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奮起,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1)

要絕望時,再堅持一會兒

在生命的旅途中,一定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境。這時,隻要心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努力地去尋找,就一定會渡過難關。

一隻航行中的船在大海上遇上了突如其來的風暴,不久就沉沒了,船上的人員利用救生艇逃生。在大海中他們被海風吹來吹去,一位逃生者迷失了方向,救援人員也沒能在搜尋中找到他。

天漸漸地黑下來,饑餓寒冷和恐懼一起襲上心頭。然而,他除了這個救生艇之外一無所有,災難使他丟掉了所有,甚至還即將奪去他的生命,他的心情灰暗到極點,他無助地望著天邊。忽然,他似乎看到一片燈光,他高興得幾乎叫了出來。他奮力地劃著小船,向那片燈光前進,然而,那片燈光似乎很遠,天亮了,他還沒有到達那裏。

他繼續艱難地劃著小船,他想那裏既然能看到燈光,就一定是一座城市或者港口,生的希望在他心中燃燒著,死的恐懼在一點點地消失,白天時,燈光是自然沒有了,隻有在夜晚,那片燈光才在遠處閃現,像是在對他招手。

一天過去了,食物和水已經快沒有了,他隻有盡量少吃。饑餓、幹渴、疲憊更加嚴重地折磨著他,好多次他都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但一想到遠處的那片燈光,他又陡然添了許多力量。第四天,他依然在向那片燈光劃著,最後,他支持不住昏了過去,但他腦海中依然閃現著那片燈光。

晚上,他終於被一艘經過的船隻救了上來,當他醒過來時,大家才知道,他已經不吃不喝在海上漂泊了四天四夜,當有人問他,是怎麽樣堅持下來時,他指著遠方的那片燈光說:“是那片燈光給我帶來的希望。”大家望去,其實,那隻不過是天邊閃爍的星星而已!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需要燃起這樣的“燈火”,當我們被失敗和挫折所困擾時,抬頭看看前麵的燈火,便會心生勇氣和力量,因為那是我們日夜企盼的目標,我們是那樣的希望得到它,又怎會隨便放棄呢?

人生就像一場足球賽,充滿機遇,充滿挑戰。臨門一腳如果不進,不要悲哀,不要放棄,要盡力去尋找時機再次進攻。如果一次失敗了,不要輕言放棄。成功就在下一步,隻要你執著地奮鬥就能獲得。

永遠不要說“沒有希望了”,終場前什麽都有可能發生,隻管奮力去拚搏吧!要絕望時,告訴自己,在堅持一會兒。

用智慧超越挫折,變逆境為機遇

當挫折來臨,我們不幸身處逆境時,通常會感到困難重重,陷入了危機之中。對於“危機”這個詞,不知哪位有識之士創造了一個新的解釋,那就是把它拆開來變成了“危險”和“機遇”,所謂的危機也就變成了危險和機遇的相伴相生。

當危機來臨時,化解它的利刃其實就藏在每個人的心裏,它的名字叫智慧。用智慧來超越挫折,將危險的逆境變成難得的機遇。

陳蕾,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對建築情有獨鍾,但是卻在建築專業加試的美術考試中被刷下來,無奈隻好選擇了和建築“沾邊”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期待有朝一日還能做回建築設計師。

從學校畢業後,她嚐盡了各種苦頭。這個行業,本身就是一個男性占主導位置的行業,所以很多用人單位對她這個眉清目秀的妙齡少女總是有著莫名的不信任。終於找到了來之不易的工作,她格外珍惜賣力,每天的生活永遠是單位和家之間的兩點一線。學建築的她不僅每天要對著一堆密密麻麻的圖紙和工具書,而且還常常要頂著毒辣的太陽在建築工地上和男同事們一起搜集第一手資料。

可是她沒有叫苦,也沒有喊冤,而是默默地在心中憋著一股勁兒,將所有不信任的目光都化作了向上的動力,等待著機會證明自己。她每天都在急急匆匆地忙著各種各樣的工作,好不容易閑下來,也立刻拿起書充起電來。她幾乎停止了一切娛樂活動,休息時間也盡量壓縮到最少,把節省出來的時間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中。憑借著這份不服輸的努力,她迅速成長起來,不到10年的時間,她成了公司的高層人員。

