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調整心態,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3)

多一點品味生活的時間

日常生活當中,沒見過一個超高速運轉的車會停得住;沒見過一個繃得過緊的琴弦不易斷;沒見過一個發條永遠上得十足的表會走得久;也沒見過一個心情日夜緊張的人不易生病。

最近看了一個小故事:一位華人在美國奮鬥了很多年,經過艱苦的打拚,終於用自己的血汗錢買了一幢豪宅,可他沒有時間打理,就雇了一名傭人,而他仍舊每天早出晚歸拚命工作賺錢,傭人住在他的豪宅裏,每天享受著美食,在花園裏散步,在他的健身房裏鍛煉,在他的遊泳池裏遊泳,他在拚命賺錢,傭人替他享受勞動成果。

這個小故事給人很大啟迪和思考,尤其是人到中年,就像爬山到了半山腰,該回過頭來回望一下我們走過的路了,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麽?我們該怎樣去生活?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成功、快樂的人生,秘密就在於你有沒有給自己時間。我們常說生活是一門藝術,而藝術是講究創造與欣賞的,它需要你花時間和心思在其中。生活應該是精致而美麗的,它充滿樂趣和美好的體驗。

講求速度的現代人被時間的巨輪追趕得喘不過氣來,但同時又認定忙碌才能帶來充實的人生。因此不敢怠慢每一分每一秒鍾,忙工作忙賺錢,連度假也是爭分奪秒,生命的樂趣就在一連串的趕、追、跑中被自己無情地剝奪了。

耶穌說:“人不能隻靠麵包過活,你的心靈需要比麵包更有營養的東西。”不要成為生活的奴隸,填飽肚子之餘,別忘了心靈也需要營養。人不能隻靠麵包生活,你的心靈需要比麵包更有營養的東西。問問你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唱歌,沒有到大自然中走一走了?你總是說,我很忙啊,有那麽多工作要做,我還要養家,掙錢……是啊,現代人的壓力太大了,以至於我們每天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其實,每天忙忙碌碌工作的人,並不見得就不能輕鬆。關鍵是要在忙中求閑,苦中見樂,緊張中求輕鬆。隻要你學會享受生活,學會體驗生活的快樂,世間一切皆美好。

不妨問問自己:你可曾凝視花朵的墜落?你可曾注意過在秋千上嬉戲的小孩?你可曾聆聽細雨落地飛濺的聲音?你可曾追逐過飛來飛去的蝴蝶?你可曾凝視著“落日漸黃昏”?你是否每天忙忙碌碌,慌慌張張,當你的朋友問聲“你好嗎”,他們是否聽到了回答?當忙碌了一天後,你是否躺在床上還想著明天的種種瑣事呢?你是否曾因無暇聯係而使一段珍貴的友誼無奈凋零?

當你匆匆往某處趕時,你就錯過了在路上的樂趣;你最好慢下來步子不要這麽快,因為時光短暫,生命之樂不會持久。

當你生活中滿是焦慮和急促時,日子便像未開封的禮物,就這樣被你丟掉……生活不是速度的競賽,讓我們放慢生活的舞步,在曲終人散前,仔細聆聽——這生命之樂。

給自己一點品味生命的時間,在音樂、藝術、文學和大自然的世界裏鬆懈緊張的情緒,保持一顆鮮活的心,別拿忙碌當借口,多聽多看多關懷生命,即使是陰霾的雨天,也會出現歡樂的歌聲。

忙裏偷閑,抬頭望望天

現代社會,在人們強烈的生存意識之下,悠閑與慢,幾乎已經被當作是負麵的價值了。

“人就該趁著年輕多忙多掙錢,年紀大了再談享受。”這樣的論調似乎既正統又現實,演繹到極致的就是演員薑文,出了名的廣告詞——“得胃病,光榮!”你覺得呢?

