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誰敢橫刀立馬與能本管理
)第一節剛到吳起鎮就電召彭德懷
軍事家活動的舞台建築在客觀物質條件的上麵,然而軍事家憑著這個舞台,卻可以導演出許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活劇來。
傑出的政治家和高超的領導者,一般都把用人看做是至關重要的大事,但在用人思想(或是用人意識)、用人出發點和目的、用人方式和方法、用人藝術等方麵,卻有著很大的差別,由此而帶來的用人效果並對事業產生的影響,也就有著天壤之別。是識人、用人的榜樣,其中注重人的能力發揮最值得我們學習。企業要發展沒有能人不行,如何管好、用好能人就成為企業家普遍關注的重點。
1936年10月19日,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勝利完成了二萬五千裏的偉大長征。但國民黨軍隊對紅軍緊追不舍,決定“切掉這個尾巴。不能把敵人帶進陝北蘇區”。在經曆長征艱難困苦的歲月後,當時的許多紅軍將領反對打這一仗,認為首先要活下來,生存是第一位的。但堅持要打,理由是敵人也是疲憊之師,以疲對疲,我們有經驗。10月19日,隨一縱隊到達吳起鎮。當晚,就給正在途中的彭德懷發電報“彭請來吳起鎮。”第二天,彭德懷到吳起鎮見到,具體研究了敵情,經提議,集體研究決定,由彭德懷指揮此次作戰。
從湘軍中成長起來的彭德懷,繼承了湘軍作戰勇猛的風格,彭德懷本人性格耿直、火暴,指揮作戰的風格偏於驍勇,喜歡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他帶出的紅三軍團以打攻堅戰、硬仗見長。經分析敵我態勢彭德懷決定伏擊消滅其先頭部隊。為了選擇戰場,他又到溝壑縱橫、地形複雜的山城堡一帶觀察,發現此地屬於幹旱地帶,隻有一股泉水,以此推斷敵軍肯定會到這裏。於是彭德懷把部隊埋伏在山城堡周圍,一舉殲滅了胡宗南部的一個旅和兩個團,打贏了長征的最後一仗。對彭德懷的指揮才能和英勇頑強的作風,非常稱道。在吳起鎮為彭德懷揮毫寫下了廣為人知的《贈彭大將軍》:“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高度讚揚了他的軍事才能和大將風度。在革命戰爭年代,如此評價紅軍將領,彭德懷是第一人。
在後來的戰鬥歲月中,彭老總又為人民屢立戰功。1936年5月28日,和中央決定成立西北野戰軍,又委派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揮戈西進,10月迎接二、四方麵軍,實現了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會寧的大會師。1936年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又委派彭德懷任紅軍前敵總指揮,率軍直抵三原,有力地協助周恩來在西安團結東北和西北兩軍人馬,實現了國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7月7日抗戰全麵爆發,9日彭德懷率先通電請纓殺敵,8月22日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決定,成立中央軍委前方分會,以朱德、彭德懷為正副書記。同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為總司令,彭德懷為副總司令並立即率軍開赴太行山抗日最前線。1940年國民黨在宜昌失敗之後,日本狂炸重慶,悲觀的情緒彌漫全國。這時朱德奉命回延安開會,彭德懷單獨指揮抗日前線作戰。8月20日在太行山上成功發動了百團大戰,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群眾抗日的信心,給蔣管區人民以很大振奮,給投降派以沉重打擊,給日本侵略軍以嚴重創傷。1947年3月蔣介石嫡係部隊胡宗南部共35個旅(師)進攻陝甘寧邊區。彭德懷司令員兼政委統一指揮西北野戰軍2.5萬人奮勇迎戰。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先後打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戰役,被稱作扭轉西北戰局的“西北三戰三捷”,進而由防禦轉入反攻,解放了整個西北。大軍直指新疆,強大的軍事威脅促使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冬,在不願擔當抗美援朝總指揮的情況下,決定派彭德懷任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在三年抗美援朝的戰爭中,以劣勢裝備戰勝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
