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靠挫折來栽培——活出生命的喜悅與自在(1)

挫折不可怕,強大的內心會打敗它

忽然想到一句口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當然,這是“大躍進”時代浮誇風的典型代表。但是現在想想,如果不是事後的謊報,而是把它用作事前的激勵,還是很有道理的。一個人,想做一件事情時,前期的心理因素至關重要,別說什麽不可能,勇敢地去做。一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每一個具備積極心態的人,都會勇敢地麵對生命中的挑戰,取得別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吳士宏,年輕時懷揣著無數的夢想,期待有一天能夠一一實現。可是,就在她剛剛覺察到青春的美好的時候,一場大病從天而降,折斷了她追夢的翅膀。整整4年,3次報病危,她始終躺在病床上受著病痛與孤寂的折磨。當她終於從病榻上站起來的時候,那種感覺恍如隔世。學業被迫中斷,讓她失去了學習知識的最好機會,沒有知識,在這個社會還怎麽立足呢?

難道就這樣甘於平庸了嗎?吳士宏不甘心,她覺得自己的生命能夠重新開始,自己能成為一個成大事的人。

一個意外的機緣,她到了IBM做“行政專員”,其實與打雜無異,什麽都幹,沏茶倒水,打掃衛生,完全是腦袋以下肢體的勞作。身處一群無比優越的真正白領階層中,吳士宏感到了巨大的差距,同時,不服輸的心也產生了巨大的動力。

她開始了拚搏的過程,不斷地學習、實踐、超越,再學習、再實踐、再超越。在強大信念的支持下,在付出了無數的辛苦之後,她終於發展了第一個大客戶。

1998年,吳士宏離開她工作了整整12年的IBM,由IBM中國經銷渠道總經理職務,受聘於微軟大中華區CEO,登上職業經理人的一個高峰。1999年12月1日,加入TCL集團,任TCL集團常務董事副總裁,TCL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成為TCL企業家團隊中的重要一員。

吳士宏的成功史,其實就是一部堅強女人不畏困難、用強大的內心打敗挫折的奮鬥史。疾病沒有嚇倒她,學習工作中的困難也沒有使她退縮,她用自信和堅毅與自己賽跑,她說:“我的下一個目標,不是超越別人,我想超越自我。”

不隻是奮鬥,有時候生活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而積極的心態是你最強大的力量支持。記住:挫折並不可怕,勇敢迎上去,用你強大的內心打敗它。

即使失意也不可失誌

人生的航船並非一帆風順,有風平浪靜,也有大浪淘天。風平浪靜時,不喜形於色,風吹浪打時,不悲觀失望,我自巋然不動。隻有這樣,人生的大船才能順利地駛向成功的彼岸。

月有陰晴圓缺,人生也是如此。情場失意、朋友失和、親人反目、工作不得誌……類似的事情總會不經意地糾纏你,此時你的情緒可能已經跌至低穀。其實,生活中的低穀就像是行走在馬路上遇到的紅燈一樣,不妨把它看做是為了維持我們人生的某種秩序,不妨利用這段時間來做個短暫的休息,放鬆繃緊的神經,為綠燈時更好地行走打下基礎。或沒有這樣的紅綠燈,或許某個時候,人生的道路會突然堵車,給你一個措手不及,讓你無所適從。

古人說“人生得意須盡酒”,而人生失意時也不能停下腳步,也應該積極進取。條條大路通羅馬,此路不通,不妨換條馬路試試,不妨來個情場失意工作補。處在人生的低穀,悲觀、痛苦、怨天尤人都沒有用,隻會讓自己越陷越深。越是逆境,我們越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智,全麵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不妨利用這個機會反省一下,重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可以撫慰自己那顆受傷的心,謙虛心情歸於平靜,重新鼓起勇氣,走出低穀;發現自己的弱點與缺點,是一種進步,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超越。

曆史上許多有成就者,都有過失意的時候,但他們都能失意不失誌,都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司馬遷因李淩一案而官司場失意,但他沒有被打垮,反而成就了他“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傳世之作。蒲鬆齡一生夢想為官,可最終沒能如意,但他是幸運的,因為他能及時反省,能及時調轉人生的航向。俗話說:“朝聞道,夕死可也。”如果他不能及時省悟,便不會有留芳後世的《聊齋誌異》問世,他的大名也不會記載史冊。美國最偉大的總統林肯曾有兩次經商失敗。兩次競選議員的經曆。但他最終還是得到了成功女神的垂青,成為美國曆史上與華盛頓齊名的偉人。試想,如果他在經商失意時不能及時省悟,不能及時易轍,那他可能連成功的門都摸不著。

