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五部分 如何選擇創業方向? (1)
軍規16
做最肥的市場
孫陶然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無論做企業還是做學問;近蒙先生抬舉,我有幸拜讀《創業36條軍規》的手稿,得“軍規”點化,在“真假需求”一節偶遇“偽需求”論,實乃醍醐之賜。本人曾習研馬斯洛“需求論”多年,一直癡迷於破拆“真求”而不得,今獲“偽需求”之證猶如棒喝,大幸!一薦。
杜子建
社會化媒體營銷研究者,《微力無邊》作者
微語錄
#昆侖的侖#:
如果可能,創業要選擇最肥的市場入手,在一個大市場中占有一個小份額就了不得了。選對創業方向事半功倍,不要會啥做啥,要抓住用戶的強需求來創業,在個人愛好、個人特長及市場需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1選對創業方向最重要
#昆侖的侖#:創業方向的選擇非常重要,廣闊天地才能大有作為。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一旦選擇了錯誤的行業和市場,不管你多努力,其結果都會陷入“雞肋”狀態。
正確的創業方向讓你事半功倍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果我們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想不成功都難,相反如果在錯誤的時間、地點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其結果自然一目了然。
做最肥的市場這條是雷軍總結的,他認為,創業成功80%是靠運氣,所以創業者夜觀天象找到正確的方向最重要。這話有理,所謂台風來的時候豬都可以飛上天。當時代性的產業機會來臨時,隻要你事先站在了對的地方,浪潮自會把你推向巔峰,所以聰明的做法是順勢而為。
我也認為選對創業方向已經成功了50%以上,正確的方向讓你事半功倍,錯誤的方向讓你事倍功半。中國有一個典故叫“南轅北轍”,如果方向錯了,執行力越強錯得就越深,失敗得就越慘。
創業時最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會啥做啥”,揚長避短當然是對的,但是在選擇創業方向時,必須要綜合考慮用戶需求、自己的特長和自己的愛好三大因素。
所謂選對行業,是要選擇一個適合你的行業。
首先要考慮個人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一個喜歡文學的青年去學物理基本上可以斷定他不可能學好,反之,如果你選擇了一個自己愛好的事情來創業,你會煥發出無限的活力和創造力。
其次要考慮自己的特長,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可以幫助你在競爭中獲得些許優勢。
最後還必須考慮用戶需求,如果沒有用戶需求也就沒有市場,自然也沒有成功的公司。
創業應該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在三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幸運的人可以兼顧三方麵,大多數人必須舍棄一個方麵。
2盯住用戶的真需求
#昆侖的侖#:要緊緊抓住用戶的強需求,解決他們的需求。需求的強弱決定了市場的大小,需求越強市場越大。
圍繞用戶需求創業
什麽是需求?有人在微博上寫道:用戶願意支付代價的需要就是需求。非常精辟,所謂抓住用戶需要,就是要想清楚什麽人在什麽情況下要用我們的產品做什麽。
產品是道,營銷是術。當我們糾結於產品推廣不暢時,不如低下頭仔細審視自己的產品1)用戶是誰?2)他們用這個產品來解決什麽問題?3)這個問題對他們而言有多重要?4)我們的方法是否足夠簡單方便?5)他們要付出的代價與所得是否匹配?當我們對市場進展不夠滿意時,檢視這5個問題比檢視廣告更有效。
不論是做產品還是做服務,我們都需要清楚我們的用戶是誰。如果隻是少數人在少數時候才會需要的,趁早別做,那叫概念不叫商品。如果是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非需要不可的,那是創業機會。越多的人在越多的情況下非用我們的產品不可,就說明需求越大。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所有人每天都要用的產品,你就是中國移動了。