)第二節蔣介石和的用人標準截然不同
使用人才還是使用奴才,蔣介石和有著截然不同的選擇。蔣介石在用人的問題上頗下工夫,煞費苦心,他用人有一個基本準則,以自己的獨裁利益為取舍,道同則謀,道不同則不相與謀。蔣介石的身邊集中了一大批文臣武將,但從才能的角度來看,這些人中有真才實學的很少,原因是蔣介石在用人的時候堅持非親不用的原則,“親”中以黃埔學生為主,黃埔生中又以浙江人為主,浙江人中又以與自己有親屬關係的人為主。就這樣,蔣介石以自己為圓心劃了三個小圓圈,越是靠裏,越是能夠得到他的信任,離圈子越遠,信任度就越小,這樣用人保證了被使用者對蔣的忠誠,但無法保證被使用者都有才能。例如蔣介石在軍事上的三員大將,陳誠、胡宗南、湯恩伯都是浙江籍的黃埔軍人,從軍事才能看,當時的黃埔軍人比他們能力強的大有人在,但他們卻能夠爬上高位,原因就是他們和蔣介石是同鄉。
及其領導集體在用人方麵和蔣介石截然不同,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委以重任。從的軍隊建立來看,起義之初也大部分來自於不同的起義部隊,從人員組成來看也來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有遠近親疏,但是,作為統帥的來說,在用人上從來不考慮這些因素。名列開國十大上將之首的粟裕,不僅是優秀的戰役指揮員,也是胸中自有宏圖大略的卓越的軍事指揮家。對粟裕亦頗為器重。解放戰爭期間,時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的粟裕,竟被委以戰役指揮權,這在我軍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粟裕亦不負的厚愛,在不到三個月內,創造了“蘇中七戰七捷”的輝煌戰績。
1948年7月,劉鄧大軍千裏躍進大別山取得成功後,和黨中央計劃再向蔣管區插入一把尖刀:擬派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主力渡江南下,把戰爭引向敵人的深遠後方,吸引江北之敵南撤,從而扭轉中原戰局。從全麵的戰局看,這一戰略部署是大膽而且正確的。粟裕經過縝密的思考,認為最佳方案應該是集中兵力殲敵主力於長江以北,而不是付出巨大代價將敵引至江南。聽取了粟裕的詳細匯報,和中央接受了粟裕的建議,並決定調陳毅去新成立的中原軍區擔任副司令員,由粟裕接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後在粟裕的謙讓下,中央同意陳毅仍兼任華野職務,粟裕以代司令、代政委名義全麵主持華野工作。正是粟裕的這次謙讓,引發了的一番議論。這天,請粟裕和他一道散步,漫步閑聊中,看似隨意地對粟裕說:“我看你這個人,‘偉大謙虛’是有一點,但更多的是一個傲字。”粟裕聞言大驚。卻不動聲色地又笑道:“不過,你這個傲字,不是傲氣,而是傲骨,凡是你吃準的事,天皇老子你也寸步不讓。好吧,你不讓步,我讓步。你呢,拿出戰例來,證明你的思路、你的計劃、你的組織指揮是正確的。”隨後,在詢問了相關情況後,給粟裕8個月時間,“證明你的‘將敵主力殲滅在長江以北’不是空談。”粟裕也當場立了軍令狀。此後,粟裕先後發起豫東戰役、開封戰役、濟南戰役,連創全國戰場殲敵新紀錄,並通過由他建議發起的淮海戰役,完成了他向立下的“將敵主力殲滅在長江以北”的軍令狀。淮海戰役共殲敵55.6萬人,其中44.3萬人是由華野殲滅的。
)第三節市場解讀
古今中外,大凡領導者無不講求用人之道。古人雲:“非成業難,得賢難;非得賢難,用之難;非用之難,任之難。”打仗是硬碰硬,勝利失敗直接關係到生死存亡,這是戰爭的基本規律和法則。所以,無論什麽樣的組織和團隊都應該以人的能力為用人的唯一標準。任何競爭說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必須知人善任,注意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大膽起用不同才能的人,在企業發展的同一階段注重發揮人才特長,以發揮他們更大的作用。同誌就是一個用人高手,他在不同革命階段,不同戰場情況,根據將領們各自的特點,適時適宜地加以使用,最終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一、華為:“狼”能力研究成果報告
華為崇尚“狼”的能力,華為的老總任正非歸納出了狼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這三點是狼在廝殺中成功的特性,轉用到企業的競爭中,也會形成不可思議的力量,所以企業要發展就是需要有點狼性。