忙,整天就是一個忙,哪裏知道偷閑的快樂?古人雲:“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人生也應該有張有弛,也應該忙中有閑。人生就像條弦,太鬆了,彈不出優美的樂曲;太緊了,容易斷,隻有鬆緊合適,才能奏出舒緩優雅的樂章。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悠閑與工作並不矛盾,處理好二者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能拿得起,放得下。工作時就全身心投入,高效運轉,放鬆時就放鬆,把工作完全放在一邊,不要總是牽腸掛肚,去釣魚、去登山、去觀海,想幹啥就幹啥。工作休閑要搭配得當,不能忙時累個半死,閑時又閑得讓人受不了。可以隔三差五地安排一個小節目,比如雨中散步、周末郊遊、鴛鴦共浴等。適時地忙裏偷閑,可以讓人從煩躁、疲憊中及時擺脫,為了更好地工作而積蓄精力。

在這方麵,美國人似乎可以作為一個反例,因為他們總是把忙碌當作一種成就,如果做不到,就會產生失敗感。當今社會也將忙碌視為成功的一種標誌,如果某個人說“我忙得連兒子的校慶活動都沒工夫參加”,那麽言者必然是以一種自豪的語氣,聽者也必然投以欽佩的目光。然而正如醫生所說的那樣,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做得越多,就越成功、越有價值,可惜這隻是現代社會的一出黑色幽默。

忙裏不會偷閑的人,是不會生活的人。試想,一台機器,不間歇地忙碌,隻會加速壽命的銳減,更何況是人?忙裏偷閑的人,才會體會到工作和生活交融的樂趣。

在一個美麗的午後,你何不走出去,帶著自己的心靈一起散步,帶著自己的心靈一起看看天呢?或許,在某一個夏日的午後,你一覺醒來突然發現,由鋼筋水泥簇擁而起的高樓將狹長的影子傾覆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空中縱橫的電線密如蛛網,偶爾棲落的幾隻可愛的小麻雀,遠遠望去,如活蹦亂跳的音符,透過喧囂,竟給人以一種恬淡澈明的美妙。

是的,看看蒼穹雲卷雲舒,你會發現,你的心靈從來沒有這麽愜意過!看看頭頂上的那片天,浮雲逍遙地飄在廣闊的蒼穹,似奔馬,似群羊,似高山,似遊絲。好白的雲,好美的雲,就在我們的頭頂上,悄然無聲地上演著一幕幕精彩絕倫的劇目。

你肯定會慨歎:生活中原來有這麽美的天空,生活中原來有這麽美的雲彩!可是,為什麽你的步履總是那麽匆匆,你的鞋子總是蒙著一層細土,你的履底無緣閱讀潔白美麗的雲朵呢?你的心遺忘在何處了?你的眼睛在追逐著什麽?你為什麽從來沒有發現頭頂上這片可供心靈散步的青天?

你相信嗎?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裏,有許多事情真的不比抬頭看天更重要。因為,也許你最後擁有了極大的物質,卻枯萎了自己的心靈,失去了世間最寶貴的快樂。

工作很偉大,為明天留點吧

曾有人發出無奈的感歎:工作,是為了生存,還是生活?為了生存,人們可以舍棄時間,精力甚至是驕傲,隻是為了保住得以糊口的工作。而有一天,當工作和生活分也分不開的時候,很多人陷入了茫然和困惑。

你正感到疲憊不堪嗎?你覺得與他人隔絕、非常孤獨嗎?你失去自己的幽默感了嗎?你變得易怒了嗎?你有背痛、心痛、腰痛等種種莫名的病痛嗎?是什麽讓我們咬牙切齒地愛上工作,靠維生素藥丸和清涼眼藥水度日?

當同事們在討論周末計劃時你是否隻想著周末要處理一堆文件?

你正在為女兒慶祝生日,而老板卻急著找你,你會義不容辭地回到辦公室嗎?

你會否因為沒有加班而擔心被“炒魷魚”?你和朋友聚餐時交談的內容是否總是圍繞著工作?

假設你不幸地被辭退,你不舍的是這份工作以及它帶給你的自尊嗎?

