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為什麽錢不是赤裸裸的
賭場盈利效應
20世紀80年代初一個刮著微風的秋日,潮濕的樹葉不緊不慢地搖晃著落到人行道上,我正忙著把自行車往學校所在的小山坡上推,突然看到自己腳下有一片形狀奇怪的葉子,它很大,是赭色的。我彎下腰時,看到那是一張500法郎的鈔票。500法郎—這對一個學生來說就是天賜的禮物。
我把錢放進錢夾,沒多久就花了它。我買了一輛帶圓盤刹車和禧瑪諾變速器的高級自行車,是當時市場上最好的型號之一—盡管我的舊自行車還完好無損。
那個時候我自己也攢了幾百法郎,但從沒想過用攢起來的錢去買一輛不必要的自行車,最多偶爾去看場電影。等到很久以後我才意識到我那時的做法是多麽的不明智。人們說錢隻是錢,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去理解它的。根據錢的來源不同,人們的做法也不同。錢不是裸的,而是被包在感情的外衣裏。
提兩個問題:第一個,你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年,年底時你的存款多了2萬歐元,你會用這筆錢做什麽呢?(1)把它存在可靠的銀行賬戶裏;(2)用它投資;(3)購置必要的物品,例如重修已經有了黴味的廚房;(4)用它買一艘豪華遊艇。你會如何決定呢?如果你和大多數人想的一樣,那麽就會選擇(1)、(2)或(3)。
第二個問題:如果你的彩票中了2萬歐元,那麽你會用這筆錢做什麽呢?再看一遍剛才的選項,你會選哪一個?大多數人現在會選(3)或(4)。這就是一個思維錯誤,因為2萬歐元仍是2萬歐元。
在賭場中可以看到類似的思維錯誤。我的一個朋友在輪盤賭下注1000歐元,然後全輸了,談到這一點時他說:“我並沒有輸1000歐元,那是我之前贏來的。”我說:“但還是輸了這麽多錢啊。”他笑著說:“對我來說不是這樣的。”
我們花贏來的、偶然發現的、繼承的錢要比花掙來的錢更草率。經濟學家理查德·塔勒爾將此稱為“賭場盈利效應”,就是說人們在投機贏利之後願意接受的風險等級升高,所以中彩票的人在幾年之後往往比贏得大獎之前要窮。連民間俗語都能反映這一“賭場盈利效應”,“來得容易去得快”就是對此更通俗的說法。
塔勒爾將他的學生分成兩組,他對第一組的人說,他們正好贏了30美元,可以選擇玩拋硬幣的遊戲,如果是數字朝上他們贏9美元,人頭朝上他們輸掉9美元,70%的學生選擇去玩這一遊戲;塔勒爾對第二組的人說,他們沒有贏得什麽,但可以選擇是直接保險地贏30美元還是玩拋硬幣的遊戲,如果玩的話,人頭朝上他們贏得21美元,數字朝上他們贏得39美元。第二組學生的做法就相對保守,隻有43%的人選擇冒險—盡管兩種情況的期望值都是一樣的,即30美元。
市場策略專家都知道“賭場盈利效應”的作用。線上賭博門戶網站在你加入會員時會先“贈送”你100美元的賭資;美國的信用卡公司在你填申請表時會“贈送”你100美元的獎金;航空公司在你加入常客俱樂部時會贈送你裏程;一些電話公司在最開始會贈送你通話時長,讓你打了很多沒必要的電話;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優惠券也都基於“賭場盈利效應”。
結論:當你贏了錢或某些公司“贈送”給你錢時,你要格外小心。你由於高興而大手大腳花錢的風險很大。你最好將這些錢誘人的外衣剝去,將錢存入你的銀行賬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