奇跡。我們老說“奇跡”,其實用平常的思維解釋不了的平常事就叫奇跡。量子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創新思維。巴西塞氏公司為了讓員工具備創新思維,提出一個讓人費解的名詞叫“肝炎休假”。就是人們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不停地在做事情,但是假如突然得了急性肝炎就得趕緊住院,所有的事情就放下了。事情放下了天也塌不下來,有些事情還可能在這種所謂的“肝炎休假”期間出現意料不到的轉變。事實上,8級地震對人的生活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人們還是繼續生活、繼續向前,會產生一種新的變化。“肝炎休假”就是有勇氣打斷平常連續性的思維和行動。有時候公司啟動了一個項目,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但一直沒有太多的結果,有一點兒被套牢的感覺。很多公司都是被這樣的大工程耗死的,這就是沒有量子思維。

禪宗講“截斷眾流”。很多事情一開始做得不順,很可能是節奏不對。有時候兩個人一起走路,發現不在點子上,總是很難受,這個時候該幹嗎呢?可以停下來,左腳踏兩次,然後跟著節奏走,就發現走對了。所以很多事情之所以做不成,很可能並不是因為做得不對,而隻不過是行動的節奏和外部環境的節奏不一致。當不能形成共鳴的時候,就會受到氣場或能量場的幹擾而做得不好,能量場也會受到影響。調整一下,停半步,跟上能量場的節奏,每一件事情都能踏到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