由此延伸出了華為的核心文化:敏銳地察覺對手的動向和市場的變化,可以抓住先機、把握主動。競爭的過程中必然會有挫敗,因而想獲得將來的勝利,必須要有不怕輸的精神、永不言止的信念,在市場競爭中,退卻和等待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企業是個集體組織,它的成功是每個人的努力,所以唯有全體奮鬥,才有企業輝煌。
銷售是華為主業之一。銷售表現出了狼性最為鮮活的一麵,就是以整體力量向外攻擊,為實現目標利用各種手段,爭奪市場。它對勝利有著瘋狂的追求,它對失敗有著不懈的忍耐。在競爭中根植於它的狼性。
在研發方麵,也表現了不屈不撓、奮勇拚搏的狼性。研究人員勤勤懇懇、埋頭苦幹,不害怕“冷板凳要坐十年”,堅持“從點點滴滴做起”,研究問題不做廣,而是要做深。所以華為的技術總能在國內領先,這是科技產品搶占市場的利器。
華為能在競爭中勝出,得利於它將狼的三大特性融入到核心文化之中,形成獨樹一幟的“狼性文化”。特別是在我國企業的實力還遠遠弱於世界級企業,而又必須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競爭中生存的時刻,“狼性文化”發揮了奇效,構成了實用、有效的特殊競爭力。
華為——從簡易房起家的一個小小公司,快速成長為世界一流的通訊公司,狼性文化的倡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華為這匹“狼”不是一隻“狼”或單個的“狼”,而是擁有一群“狼”。為了振興民族工業,我們呼喚出現更多這樣的“狼群”。
二、牛根生“帶工具的人”我喜歡
2003年6月,牛根生在闡釋什麽是人才時用了這樣的一個名詞“帶工具的人”!牛根生說:“人是生產力首要的能動的因素,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誌,兩者的整體合一就是我所謂的‘帶工具的人’。”
“所帶工具可以是自創的,也可以是‘拿來’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務實的,也可以是務虛的;可以是反應堆,也可以是催化劑。總之,我們要的是‘帶工具的人’。”
當初蒙牛上市急需各路“帶工具的人”。於是,牛根生找來了在證監會工作多年的盧俊,按照標準的股份製架構企業;接著又先後找來財務負責人姚同山和董事會秘書雷永勝;再後來,在光大證券工作多年的盧文兵也被招來……當國內市場“此路不通”的時候,牛根生轉而與摩根等三家外資股東結盟,使百富勤和摩根兩大團隊成為推進蒙牛在香港上市的新的“帶工具的人”。
“樹立一個目標後,首要任務是把能完成這一目標的人找來。山外有山、樓外有樓、人外有人。請來綿羊,一千隻也不行;請來獅子,一頭就管用。把錢存在銀行裏,與把錢‘存’在‘帶工具的人’身上,哪一招兒更高?當然是後者。‘帶工具的人’能為企業帶來機遇、成長、聲譽及滾滾財源,他們才是企業真正的‘銀行’——不,簡直就是一架‘印鈔機’。”說這話的是牛根生。
有一次,牛根生對手下說:“大家都是珍珠,我是串珍珠的那根線。珍珠本已珍貴,串起來價值就更大了。”
這裏所謂“珍珠”,就是指那些“帶工具的人”——他們有的“攜帶”的是牛奶工具、雪糕工具、奶品工具,有的“攜帶”的是資本工具、財務工具、網絡工具,有的攜帶的是策劃工具、市場工具、公關工具……凡“帶工具的人”,上手就可以解決問題,成為企業內不可或缺的頂梁柱、承重軸。
在牛根生那裏,隻要擁有技術、思維、資本、人際關係等各種對企業發展有利的人才,都是“帶工具的人”。職業經理人則是“帶工具的人”中的典型。
2005年9月27日,蒙牛麵向全球招聘總裁,除了在《商業周刊》雜誌發布招聘廣告,蒙牛還通過國際知名獵頭公司和中國外國專家局的渠道,積極尋找總裁候選人。這也是中國乳製品公司首次麵向全球招聘總裁。
此外,牛根生也積極引進各種職業經理人——“帶工具的人”中的典型。
林彤原是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的骨幹,2005年5月進入蒙牛,接替副總裁孫先紅曾兼任的企劃中心主任一職。除了林彤外,蒙牛當時加入的“新鮮血液”還有:劉豔輝來自正大,擔任質量技術中心主任,接替原來總工程師丘連軍實際工作;液態奶的常溫分支的銷售副總黃奎璋來自雀巢。此外,人力資源總監張文也是外聘的職業經理人。
這些職業經理人都受過係統訓練,擁有國際公司成熟的管理經驗,他們掌握的是蒙牛大多數創業元老所不具備的係統化、程序化的管理工具,這是蒙牛在走向國際管理水平的成熟公司的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
對那些帶工具的人,牛根生求賢若渴!
