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
(6)識字運動。為推行民眾識字運動,在西寧、大通、互助、民和、樂都、化隆、貴德、門源、湟源等縣,相繼設立民眾學校47處,民眾夜校228處,民眾識字處824處,婦女識字班329處,教員由當地小學教員和中學生擔任,規定時間為3個月至1年,每日教學1至2小時。凡年齡在17歲以上50歲以下不識字的人都要分批就教。教材統一使用省教育廳編發的《抗日三字經》。1938年冬,舉行了一次民眾識字考試,各縣參加考試的共135698人,及格的隻有26513人。其中很多人怕考不及格,就給主考人員送禮,一般送銀元2~3元,等於買了一張識字證書,更多的人無力送禮,就拿不到識字證書。1939年春,國民政府曾嘉獎青海識字運動“卓有成效”。於是馬步芳再次向全省發出“救國先救愚,救愚先識字”的號召,勒令各地文盲盡速參加識字,不得觀望。同時推行小先生製,由小學高年級學生充當教師,在家庭和鄰舍中,挑選小先生1名教學生2人,由保甲負責組織實施和監督。還向全省推廣《識字運動歌》,要人人學唱,家喻戶曉。歌詞大意是,中國害了五樣病:貧、弱、散、私、愚;識了字,各樣病根一齊治;能生產,能自立,也能一心固團體;同胞們,要救國,先救愚,要救愚,先識字。識字運動推廣了一陣子,到了後期,參加識字的人逐漸減少,直至放任自流。
抗日戰爭時期,偏處大後方的青海,社會比較穩定。馬步芳利用這個時機,推行“六大中心工作”,既想爭取民心,又想換取蔣介石的信任和支持。其中有些工作,如修公路、禁煙、植樹、識字運動等,對社會還是有好處的。隻是推行中也有擾民害民之處,所以有的稱之為“六大痛心工作”。但其部屬和地方一些士紳則歌頌不已,有的撰文說:“六大中心工作,行之數載,不繁不簡,不疏不密。民眾肌浹而髓淪,後方風清而弊絕。善政善教,雨露共沾。昭遠貽來,記載敢闕!……”
四、攫取黨權
1.國民黨初期情況
1925年,馮玉祥委林競為西寧行政長官,旋由國民黨甘肅黨務機關委林競為西寧黨務籌備負責人,同年底成立西寧縣臨時縣黨部。次年3月召開第二次黨員大會,共有黨員100餘人。11月西寧縣黨部正式成立,林競、郭任天等為執行委員。1927年,蔣介石下令“清黨”,西寧縣黨部改組為指導委員會,甘肅省黨部派人來任指導委員。次年發生河湟事變,林競離開西寧。選出趙珪等為執行委員,王守鈞等為常務委員,苗應偉等為監察委員。當時除了西寧,隻有碾伯(今樂都)設縣黨部、湟源設臨時縣黨部。
1929年1月青海建省,國民黨甘肅省黨部黨務委員田崑山以西路黨委視察員名義,率李天民等隨首任省政府主席孫連仲來西寧,成立視察員辦事處,並派人到各縣成立指導委員會或籌備委員會。接著李天民以辦事處骨幹成為省籌備委員會委員,黎丹亦將趙珪、王守鈞、羅鳳林等插足於籌備委員會。11月選出馬麒、黎丹、王玉堂、李天民、趙從懿、尹尚謙、田崑山等7人為籌備委員會委員,馬麒、黎丹、李天民為常務委員。後孫連仲以田崑山是CC派骨幹,擠之離去,西路黨務辦事處由李天民等人主持。未久,中原大戰爆發,孫連仲率部東下,青海省黨務籌備處遂由李天民一手掌握。
1931年2月,國民黨青海省黨務特派員辦事處在西寧正式成立,以李天民、方少雲、燕化棠為特派員,丘鹹為書記,原春輝、李騰光、王守鈞、孟士傑任幹事。其中隻有孟士傑、王守鈞是青海人,其餘都是外地人,且屬於CC係,而且原春輝是軍統駐西寧特派員,丘鹹是中統駐西寧通訊員。因而相互間明爭暗鬥,出現不少派係糾葛。
2.奪取黨權
馬步芳對青海省黨務操縱於外地人和CC派耿耿於懷,思覓適合人選與之對抗。恰好有個馬紹武,係化隆縣人,畢業於南京中央政治學校,投靠於陳果夫、陳立夫,屬於CC係。馬步芳即利用馬紹武,先後將方少雲、燕化棠、丘鹹、王逸民、李曉鍾、馬煥文等人排擠出青海,後以馬步芳、馬紹武、李天民、郭學禮、李燕雲為特派員,從此馬步芳成為青海省黨部的領導人,但黨務實際操縱於馬紹武之手。