失意並不可怕,隻要及時省悟,可能你會從此踏上另外一條通往成功的大道。失意時最忌情緒低落,最忌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一定要想著做點什麽幫助自己渡過難關。失意時可以先大哭一場,把失敗的苦痛徹底釋放出來。痛苦之後必輕鬆,哭過之後,一定要及時反思,思考自己錯在何處,如果還有挽救的餘地,那不可輕言放棄,如果實在是無藥可救,而這一方沒有什麽優勢和天賦,那就到了下一步:痛下決心,改弦更張,重新繪製人生的宏偉藍圖。

失意並不可怕,隻要不失誌。學會善待失意,才能走出人生的低穀,贏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從痛苦的此岸到幸福的彼岸

生命是一條寬闊的大河,河有兩岸,一麵是痛苦,一麵是幸福。從痛苦的此岸到達幸福的彼岸,是一個曆經磨難的過程,驚濤駭浪,暗潮湧動。但是當你終於從大風大浪中穿越而過時,它留給你的不僅僅是奮鬥的回憶,更是無數靠別人無法給予你的財富。

美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總是提倡其獨立。沃倫·巴菲特的父親開設了一個工廠,但是他沒有成為有父母做經濟後盾的富二代。在升入大學之後,父母就不再給他的學習和生活擔負任何費用。學費和夥食費是父母借給他的,他要靠打工的工資去償還。於是,每到周末或是假期,他就到工廠去上班,他和其他工人的待遇完全一樣,上下班要打卡,工資要看完成工作的質量和數量而定。

終於大學畢業了,可是對他要求嚴苛的父親並沒有讓他接管自己的公司,而是讓他自力更生。他不明白父親為什麽這樣對待自己,他決心不再對父親存有希望,靠自己的實力去打拚,讓父親看看不靠他而是靠自己一樣能夠活得很好。

還好,積攢下了一些錢,他開了一家小店,小心翼翼地經營。在他的努力下,小店的生意還不錯,並一步步擴大了規模,最終變成了一個大公司。可是,成功的喜悅還沒來得及去向父親展示,公司就因經營不善倒閉了。

就在此時,父親出現了,告訴他一個消息:他決定讓巴菲特接管自己的公司。父親說:“現在,你雖然一無所有、事業慘敗,但是你卻有了一段寶貴的經曆,這段經曆非常難得,是磨練,更是財富,現在我把公司交給你很放心,你會把他經營得非常好的。”

巴菲特的父親沒有估計錯,巴菲特掌管公司之後,兢兢業業地經營,一生都很節儉,做事也很謹慎。不負父親的期望,將這家規模不大的公司漸漸發展成為一家令全球矚目的大公司。

人生遭遇一些挫折,經曆一些貧苦,經曆一些磨煉,並不見得是壞事。很多時候,往往沒有經曆磨難,難成大器。磨難的日子是苦澀的,可它可以真正促使你成熟,促使你堅強、再接再厲、百折不撓。讓你能夠麵對逆境,不怨天尤人,不悲歎哭泣。

咬緊牙關,奮力抗爭,戰勝逆境,你就是生活的強者,就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困境中,給心靈別上一朵花

一個人的一生,幾乎每一天都在接受一些新的知識,學校裏的、社會上的、學術研究的、思想塑造的……如果現在讓你回答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學的什麽知識最重要?”你的答案是什麽?

古羅馬帝國的偉大哲學家阿流士說過一句話:“思想決定生活。”美國思想家、文學家愛默生說得通俗一些:“人就是自己整天想的那樣。”他們的答案全都指向了一個人的思想狀態,事實正是如此,一個人的人生曆程其實就是他思想的痕跡。也就是說,假如我們每天都想的是開心的事情,那我們自然就會快樂;假如我們整日裏悲悲戚戚,那肯定感覺生活充滿了悲傷。

對於心靈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英國著名心理學家哈德菲在《力量心理學》中有所闡述。他請了三個人來做一個測試,以此來論證心理對生理的有沒有影響。試驗中,他先讓這三個人用盡力氣抓緊握力計,測出他們在一般狀態下的平均握力是101磅;接著,他對三個人進行催眠,不斷地暗示讓他們覺得自己很虛弱,這次他們使出最大的力量,平均握力也隻有區區的29磅,真的像一個虛弱病人的體力;最後一次測試,還是催眠,不過這次的暗示是他們很強壯,這次平均握力不出意外的上升到了142磅。

這說明什麽?人們的心靈狀態真的可以左右身體的力量。所以,當我們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這樣暗示之下心靈就會迸發出強大的力量,讓我們更順利地解決問題。