三、朱新禮:績效突出則名利雙收
匯源董事長朱新禮的辦公室裏最顯眼的是公司的業績圖。那上麵,工廠廠長、銷售經理的名字及其簡曆、任務及進展情況標識得一清二楚,且數據每月都在更新。哪個廠長、經理能力怎麽樣,秉性如何,何時入職,有什麽愛好特長,全年任務多少,當前完成多少,前景如何,“圖”中全有數。
“數據”是朱新禮強調最多的一個詞語。有數據的必須靠數據說話,沒數據的要用關鍵績效說話。一定要讓績效突出的人名利雙收。朱新禮下工夫最大的就是和人力資源部研究探討獎勵、待遇問題,並把這些條件公開化、透明化,誰在哪個崗位得到什麽待遇,不用自己考慮,隻管幹好工作,亮出數據。
朱新禮說:我最開心的事就是給大家發大獎。
匯源的獎勵名目眾多:現金、汽車、住房、旅遊度假、培訓學習……還分為:月獎、季獎、年度獎、進步獎、建議獎、培養下屬獎、推薦人才獎……
這些獎勵大多是為生產、營銷一線而設的,朱新禮的目標明確:就是要向一線傾斜,向人才傾斜。如果誰心理不平衡,隨時可以挑戰去一線。
讓績效突出的人名利雙收。這是匯源吸納人才、留住人才、鼓勵人才的法寶。
2003年7月21日,匯源召開半年總結大會,在這次大會上,成都分公司經理梅丙軍受到了特別嘉獎,獲獎金10萬元。這是公司首次以大數額的獎金來激勵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
2006年7月11日,匯源集團總部一號樓前,在一排係著紅綢帶的轎車前,朱新禮高興地把5把車鑰匙,分別發到河南等幾個大區營銷經理的手裏。分到轎車後,對這些營銷經理既是動力,也是壓力。一方麵,他們感到了壓力:業績如果上不去,車錢就拿不回來了;一方麵,獲得獎勵極大地增強了他們創造更好業績的信心。
四、王中軍“買斷”馮小剛
華誼兄弟的王中軍與馮小剛的組合,是當今中國娛樂圈裏的最佳拍檔之一,可以說是伯樂遇見了千裏馬。他們打破了“中國電影賠錢”的惡咒,用一個個驕人的成績不斷地刷新著中國電影的奇跡。而所有的這些根源在於王中軍當初果斷決定“買斷”馮小剛。
有人說王中軍事業的轉折點就是“買斷”馮小剛。與太合控股共同融資成立華誼兄弟公司之後,王中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馮小剛簽約。王中軍之所以“買斷”馮小剛,除去發現馮小剛之前拍攝的國內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的商業運作模式與自己對電影市場的思路不謀而合,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王中軍看到了馮小剛身上潛在的巨大能量,也就是馮小剛對於電影的創作能力。就這樣,二人事業上的黃金時代就此拉開了序幕。從《沒完沒了》開始,到後來的《大腕》、《手機》、《天下無賊》、《夜宴》、《集結號》,再到《非誠勿擾》,二人聯手打造出了多部華語影壇上叫好又叫座的大片。在公開場合,馮小剛曾表示:“我是華誼兄弟的兄弟之一,今後退休也要在華誼兄弟退休。”
王中軍一貫看重人的工作能力,並且把它作為人才戰略的一個核心理念。另外一個讓世界羨慕的就是啟用陸川。當年,《可可西裏》的劇本送到王中軍手裏的時候,陸川還隻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北電導演係碩士研究生。而且這個劇本在圈中已經轉了3年,因為陸川一直沒有找到願意為這樣的藝術電影投資的人。然而王中軍卻慧眼識英雄,與陸川簽約,並成立了“陸川工作室”。當然,陸川也沒有讓王中軍失望,《可可西裏》不僅在國內一炮走紅,而且在世界影壇上也獲得了大獎。而最讓王中軍滿意的是,這部片子還為華誼兄弟帶來了超高附加值的“品牌效應”“這說明我們不光能拍那種大成本的商業片,也可以做這種公益題材的電影,而且可以拍得很好看。”
就這樣一路走來。通過並購天音傳媒,將張紀中與黃磊等一幹人才收至麾下。2007年大紅大紫的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也是華誼兄弟投資的作品。在演藝經紀方麵,從當初收購僅有7位藝人的演藝經紀公司成立自己的經紀公司至今,華誼兄弟旗下簽約的明星已有100餘名,其中更是包括葛優、陳道明、胡軍、王姬、李冰冰、範冰冰、張靚穎、楊紫瓊、劉嘉玲等內地及港台地區的一線大牌明星。
