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餐桌就餐禮儀

)第一節指手畫腳是缺乏教養的行為

掌握餐桌禮儀,讓你完美參宴

餐桌禮儀在眾多禮儀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社交離不開用餐。可見,用餐不單是為了滿足基本生理需要,有時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形式。為此,無論你是主人,抑或隻是一位客人,掌握餐桌禮儀知識便顯得舉足輕重了。

參加宴會時,我們中國人習慣邊吃邊聊,說話無可厚非,可以增進感情,加深彼此了解,但說話時指手畫腳,就顯得不那麽優雅了。

很快就要大學畢業了,畢業後,大家就各奔東西、各奔前程。麵對即將離別的現實,雖然大家都很感傷,但在飯桌上卻沒有表現出來這種情緒。這時班長站了起來,隻見他左手端著酒杯,右手食指一個一個指著在座的同學,說著四年來的點點滴滴……

正當班長說到興頭上時,一位平常不怎麽說話的同學站了起來。他說:“班長,四年了,你對大家一直照顧有加,大家不會忘記你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能事業有成。”班長指著他說:“謝謝啊,承你貴言!不過,這四年來,大大小小的場合中從沒見你發過言,這回竟然主動發言,真是不容易啊!”那位同學說:“既然班長這麽說,那我今天就多說兩句。這樣吧,今天是咱們的散夥飯,我給大家講個故事,緩和一下離別在即的傷感情緒。我不會說話,說得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話說蘇東坡某日去拜訪好友佛印,問佛印看他像什麽,佛印說他像一尊佛。佛印便問蘇東坡自己看起來像什麽,蘇東坡說:‘我看你像一堆屎!’說罷哈哈大笑。回家後蘇東坡得意地向蘇小妹提起此事,以為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蘇小妹說:‘哥哥你錯了,佛家講究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麽,就表明你看自己是什麽。’故事並不算長,但是寓意卻是一目了然的。他人是我們的另一麵鏡子,讓我們可以反觀自我,時時處處檢驗自己的言行舉止。當你用手指著別人時,有三個手指是指向自己的。這就是我要給大家講的故事,希望這個故事對大家以後的生活有所幫助。”

這位同學坐下後,班長明白了他在故事中隱含了一直想對自己說的話,於是將酒杯換到右手上,輕輕放下了自己的左手。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說話時喜歡像案例中的“班長”那樣以手比劃,這是很沒有禮貌和教養的行為,尤其在宴會中,這樣的表現體現出了你對別人的不尊重,會嚴重影響對方的情緒,導致對方對你產生厭惡,如此一來,也就不必再指望對方給你提供任何性質的幫助了。

因此,不管是在飯桌上,還是在其他應酬中,一定要謹記:當你用食指指著別人的時候,有三根手指指著自己。

禮儀點睛

在自己家裏,我們吃飯時可以不用顧及太多,但如果是外出應酬,那麽就必須懂得一些基本禮儀,這樣我們才不會讓人家覺得我們是一個缺乏教養的人。這裏有一些飯桌上使用筷子的禮儀禁忌,年輕朋友們不妨學習一下:

1.同一道菜不能連夾3次以上。

2.不要把筷子插在飯菜上。

3.擺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隻有在吃絕交飯時才這樣擺。)第二節如何坐不失禮

一次,小西參加別人70歲大壽的生日宴會,由於堵車遲到,小西到現場時參加宴會的人已經來得差不多了,小西想趁著沒人注意,閃進場再找個空位坐下來,可是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人,根本不見有空位。突然,小西看到一個空座,他趕緊三步並作兩步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入座,並與同桌的客人打招呼,同桌的客人盡管都給予了回應,但表情都十分勉強。

小西隻當那不過是別人不認識自己的正常反應,也就不多想了,安下心來等待開席。過了一會兒,小西感覺眾人都將目光轉向他,心裏正納悶呢,這時,有一位先生指了指他身後,小西轉過身一看,隻見後方牆壁上竟掛著巨大的紅色“壽”字,原來小西情急之下竟坐了壽星公的位置,他頓時感到臉上火辣辣的,尷尬地站了起來,在好心人的指點下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

小西由於疏忽大意,一不小心,喧賓奪“座”,惹來眾人“關注”的眼光,場麵好不尷尬。盡管小西此舉是無心之過,可在場的其他與宴者不會這麽認為,他們隻會覺得小西是個不懂禮的人。在我們參加宴會時,除了要知道自己當天所扮演的角色外,還要了解男女主人在餐桌上的位置,男女主賓的位置,以及其他男女陪客的位置,然後再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入座,切不可像小西一樣做出“喧賓奪主”的行為來。那麽,到底怎麽坐才不會失禮呢?

