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為什麽你寧願讀小說也不想看統計數據
心智理論效應
1991年以來,美國媒體都被禁止展示陣亡士兵棺材的照片。2009年2月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取消了這一禁令—因為照片在網上鋪天蓋地地流傳,已無法阻止。盡管死者家屬對於照片公開表示理解,但這一禁令的取消在媒體中卻沒有得到貫徹。那究竟為什麽要禁止展示棺材的照片呢?是為了讓戰爭顯得不那麽糟糕。但一場戰爭所造成的犧牲者數量,人人都可以在傷亡統計數據中查到。隻是我們對統計數字的反應是冷淡的,對於人本身的反應—盡管是對已經去世的人—卻相反帶著很大的感情。
這一原因是:我們在原始社會隻能以群居的方式生存下來。因此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對其他人如何思考、如何感覺已經形成了精細的感受,科學上稱之為“心智理論”。對此可以作一個實驗:我給你100歐元,你必須把這筆錢分一部分給一個陌生人,你來建議分配的比例,如果陌生人同意這個比例,那麽就分了這100歐元,如果陌生人不同意這個比例,你就必須把這100歐元還給我,等於誰也沒有拿到錢。那麽你會建議以什麽樣的比例來分配呢?
按道理來說,可以給陌生人很小的一部分,比如1歐元。因為對於陌生人來說,1歐元也比什麽都沒有要好,但80年代當經濟學家在進行這個“最後通牒博弈”(這是其在科學研究上的名字)實驗時,參與實驗的人完全是另外的想法,他們建議給自己對麵的陌生人的分配比例在30%到50%之間,並認為在30%以下是不太公平的。這一“最後通牒博弈”是“心智理論”最清楚的證明:人們會去感受對麵的人的想法。
但如果對遊戲做出微小的改動,就會使大部分參與實驗的人不再有這種大方的想法。參加遊戲的兩個人被分在不同的房間,人們看不到那個陌生人而且之前也未見過,這樣就不會去體會對方的感覺了。對方變得抽象,參加實驗的人所建議的分配比例也下降到了20%以下。
心理學家保羅·斯洛維奇在一個實驗中請人們進行捐款。斯洛維奇對第一組展示了一張來自馬拉維的孩子洛其亞的照片,他骨瘦如柴,眼中帶著哀求,這一組的人均捐款是2.5美元。斯洛維奇給另外一組展示了馬拉維的饑荒統計數字—有超過300萬的兒童營養不良。但這組捐款的數額比第一組下降了50個百分點。這個結果是令人吃驚的:理論上第二組捐贈的數量應該比第一組多,因為統計數字展示了災難的真實程度。但人們不是這樣理解的,統計數字使我們覺得冰冷,而人本身卻不會。
媒體早就明白用事實報道和大塊圖表不能吸引讀者,所以業界的口號是:文章不能沒有標題,人物不能沒有頭像!如果文章是關於股票的,那麽就會在中間位置放上這家公司總裁的照片(根據交易行情選擇是微笑還是憂慮的表情);如果文章是關於一個國家的,那麽就會印上其元首的照片;如果是關於地震的報道,那就要貼出受害者的照片。
這種“以人為本”的現象也解釋了最重要的文化虛構產物—小說—的成功原因,這一文學體裁隻將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人物內心的矛盾集中在了少數個體上。關於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清教徒的心理折磨方法本來都可以寫一部博士論文了,但我們今天隻在讀著納撒尼爾·霍桑的《紅字》;關於人到30歲時易患的抑鬱症?統計學上隻是一串數字排列,但寫成小說卻讓人難以忘記—就像斯坦貝克的小說《憤怒的葡萄》裏所描述的。
結論:當有人給你介紹某個人物命運時,請你謹慎一些。請你問問其背後的事實和統計數據。你不會因此對這個人物的命運感同身受—但你至少可以了解到真實的背景信息。相反如果你不是聽眾,而是肩負著感動、震撼、激勵他人的任務,那你就應該讓事情以鮮活的形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