羅威爾·托馬斯曾經拍攝過一部很轟動的電影,是關於艾倫貝和勞倫斯在一戰中的經曆和表現的,影片真實地呈現了勞倫斯和他的阿拉伯軍隊以及艾倫貝征服聖地的經過,其中還穿插了剛剛在全世界引起巨大轟動的羅威爾·托馬斯的演講——《巴基斯坦的艾倫貝和阿拉伯的勞倫斯》。

人們對這部影片的期待超乎想象,甚至倫敦的歌劇節竟然延遲了6個星期,就是為了等待這部影片最終能夠出現在卡文花園皇家歌劇院。而且最終的放映也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羅威爾·托馬斯本人也迎來了無數的讚譽。

正當人們期待領略他的再一次輝煌時,厄運卻向他襲來,他很不幸的破產了。

從天堂墜入地獄的滋味不好過,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麵臨債務危機,羅威爾·托馬斯卻沒有憂慮。他明白要是自己再垂頭喪氣的話,那就真的是失敗了。他每天出門時,都在自己的衣襟上插一朵花,然後昂首挺胸地走出去。

不用知道最後的結果,僅僅看到此,你就會知道,羅威爾·托馬斯是絕不會輕易被打倒的。一個心中充滿了勇敢和積極的人,一個能夠在困境中給自己的心靈別上一朵花的人,絕不會被不幸和挫折擊倒。在他看來,挫折不過是生活的種種體驗的一種,所以能夠從容地麵對並走過。

達觀看挫折,苦難是磨礪

世界上的許多事物都有正反兩方麵的雙重特性,先賢哲人們也研究出了辯證分析的哲學理論。所以,麵對同樣一件事,可能每個人的認知就不同,關鍵看你秉持一種什麽樣的心態。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一叢玫瑰花,嬌豔盛開,心態好的人看重的就是它美麗的花朵、醉人的香氣;而經常憂心悲觀的人,他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莖上的利刺,總擔心紮到自己的手。

有的時候並不是別人快樂你痛苦,就說明老天對你格外地苛刻,命運對你最是不公平。一場大雨從天降,不會獨獨淋濕你一個人,可能他和你遭受了同樣的災難,隻不過他能夠達觀地看待這一切,萬事都能看得開,且懂得苦中尋樂。

費孝通,中國現代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在那個是非顛倒、社會秩序一片混亂、個人命運天翻地覆的年代,他也沒有逃脫厄運。他被打成了“右派”,被當作“人民的敵人”,扣上了“牛鬼蛇神”的帽子。之後,他又被送到“五七”幹校去進行勞動改造。

在“五七”幹校裏,有很多的知識分子和學者,但是他們統一的都被改造成了完全的體力勞動者。蓋房、挑水、燒飯、下田、挖溝、平地、收割、播種……知識無用,他們被重視的隻是他們孱弱的力氣。

很多人都不能承受這種心理的折磨,覺得“士可殺,不可辱”,離開工作的書桌、放下心愛的學術,簡直是生不如死,還不如一死了之。

但費孝通卻能看得開,他覺得如果總是閉門造車、形而上的研究理論,早晚會和現實脫節,現在趁勞動改造的機會,多接觸一下底層社會,多體驗一些農村的生活,對以後的研究也有益處。

因而,費孝通積極的勞動,60歲左右的人,居然在一年半的時間內滿勤。他幹勁十足,做炊事員時,剛進了廚房一個禮拜,就有人評價他“很賣力氣”。他也做過郵遞員的工作,無論是哪種勞動,他總能找到樂趣,體會其中的意義。勞動沒有使他感到痛苦、不堪忍受,反而使他有一種進入新生活的愉悅。在寫給哥哥費振東的信中,他說:“在曠野田間勞動時,呼吸萬裏,感到人生很真實。密切的團體生活,對人的表現也容易體悉,深刻得多,是活小說。較之舊生活,似乎更有意義。”

他在保有對自己學術價值的自信的同時,積極樂觀地享受著勞動的樂趣,很多人都被他的達觀心態折服,感歎其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還能苦中作樂。

為人處世應當豁達樂觀,不要稍遇厄運,立即視其為不幸,萬般難忍。學會從好的一麵來看待它,保持好心態,積極地生活。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無論我們處於什麽樣的險惡環境中,隻要以一種積極開朗的心態來理解事物,把苦難當作一種磨煉,把不幸當作一種煉獄,你就一定會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和體會,為你今後事業的更好發展打下基礎,讓你更加從容地走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