1.客人到達自己的位子時,一屁股坐下來,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正確的入座方式為從左側入座,先用一隻腳跨入桌椅間的空隙,另一隻腳再隨後跟上。等到雙腳到達定位時,上半身保持挺直,下半身彎曲垂直坐下。

2.赴宴入座不可一見空位就自行坐下,高級飯店往往是由服務員帶路入座,以免坐錯席位。如是參加宴會,進入宴會廳之前,應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時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寫著自己的名字,不要隨意亂坐。

3.應聽從主人安排,按主方給定的座位就座。不要隨心所欲地尋找熟人或與想要結識的人為鄰,或過分客氣,以至於拉拉扯扯。另外,入座時,應讓年長者、地位高者和女士優先,如鄰座是年長者或婦女,應主動協助他們先坐下。然後,自己以右手拉開椅子,從椅子左邊入座。同時,應與同桌點頭致意。

4.中式的宴會,多采用圓桌。但每桌照例有一個主人或招待者,在主人兩旁的座位,一般是留給上賓或主客,如不是主人邀請,則不宜選此座。

5.工作餐是一種非正式的商務宴請,對於座次的安排一般沒有嚴格的要求,雙方可自由入座。但出於禮貌,主人應等客人落座後再入座,且應把座向較好的位置讓給客人。如果主人與客人為同性時,主人可坐於客人的對麵,也可坐於客人左側。客人為異性時,主人應選擇客人對麵的位置。

6.如果你是第一個走近桌子的人,那就順勢向裏移,以方便其他人就座。在餐廳用餐,當人多椅子不夠用時不可亂拉旁桌的椅子,應請服務員協助搬取足量的椅子,或另找個寬敞的餐桌落座。

禮儀點睛

作為宴會的主人,應該怎樣為客人安排座次呢?

1.中餐的座次安排

如果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等以此類推,右手邊依次為3、5、7等直至匯合。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

如果是八仙桌,若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麵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右手邊為3、5、7。

2.西餐的座次安排

如果用西餐請客,則有如下禮儀,千萬不可坐錯了位子。

(1)桌次

在正式宴會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離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貴。桌次較多時一般擺放桌次牌,在同一桌上,越靠近主人的座位越尊貴。

(2)位次

英國式的座位順序為,主人坐在桌子兩端,原則上是男女交叉坐;法國式的座位順序為,主人相對坐在桌子中央,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應當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

(3)在非正式宴會上,座位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

如果是男女二人進餐,男士應請女士坐在自己的右邊,還要注意不可讓女士坐在人來人往的過道邊。若隻有一個靠牆的位置,應請女士就座,男士坐在她的對麵。如果是一對夫妻就餐,夫人應坐在靠牆的位置上,先生則坐在夫人的對麵。如果兩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進餐,女士應坐在兩位男士的中間。如果兩位同性進餐,那麽靠牆的位置應讓給其中的年長者。)第三節誰來點菜更合適

假如把餐桌比喻成戰場,那麽“點菜”絕不亞於戰前的“點兵”。點菜是個人飲食文化的集中表現,融合了地域風格、個人品味,其中大有學問。在餐桌這個戰場上,到底誰來點菜更合適呢?這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一般情況下,可以有以下幾種選擇:

1.主人點菜

點菜時,一般都應有禮貌地征求一下客人的意見,但怎麽問大有講究。一般來說,主要有兩種問法:一種是封閉式問題,比如“來條草魚還是鯉魚?”,如此在兩者之間進行選擇,大大縮小了選擇的餘地。又如“喝茶還是喝咖啡?”,就是告訴對方,你不要喝酒。而另外一種問法則是開放式的問題。比如,“您想喝什麽?”,由被問者自由選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了解客人不吃什麽,尤其注意不要犯宗教禁忌或民族禁忌。