到這,她的超越還沒有結束。2004年3月,陳蕾代表中建一局負責水立方投標,之後憑借對水立方的熟悉程度和承擔過多項大型工程的經驗,被公司委派擔任水立方的總工程師。那一年,陳蕾隻有33歲。當同行們知道了這個大型工程的總工程師竟然如此年輕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並對她表現出了強烈的質疑。

雖然很委屈,但是陳蕾沒有想過退縮,也從未慌張,她也不解釋什麽,就這樣頂著巨大的壓力開始了工作。這個龐大的工程每天都會出現新的問題,建築麵積8萬平方米的“水立方”,工作量是同等工程的2到3倍;100年耐久性使用年限的混凝土結構、基於“氣泡理論”的新型多麵體空間鋼架結構……這些現在已經成為自主創新科技亮點的技術,在“水立方”的設計、施工過程中卻著實是一隻隻凶猛的“攔路虎”。沒有現成的經驗,每走一步都需要認真論證,隨時頂著可能失敗的壓力。作為總工程師的她每天都在東奔西走,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水立方的建設,甚至連穿著裙子行走時浪費的一丁點兒時間都舍不得。就這樣,在隨後的幾年裏,她和她的夥伴們幾乎天天盯在工地上,一刻不敢停歇。整整3年,她都沒有再穿過裙子。

2006年6月16日,一個陳蕾永遠不能忘卻的日子。“水立方”主體鋼結構支撐體係進行第二次卸載。三個半小時的卸載過程中,陳蕾繃緊了身上所有的神經,當最後一個千斤頂退出工作、鋼筋鐵骨成功屹立時,她流淚滿麵。

“從小到大受打擊的經曆,對我的成長是壞事,也是好事。因為壞事總是可以變成好事。”陳蕾平和地微笑著。是的,她比很多同行遭遇的打擊,承受的質疑都要多,但是她卻憑借自己執著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成功的把逆境變成了成長的機遇,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描繪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哪個成功者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成就了輝煌,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和事業上的困難和麻煩打交道,隻是他們從不氣餒,從不服輸,把挫折踩在了腳下。

不說做不到,多努力一次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判定你的失敗,除了你自己。

人生就是一個起起落落的過程,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成功人士曾經從人生輝煌的巔峰一下子跌入穀底,在並不被人支持的情況下仍然不肯放棄努力,再次向那高高的頂點攀去。例如:香港億萬富豪楊受成幾番磨難,不改初衷;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被國民遺棄而落選的情況下,經過一番努力,再登首相寶座;摩托羅拉人創始人保羅高爾文一再失敗之後,仍然能夠再次奮起。

脆弱的人在遭到失敗的打擊後,往往一蹶不振,認定了自己不會成功。而頑強的人卻不會就此放棄,無論多麽沉重的打擊,他總是告訴自己,成功還有機會。隻要堅持,下一次就是成功的開始。

世界知名的演說顧問、女高音歌唱家、作家多羅茜·莎諾芙講過自己一段很不幸的故事:“離我開始做第一份工作還有幾個禮拜,那份工作就是在聖路易市歌劇院做臨時女替角,我感冒了,喉嚨發炎。我很笨,竟然沒有停止排練,結果喉炎就越發嚴重,最後就失聲了。我隻好保持安靜,希望到聖路易的時候可以複原。但我錯了,我的聲音還是不對勁,沒辦法,我還是得按照預定計劃,站在舞台上,麵對滿座的觀眾,與文森特·普萊斯同台演出。我開口高唱,但沒有聲音,什麽也沒有。

“第一份工作就這樣完了,於是我跑去找國內頂尖的喉科專家,‘我想你不能再唱歌了’,他說,‘你可以說話,但我懷疑你是否還能唱歌。’我茫然若失,這是任何一個歌手結束事業的前兆。醫生打算給我做聲帶手術。我很欣賞的一位大都會歌劇女高音就做過這種手術,但她的聲音卻從此大不如前。不,這等於自毀前程。我不想就此完蛋!除了手術,我還有另一種選擇:完全不出聲,讓聲帶有痊愈的機會。我就這麽辦了,四個半月裏完全不吭一聲,一個字也沒說。後來,我被允許悄悄低聲說10個字之後,被允許用正常的聲音說出10個字。回音就像鍾樓的鍾聲一般,令人難忘。

