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Money 價值篇 (1)

能夠幫你把錢變多的才是資產

這個年代,最不值錢的東西就是“錢”了!

富人永遠是少數,窮人永遠是多數!

10%的人擁有90%的財富,90%的人擁有10%的財富。

要想擁有財富,就得讓錢再創造出價值出來。

通貨膨脹來臨,不會生利息的錢就是在貶值!

盲從的羊:存錢是一種美德

應變的狼:讓錢再創造出價值來

這是什麽樣的日子?

錢越來越薄,

物價越來越貴,

房價越來越高,

年輕人一畢業,就麵臨“蝸居”!

存錢應該是一種美德,但是,通貨膨脹的來臨,愛存錢的中國人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窮!

現在,人們個個都覺得物價越來越貴。以前,大陸的朋友們一見麵就會問聲“吃飯了嗎?”現在,物價飆漲居然讓大家的問候語換成了“今天啥便宜?”想要省錢吃個路邊攤,又發現連煤氣罐的費用也在漲,小吃攤的成本也上揚了。一些有名的小吃如蚵仔煎、排骨飯、四神湯比以前還貴了10元錢(台幣);就算沒漲價,碗的大小也有了差距。一民生物價漲潮未歇,家庭主婦想省點錢回家自己做飯,卻發現電費、水費、油錢、菜錢都漲了;還有些媽媽為了省奶粉錢,隻好盡量不斷奶,卻發現連小朋友的尿布錢也漲價了。

一些聰明的家庭主婦開始轉向理智的精打細算,到處找“便宜貨”,或拉身邊好友組織團購,力圖將生活成本降到最低。早年台灣省的小孩如果開始上小學,衣服可能盡量買大號一點,到六年級都能穿。現在,通貨膨脹也讓大陸的家庭主婦開始這樣未雨綢繆,網絡上一位太太的孩子才剛上小學1年級,她就已經把孩子長到1.5米高的內衣褲都提前買齊了,這樣,以後怎麽漲價也跟她無關了。

我:老板,一隻雞多少錢?

老板:150元(台幣)。

我:150元?你那隻雞是會唱歌嗎?唉,還是得買。

老板:200元(台幣)。

我:漲這麽快啊?

老板:250元(台幣)……

這不是笑話,早年,香港人習慣到內地買菜;現在,反倒是內地人一放假會到香港當“菜奴”,或者不趕早趕巧,避開早市的高峰,改在晚上買菜,可便宜2~3成;一些北上打工的朋友,還會自己扛米袋,或者當“囤囤族”,先把東西買下來存著,因為物價上漲的速度太快了,漲幅真是令人頭痛,什麽東西的價格都在呈現“跳躍式”的飛漲。去菜市場買菜,你可能發現,居然肉價會比蔬菜價還要便宜,一些專有名詞頻頻出現—“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蘋什麽”、“糖高宗”、“棉花掌”。廣東人喜歡煲中藥湯,可中藥與食材價格不斷上揚,現在,就算喝一口煲湯也要付出比以前多兩成的代價。

什麽都漲,就是薪水沒有漲,小市民的“痛苦指數”持續增高,到底該怎麽辦呢?

“通貨膨脹”就像牙膏一樣,一旦被擠出管子外,就很難再收得回去。當開始進入一個“天天都漲價”的通脹新紀元之後,可苦了一些80後的年輕人,首批30歲的“80後”有近一半的人沒有房子、車子,也沒老婆,近6成的人薪水不高。而大學畢業生的“蝸居”現象更為嚴峻,一些大學畢業生們像螞蟻一樣在城市郊區過著群居的生活,幾個人合租一間狹小的房間,一個床位月租約300元(人民幣),每天要擠上幾小時的公交車去上班,月薪隻有1000多元(人民幣)。

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如果月薪25000元(台幣),以正常開銷來算,住一間套房房租8000元(台幣),水電2000元(台幣),三餐10000元(台幣)(一天算300多元,有時吃大餐),交通費3000元(台幣),其他開銷隻剩2000元(台幣),如果還想買張基本型的醫療險給自己,可能都不夠用。

一份薪水,如果還是照原來的方法使用,你會發現,錢可真的變得“超薄”了!

在這樣“物價漲、薪水不漲”的年代,“定存利率”趕不上“通貨膨脹率”。如果,你把多餘的錢定存,或是放著不動,就有可能造成“虧損”。因為,同樣的一份收入沒有上揚,但要買的東西卻都變貴了,因此,你不但要趕快把那些還在睡覺的錢叫醒,還要想辦法讓現有的錢能賺取比通脹率還高的報酬,才不會讓通脹總是用它的“無影腳”把你的錢從賬戶中“掃光光”。

如果你手中有100萬元,如果不理財,根本不夠養老呢!如果現在每年保持3%~4%的通貨膨脹率,按此水平,到2015年,100萬元隻相當於現在的60萬元,可見得錢如果放著睡覺,它可是會變得越來越薄!

趕快找找,你身邊還有那些還在“睡覺”的錢嗎?