2.客人點菜

入席後,主人往往把優先點菜的權力讓給客人,這是出於禮貌而為。一般來說,客人不好意思點價格較貴的菜品。如果你看出客人有些為難,可以從側麵來提醒和幫助他。例如,“這裏的咖喱牛肉比較有特色,你可以試試看”,或者“咱們共同點道海鮮濃湯吧,這裏的海鮮比較新鮮,值得一嚐”等。用輕鬆的語氣向客人提出建議,意思是這樣的價位你可以接受,客人盡管依此類推來點菜,不必感到拘束。

3.領導點菜

和領導一起吃飯時,往往是領導一個人說了算,決定大家吃什麽菜,而下屬通常異口同聲說“都行都行”、“什麽都行”,將選擇權拱手讓出。當然,也有那種隨和的領導,讓大家群策群力,想吃什麽就說,或者索性放手讓下屬去點菜,畢竟吃飯不是什麽原則問題,輕鬆一點兒才好。不過,和領導一起吃飯還是應該優先讓領導點菜,這也是職場中的一門藝術。

4.女賓點菜

在當今世界,除了少數地方外,在一些較正式的場合,“女士優先”這句話可以說是放之四海皆準。男女在餐館、飯店約會,點菜時應讓女士先點,尊重女士的意見。在西餐廳,如果女士對吃西餐已經輕車熟路,那就大大方方點好了。當然,要不時征詢一下在場男士的意見。但如果不熟悉西餐的點法,菜單又全是英文,女士可以坦率而誠懇地說:“你來點吧,你熟悉,我相信你點的菜很美味。”

5.輪流點菜

親朋好友一起吃飯,大多是一人點一個菜。不過,如果大家都不愛吃你點的那道菜的話,你就有責任吃掉三分之二。點菜吃飯是個人行為,和工作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會和選擇權,不必有太多的顧慮。

6.職業點菜師代勞

如今,社會上出現了一種職業——點菜師。如果你對飯店的菜實在拿不準,不妨請個職業點菜師。實際上,上檔次的飯店都會培養一些訓練有素的點菜師,當客人麵對菜單無所適從時,點菜師會為客人配出一桌好菜。

如果當著客人的麵,不方便講要花多少錢時,可以通過特定的詞匯,比如“來點家常菜”、“來點清淡爽口的”,這是暗示點菜師自己不想“高消費”;而“有什麽山珍海味”、“來點海鮮”,則是暗示點菜師你請的是貴賓,並不在乎花費多少。

禮儀點睛

關於點菜的禮儀常識我們知道了,那麽上菜有什麽禮儀呢?如果是在飯店應酬他人,那麽我們不用管太多,把上菜的任務交給飯店的服務員即可。但如果是在家裏宴請客人,那麽我們就要知道一些上菜的禮儀,尤其是上魚時。

上這道菜時,魚頭要朝著客人擺放,以示尊重。主人先請客人舉箸品嚐,然後同席的人才動筷分享。高檔魚,要將魚頭敬獻給客人。吃魚後,將一麵魚肉吃光了,要吃另一麵時,忌諱說“翻過來”,要說“劃過來”。另外有些地方有“魚不讓背”之俗。上菜時,魚背不能對著客人,而要將魚腹對著客人才合乎禮儀。)第四節酒桌上如何說話

“酒文化”是一個既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現代人在交際過程中,已越來越多地依賴酒的作用了。的確,酒在人們的交往中,可以起到溝通感情,促進交流的作用。因而,如何在酒桌上說話,就成為一門需要研究的技巧。

1.瞄準賓主,把握大局

大多數酒宴都有一個主題,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時首先應環視一下各位的神態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單純地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機會,更不要讓某些嘩眾取寵的酒徒攪亂東道主的意思。

2.語言得當,詼諧幽默

酒桌上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才華、學識、修養和交際風度,有時一句詼諧幽默的語言,會給別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無形中對你產生好感。但在一些正式場合還是需要有所顧忌,如“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慚愧”、“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來”、“量小非君子”、“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寧可胃上爛個洞,不叫感情裂條縫”等內容,雖然語言詼諧,或許能起到調節宴會氣氛的效果,但是格調不高,還是不用為妙,否則隻能讓在座人士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如果是在十分莊重的交際宴請中,勸酒辭就要講究文采和風格。且看某市市長出訪德國馬爾巴赫市,在歡慶兩市成為友好城市的晚宴上的一段致辭。

