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4)

如果你的憤怒失去了控製,那就必須尋求專家的幫助。你必須認識到,即使作為一個成年人,內心感到憤怒也並沒有什麽錯(請記住——你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不幸的是,我們中的許多人在孩童時期受到了這樣的教育:憤怒是不對的、有罪的,甚至是非常可怕的。憤怒本身並沒有什麽對和錯,會產生錯誤的是我們在憤怒時所做出的行為。不管內心有什麽樣的情感(憤怒、害怕,甚至是愛戀),臉上始終保持平靜,這是情感上成熟的標誌。你的孩子是通過對你的觀察和模仿來學會處理他自己的憤怒的。我們的目的是接受和交流自己的情感(這樣,我們的孩子就能知道我們是具有真實情感的人),同時給孩子們做出榜樣,使他們像我們所期盼的那樣成長為真實的人。

如果你和孩子之間有著健康的關係,那你就不必擔心偶爾的脾氣發作會傷害你的孩子。實際上,讓孩子知道你在惱怒或者生氣是有益的,真誠的交流有時候需要真誠的憤怒,當然這種憤怒必須以不嚇唬孩子、不羞辱孩子為前提。下麵我們來看一位媽媽(她和孩子之間有著健康的親情依附關係)怎樣采用有益的憤怒來與她的孩子進行交流:

當我的孩子薩米3歲時,有一天我簡直被他的行為激怒了。那次我丈夫事業上遇到了挫折,我們情緒都非常低落。那天他格外地不聽話,我們不斷地讓他停下來,但他根本聽不進去,於是我們就隻好強迫他回自己的房間去待著。我把他放在床上坐著,他掙脫我,跑向房門。我隻能更強硬一點,讓他重新坐回床上去(好像有一種擺脫不了的願望在牢牢地吸引著他)。他當然又掙脫我,跑向房門。我更用力地把他放到床上坐著,並且生起氣來。我也坐到床上對他叫著說:“你給我聽著!你以為這對我來說是很好玩的遊戲嗎?根本不是,實際上我很討厭這麽做。你知道為什麽我會待在這兒?你知道為什麽我一次一次地堅持著,直到你乖乖地為止嗎?那是因為我愛你,我可不能袖手旁觀地看著你長大後像個蠢貨一樣!”我實在是怒不可遏,在說“我愛你”的時候都克製不住滿腔怒火地對他大吼。

然而,薩米在聽到我說“蠢貨”這個詞時大笑了起來。他的笑並不是擔心自己身上會發生些什麽的神經質的大笑,而是一種毫不做作地覺得某件事好玩的傻笑。我這才意識到他過去從來沒有聽到過“蠢貨”這個詞。他會認為這個詞是什麽意思呢?我猜想,這個詞一定在薩米的想象中呈現出一幅滑稽的心理圖像。盡管薩米的這個舉動有點不嚴肅,卻正好提供了我們所需要的良機,讓我們可以平靜下來,通過溫和地說“我愛你”和相互間的擁抱來解決問題。這樣,他在自己的房間裏乖乖地按我們的要求待了一段時間,過後得到了我們更多的愛和擁抱。

對於這個故事,我得出的相關看法是:你可以在書本上讀到所有你想知道的怎樣教育孩子的知識,包括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但是在你們衝突時盛怒的情況下,如果你對孩子感到不知所措,那麽你就應該恢複自己的本來麵目,本能地想什麽就說什麽。當然,如果把握得不好的話,這種做法是很危險的,具有潛在的破壞力。然而,如果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堅實的親情依附的基礎上,那麽你盡情地發泄你的情感對管教孩子會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有時候,真誠、不矯揉造作是穿透孩子心理防線的唯一辦法。

要學會處理憤怒

任何人、任何家庭都不會是從來不發火的,也根本做不到從來不發火。下麵的一些方法可以使憤怒的情緒為你所用。

幫助孩子得到內心的平和研究表明,與父母關係親密的孩子和母親之間比較少相互發脾氣。我們自己的經驗也支持了這個觀察結果。與父母關係親密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內心始終洋溢著幸福感,父母為他做出了內心平和、安寧的榜樣。他當然會生氣,但他懂得去處理自己的怒火,不讓憤怒主宰他的性情。與孩子關係親密的父母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他們不太可能創造環境去引發他們自己和孩子的怒火。

西爾斯經典鏈接:歡笑——治療憤怒的特效藥

幽默能夠驅散憤怒,能夠防止微不足道的煩惱激化成為滿腔的怒火。我們的孩子很喜歡吃通心粉——湯汁越濃,他們就越喜歡。一次晚餐時,我們讓大一點的孩子負責照料2歲和5歲的小家夥,他們倆正磨磨蹭蹭地撥弄著自己麵前的粘糊糊的通心粉。就像一個大家庭中常常會發生的那樣,最大的孩子把責任推給了老二,而且依次地推下去:“你瞧那兩個小家夥……”最後,勞琳和斯蒂芬根本就沒人管了,於是他們之間就爆發了一場通心粉大戰。當我們發現到處粘糊糊地搞得一塌糊塗時,我們責罵了那些大一點的孩子為什麽不阻止這樣的事發生。當我們對他們大吼大叫的時候,他們相互間也吼叫著。勞琳和斯蒂芬抬眼望著生氣的哥哥、姐姐,他們的麵頰和前額沾滿了湯汁,通心粉掛在他們的頭發上。我們所有的人都開懷大笑起來,大家都心情愉快地一起動手來給那兩個孩子擦洗並打掃弄得亂七八糟的環境。現在,當我們要把自己的權力委派給孩子時,我們總是很小心地首先考慮孩子的年齡能否使他真正地承擔起責任。