閑置不動的資金,利率低於通脹率的“定存”,無法創造2%以上利潤的錢,不能發揮作用的殘值物品,都可以算是在睡覺的錢,如果放任這些錢持續睡下去,你的錢就真的會越來越薄,當通脹來臨時,隻要是“靜止不動”的錢就算是一種“虧損”,千萬別讓你的錢就這麽睡著了,否則,辛苦賺來的錢真的會“越睡越薄”。

而除了金錢以外,如果你家有閑置超過3年以上,都沒有發生任何功用的日用品、家具或電器,都可以算是不能發揮功用但擁有殘值的物品,可以把它拿去上網拍賣,或是賣給舊貨收集商,累積下來的錢,可以拿來投資外幣定存、黃金,或是基金、保險組合,你可以讓手上的錢創造更高的利潤;或是把不用的東西,讓更需要的人能夠有機會使用,也是功德一件。

金錢絕對有其時間價值,就如同母牛會生小牛,種子會生果實;但是,如果放著不動,是絕對不會隨著時間而增值的。金錢的“時間價值”要經過實際的投資才能實現,手上的100萬元如果沒有辦法產生利息,在通貨膨脹的年代絕對就是一種“貶值”。

隻要你願意,價值是可以再創造出價值來的!

善用“72變”的複利理財魔法

盲從的羊:看不起小錢

應變的狼:小錢也要讓它發揮“超值”的作用

很多人看不起手中的1元錢!

有時候,1元錢掉到地上,可能很多人都懶得低下頭去把它撿起來。

事實上,如果每天你都能為孩子存下一元錢,年收益率如果是10%,從零歲開始存(每月30元),到這個孩子60歲,這筆錢就會變成200萬元,這個數字令你意想不到吧!

一位學者曾調查過上萬名百萬富翁,其中80%以上的人都是從儲蓄和省錢開始的。基本上,持續儲蓄的好習慣總是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隻要你懂得好好照顧錢,金錢也會好好地照顧你。

很多人常看不起身邊的一些小錢,覺得大錢才可以賺取更高的投資收益率,卻忘記了計算賺取大錢時所會遭遇的風險。事實上,小錢理財非常適合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職場新人、工薪上班族以及手頭餘錢不多的家庭,就算每月的結餘不足1000元,還是可以定投或投資保險理財商品,而且人生的第一桶金,通常都是由小錢而來。

一名剛剛入社會的80後,一個月的工資1200元,每個月都要繳房租、電話費及交通費,但她卻能靠剩下的錢過得很開心。因為她除了善用每一分收入,每月還拿出200元做1年期的定期存款,然後到第二年就多了一筆利息,持續讓這筆母錢增值,當個精省的“摳摳族”,勇敢拒絕做個什麽都沒有的“窮忙族”,才能越早讓自己的錢包蹦跳著鼓起來。

而且,隻要你開始存下母錢,你就可以開始使用資金翻倍的公式,運用“72”這個魔術數字,計算投資翻一倍所需要的年數,比如,投資收益率為10%,那麽,母錢若有30萬元,翻一倍變成60萬元的時間需要7.2年(=72/10);若投資收益率為15%,那麽翻倍時間就可縮短為4.8年(=72/15)。

而且,如果你越早開始你的存錢計劃,你會發現“錢滾錢”的速度驚人。我曾看過一個數據,每個月一樣定投500元,但如果提早開始理財計劃,讓複利開始滾存,兩種不同的存錢方法,居然就產生出不一樣的結果。

20歲起每月定投500元,年平均收益率10%,投資7年以後就不再投入,然後讓本金與獲利一路成長,到了60歲要養老時,本利和已經達到141萬元。

28歲才開始定投500元,一樣10%的年收益率,居然整整花了32年持續投入,一直要到60歲才能累積到140萬元!

25歲就開始做退休規劃,預計到65歲退休,用40年累積1000萬元退休金,若年收益率達12%,每個月隻要投資842元;如果收益率8%,一個月需投資2846元;達到儲備退休金的目標輕而易舉。但是,如果距離退休隻有15年,在同樣的千萬退休金目標、收益率為12%、8%的情況下,則每個月要準備的投資額就大大提高到19819元和28707元,顯見越晚開始規劃,退休金準備就更加吃重。

有計劃地運用自己手上的每一塊錢,你才有機會存下人生“第一桶金”,而且在有生之年,可以讓這“第一桶金”不斷再為你賺錢。

想賺錢,先學會“放大”你的錢!

盲從的羊:固定存死錢

應變的狼:有效率地存錢

日本趨勢學研究者大前研一提出了“M型社會”理論,他認為,未來在財富水平線左端的貧者會越來越窮,而代表富裕安定的中產階級卻正快速消失中。

沒錯,現在“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現象是越來越嚴重了,因為“錢滾錢”的力量相當驚人。一位素有“黃金王子”之稱的黃金專家楊天立也曾經跟媒體透露,他曾經和客戶一起投資,同步進場買黃金,結果大家都賺了30%。不過,客戶是投資1000萬元,賺了300萬元,他隻買1萬元,所以隻賺3000元。

想想看,如果你真的看準了趨勢,但卻沒錢或沒機會投資,一切也是枉然。雖然明明非常難得已經推斷出明日的趨勢,看到了投資的機會,卻苦於沒錢投資,白白讓發財的機會就這麽流失,您說苦不苦、無不無奈呢?

我的一位工薪階層的朋友,他現在已擁有4間套房在收租,但早期他卻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才存到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元,可是,往後他累積財富的速度卻越來越快,我們可以來參考以下的4種狀況:

1.每個月持續存5000元,沒有作任何的投資,想要存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約需要存16.6年。

2.每個月持續存5000元,在投資收益率有10%的情況下,想要存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約需要存近11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