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國演義》 政治鬥爭中的遊戲規則 (1)
武力才是奪取政權的根本
曆代開國君主雖在道德修養方麵不見得有多少閃光之處,但卻都擁有當時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劉秀勢單力薄的時候,對更始帝畢恭畢敬,自己的親哥哥被對方殺了,也隻能忍氣吞聲,即便傷心也隻是找個沒人的地方悄悄地哭。等到攢足了力量,誰都不懼了,他才終於說出了心裏話:“就是漢成帝再世,老子也不讓位!”
當姬周連名義上的統治權都喪失殆盡時,戰國時代的大門向所有的“參賽選手”敞開了。不過,誰也不想做“出頭鳥”,畢竟,以一敵六,這種實力上的差距太懸殊了,七國隻是合縱聯橫一通亂戰。隨著時間的推移,擁有地理優勢的秦國養精蓄銳,武力漸漸強大。秦國僅僅用了十年時間便滅了山東六國,一統華夏。
秦始皇以武力贏得天下,因此他同樣擔心別人用武力來對付自己。於是,他下令收繳民間兵器,並把它們熔化鑄成十二個巨型雕塑。不過,顯然這次武器收繳得並不徹底,每個銅人雕塑雖然重達二十四萬斤,但七國爭雄之時,天下武器何止百萬斤,官府沒收的隻不過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僅僅十幾年後,揮舞著私藏武器的農民軍就打破了始皇帝武力獨裁的夢想。
在漢末三國這樣一個亂世,要想摸到權柄,更是缺少不了武裝力量。
劉辯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靠的是何進的支持。如果他沒有這個當大將軍的舅舅,漢靈帝去世前就會改立劉協為繼承人,輪不到董卓私行廢立了。不過,何進雖然兵權在手,卻是個和平主義者,即使要殺幾個宦官,也不想親自操刀,反而把董卓推到了曆史前台。
董卓的成功在於西北軍的強大,失敗在於他太迷信武力。董卓不懂得用懷柔手段,隻有大棒,沒有胡蘿卜,結果得罪了太多人,成了“全民公敵”。
繼董卓之後的袁氏兄弟、孫堅、公孫瓚、劉表等人,之所以能夠風光一時,同樣是因為擁有一隻強大的武裝力量。最後登場的曹操,走的仍是“武裝奪取政權”的老路。
曹操不像項羽和李世民,十幾歲時就有遠大誌向,要做天下第一人。他年輕時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好遊獵,喜歌舞,還和袁紹一起去搶人家媳婦。曹操的叔叔看不慣曹操的荒唐行為,總在他父親曹嵩麵前打他的小報告。曹操為擺脫這個眼中釘,設了個圈套,他故意在叔叔麵前裝作中風的樣子,等叔叔告完狀之後,曹操突然精神抖擻地出現在曹嵩麵前。曹嵩見了很奇怪,曹操趁機說叔叔對自己有成見。從此以後,曹嵩再聽到兄弟對兒子說長道短時,也就不當真了。
曹操是一個性情中人,文人的浪漫主義情結相當濃厚,看他同劉備煮酒論英雄的氣度和談吐,真是令人心折兼莞爾。關羽、張飛二人聽說劉備被曹操找去了,怕老哥有難,趕緊跑去救駕。曹操見兩人手持兵器闖入,自然知道他們的心思,但他沒有板起臉來正麵質問,而是開了句玩笑:“此非鴻門會,安用項莊、項伯乎?”跟著命人:“取酒與二樊噲壓驚。”這種氣度,袁紹、劉備、孫權等人絕不可能有。
從書中的描寫來看,青年時代的曹操還是比較單純的。他二十歲舉孝廉,當上了洛陽北部尉,他一上任便開始整頓治安,在官府四門懸掛了十幾條五色棒,對不守法的人大棒侍候。中常侍蹇碩的叔叔因提刀夜行挨了棒子,從此以後,再沒有人敢以身試法了。
不過,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在官場上很難得到認同,如果不是天下大亂,曹操很難混到高層。據《魏書》記載,當時“權臣專朝,貴戚橫恣。太祖不能違道取容。數數幹忤,恐為家禍,遂乞留宿衛。拜議郎,常讬疾病,輒告歸鄉裏;築室城外,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以自娛樂。”這說明,曹操對自己和當時的官場都有清醒的認識,他知道自己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所以托病“辭職”了。
休整了一段時間後,曹操重入官場,當時的他尚無多少社會經驗,對武力認識不清,沒有獲得實質性收獲。不過,這期間曹操做了兩件很露臉的事,為自己贏得了不少無形資本。
一次是效仿古代刺客,以一己之力刺殺董卓。孤身犯險刺殺一個“首腦級”人物,在冷兵器時代還不曾有哪位高手能全身而退。曹操做出這種選擇,顯然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不過,曹操刺董卓的事件並不見於曆史記載。曹操出走的原因,是因為董卓欣賞曹操,想拉攏他。曹操知道董卓遲早會倒台,如果跟了他,個人名譽損失事小,更重要的是董卓失勢後自己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後來的蔡邕就是一個例子。可是,曹操又不敢拒絕他,隻好先出去避風頭。