讓我端起金色的葡萄酒,在詩人席勒的故鄉,用他著名的《歡樂頌》裏的一段話,為我們已經簽訂的盟約幹杯!鞏固這個神聖這段勸酒辭風格獨特,它突出了該市是席勒的故鄉這一典型特征,引用席勒的名詩名句,把酒會的歡樂氣氛及雙方長期友好合作的願望表達得淋漓盡致。

3.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門學問。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即使與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這一點心中要有數,避免出現尷尬。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讚賞,就必須學會察言觀色。因為與人交際,就要了解人心,這樣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大多數酒宴賓客都較多,所以應盡量多談論一些大部分人能夠參與的話題,得到多數人的認同。

6.鋒芒漸射,穩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場合,正確估價自己的“實力”,不要太衝動,盡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說話的分寸,既不讓別人小看自己又不要過分地表露自身,選擇適當的機會,逐漸放射自己的鋒芒,才能穩坐泰山,不致給別人產生“就這點兒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實力。

7.勸酒適度,切莫強求

“以酒論英雄”,對酒量大的人還可以,酒量小的可就犯難了,有時過分地勸酒,會將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壞。

學會在酒桌上得體說話,你便能在交際應酬中把握住展現自己的機遇;學會在酒桌上說話,可讓你在瞬間親近別人,很快地跟對方成為好朋友。

的團體,憑著這金色美酒起誓……

4.察言觀色,了解人心

5.眾歡同樂,切忌私語

禮儀點睛

有人提議幹杯後,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樣子。將酒杯舉到眼睛高度,說完“幹杯”後,將酒一飲而盡或喝適量。然後,還要手拿酒杯與提議者對視一下,這個過程就算結束。

在中餐裏,幹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於對方的酒杯,表示你對對方的尊敬。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麵,也可以表示和對方碰杯。當你離對方比較遠時,完全可以用這種方式代勞。)第五節飲好開席的兩杯酒

中國是禮儀之邦,就是飲酒也有不少禮儀規範。了解並熟練掌握這些規則和習俗,不僅能使你在酒桌上順風順水,揮灑自如,還能顯出你良好的修養和出色的交際能力。

1.第一杯酒應該禮貌有加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事情的成功就有了基礎。因此,第一杯酒十分重要。宴會上的第一杯酒好比一場表演的開場,能否吸引住觀眾,對後麵的影響很大。第一杯酒往往能為整場宴會定下基調,開頭順暢,下麵接著也就順暢了;開頭不順暢,後麵的氣氛就不大容易調動。

在正式場合,一般由主人舉杯;在家宴上,一般由晚輩向長輩敬酒;親友間的歡宴由年長者先行舉杯,或由召集者先行舉杯。

第一杯酒,一定要飽含祝福,為的是後麵的“杯莫停”。這一杯是後麵的基礎,即使不想拚酒,也要努力為後麵的歡愉場麵打下基礎。因此,第一杯酒,要區別不同情況,以禮待之。

如果是在莊重的外事場合,第一杯酒不但要禮貌有加,而且必須注意來客的身份及風俗習慣,祝酒既要體現應有的熱情,又要不卑不亢,絕不能強人所難,自己喝多少就一定要對方陪飲多少,這樣不但不能達到熱情接待的目的,而且還會造成負麵效應。要飲酒有度,熱情適度,把握尺度,展現風度。

如果是商務宴請,第一杯酒就關係到後來宴會發展的風格。那麽,這杯酒既要自己不醉,還要讓客人盡興。要有大家風範,不論會談氣氛怎樣不愉快,都要盡地主之誼,為宴會後的談判打下基礎。因此,祝酒時既要熱情有度,又不能與來賓拚酒,以免造成來賓的反感,影響之後的正式會談。隻有以禮敬酒,以情祝酒,以智行酒,方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是家宴、喜宴、慶典宴,第一杯酒雖然不必考慮宴會上的商戰鬥智,但同樣必須體現宴會的主題、主人的盛情以及對來賓光臨的企盼與歡迎。如果是友人小酌,則大可不必拘泥於形式,越是實在、貼切,越能使人感到親切,也越能讓別人開懷暢飲。

千言萬語融於酒,傾觴恭賀,千杯百盞盡看開頭。假如第一杯酒能夠充滿感情,禮儀得體,那麽後麵的敬酒當然會順暢得多。

2.第二杯酒應該盛滿熱情

一般的宴會,主人敬酒後由主賓舉杯,作為禮儀性的回敬,然後宴會便進入敬酒階段。由於第一杯酒已經把宴會的主題、宴會的目的、對主賓的良好祝福等表達了出來,這時再次互相舉杯就要注重以情祝酒,杯盛熱情,將熱切感人的話語融入杯中獻給來賓。