1938年,國民黨中央改為總裁製,各省改為主任委員製,縣改為書記長製。蔣介石指派馬步芳為青海省黨部主任委員,以馬紹武、郭學禮、翟玉航、謝士英、李曉鍾、譚克敏為委員,李曉鍾兼任書記長。旋馬紹武排擠李曉鍾下台,獨霸黨權。陳立夫並指派馬紹武為青海省黨部監察專員,設監察專員辦事處,有權彈劾具有國民黨黨籍的各級行政領導人。馬紹武曾對青海省政府秘書長陳顯榮行使“監察權”,引起內訌。馬步芳對此猜忌日深,以為馬紹武是其子馬繼援承襲“業績”的對頭,必須取而代之。
1943年,國民黨中央改組青海省黨部,以馬步芳、馬紹武、馬繼援、王文俊、薛文波、謝士英、翟玉航、李洽、李燕雲等9人為執行委員,馬步芳兼任主任委員,薛文波兼任書記長。9人中,除了馬氏父子,薛、王係中央組織部長朱家驊係,李燕雲原為CC係,後靠近朱係,其餘都是馬紹武的CC係一派。1945年3月,國民黨青海省第一次全省代表大會開幕,出席、列席60餘人,基本上是馬紹武一派的人;王文俊、薛文波等朱係的人勢孤力單,在爭取當選國民黨六大代表中,雖經朱家驊連電馬步芳疏通,馬紹武卻毫不理睬,連候選人名單上都沒有王、薛的名字。最後,在馬紹武操縱下,按統一布置的名單和盤托出,馬繼援、馬驥、馬紹武、趙佩、鄧欽義5人為青海省出席六全大會的代表。在選舉青海省黨部執、監委時,馬步芳本想把馬紹武一派徹底搞垮,以少壯派高文遠等取而代之,但又不敢公開與國民黨中央相抵牾,遂向派來監選的田崑山通款曲,雙方達成默契,選出馬步芳、馬繼援、高文遠、馬振武、冶成榮(4人為少壯派)、謝士英、李洽、翟玉航、鄧欽義(4人為馬紹武派)等9人為執行委員,馬步芳任主任委員,謝士英兼任書記長。馬紹武仍為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實際操縱了執、監兩個委員會,把持黨權。馬步芳高高在上,徒具虛名,不把馬紹武拉下馬來,是不肯罷休的。
1946年10月召開國民黨青海省第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第二屆執、監委員。時值蔣利用馬步芳部隊在隴東打內戰,馬步芳有恃無恐,決定攫取黨權,令少壯派冶成榮主持此事。冶成榮是少壯派頭頭馬繼援的化身,其骨幹還有馬振武、馬呈祥、高文遠。他們認為有馬繼援的軍事力量為憑借,無所顧忌,但馬紹武狡猾奸詐,不可輕視。遂先將其黨務心腹謝士英拉過來,以預許任謝為省政府社會處處長為條件,令其放棄當選,分化馬紹武陣營。馬紹武見謝已倒戈,更因馬步芳父子親自上陣,考慮自己今後在青海立足問題,隻好“退避三舍”,委曲求全。但又心有未甘,借用中國銀行西寧分行電台,暗與陳立夫聯係。冶成榮偵知,決定先行包辦各縣黨部代表的產生,除西寧市、湟中為CC係直接指揮,放棄控製外,重點切實掌握其他廣大地區,爭取多數,農區各縣代表,必須選出該縣縣長及回教促進會負責人;牧區則以距省會遠、時間緊促為詞,指派人選就近出席。如此部署之後,所選出席代表60多人中,屬於自己一派者占到40多人。冶成榮已一著在先。接著,馬步芳在選舉前親自出馬,提執、監委候選人名單,讓馬紹武、謝士英考慮,2人隻好滿口承允。為防選舉中發生問題,又在印就的選票上,按照排列的座位,一一打上暗號,分頭對投票代表叮嚀應圈選的人名。另由謝士英出麵,秘密會見出席代表,傳達馬步芳的意圖。最後,按原列名單選出執行委員9人:馬步芳、高文遠、馬得福、趙瓏、尕含章、陳秉淵、史載忠、馬獻瑞、阿福壽。候補執行委員2人:醜輝瑛、蔣佐清。監察委員3人:華寶藏、李德淵、趙煥然。候補監察委員2人:沈鴻儀、馬全吉。選出之後,不等呈請中央批準,即“先斬後奏”,於大會閉幕後的第3天,新班子即宣誓就職,粉墨登場。至此,馬步芳多年夢寐以求的黨務實權,終於拿到手。
3.搶奪團權
1938年夏,蔣介石在武漢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簡稱三青團),舉辦青幹班,青海有祁世祿、王傳等參加。之後,三青團中央團部便派祁、王等5人到青海組建三青團直屬西寧分團籌備處,由王文俊、原春輝、談明義、鄒國柱、楊生彬等人掌握團權。馬步芳對此深為戒備,曾令各中等學校學生不得參加,後又怕觸怒蔣介石,遂改變策略,極謀奪取三青團之領導實權。1942年,三青團青海支團正式成立,馬步芳便指示馬紹武給以壓力,把馬步援塞進三青團幹事會。但王文俊為幹事長,成員中的軍統、中統及擁蔣分子占絕對優勢,1945年王文俊被擠出青海,馬步芳即經過向三青團中央團部疏通,由馬繼援接任青海支團部幹事長,但馬繼援仍是徒有虛名,未能操持實權。
