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目標和基本方針(3)

協調利益關係關鍵在於合理的分配格局的形成。人們能否各得其所,基本的合理的需要能否得到滿足,人們的積極性能否得到充分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分配。在社會利益分配上,注意體現公平正義的原則,社會公平是一種價值取向,反映的是各種利益關係,要實現社會公平,就要處理好各階層的利益關係,在《論十大關係》一文中,提出必須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指出,無論是國家、工廠、合作社還是農民“都必須兼顧,不能隻顧一頭。”在國家和職工的關係上,要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斷地保證增加國家的積累,滿足擴大再生產的需要,同時又要使勞動者的收入每年有所提高;在國家和農民的關係上,主張要“兼顧國家和農民的利益”,主張減少城鄉差別,城市要支援農村,保障農民利益。他曾明確指出:“中國的主要人口是農民,革命靠了農民的援助才取得了勝利,國家工業化又要靠農民的援助才能成功。”這在當時,建國初期,農業人口占多數的中國來說,利用利益協調機製來保障國家和農民的利益,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以發揮整個社會的活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工農業產品交換中,主張要采取縮小剪刀差,等價交換或近乎等價交換的政策在增加農業生產的基礎上,使90%的農民的收入逐年有所增加;對於合作社和農民的關係也要處理好。在合作社收入中,國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農民拿多少,以及怎樣拿法,都要規定得適當。並要求在生產實踐中應研究出一個合理比例。

總的來說,就是要在社會主義的分配製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同時要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這對改善人民生活特別是農民生活,協調各方麵利益,形成合理社會分配格局,體現公平正義原則具有重大意義,分配合理了,社會公平了,社會矛盾解決了,大家達到滿意,人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幹勁必定增強,也必定激發社會創造活力。

三、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目標和基本方針的內在統一

我們前麵分析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目標和基本方針有著共同的現實要求。它們的提出並不是純抽象的理論探究,而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在實踐的基礎上、根據實踐的需要產生的。它們有著共同的社會背景,來源於實踐又用來指導實踐。它們都是在社會主義發展初期,社會生產力還很不發達,社會發展不平衡,社會內部存在各種社會矛盾及麵臨複雜的國際環境的基礎上提出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目標是和諧社會建設;而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基本方針則是為了激發社會創造活力。和諧是充滿活力的和諧,和諧為社會活力創造條件;活力是和諧發展前提下的活力。這兩者在本質上是內在統一的。

(一)統一於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鄧小平於1992年初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基本原理。曆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物質生產是人類全部社會生活曆史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古往今來,貧困是社會不和諧最主要的根源,而社會發展是消除貧困的根本途徑。社會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離開發展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發展就是要擺脫貧困,實現國家農業化、工業化,實現共同富裕,推進社會的全麵進步。

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目標和基本方針都是建立在進行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上,這正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目標,即和諧社會的實現,必須以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為基礎。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正是為了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隻有生產力高度發達,人們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整個社會的和諧局麵才有可能實現。

建國以後,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在經濟落後的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審時度勢,提出了“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他指出,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戰略目標的構思,就是要實現工業化,並以此基礎上實現現代化。根據的這一思想,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國的經濟原來是落後的,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後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的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目標在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上定下了一個明確的調子。

要實現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就必須製定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相應的方針,隻有在正確方針的指引下,社會活力充分激發了,和諧社會才能實現。

對如何解放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化建設上也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經濟上,指出也要采取“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原則。他指出社會主義建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綜合平衡,不僅農業、工業內部要平衡,它們之間也要達到平衡,從而還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協調經濟鏈條之間的關係,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於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係,擺脫了蘇聯經濟模式的框框,他提出要調整重工業、農業和輕工業的投資比例,適當增加農業和輕工業的投資比重,使三者協調發展,而且他把三者關係提高到了工業化道路的高度。對於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上,他提出在工業發展的地域性布局上,一方麵要大力發展內地工業,一方麵要“更多地利用和發展沿海工業,特別是輕工業”。他提出,必須堅持城鄉兼顧、共同繁榮,使城市和農村、工業和農業都實現現代化,通過發展經濟,發展生產力,使社會財富增加,人民根本利益得到保障,在此基礎上,使工人和農民都富裕起來,這樣社會主義建設才能在一定基礎上更好更快地發展,社會和諧目標才能實現。

(二)統一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本質要求

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目標和基本方針處處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本質要求,即:堅持群眾路線,使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處,不斷煥發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熱情。這是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本質要求。

萬物人為本,萬事民為先。人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這是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強調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密切聯係群眾的路線,是思想的活的靈魂之一。要實現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目標,必須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在創造和諧社會中的主體作用。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發展成果的享受者、消費者,更是社會發展的推動者、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不是被動地服從和接受恩賜的客體,它是社會的主人、自己的主人。群眾路線就是對人民群眾在社會發展中的這種主體作用和地位的充分肯定。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和能動作用,就是要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依托人民群眾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一個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誌,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一種政治局麵,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支持發展、參與發展的積極性,這是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麵社會和諧的政治局麵有利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解一切消極因素;它所營造的安定團結、齊心協力的社會局麵有益於消除隔閡、達成共識,共同進行社會主義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