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管理自己的念頭

有一位家長在博客上給我留言,事例比較典型,我便逐條進行了回複。

楊老師,您好!我的孩子11歲了(男孩),很依賴我,現在還每天黏著要跟我睡,可在別人麵前他很得意地說是我硬黏著他。今晚我提出讓他自己睡覺,他就跟我談條件讓我先跟他睡兩天,然後他獨立睡一個星期,依此規律循環。我很反感孩子這種懦弱的做法,起初堅決不答應他的條件,後來被他纏不過,就答應了。可我越想越生氣,反悔了。他也很生氣。結果,這件事讓我們倆都很煩。我覺得他太黏人,擺脫不了他,在我說過不陪他睡後,他自己躲在被窩裏哭了……孩子到底是怎麽回事?楊老師可以幫我分析一下嗎?

我的回答:首先,謝謝你信任我。從這段文字中,我能感受到你煩躁的心情,也理解你的苦惱。

1.孩子依賴你,黏著你,在別人麵前卻得意地說你硬黏著他。我猜測,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不願意當麵承認黏著你的事實,所以顛倒黑白。還有一種可能,這是事實——你正在以一種非常隱蔽的方式,甚至你自己都沒有覺察到的方式控製孩子,造成了孩子離不開你的事實。

2.孩子說先跟你睡兩天,然後他獨立睡一個星期,依此循環。客觀地講,你的孩子很善於想辦法,他想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脫離對你的依賴。兩天陪伴與一星期獨立,這樣的安排也很合理,從這一點來說,他並不想硬黏著你。有這樣一個過渡,孩子也會感覺更舒服。我們能否真心地理解並傾聽孩子的意圖呢?但你把孩子的合理建議定義為“懦弱”,很顯然,你對孩子心懷埋怨。

3.“我很反感孩子這種懦弱的做法,起初堅決不答應他的條件,後來,被他纏不過,就答應了。可我越想越生氣,反悔了。”——在這裏,我要追問幾句:你是在生孩子的氣,還是更生自己的氣呢?你會恨自己不堅持原則嗎?這個“懦弱”的評價,是指向孩子的,還是指向你自己的呢?

4.答應孩子的事情又反悔了,這會降低你的威信。那麽孩子答應你的事情,也會出爾反爾,因為你沒有作出信守諾言的好榜樣。並且,對於你的決定,他會通過軟磨硬泡來不斷修改,最後甚至可能讓你的決定不了了之。

5.其實這件小事情沒必要以煩躁和眼淚作為結局,依照孩子的辦法,陪他兩天,再讓他獨自睡一周,不是皆大歡喜嗎?當然,這裏我還要特別提醒,他自己睡的時候,可能還會對你軟磨硬泡,這是考驗你是否堅持原則的時刻。

再次感謝你的信任。最後,我還想多說兩句:孩子的表現是一回事兒,我們對他的評價是另外一回事兒。這件小事,二者恰好南轅北轍。客觀地講,孩子的建議很合理,如果我們給他貼個“懦弱”的標簽,他在我們心目中就會麵目可憎。作為家長,我們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之前,必須先學會管理自己的念頭。並非每個念頭都是對的,在相信之前,需要推敲和審核。

那麽,要如何推敲和審核我們的念頭?這正是我谘詢工作的重點。表麵上看,我的工作是在改變家長的方法,事實上,我是在修正家長的念頭。許多家長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對,卻控製不住自己,最終把這些錯誤的方法加諸自己深愛的孩子身上。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麽不能知錯就改呢?在我看來,是因為這些做法背後,有一連串的念頭和判斷在支撐著家長,它們未必正確,但力量強大。如果家長真想改變自己,光改變行為還不夠,必須斬斷這些有害的念頭。

關於如何斬斷有害念頭,心理學家拜倫·凱蒂進行了很好的研究。凱蒂在十餘年的時間裏一直被憂鬱症所困擾,甚至走到了自殺的邊緣。當痛苦達到了頂點,她的人生突然發生了戲劇性的急轉彎。某天早晨醒來,她忽然有了一個極其重要的領悟:從前的一切痛苦,都是因為她不假思索地相信自己的某些負麵判斷。換句話說,是這些負麵念頭,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淵。想明白這一點,十年的深刻痛楚頓時煙消雲散。

凱蒂的方法簡單而有效,當我們心中升起一個不好的念頭時,不妨問自己四個問題:

這是真的嗎?

我能百分之百確定這是真的嗎?

當我相信這個判斷時,我有什麽反應?

沒有這個念頭,我會怎樣呢?

我們不妨用“孩子懦弱”這個案例來做一個練習。

“孩子懦弱”,這是真的嗎?媽媽認為孩子懦弱的證據是孩子不肯立刻與媽媽分開睡,而是提了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案。而“懦弱”的定義則是:害怕麵對眼前的事實,逃避事實,膽小怕事。很顯然,孩子並沒有逃避,而是想了一個更柔和的辦法去麵對。

能百分之百確定“孩子懦弱”這個判斷是真的嗎?在這個例子中顯然不能。就算家長的判斷非常有信心,一旦有人追問“能否百分之百確認”,答案往往也是否定的。比如,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做作業時玩筆、發呆,馬上判斷孩子不認真。其實,除了不認真,我們還可以想出別的可能,比如孩子遇到了困難,或者正在思考,或者心情不佳。如果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確認,這個判斷就不能當作事實,而是需要進一步核實。

當媽媽認為“孩子懦弱”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媽媽的行為給出了答案:怨恨、憤怒、失望、煩躁,對孩子出爾反爾,導致孩子躲在被窩裏哭鼻子。

沒有這個判斷,媽媽會怎樣呢?很顯然,如果沒有“孩子懦弱”這個判斷,媽媽會看到孩子的積極態度和主動尋找方法的誠意,媽媽會肯定孩子的努力,重申“說話算話”這一規則,並欣然應允孩子的要求。

本來可以皆大歡喜的事情,因媽媽的一念之差,親子之間的氣氛便急轉直下。這再次證明,念頭的力量絕對不可小覷。一個不起眼的念頭,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我們推向深淵。而我們最大的失誤,往往就是放任各種負麵念頭和認知在心中縱橫馳騁。

其實,不光是家庭教育,我們人生中大部分的煩惱都來自於心中的負麵念頭。這讓我想起半杯水的故事,同樣是半杯水,有人會說“怎麽隻有半杯”,有人則會說“多虧還有半杯”。樂觀與悲觀都與水無關,左右我們心情的,不是那半杯水,而是我們對半杯水的看法。我們看待孩子的行為,也存在“半杯水”心態,同樣一個孩子,有的人能發現好多優點,有的人則能挑出一大堆缺點。視角不同,與孩子互動的結果自然大相徑庭。

不管是為了教育的成功還是為了人生的幸福,對於心中的念頭和判斷,都需要有一個理性的審查係統來過濾,相信那些值得相信的念頭。而凱蒂的四個追問,則可以扮演稱職的法官,守護我們內心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