1946年5月,三青團青海支團部進行第二次改選,馬氏父子事先周密策劃,首先對派到青海監選的鄭通和殷勤招待,極力疏通,使其就範。同時指使高文遠、冶成榮等親信全部出動。在選舉前,在昆侖中學召開秘密會議,研究控製選舉的具體措施。馬繼援對與會人員說:“這次選舉采用先提名先表決的方式。我們每人搶先提出我們的候選人名單。”於是他親自指定某人提某人。如此選舉的結果是,馬繼援連任幹事長,高文遠、馬振武、馬玉龍、趙迪、趙煥然、吳埩、李希濤等為幹事,冶成榮等人為監事,劉呈德為常務監事。三青團的實權穩歸馬繼援。會後,馬步芳歡宴全體代表,鄭通和滿載紫羔皮衣、麝香等青海名貴特產而歸。
至此,青海的軍權、政權、黨權全部掌握在馬步芳父子之手。
五、包攬民選
打起民主的招牌,實行封建統治,是民國以來各軍閥的特點。“青馬”是一個典型,而且其中又多了一個兩派係的鬥爭,所以其“民主選舉”更加熱鬧。
1938年,國民黨政府飭令成立省臨時參議會,馬步芳即著手籌備。那時馬麒舊部多人尚在省府任職,馬步芳乘機將其親信如魏敷澤、魏敷滋、邵鴻恩、基生蘭、楊希堯、馬肇業和馬永齡等推出,安插於省臨時參議會;馬紹武也將CC係的楊質夫、穆成功等塞入省臨時參議會。按例行手續,中央政府於1938年6月3日承認所報名單,宣告青海省臨時參議會成立,以魏敷澤為議長,馬步瀛為副議長,馬繼援為秘書長,後因馬繼援兼職過多,改任姚鈞。此後直至1944年底參議會主要人事迄無變動。馬步芳還賣好地說:“阿大用下的人,都很好地安置了,一個人都沒有閑擱,他們對團體很出力。”1945年1月,中央政府責成成立青海省參議會,馬步芳令民政廳主辦,時廳長為馬紹武,他想借口秉承中央意圖,擴大自己的勢力,並聯合馬驥相助,確定了一個46人組成的省參議員名單,向馬步芳提出,並說:“我們不根據中央的指示辦事,恐怕引起意外的問題。”但馬步芳絕不能讓元老派獨霸天下,即不涼不酸地說:“你看怎麽好怎麽辦。”隨即將這些情況告知少壯派,並囑咐說:“離開我的人手,意外的問題就多了。我沒有你們大家和這些軍隊撐持,中央還能叫我當主席?”兩派較量的結果,在參議員和候補參議員中,少壯派和接近少壯派的26人,元老派和接近元老派的15人,幾乎形成二與一之比。同年12月舉行青海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會上選舉了指定的人選,以馬元海、高文遠為正副議長,姚鈞蟬聯秘書長。到1949年5月,參議會共開了4次大會,其主要任務,是在擁護蔣介石的大前提下,具體擁護馬步芳;特別為馬步芳出兵隴東,與解放軍對抗積極出力。如為馬步芳向中央索要軍費、政費,並聯合農會、工會、商會、教育會、回教教育促進會、蒙藏文化促進會、婦女會、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等團體,盜用民意,出麵力爭。但兩派之爭愈演愈烈,直至互相攻擊。如元老派參議員指責冶成榮非法舉辦房捐,少壯派參議員則揭發馬繼融在清丈地畝中有舞弊嫌疑。元老派還以西寧水力發電廠電費過高,提出質詢,馬步芳則暗囑廠長陳秉淵出麵答複,後由高文遠從中斡旋,才算了事。
省參議會的選舉如此,基層選舉更不堪言狀。全省有各級參議會22個,參議員393人,鄉鎮民參議會250個,代表2168人。這些機構和人員的產生,和省參議員一樣,均由馬步芳指定和批準後,即行公布,絕大多數縣,連選舉的形式也未舉行。縣參議會的議長,都是馬步芳的親信或部屬。秘書人選,則由昆侖中學學生中選派。牧業區的縣、局,有半數以上沒有舉行過一次會議,僅在縣政府存放一顆參議會印信和名單,由縣、局長替它在公文上虛應故事。以致被指定為循化縣參議長的馬維剛,因不知自己是縣參議長,竟對縣參議會提出彈劾,一時傳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