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與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軟弱的內心(4)

婚姻中所有跟心靈相關的幸福,都被強調經濟發展的主流思潮給毀了。生存的壓力與物質的比較使人們已經忘記了愛情的重要,婚姻的本質,淹沒了兩人相處應有的理解、包容、攙扶和責任。

在以上世紀70年代青年愛情為內容的電視劇《請你原諒我》開播首映式上,演員吳秀波對於“愛情”的今非昔比,感慨道:“那時候愛上一個人不是因為你有車有房,而是那天下午陽光很好,你穿了一件白襯衫。”如此純淨的愛情我們不知還能不能找到。

還是網上一段話說得好:“罵新婚姻法不好的女人都是沒本事的女人,誇新婚姻法好的男人是準備離婚的男人。正兒八經的家庭哪用得著婚姻法!”是啊,房子再大、財產再多,終究是身外之物,沒了真愛,守著一堆金銀財寶又能如何?

富二代,誰敢與我“拚爹”

看過一則小笑話,是一個小孩和他爸爸之間的對話:

小孩問:“爸爸,為什麽別的小朋友有那麽多變形金剛,我卻隻有一個呢?”

爸爸回答:“因為爸爸沒那麽多錢給你買呀!”

小孩繼續問:“那我們怎麽做,我才能也有很多變形金剛呢?”

爸爸說:“那你就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長大了掙好多好多的錢。”

小孩鬱悶地說:“爸爸,那你小的時候怎麽沒好好讀書呢……”

可以想象,此時此刻的爸爸該是多麽地尷尬,這個小孩的聰明著實讓人哈哈大笑。現在想想,這可能就是最早的“拚爹”思想的萌芽吧,歸根結底沒有那麽多變形金剛是因為爸爸沒好好讀書、沒掙來很多錢哪。過去我們說女孩子“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現在說法變了,男孩女孩都一樣,“幹得好不如生得好”。

幾年前,一篇題為《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風靡一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共鳴。作者麥子,一位來自小城市的年輕人,用第一人稱描繪了最典型的中小城市和農村子弟的奮鬥曆程:“從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與你有了天壤之別。……比較我們的成長曆程,你會發現,為了一些在你看來唾手可得的東西,我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這是一代人的真實寫照,然而,幾年過去,作者卻恍然發覺,他言之過早。“18年又如何?再豐盛的年華疊加,我仍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貧富差距的懸殊,讓“窮二代”們時刻保持著奔跑的姿勢,卻永遠也追不上前方“富二代”的身影。

前一段時間,央視“名嘴”白岩鬆為鄭州大學的3000名學生作了一場報告,報告的題目叫“青春:用理想和現實談談”。在報告中他說:“中國高考有萬千毛病,但卻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種的方式。沒有高考,你拚得過富二代嗎?”

白岩鬆,一向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主持人。但這一次,我想告訴他:“有高考,我們也拚不過富二代!”

大學生報到開始了,武漢某高校一位富家女前來,加長林肯車接送,攜帶了19箱行李,還配備了兩名專職導遊。與此同時,一位偏遠山村的學生也來了,帶著全村人的榮耀,父親挑著扁擔上的行李,擠火車護送她前來。她們將步入同一間教室,將住在同一間宿舍,貌似終於追趕到了平衡,然而她們的未來,誰都知道將會有多少的不同!

也許有的“富二代”能夠了解父輩財富積累的不易,他們隻是比更多同齡人有優越的社會環境供其發展,更有甚者,根本不願意踩著爸爸鋪好的道路前行,而是選擇自己不斷地成長。

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富二代”在瘋狂地“拚爹”。盡管富一代都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美好心願,但許多卻不知道如何培養出第二代精英。他們認為自己受過的苦,絕對不能讓孩子再受第二遍,於是給予子女的隻是一味的嬌慣、放縱和庇護,最終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無腦惡少。亦或者說,有些富一代的暴發在富二代那裏將逐步走向衰敗,當真是“富一代是富二代的通行證,富二代是富一代的墓誌銘”。

近日,著名歌唱家李雙江的兒子李某因為交通糾紛大大出手傷人一事成為“網絡聚焦”,引發媒體關注和網民熱議。從“我爸是李剛”到“我爸是李雙江”,“富二代”的行為一個比一個瘋狂,“拚爹”之勢也隨之越演越烈。有網友將李雙江與此前新聞事件中的李剛、王軍、盧俊卿一起列為“四大名爹”,許多人不禁感慨“拚爹年代拚不起”,很受傷。

“拚爹”是社會發展畸形的一個毒瘤,更為扭曲的還有一種所謂的“拚爹價值觀”,它們視社會道德於不顧,讓公平、公正無從談起。“學得好,有能力,不如有個“成功”的老爸?”驕奢跋扈的背後也充分暴露了一個事實,兒子特權觀念充斥腦門是因為有老子的權勢與名利做保護傘,“養不教,父之過”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家庭問題。

“拚爹”是特權意識在作祟,是子承父貴的世襲在延續,它嚴重地威脅著社會的誠信與公正,蠶食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健康價值觀。如何教育好子女這是每一個家庭都要反複思量的問題,“拚爹”不如“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