而與父母感情不親密的孩子被內心的慌亂所支配著。在內心深處,這樣的孩子感到他的自我當中失落了某件重要的東西,他對此感到憤怒(順便提一下,這種失落感有可能會延續到成人時期)。這種空虛感很有可能表現為孩子對自己和對父母的憤怒,使得整個家庭麵臨著人人都怒氣衝衝的危險。

西爾斯經典鏈接:享有內心的平和

許多成年人為了獲得他們過去在成長過程中未能享有的內心平和,會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來嚐試各種不同的哲學、宗教,閱讀各種自我幫助的書籍,參加各種支援團體,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或者轉而求助於藥物或其他上癮的嗜好。他們不可能找到內心的平和,因為他們根本弄不清楚要追尋的東西是什麽。而受到父母依附性養育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體驗著內心的平和,因而知道內心平和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如果遇到了生活當中無法避免的挫折,他們會暫時地失去幸福感,但總能把它重新找回來,因為他們知道要尋找的是什麽。他們有著找到內心平和的情感技巧,在他們長大成人後會更易於進行深入的心靈內省。

不要對孩子的憤怒漫不經心從孩子的學步期開始,你就應該鼓勵你的孩子去辨別什麽時候他是生氣了。你要做一個全神貫注的傾聽者,幫助孩子說出他的情感。如果有一個願意給予幫助的聽眾在旁邊給予理解、同情,而不是加以評判,孩子們常常就會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從而擺脫內心的焦躁。一次,我們8歲大的孩子馬修堅持要看一個電視節目,我不同意,他發起脾氣來。馬修覺得他實在是不能不看這個節目,而我認為這個電視節目的內容對於他的個性成長和家庭和諧都是有害的。當馬修為自己的立場進行辯護的時候,我專心地聽著,不加任何評判。在他陳述完他的理由之後,我也擺出了我的理由。我平和而又威嚴地列出了我的看法,讓馬修知道我理解他的觀點,但不能同意他。我讓他明白我是爸爸,因此我有權決定他可以看什麽電視節目,我的決定是不會動搖的。我們談論起做什麽事可以來代替看電視。馬修漸漸地明白了不值得為這個電視節目而大動肝火。在我們談話的進行當中,他止住了眼淚,漲紅的小臉放鬆了起來。我確信他的脈搏跳動也平靜下來了。然後我們去外麵,玩接球遊戲來代替看電視。

西爾斯經典鏈接:幫助“憤怒的孩子”

習慣性地犯錯誤的孩子常常怒氣衝衝。如果你的孩子看起來總是“不乖”,你“不知道還能對他做些什麽”,或者孩子表現得很孤僻,那麽你就應該透過表麵現象仔細地探究使孩子生氣的深層原因。在為這些孩子的父母提供谘詢、輔導的過程中,我找到了兩個原因:要麽是家庭裏火藥味很濃——父母雙方或者其中一方動不動就發火,於是孩子接納了這種憤怒的情感,把它作為自我情感的一部分;要麽是因為孩子的幸福感受到了威脅,從而使他心生憤怒。要對老是做錯事的孩子或者常常表現得“不乖”的孩子進行幫助,往往首先要對家庭生活進行全麵的調整。應該將孩子生活中的影響因素逐一列舉出來。是什麽因素加強了他的自尊心?什麽因素將自尊心削弱了?他的哪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什麽樣的內心焦慮是他發火的根本原因?孩子的憤怒隻是海麵上露出的冰山一角,它發出了警示,海麵下看不見的部分需要我們的認真對待。

內心的憤怒常常會使孩子變得孤僻起來。為了使搖搖欲墜的自我形象免遭侵襲,憤怒的孩子會拚命地抗爭,裹上一層堅硬的外殼。他在表麵上看起來相當平靜,但嚴密的掩蓋之下是一腔緊張地壓抑著的情感,好比緊緊蓋著的高壓鍋裏滾燙的蒸汽,需要認真對待並加以疏導。如果把情感的蓋子緊緊地捂住的話,孩子就會變得孤僻,逃避那些可能會引起他怒火爆發的人際交流。這就是我們建議父母要用孩子的眼光、孩子的思維方式來看問題的原因——同樣的事物,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和用大人的眼光來看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孩子感到自己是一個“壞孩子”,他就會徹底垮掉。除非這種認識被扭轉過來,否則,孩子在長大後就真的會扮演起壞孩子的角色。為了使孩子擺脫認為自己“壞”的感覺,你應該想辦法增強他的信心,對他說:“你一點兒都不壞,你隻是還年輕,年輕人往往是會幹蠢事的。可是爸爸正在幫助你不再做那些蠢事,所以,長大了你會感到自己正像爸爸心目中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出色的人。”這就向孩子傳遞了一個信息,你十分細心地發現了孩子在不良行為背後的真實形象。