如果是商戰場合,更要融入深情。合作會以談情為先,酒品如人品,情通事就通。如果能通過自己的深情觸動雙方的情感,那麽,一些爭論和分歧也會得到緩和與化解。

禮儀點睛

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等為先後順序,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即使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對他的稱號,避免出現尷尬。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也要先給尊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很難為情。)第六節你在細品食物,別人在細品你

有人說:“你怎樣品味食物,別人就怎麽品味你。”可見,你在餐桌上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對方能夠以你的吃相來判斷你是否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既然吃相如此重要,那麽,該怎麽避免不雅的吃相呢?

1.吃到太燙的食物

假如你吃了一口很燙的東西,一定要迅速地喝一大口涼飲料。隻有當身邊沒有涼飲料並且你的嘴要被燙傷時,你才可以把它吐出來。但應該將其吐在你的叉子上或者手上,並快速把它放在盤子邊上。

2.打哈欠

在餐桌上打哈欠常常給別人這樣的感覺:對飯菜或談話沒有興趣,已感到很不耐煩了。如果在大庭廣眾下你控製不住打哈欠,一定要馬上用手捂住嘴,接著說:“對不起。”千萬不可毫無顧忌,張口就來,那樣容易讓別人心生不快。

3.在餐桌上咳嗽、擤鼻子

一般情況下應克製這樣的行為,因為這樣的動作實在是太失禮了。如果無法控製,最好用自己的手巾或手捂住鼻子,如果你使用了餐巾,則要輕聲告知服務生,請他們替你更換一下。

4.在餐桌上剔牙

如果你的牙縫裏塞了東西讓你感到不適,先喝口水漱口,如果仍無法衝刷出來,也別在餐桌上用牙簽剔牙,這時你應到洗手間去處理。如果你確實需要當眾剔牙,最好用一隻手擋住你的嘴,千萬不要咧著嘴衝著他人。

5.異味或異物入口

異味入口時,不必勉強吃下去,但也不要引起在一起吃飯的人的不快。這時,你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餐巾把嘴蓋住,快速地吐到餐巾上,然後盡快地召喚服務員來處理,並要求服務員給你更換一塊幹淨的餐巾。

6.弄灑了湯汁

把湯汁弄灑了,無論對主人還是對自己來說,都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如果你不小心弄灑了湯汁,可以用以下方法應付:

(1)如果你不小心在桌椅上潑灑了一點兒醬汁,可用餐巾擦拭,如果餐巾已經很髒,就應小心折好後交給服務員處理。

(2)如果你不小心把咖啡、湯一類的**灑在你的茶杯托盤裏,可以用餐巾紙吸幹,以免你拿著杯底很濕的杯子時,又弄髒別處。

(3)如果你的湯汁灑了很多,應叫服務員來清理你弄髒的地方,如果不能清理幹淨,服務員會再鋪下一塊新餐巾,把髒東西蓋住。

(4)如果連你的座位上也弄上了大量的汙漬,你可以向服務員或主人再要一塊餐巾蓋在你弄髒的地方,同時向主人和客人致歉。因為你為他們帶來了不便,你也可以對自己闖的禍開個玩笑,讓大家很快忘記發生的事,從而緩解自己的尷尬。

總之,在宴會中要盡量避免不雅的吃相,畢竟你的事業可能在餐桌上發展起來,也可能在餐桌上跌落,千萬不可因為吃相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從而導致你的生意失敗。

禮儀點睛

宴席上,如果沒有服務員分菜或是公筷、公勺,夾菜的時候可要先看好,切不可用自己的筷子在盤中挑來揀去,甚至攪拌!不是每個人都像愛人一樣不介意你筷子上的口水的!通常看準了揀距離自己最近的那些菜。)第七節別讓你的酒杯淩駕於長者之上

