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存在感缺失症

存在感缺失症是一種近年來很普遍的流行性神經症,是由圈層化生活和社交網絡,如BBS、QQ、微博、微信導致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獨處障礙或無網絡幽閉恐懼,呈現行為或意識狀態的改變。

此症典型臨床表現可以分兩大類型。其一,無法自控地追求出席率——比如成為PartyAnimal(派對狂人),熱衷現身各種聚會,被看到、被寒暄、被拍照、被品評。其二,無法自控地追求線上關注——比如在論壇維護知名ID,努力刷微博,關注評論數量,關注粉絲總量和瞬間漲跌。微博推廣後,簡直就成為刷存在感的現世神器——讓每一個個體認為自己確實存在於這個社會,正與無數人和事發生聯係。如果正常存在感可以表達為“我×故我在”,那麽存在感缺失症患者則可以表達為“被人知道我×,故我在”。

患者為了有效地實現以上兩種存在,會導致一種類似上癮症的行為——嚴謹地以效率手冊作為工具,把時間分段,然後以他人填滿之,注意,是他人。由於患者的內在動機的區別,這種“他人填滿現象”一般來自兩種出發點:第一種,隻有我對他人來說好看、強大,他人才會愛我,我才有價值;第二種,隻有我對他人來說有用、被需要,他人才會愛我,我才有價值。溫飽之後,一切人類需求歸根結底都是情感上的需求。

此外,存在感缺失症會派生出一種可怕的存在感式溝通。這種溝通的特殊之處就在於手段就是目的,用不停波動的情感悄然替換了空虛、寂寞與思索,這個過程總是欺騙性地叫人感到充實。比如患者常常會在同一時間找局、求偶遇,如果幸運則最終聚在一起玩耍、吃飯和閑聊,甚至不辭勞苦轉戰場地,話題隨風飄蕩,不明所以。這樣的局在場時充滿簡單的開心,離場時往往微醺,醒來後悵然若失,隻記得曾揮手和那些模糊的麵孔道別,轉身又一次消失在空氣當中。當空虛的個體在某時某地終於找到一個群體一起做同樣的事,個體將傾向於確認自己所做之事是有意義的,自己便被賦予了存在感,甚至使命感。(理論依據詳見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

對存在感的尋求是人類一直無法舍棄的哲學命題。表現在群體時,訴諸一遍遍地假想人類是某種造物的子民,或者通過祭祀和占卜,確認和某種造物的聯係,總之就是不能接受人類群體隻是孤零零地在天地間,同於萬物芻狗;表現在人類個體時,存在感代表著個體對自身存在的尋求認同和肯定的精神行為。最大的體現是參與某件事,加入某個團體,認同某種概念,或觀點被某些人認同,確認自己被重視、被關注、被表揚。凡人都希望在曆史長河中出點兒聲音,偉人都希望不朽。

《大學》裏教誨說“慎獨”,才能夠修身養性。但現狀是“獨”的時間和訴求已所剩無幾,更談不上“慎”——那些檢查、關照、反省的方法和態度。想要“慎獨”,需要重新展開效率手冊,重新核定時間分配,不再把與自己相處的時間慷慨地分享給飄蕩的他人和群體。如果總是受他人、他物影響,生命隻好一次次被幹擾,不可能產生主見與定見,更不可能有時間去檢查那見解的質量。

豐富從來都不是一味的填滿。虛妄的存在感都呈現出一種瞬時的、表層的快樂。如果隻能一味地圍觀他人的觀點,如果脫下華麗的殼隻剩下不能自成係統的內裏,才是真的沒有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