西爾斯經典鏈接:為追求完美的孩子減輕負擔

孩子們必須懂得犯錯誤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你應該向孩子示範處理錯誤的各種方法,從而為緊張不安的孩子減輕心理負擔。如果你打翻了咖啡,可以來自嘲一下:“我想我今天贏得了‘髒亂先生’的稱號。”當你把購物清單忘在家裏的時候,不要大吼大叫地責怪別人。孩子們知道大人也會把事情弄得一團糟。犯點錯誤沒什麽了不起,做不到完美也很正常。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特別會感到別人對他的認可以及他自己的價值取決於自己在家裏和在學校不犯錯誤。我們注意到,當馬修不能把一項任務完成得很完美的時候,他會對自己十分嚴厲。他這麽做,我們認為是從我們身上學會了對待自己的錯誤感到憤怒的態度。一次他看到我們想辦法減輕了自己的心理負擔,之後他也就學會了減輕自己的壓力。錯誤是一條很好的學習途徑,在家裏我們進行了許多這樣的學習。在我們家當一個人犯錯誤的時候,一定有人會在一旁發表這樣的意見:“好了,現在我們從這件事當中能吸取什麽教訓呢?”如果大家心裏都充滿了憤怒,那麽這種辦法是起不到作用的。所以你要小心,如果有人打翻了咖啡或者撕破了褲子,可千萬別對他發火。隻要說:“我們可以從這件事當中學到什麽呢?”然後,甚至可以把這件事當做笑料來尋一番開心。

父母內心的平和

為了幫助孩子擁有內心的平和,你自己必須擁有平和的心境。我們認為這個觀點能夠用來解釋為什麽有些大人能夠相當順利地進入為人父母的角色,而另一些人卻在這種角色的扮演中苦苦地掙紮。並不是每個人在內心都享有通過依附性養育培養起來的幸福感。如果你自己在兒童時期沒有體驗過讓你心裏感到安全的親密感情,那麽在長大成人後很可能因為缺乏內心的平和而痛苦掙紮。即使是依附性養育的孩子,在進入成年期的過程中也必須努力地保持精神上的追求,從而找到生活的目標以及為我們每一個人所需要的內心深處的平和。這是一個貫穿我們一生的人生之旅,既令人興奮又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既有很高的要求又令人心情愉快。

撫平過去的憤怒所留下的創傷為人父母對你自己具有心理治療作用,它可以讓你看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並激勵你去克服這些問題。如果心頭鬱積的怒火占據了你過去的時光,那麽在你不自覺地做出傷害孩子的舉動之前,你首先必須采取步驟來治愈自己的心理病症。研究已經表明,要是媽媽經常發火的話,孩子就可能很難管教。你應該弄清楚過去出現的哪些問題會導致你現在經常發脾氣。在你的孩童時期,你是否被虐待過或者被粗暴地懲罰過?你是不是很難控製自己的脾氣?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缺乏內心的平和?你還應該認真地弄清楚目前是哪些因素讓你心中充滿怒氣,是對職業、配偶的失望,還是對你自己或孩子的不滿意?請你記住,你自己就是內心情緒的一麵鏡子。如果你的孩子看到的總是一副生氣的麵孔,聽到的總是憤怒的聲音,那麽他很有可能也會成為這樣的人。

堅持你的看法每個人都會有被觸怒的時候。有些父母很容易就會大發脾氣,當他們盛怒發作的時候,連家裏的小狗都會躲得遠遠的。這樣的父母可以試試下麵的練習:

第一步,將孩子的“過失行為”分成“小過失”(令人討厭和惱怒的行為)以及“大錯誤”(傷害自己、他人或者財物),“小過失”是你不值得去勞神為之生氣的,而麵對“大錯誤”你必須作出反應,既是為了你自己也是為了孩子。

第二步,對你自己進行調整,使自己不受孩子那些“小過失”的困擾。有些話你應該記在腦子裏,下次你或孩子打翻了什麽東西的時候你可以把這些話“播放”出來:“我很生氣,但我能控製住自己。”“意外發生了。”“在這個地方,我是大人,應該承擔責任。”“我惱火是因為這一片混亂,不是衝著孩子來的。”“我會保持冷靜,我們都會從中吸取教訓。”你應該通過排練來一遍又一遍地反複練習這些句子。也可以加上下麵的這些話:“糟糕!我弄得一團糟。”“我得趕快去拿毛巾來。”“沒關係,我會幫你擦幹淨的。”你會注意到,這麽對孩子說,與你自己小時候所聽到的那些粗暴的訓斥存在著鮮明的對照。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像說的那麽容易。

在現實生活中,當“小過失”真正出現的時候,你應該努力調整情緒來控製自己。你可以做一個深呼吸,到外麵走一走,保持冷靜,思考你的對策,然後再回到出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