第二次是站出來矯詔起兵,匡扶漢室。可惜十八路諸侯各懷心事,表麵上人多勢眾,其實不過一盤散沙。各路諸侯都知道這次的“聯合軍事演習”不過是“表演賽”,成績無所謂,重在參與。隻有曹操一個人把它當成了“淘汰賽”,同董卓死扛,結果,剛積累起來的一點家底兒也被消耗殆盡。
不吃一塹,難長一智。曹操是聰明人,他發現僅憑感性和良知成不了大事,非武力運動解決不了問題,他開始收斂性情,建立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轉變了認識的曹操進步很快,平定青州黃巾軍時,不過短短百日,曹操便招降了三十萬人。這一次,曹操沒有放過機會,他把其中的精銳改編成了自己的嫡係隊伍——青州兵,有了奪取天下的本錢。
說來可惜,良好的願望經不起殘酷現實的洗禮,熱血青年曹操最終隻能向環境妥協,踏上了武裝征服的道路。
亂世征兵很容易,因為到處都有吃不上飯的人。可是,真正的人才就難得了。為了得到人才,曹操三下《求賢令》,明告天下:“隻要有一技之長的,到我這裏都有飯碗。”人品的問題不在考核範圍之列,即使不仁不義如殺妻棄母的吳起之輩,同樣可以應征入伍。甚至當本方“參謀”對前來“投誠”的降將動機存疑,認為對方是來做“臥底”的時候,曹操仍是來者不拒,他的方針是:“吾以恩遇之,雖有異心,亦可變矣。”即使是對曾罵過自己祖宗三代的陳琳,曹操照樣任用。如此出格的遊戲規則,也隻有曹操這樣雄才大略的人定得出來,袁紹、劉表等人肯定不敢這麽玩兒。
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團網羅了大量人才。
曹操不但善於籠絡人才,而且獨具慧眼,善於識別人才。劉備在十八路諸侯伐董卓時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關羽張飛不過是馬弓手、步弓手,那些獨霸一方的諸侯根本瞧不上他們。曹操卻看出了這三個小字輩的潛力,勸住要將劉備三兄弟打出門去的袁術,給了關羽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關羽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事後,曹操特別開了頓小灶來拉攏平時隻能在“大眾食堂”就餐的劉備三兄弟。
曹操在關羽身上的投入可謂是大手筆,金錢、美女、名馬,不要硬給。封侯拜將,比對待他老哥劉備還隆重。關羽真的這麽重要嗎?曹操並不見得這麽想。當時,曹操手下猛將如雲,許褚、張遼等人的武功並不次於關羽,並且,關羽驕矜自持,很難融入團隊。曹操明知如此,仍在一個走投無路的潛在對手身上花這麽大的本錢,他這樣做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在裏麵,那就是借關羽為自己樹立光輝形象。關羽能留下來當然好,如果要走,對自己也沒有什麽損失。對天下無數求發展的人才來說,關羽這個活廣告的效果比頒布《求賢令》更顯著。從這個角度來看,曹操在關羽身上的金錢和感情投入還是很劃算的。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嚐到了自己做主的快樂,此時,他的人生追求已經從複興漢室轉移到了建立自己的事業上。為了更好地控製漢獻帝,曹操計劃把首都遷移到自己的大本營許昌去。太史令王立從天象上看出了漢室衰敗的跡象,向獻帝打小報告:“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漢而有天下者,當在魏。”許昌就在魏地,王立言下之意是說曹操有不臣之心。曹操知道後,馬上派人去警告王立不要多嘴。
在官渡打敗袁紹之後,曹操雖然已經掌握了東漢政府的實權,但獻帝畢竟還是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暗中支持他的人仍然不少。同曆史上的當權者一樣,曹操打擊異己勢力毫不留情。“衣帶詔”事件中,曹操不但逼殺了有孕在身的董妃,還將負責守衛皇宮的羽林軍換成了自己的隊伍,從而隔絕了獻帝同外界的聯係。得知伏皇後要請娘家人為老公助拳後,曹操幹脆把女兒嫁給獻帝做皇後,真正做到了“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在許昌火災事件中,曹操揮舞大刀,一次性清除了三百多名異己官員。這次大開殺戒,是因為曹操自覺年事已高,知道來日無多,需抓緊時間為兒子接班掃清障礙。