你不可能為所有人服務,也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從經濟學角度看,放棄一部分用戶往往是最經濟的選擇。
為了滿足最後20%的用戶,你往往需要增加80%的成本,不如索性放棄這些用戶。以現在最流行的電子商務為例,一個新疆用戶網購了一台電視機。為了運過去你需要付出的運費以及精力,一定遠遠超過他給你貢獻的利潤,為了一個覆蓋全國的名聲,你需要付出的也許是整體的虧損。
區分真假需求
用戶的需求分為真需求(needs)和假需求(wants)。例如你問用戶是否喜歡鑽石,所有的用戶都會回答“喜歡”,你問用戶是否需要鑽石,所有的用戶都會回答“需要”,你問用戶會不會花錢買鑽石時,很多用戶回答“會”,但是當你請用戶現在就掏錢來買,哪怕是打八折,很多用戶也會回答“不買”,原因很簡單,回答問題和掏出真金白銀是兩回事。以前奇虎的用戶數量很大,但是後來放棄了,為什麽?周鴻禕說,奇虎原來希望把社區裏很多好玩好看的東西聚合起來,方便用戶搜索,後來發現這些並不是用戶的強需求。也許用戶今天會在網站上停留三小時,但三周不來,他也無所謂。
需要和購買是兩回事,有些需求其實不存在,例如那些可有可無的需求,那些用戶根本不願意為之付出代價的需求,以及那些可以被替代的需求,都屬於錦上添花的需求,對消費者而言有了更好沒有也無所謂。古往今來,數不清的企業為了這種假需求耗盡了人力物力財力,最終失敗。不能帶來批量生產的需求是沒有市場價值的,為此進行的投入得不償失。我擔任《南方都市報》舉辦的百姓創富大賽評委時曾告誡參賽者,隻有通過創業來創富社會才會進步。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別問評委問自己,別問自己問市場,別問市場問用戶。做自己想用的產品,隻要解決了用戶的一個需求,企業就能夠生存和發展,隻是做到多大的問題。
創業者容易把自己的愛好當做用戶的需求,把個別的需求當做普遍的需求。我主持商務通營銷時常說,讓一個人買你的東西很容易,但是如何能讓成千上萬的人排隊來買你的東西?什麽產品都會有人需要,但是有人需要你的產品跟有市場是兩回事。
陳好拍攝的那版長達10分鍾的商務通電視廣告,其文案是我的一個朋友朱波一氣嗬成的,但是朱波是一個不會打字的人,所以他找了他們組裏的打字小姑娘幫忙,小姑娘打完之後問他這東西多少錢,她想買一個,這就是強需求產品,讓看到的人都想買。
需求的強弱決定了市場的大小,越強的需求市場越大。
3盯住最肥的市場
#昆侖的侖#:選擇創業方向應該在個人愛好、個人特長及市場需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然後專注於這個點。幸運的人可以兼顧三方麵,大多數人必須舍棄一些,求事業的倒著選,求生活的順著選。
選擇創業方向的原則
我認為做企業應該這樣來選方向:第一,市場應該夠大。第二,事情本身應該是有意義的。第三,事情應該是有所創新的。
我喜歡做創新的事情,學生時代寫作文,想到的題目再好,如果別人已經寫了,我絕對不會再把它寫一遍。做企業也一樣,產品也好、服務也好,我很反對複製和抄襲,至少我不會去這麽做,我要去做創新的東西、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
我不願意去做我已經會做了的東西,我喜歡挑戰,越複雜、越需要花很大的心思和智慧去努力的事,我越興奮。相反,如果這件事我已經做得很熟練了,我就沒有興趣了。
我特別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即使賣茶葉蛋能賣出一家上市公司,我也不會去做,因為我覺得去做一家賣茶葉蛋的公司沒有什麽意義,雖然可以賺錢,但無法推動社會進步,沒什麽技術含量,對人類也沒有什麽正向意義,所以我不會去做。
小池塘養不出大魚
市場規模是決定性的,決定了你最終能夠達到的高度。
在一個規模很大的市場中占有一點份額就是一個巨大的銷量,而在一個小規模的市場中壟斷也沒有什麽油水。所謂最肥的市場是那些規模大、利潤率高的市場,盡可能選擇你可以選擇的最肥的市場,選定後就死磕。在一個大市場之中占有10%的份額,要比在一個小市場占有50%的份額有價值得多,大市場意味著大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