為什麽人們在飯桌上祝酒時要碰杯呢?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喝酒碰杯由古希臘人創造的。傳說古希臘人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在舉杯飲酒之時,人的感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樂趣,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顏色,舌頭能夠辨別酒味,隻有耳朵被排除在這一享受之外。怎麽辦呢?古希臘人想出一個辦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發出的清脆響聲傳到耳朵中,這樣耳朵就和其他感官一樣,也能享受到飲酒的樂趣了。另一種解釋是,喝酒碰杯起源於古羅馬。古羅馬崇尚武力,常常開展“角力”競技。競技前選手們習慣於飲酒,以示相互勉勵。由於酒是事先準備的,為了防止心術不正的人在給對方喝的酒中放毒藥,人們想出了一種防範方法,即在“角力”前,雙方各將自己的酒向對方的酒杯中傾注一些。以後,這樣的碰杯便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飲食禮儀。

小陳是大陳的堂弟,剛剛大學畢業,現在給大陳做秘書。一日大陳帶著小陳赴宴,一方麵是讓他多見見世麵,另一方麵是介紹一些生意上的客戶給他認識,也便於小陳日後的工作。

席間敬酒不斷,不管誰敬酒,小陳都會隨著大陳站起來陪敬,可是每每舉杯時,小陳的杯沿總是高出其他人許多,而且總是碰得酒杯“框框”作響。小陳這種表現讓大陳深覺臉上無光,不時拿眼睛瞪小陳,可是小陳卻不明所以。

為什麽大陳不時瞪小陳呢?小陳做錯什麽了嗎?是的,敬酒時站起來是沒錯的,可是小陳不知道一般敬酒時自己的酒杯都得略低於對方,如果對方是長輩且是自己的上級,一般是碰其酒杯上沿的三分之一處略低,而且碰杯時不是拿整個杯子去碰,而是略傾斜酒杯,拿自己的酒杯口去碰,但不要太傾斜,否則有做作之嫌。如果對方是“官級”比你高很多的領導,或是年紀很大的長輩,你就要用雙手敬酒。另外,也不必碰得酒杯“框框”作響,隻要發出清脆的碰撞聲即可。

酒桌文化有一定的講究,如何敬酒要因人而異,也可能因地區文化的差異而有所不同,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禮儀點睛

飲酒幹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好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感覺。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邊說話邊喝酒,都是失禮的行為。)第八節宴會結尾的應酬不可忽略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宴會也不例外。有些人認為,宴會結束了就可以徹底放鬆下來了,不用再顧慮什麽。其實不然,宴會的結尾應酬很重要,不能因為一時疏忽,使得自己之前費盡心思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瞬間崩潰。因此,圓滿地結束宴會也是要花費心思的。

1.宴會結束的時間

一般說來,當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或者從餐桌旁站起身來,即表明宴會結束。隻有看到這種信號以後,賓客才可以把自己的餐巾放下,站起身來。

正餐之後的酒會告辭時間按常識而定,如果酒會不是在周末舉行,那就意味著告辭時間應在晚間十一時至午夜之間。若是周末,則可晚一些。除非客人是主人的親密朋友,否則一般都不應在酒會的最後階段還坐在那裏。

2.離席的先後順序

當宴會結束,離開餐桌時,不應把座椅拉開就走,而應在自己走出座位後再把椅子挪回到原來的位置。作為男士,要抓住這個表現紳士風度的機會,幫助身邊的女士移開座椅,然後在她離開以後再把座椅放回餐桌邊。要注意,有些餐廳比較擁擠,貿然起身,或使手提包、衣服等掉落在地上,或是碰到人,打翻茶水、菜肴,出現這樣的情況,常常會讓人覺得失禮又尷尬。所以在離開座位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不要在最後的時候還鬧出這種不應該發生的“小插曲”。另外離開座位時一定要讓身份高者、年長者和女士先走,貴賓一般是第一位告辭的人。

3.熱情話別

當賓客離去時,宴會主人應像迎接賓客一樣地站在門口與他們一一握別。當賓客成群離去時,也應送至門口,揮手互道晚安,並應致意說“非常感謝各位的光臨,真謝謝你們把宴會的氣氛維持得這樣好”,或者為了以後還能有這樣的宴請,也會直接表達說“感謝您的捧場,有您在,給大家增添了很多的歡樂,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跟您一起進餐”等等這樣的話。

禮儀點睛

在商務交際中,善始善終是非常重要的。有人為了取得與客戶見麵的機會,以便推銷、介紹己方的產品,會精心地準備,但與客戶分別之後卻很少進行聯係。這會給人留下人走茶涼的悲涼感,不利於和客戶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第九節中餐和西餐,不一樣的應酬之道