孫權殺了關羽之後,怕受到劉備和曹操兩麵夾攻,主動向曹操示好,勸曹操順應天命,即位稱帝。曹操把孫權的信給下屬傳閱後說:“這不是要把我做成燒烤嗎!”眾人猜不透曹操的心思,還以為他是在試探大家的心意,於是紛紛討好曹操,勸他早登大寶。曹操卻另有想法:“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就做周文王吧。”
做周文王自然要改朝換代,不過,執行者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兒子。對自己的野心,曹操並沒有掩飾,他給了下屬一個明示。
曹操之所以這樣計劃,是有原因的。從道義上講,曹操畢竟做了幾十年漢臣,也一直以東漢政權的保護者自居,辛辛苦苦樹立起來這個形象不容易,何必自己打碎它。另一方麵,改朝換代雖不新鮮,但卻不常見,很難被社會普遍認同。曹操當時已是“壯士暮年”,雖然依舊“壯心不已”,但精力卻不夠用了,他不想花太多心思應付反對派。
讓自己的兒子去做,就沒有這麽多顧忌了。曹操早就有此打算,一直在為兒子登基掃除障礙。早在公元二〇八年年初,司徒趙溫曾聘請曹操二十一歲的兒子曹丕做下屬,曹操不但一口回絕,還以此事為借口指責趙溫選拔人才不當,將其免職。
有人要提拔自己的兒子,自己卻說兒子不成器,這實在不符合人之常情。其實曹操的真實想法是不想讓人有機會壓在自己兒子頭上,給曹丕一個幹幹淨淨的出身,免得以後曹丕坐上龍椅時別人說三道四。
說曹丕不成器,這明擺著是借口,曹丕少有才名,八歲即能為文,雖然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比父親曹操和兄弟曹植略遜一籌,但在當時也是才華出眾。“三曹”的名聲比同一時期包括孔融、陳琳在內的“建安七子”有過之無不及,曹丕絕對是個人才。
如果曹丕真的沒有才能,曹操會選他做繼承人嗎?拒絕趙溫的聘請之後僅僅三年,曹操就任命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職位僅在自己一人之下,這能說曹操認為自己兒子不成器嗎?
借獻帝之手將趙溫免職,其實是做給其他人看的——我這個兒子不是你們這些人可以呼來喚去的,他的前途我說了算。
赤壁之戰後,曹操暫時無力實現統一中國的大業,於是轉而緊鑼密鼓地籌劃自己的“新公司上市”。孫、劉兩家在武力上無法對曹操構成威脅,隻好借“社會輿論”的力量給曹操施壓,指責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
當時,曹操陣營中的人聽了這種傳言,為了曹操的名聲著想,勸他幹脆“退休”養老。此時,名利對曹操來說已是過眼煙雲,實權才是最重要的。為了打消這些人的幻想,曹操發表了《述誌令》,他在其中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
同之前的董卓和之後的司馬昭相比,曹操的手段明顯比他們要高,他能夠完全控製局勢,無須通過廢立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威信,也沒有背上弑君的惡名。弑君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不可能被“廣大人民群眾”接受,假如他真這麽做了,不但背上千古罵名,還會留下隱患——手下大臣因為有此先例,本身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會無所顧忌地以下犯上。
曹髦敢於奮起反抗,說明司馬昭控製力欠佳。曹操能將獻帝玩弄於股掌之中,令其一點脾氣都沒有,充分說明了他超強的實力。
太優秀的人受排擠
一個人如果太優秀了往往招人妒忌,遭人打壓,三國時魏人李康在《運命論》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這種情形:“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權力的結構是金字塔形的,越往上能立得住腳的地方越少,可誰又甘心自居人下呢?做領導的感覺很好,不過,壓力同樣很大,因為想取而代之的人太多了。如果下屬中有一個眾望所歸的角色,那麽領導的位置便岌岌可危。能力出眾的人多不安分,忠誠度也比較低,因此,要想使自己領導的位置坐得穩,最簡單的辦法是多用那些能力不強但卻忠心耿耿的人做下屬。確保自己領導地位牢不可動是第一位的,畢竟下屬能力再差,還是自己說了算,總比被人搶班奪權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