五、華西村:能力和文憑的新故事
1992年8月初,華西村申華線材廠即將舉行奠基典禮,這是一個年產超10億元的大廠,任命誰擔任籌建小組組長,吳仁寶整整考慮了3天,最後他把注意的焦點落在了趙荷芬身上。
趙荷芬初中文化程度,先是到塑紡廠當擋車工,由於種種原因,先後換過多個工作崗位、多個工種。但是她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克服了種種困難,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成一行。1988年,華西村任命她擔任了嚴重虧損、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漆包線廠廠長。她上任伊始,狠下決心,抓質量,抓管理,親自跑推銷,幾乎走遍全國各地,用真誠的態度,用良好的信譽,打開了市場,創造了達五倍之多的利潤指標。
幾年的考驗,幾年的“賽馬”結果,說明趙荷芬是匹“良馬”,搞經濟頭腦靈活,任漆包線廠廠長3年多來,基本沒有失誤,經濟效益較好,不僅有魅力,而且協調能力較強。當領導班子討論申華線材廠籌建小組組長人選時,吳仁寶提名由趙荷芬任組長,並講出了提名她的上述理由。趙荷芬卻說:“我不去,我水平太差,文化太低。”最後形成決議,趙荷芬服從分配,走馬上任。
1993年8月,申華線材廠投產後,正趕上國家宏觀調控,銀根抽緊,基建壓縮,市場形勢相當嚴峻,線材銷售極為疲軟,趙荷芬堅持以質量占市場,管理增效益,安全促生產,信譽求發展的治廠指導思想,從加強培訓,完善製度,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入手,全麵實行“四定一考核”責任製,將職工的產量、質量、消耗、安全與工資獎金掛鉤,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增加了品種,增添了後勁,拓展了市場,提高了產銷率、綜合成材率和資金周轉率。
1993年,投產僅5個月,就實現可用資金200多萬元;1994年產值近4億元,完成可用資金2000多萬元。
【鏈接參考】
彭大元帥敢於“橫刀立馬”,粟裕將軍敢於“傲骨違命”,就在於他們有戰之必勝的能力,更在於以“能力為核心”的用人思想。隨著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正逐步走向對人的知識、智力、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的管理。為此,西方經濟學家與企業家提出“能本管理”的企業管理思想,引起了企業的高度重視並廣為運用。能本管理一種以人的能力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發展的新階段。它是通過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能力,從而實現能力價值的最大化,把能力這種最重要的人力資源作為組織發展的推動力量,並實現組織發展的目標以及組織創新。能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層含義:(一)管理對象要非常具體。把個人具有的組織發展所需要的能力作為首要管理對象,而不是籠統地把抽象的“人”作為管理對象,使管理對象更加具體。(二)把以能力為本位作為管理理念。把人的能力作為管理的根本出發點,把人的能力看做是管理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三)把提高人的能力作為管理的首要目標。把提高和發揮人的能力作為管理第一追求目標,把人的能力的提高和發揮程度作為評價組織績效的首要標準。(四)把提高和發揮能力作為主要激勵手段。改變傳統管理的激勵方式,主要依靠人的能力的提高和發揮創造良好環境作為激勵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