因為文化的不同,東方和西方的宴請禮儀也不盡相同,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應該知道這一點。

1.中式宴會的禮儀

中國人吃中餐,就像拿筷子夾菜一樣輕鬆自如,能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其實中餐也有不少禮節是人們平時未多加注意的。

入座之後,首先將餐巾打開平放在膝上,千萬記住,那是用來擦手指或嘴唇的,可別把它掛在頸項之間。席間若奉上了毛巾,多半是為了方便你擦去吃螃蟹、炸雞等食物時手上所留的油漬,千萬不能用作他途。

至於餐具的使用,須注意的原則是:能用筷子取的,應以筷子夾取,不方便用筷子的才用湯匙,但應避免用筷子或湯匙直接取菜送入口中,最好先置於自己的碗碟中,然後再慢慢吃。

用餐時,通常以右手夾菜盛湯,左手則扶碗、端碗,切忌右手拿筷,左手又持湯匙,更不可一手兼持筷子和湯匙。

用餐時,切忌狼吞虎咽,呼嚕作聲。骨頭、魚刺等不可吐在桌布上,而應置於盛裝骨頭的專用碟中。取菜時也不可撥弄盤中的食物,或是站起來夾取遠處的食物。

吃完之後,應該等到大家都放下筷子,以及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可離座。

向主人告辭,按照例得和主人握手,握手要用力一點兒,以表示感謝。如果多人等候與主人握手告別,你隻要和主人握手道別即可,不宜耽擱主人的時間。

2.西式宴會的禮儀

參加西式宴會,首先應該向女主人打招呼,然後才輪到男主人。

西餐宴會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席位的安排與中國宴會中席位的安排迥然不同。中國人請客一般都用圓桌,而西方人是用長桌。在西餐宴會中,男女主人一般都是在長桌的兩端,主賓的位子是在最接近主人的地方,女主賓坐在男主人的左邊,而男主賓則坐在女主人的左邊。最接近男女主人右邊的位子,也是屬於主賓的。

宴會中的席位,主人事先大多有安排,在入席前,你要先看你的名卡在哪裏,然後入席,如果沒有排定座位,而你又不是屬於主賓,那你可以坐在遠離主人的席位。但是,按照規矩,應該待主人或招待員請你上座時方可入席,不可自己闖上去,否則會被人笑話。

上菜的時候,也是女性優先,第一個要給男主人左手邊的那位女主賓上菜,其次是男主人右邊的那位女主賓,跟著是女賓依次上菜,等到女主人上菜後,才替女主人左邊的那位男主賓上菜,依順序輪下去,最後才是男主人上菜。等到女主人招呼吃菜時,客人才可吃,這時,女主人好像是一個司令官。在非正式的場合中,你有時不必等到每個人都上了菜才吃,但必須是你左右兩人的菜已經上了,才可以動手吃,這也算是一個小禮貌。

正式的宴會,通常是由服務員用大盤盛著食物托到你的麵前,由你自己取食物到碟子裏。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在你的前麵有一張餐單,你可以看餐單內容而考慮你的食量,不要取得太多。按照西方人的習慣,如果你吃不完而把東西剩下是很不禮貌的,這表示你不喜歡主人的菜式。

在西式宴會中,要是你遲到了,所有賓客都已經就座,在這種場合下,你要特別小心,不能驚動四座,也不能悄悄地溜入,連對主人也不敢望一眼,這樣是很失禮的。你應該走近主人所指定的位置,向主人打招呼,然後坐下來,用點頭方式和賓客們打招呼。這個時候,女主人招呼你時,她不必站起來,因為她一站起來所有的男賓客就必須站起來。但在你的座位右邊的一個男賓客,他就應該站起來,替你拉開椅子,你向他致謝後再坐下。

在宴會進行中,你應該和左右兩側的人輕輕說話,不可以隔著他們和另外的客人大聲說笑。

口中咀嚼食物時不要說話。如果你需要一些醬料,而它們又不在你的麵前,你不能站起來伸手去取,這樣也是很不禮貌的,應該請鄰座遞給你。用完餐後,要等到主人宣布散席才可輕輕地離開座位。更重要的是,餐後必須逗留一段時間才可告辭回家,以示禮貌。

禮儀點睛

吃西餐很大程度上講是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台、繽紛的美酒……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為了您在初嚐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非常值得的。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麵上,不可蹺腿,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須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