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為什麽新年時下的決心很難實現
拖延症
我有一位朋友,是位作家,就是懂得將感情轉化成文字的人,也可以說是語言藝術家。他用7年時間寫了一本將近100頁的很薄的著作,算起來是每天寫兩行。當被問到他的效率為何如此之低時,他說道:“收集資料要比創作舒服得多。”實際上他經常花數個小時在網上閑逛,或者沉迷於各種深奧的書籍—希望能趕上一個宏大又沒有結尾的故事。當他發現了一個合適的場景時,他又堅信隻要沒有“適當的心情”,寫出來的內容也不會好。可惜他有“適當的心情”的時候又很少。
我的另一個朋友10年來一直打算戒煙,現在他每次抽煙都會說是最後一次。我自己呢?我的納稅申報單已經在辦公桌上放了6個月—看來我是希望它們能自動被填好。
科學家將這種不願意做重要的事情而進行拖延的現象稱為“拖延症”或“行動拖延”,比如去健身俱樂部、換一個更劃算的個人保險、寫答謝卡等等,這些事情即便在新年時就下了決心都很難完成。
“拖延症”是不理智的,因為我們的打算決不會被自動完成。我們也不是不知道哪些是對我們有益的,那為什麽還總會拖延一些重要的事情呢?因為在付出和收獲之間有一道時間的鴻溝,要跨越這一鴻溝需要很大的精神力量,正如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在一個絕妙的實驗中所展示的:他讓一組學生站到一個烤箱前,烤箱裏散發出巧克力餅幹的味道。然後他將一碗小紅蘿卜放在烤箱前並告訴學生,想吃多少小紅蘿卜都可以,但是餅幹絕對不能吃。他給這組的學生30分鍾的時間單獨留在屋子裏;而另一組學生則是想吃多少餅幹都可以。在這之後兩組學生都必須解開一道很難的數學題。被禁止吃餅幹的學生組放棄數學題的時間比可以隨便吃餅幹的學生組多了一倍。因為自我控製是消耗精力的,第一組的學生耗盡了用於解題的意誌力。意誌力就像電池—至少在一段時間裏是這樣。如果精力被消耗了,那麽應對之後的挑戰就不夠了。
這是一個很基本的認識,自我控製力不可以持續一整天,它需要放鬆,需要充電。這一認識是避免“拖延症”的第一個必要條件。
第二個避免“拖延症”的必要條件是一些能阻止我們分心的秘訣。我寫小說的時候會關閉網絡,因為當工作變得很吃力的時候,上網閑逛的誘惑是很大的。最重要的一個秘訣是製訂時間計劃,心理學家丹·艾瑞裏斷定,外界給出期限是最有效果的,比如老師或稅務局給定完成時間。隻有當任務被分解成清晰的步驟,並且每一步都有時間期限時,自我製訂的計劃才有效,所以每個人的新年決心如果沒有清晰的分步目標,肯定是無法實現的。
結論:“拖延”是不明智的做法,但卻是人人身上都可見的。與之抗爭你需要一係列的秘訣。我的女鄰居是這樣在3個月之內完成她的博士論文的:她給自己租了間沒有電話和網絡的小房間,為論文的三個組成部分訂出三個節點計劃,她給每個感興趣的人講解她自己定下的目標,甚至把目標還印在了她名片的背麵。這樣她將自己設定的完成時間轉化成了一種公開的設定,而且在中午和晚上她會通過翻看時尚雜誌和睡覺來給自己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