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學會尊重學會愛

有一位媽媽曾經在網上給我留言,那嚴厲的措辭仿佛是對家人的投訴。她說老公脾氣暴躁,與孩子關係緊張,夫妻很難達成教育理念的一致,孩子的問題也非常多。有一次,孩子交了白卷,老師找這位媽媽深談了一次,她進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谘詢開始後,我首先了解了詳細的情況,比照她的網上留言,我驚奇地發現:媽媽的描述和我看到的事實竟然南轅北轍。當然,媽媽並不是故意隱瞞,她當時真誠地認為,問題都在老公和孩子身上。從具體事實出發,我卻發現所有的問題都與媽媽有關。在谘詢的過程中,通過對生活小事的分析,媽媽漸漸意識到她並非局外人,一切的問題她都參與其中。同時她也認識到,解鈴還須係鈴人,問題的解決也需要媽媽發揮作用。

有一天,這位媽媽在日誌中描述了一件小事:

晚飯很快做好了,他爸很怕熱,吹著電扇,一邊吃一邊淌汗。我讓他洗洗再吃,他不理我,我也沒再說話。孩子卻幫著我對他吼,讓他爸快點去洗臉。我在一邊聽著,感覺很好笑,但還是故作平靜地對孩子說:“吃飯,不理他!”

對於爸爸沒有理會媽媽的建議這件事,我首先讓媽媽形容一下對爸爸說話的語氣,媽媽說:“現在想起來,我覺得我的表現不是很好。我覺得汗流浹背的樣子很髒,就用平常的語氣對孩子他爸說:‘去洗洗吧,怎麽流那麽多汗?又沒讓你幹什麽活兒!’”我繼續問:“孩子的爸爸沒理你,你覺得和語氣有關係嗎?”媽媽說:“他經常表現出這樣的態度,仔細想想應該有關係。”媽媽性格比較直爽,她在平常的溝通中都會帶著責備的語氣,而她渾然不覺。這個傾向在後麵的谘詢中反複出現,比如她還說過:“家裏不是有飲料嗎,你怎麽又買一瓶?”為此我專門和她討論了一次,並建議她用陳述句表達自己的見解,不要總是用反問句。其實,她的話如果轉換為“家裏有飲料呢,不用再買了”,便不再有責備的意味。我猜測,媽媽的話讓爸爸感到不舒服,但還不至於發生爭吵,所以爸爸就用沉默應對。媽媽說,她在工作中常常會莫名其妙地得罪人,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麽,應該就是語氣的原因。

我半開玩笑地問媽媽:“孩子吼爸爸,你心裏覺得好笑,是覺得兒子幫你‘報仇’了?”媽媽說有一點兒這樣的想法,不過她也不讚成孩子吼爸爸。我繼續問媽媽:“爸爸不洗臉,孩子吼爸爸,你覺得誰的錯多一點兒呢?”媽媽很幹脆地說:“是爸爸。”媽媽不假思索地給出這樣的答案,讓我有點吃驚。我追問理由,她說:“如果他爸洗臉,不就沒有後麵的矛盾了嗎?”我說了自己的看法:“你讓爸爸去洗臉,但語氣不是很好。爸爸沒有去也沒有理你,你心裏可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覺得他不聽勸。”媽媽接著說:“是的,我當時就覺得自己說的是對的。”我繼續說:“從爸爸的角度看,他出汗了,他覺得吹吹風扇就可以了。他要對自己的感覺負責任,洗臉與否,決定權在他手裏。我們可以提建議,但沒必要強迫他。如果你要求他必須去洗臉,那麽洗臉這個行為,就不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你和孩子,為了讓你們看著舒服點。如此說來,爸爸沒有聽你的話並不算過錯。後來孩子參與進來直接吼爸爸,你覺得妥當嗎?”媽媽說:“看來是我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光想著爸爸不聽我的,反倒忽略了孩子的過錯。”

這件生活瑣事中,孩子可以參與意見,但沒有權力對爸爸頤指氣使。對於孩子的行為,媽媽故作平靜地說“吃飯,不理他”,本意是阻止孩子,但給人的感覺是母子立場相同,都覺得爸爸不識好歹。媽媽說“不理他”專指眼下這件事,但孩子有可能將其擴展為任何時候都可以不理爸爸,因為爸爸是個討厭的人。如此說來,媽媽的做法與她的初衷背道而馳,反倒鼓勵了孩子與爸爸敵對從而加深父子之間的裂痕。

我問媽媽:“如果再遇到同樣的事情,孩子吼爸爸的時候,你會怎樣處理呢?”媽媽說:“這麽看來,孩子和他爸關係不好,我自己也有責任。我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需要尊重。你尊重了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

不誇張地說,這句話我已經聽過上百遍了。“尊重”這兩個字,說到容易做到難。如果默許孩子對爸爸大吼大叫,回頭再給他講一番大道理,那麽“尊重”便成了一個口號。每個家庭都有許多口號,那些口號都正確無比,卻隻是說說而已。有一次與家人聊天,恰好聊到這個話題,我說了自己的看法:一個道理,我們能說出來,最多證明我們隻懂了5%,另外的95%,則要看能否將道理融會到自己的行為中。這恰好是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通俗的理解——做到了,沒必要說;做不到,說了也白說。所以我非常敬佩那些說到做到的人。

那麽,我們該如何把“尊重”這兩個字體現在行為中呢?在當時的具體情境中,爸爸沒有去洗臉,孩子吼了爸爸。媽媽怎樣做才能既體現對爸爸的尊重,又體現對孩子的尊重呢?

我建議媽媽先傾聽內容,再關注語氣:“你希望爸爸去洗臉,對不對呀?”孩子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討論到這裏,媽媽插話說:“然後,我就對他爸說,家庭表決,二比一,你應該去洗臉!”我沒有評價媽媽的方法,繼續說我的思路:“我也希望爸爸去洗洗,這樣爸爸自己舒服,我們看著也舒服。不過呢,臉是爸爸的,是否洗臉要由爸爸自己來決定。你也是好心,但是吼爸爸就不對了,這樣爸爸心情不好,更不想去洗了,咱們要尊重爸爸!”

這段話,目的是首先讓孩子明白,我們是在建議爸爸去洗臉,而不是命令爸爸去洗臉,不管爸爸怎樣選擇,我們都要尊重他。同時,肯定了孩子的出發點,也委婉指出孩子不妥的地方,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孩子很想說服爸爸,除了吼爸爸以外,還有沒有更溫情的辦法呢?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如果孩子想不出,媽媽也可以提供建議。比如,讓孩子學會親昵地請求:“好爸爸,你去洗洗吧,那樣多不舒服呀!”或者建議孩子直接行動,拿一塊濕毛巾給爸爸,這樣既體貼又溫馨,通過這件小事,父子關係反倒會升溫。如果爸爸去洗臉了,可以開玩笑地肯定爸爸一句:“瞧,這個老爸又講衛生又聽兒子的話!”如果爸爸依然無動於衷,不妨對孩子說:“你的話爸爸聽到了,但他現在不想去,那等他想洗的時候再洗吧。”

這位媽媽感歎:“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這麽容易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而且說話總是直來直去,不注意自己的語氣。現在終於明白了,會說話的人,讓人笑;不會說話的人,讓人跳。”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所呈現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深度參與的結果。與指責相比,我們可以選擇更負責任的態度,從我做起,反躬自省並努力改變。這樣做雖然不容易,但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