如果你的答案以否定居多,你不但不是工作狂,恐怕還對工作充滿了厭倦情緒;而如果答案均為“是”,那麽你已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了。

不管是哪一種,都預示著生活的天平已經傾斜。下麵的一些信息暗示著你的生活可能處於不平衡的狀態了,並且說明你的工作可能是個錯誤:

由於頭疼、緊張和其他與壓力有關的問題,你每天花在這上麵的時間比維持心理健康用的時間還多。

害怕每天早上去工作。

你不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它不能表現你具有創造性的一麵。

每天工作的頭一小時用來閱讀昨天報紙上的無聊內容。

和工作結了婚;生活就是工作,沒有娛樂。

記不起來上次是什麽時候為工作而激動了。

很難證明你的存在。

工作正在損害你的健康,你失眠了,壓力過大以及沒有時間放鬆。

工作的多半時間是在做白日夢。

你一直在試著說服自己和別人,你的工作令人興奮,但這是徒勞的。

隻是在裝模作樣。

不能集中注意力,在處理項目和問題時,想不出任何新點子。

偷老板的東西,並試圖覺得這樣合理。

過去在工作中能忍受的東西現在讓你感到生氣。

一想到工作場所,就會感到沮喪。

喪失了為工作而獻身的所有熱情。

盡管你不喜歡再進任何一所學校,卻經常回到大學或中學中。

星期天下午五點,壓力水平急速增加,因為星期一早上就不得不回去工作。

對於公司,你沒有什麽好話可說,盡管它剛被評為“最好的100家公司”之一。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人們對工作又愛又恨。它是我們生活的經濟來源,是我們的物質基礎。為了讓這份來源穩固和擴大,人們又不惜疲於奔命。

一位脾氣古怪的富翁來到一個大都市旅遊,在到達這個城市的第三天,他又遇見昨天曾經碰到過的沿街乞討的6個乞丐。這6個乞丐正躺在陽光下曬太陽,很明顯,他們放下了“工作”,正在休息。當富翁走近時,乞丐們抬起頭來。

富翁決定和他們開個玩笑。如果誰能證明自己是最懶的,富翁就給他們1000美元。為了得到獎賞,其中5個乞丐跳起來決定比試比試。每個乞丐都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證明自己是最懶的。比如,在向遊人乞討時順勢坐下來,以顯示自己比同伴更懶。

看這5個乞丐滑稽地競爭了一個小時之後,富翁作出了他的決定,將1000美元獎給了第6個乞丐,因為他連競爭都沒有參加,他絕對是懶的。第6個乞丐仍然躺在地上,讀著報紙,享受著陽光。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當你更需要享受休閑時,放下工作,這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好處。

工作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所以我們應該為明天留一點。

非做不可的事不能太多

濤子睡眼朦朧,卻不停地把咖啡送進嘴裏。這是個周五的晚上,同事們走得差不多了,隻剩下他和做市場的小高。小高手裏原有一堆的事情要收尾,但也基本上處理完了。他叫還在電腦前拚命趕設計的濤子,要不要一起回家。濤子指指電腦,稱必須做完。小高說,明天再做不行嗎?濤子說,明天還得出去玩。必須去玩嗎?是的,因為玩的計劃已經擱淺了一個月了,不能再拖了,必須要執行。

濤子喜歡用“必須”這個詞匯,而且經常是帶著不容質疑和堅決的語氣。

生活中往往有亂七八糟的事需要處理,工作的,私人的,有時忙得恨不得讓人生出三頭六臂。我們被它們催生的壓力驅使著,不停向前。

簡是康涅狄州一家公司的市場部顧問。她對待壓力的觀點是:由生活、工作所產生的心理壓力是不可避免的現代病之一。對待的方法不應是回避而是正確處理。她常說:“主動地、正確地去處理各種問題、困難,你得到的回報是快樂和自信;相反,被動應付的做法則使你疲憊不堪。”

她的有力武器有兩件:第一件是周密的工作計劃。無論你選用計算機或鉛筆和紙來做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用製定計劃的方法來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確先做什麽後做什麽、哪些是最重要的和哪些是次重要的……

“那麽,每天麵對一份如此詳盡的工作計劃,你不覺得累嗎?”當有人這樣問她時。“噢,不!一點也不!”伴隨著輕鬆的笑聲,簡亮出了她的第二件“武器”,那就是:靈活性。“我的計劃本身就具有相當的靈活性。我不僅計劃‘要做什麽’,也計劃‘可以不做什麽’。”簡不無幽默地說:“比如陪孩子看場足球賽,每月與丈夫外出共進一頓浪漫的晚餐,這些都沒寫進我的計劃裏,卻是非做不可的,別的事則可以量力而行。記住,‘非做不可的事情’不能太多。”

當我們麵對生活中繁重的壓力和一大堆的事時,想一想,這真的是非做不可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