“複原6個星期後,也就是距離站在舞台上沒有聲音的那個夢魘6個月之後,我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試唱的最後人選。如果我還在聖路易工作,就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但從聖路易那次失敗後,我變成了紐約市場歌劇院的首席女高音,在13場歌劇演出中,和格特魯德·勞倫斯合演《國王與我》,並在所有俱樂部裏演出,還曾5次出演埃德·沙利文的劇目。

“當我失去聲音時,我發誓要學習所有和聲音有關的知識,不讓我的悲劇降臨在我認識的人身上。在這過程中,我學到如何改變說話的方式,例如,降低音量,改變共鳴音等等。我的第二個事業講演就此展開了。”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當醫生宣布她完蛋了時,她並不認同。她既要治好病,又要使自己的嗓音絲毫不受損。她做到了,是因為她不肯承認自己完蛋了。

永遠記住,人可以被撕毀,但不可以被打敗。在追求的道路上,努力不存在最後一次,隻有下一次。每個下一次,都是在走向希望,邁向成功。

希望,讓一切苦難退縮

帕蒂·威爾森在年幼時就被診斷出患有癲癇。她的父親吉姆·威爾森習慣每天晨跑。有一天,戴著牙套的帕蒂興致勃勃地對父親說:“爸,我想每天跟你一起慢跑,但我擔心中途會病情發作。”她父親回答說:“萬一你發作,我也知道如何處理,我們明天就開始跑吧。”

於是十幾歲的帕蒂就這樣與跑步結下了不解之緣。和父親一起晨跑是她一天之中最快樂的時光。跑步期間,帕蒂的病一次也沒發作。

幾個禮拜之後,她向父親表示了自己的心願:“爸,我想打破女子長距離跑步的世界紀錄。”她父親替她查吉尼斯世界紀錄,發現女子長距離跑步的最高紀錄是80英裏。當時讀高一的帕蒂為自己訂立了一個長遠的目標:“今年我要從橘縣跑到舊金山(400英裏);高二時,要到達俄勒岡州的波特蘭(1500多英裏);高三時的目標在聖路易市(約2000英裏);高四則要向白宮前進(約3000英裏)。”

雖然帕蒂的身體狀況與他人不同,但她仍然滿懷熱情與理想。對她而言,癲癇隻是偶爾給她帶來不便的小毛病。她不會因此消極畏縮,相反,她更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

高一時,帕蒂穿著上麵寫著“我愛癲癇”的襯衫,一路跑到了舊金山,她父親陪她跑完了全程,做護士的母親則開著旅行拖車尾隨其後,照料父女兩人。

高二時,她身後的支持者換成了班上的同學,他們拿著巨幅的海報為她加油打氣,海報上寫著:“帕蒂,跑啊!”(這句話後來也成為她自傳的書名)。但在這段前往波特蘭的路上,她扭傷了腳踝。醫生勸告她立刻中止跑步:“你的腳踝必須上石膏,否則會造成永久的傷害。”

她答道:“醫生,你不了解,跑步不是我一時的興趣,而是我一輩子的至愛,我跑步不單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要向所有人證明,身有殘缺的人照樣能跑馬拉鬆。有什麽方法能讓我跑完這段路?”

醫生表示可用粘劑先將受損處接合,而不用上石膏;但他警告說,這樣會起水泡,到時會疼痛難耐。帕蒂二話沒說便點頭答應。

帕蒂終於來到波特蘭,俄勒岡州州長還陪她跑完最後一英裏。一麵寫著紅字的橫幅早在終點等著她:“超級長跑女將,帕蒂·威爾森在17歲生日這天創造了輝煌的紀錄。”

高中的最後一年,帕蒂花了4個月的時間,由西岸長征到東岸,最後抵達華盛頓,並接受總統召見。她告訴總統:“我想讓其他人知道,癲癇患者與一般人無異,也能過正常的生活。”

堅強地活著,充滿希望地活著,讓一切苦難退縮。人生就是這樣的賽跑,如果你因阻礙停止不前,你就會被拋在生活的後麵。

困頓隻是暫時,人生終將輝煌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當灰燼的餘煙歎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在任何時候重讀《相信未來》,都依然會有種心靈的震撼。它告訴我們在逆境中,怎樣好好的生活,怎樣自我鼓勵,怎樣矢誌不渝地恪守自己對明天的承諾!

愛德華·博克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家庭的窘迫使得他從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艱難,並想盡辦法努力擺脫這種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