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宗教局副局長
原縣委副書記、縣長李穀成出任縣委書記,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周大明出任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看小說到文學網http://
)隨著這一任命,傻子都看清了,田照東倒台,最大的獲益者,是李穀成和周大明。
當初,李穀成親自找牛三立談話,但並沒有象紀委那些人那樣訓斥他,要他“認清形勢,爭取主動”,而是說:“小牛不錯,能力很強,是個能挑重擔的人。”
通南縣有一句土話叫“接缸”,意思很複雜,有“給你機會,看你能不能把握”的意思,但那意思通常不是明著說,而是靠你自己去領悟。
用通南縣一句土話,人家給了你“缸”,就看你接不接“缸”了。事實上牛三立就是沒“接缸”嘛,李穀成能不惱怒?
“不接缸”,就要承擔“不接缸”的後果。
沒多久,牛三立就被免去縣委辦綜合科科長一職,也是“另行安排”。
被免職以後,牛三立很是“輕閑”了一段日子。按縣委辦公室的說法,是“牛三立同誌到市委黨校學習去了”,其實並沒人通知牛三立去黨校報到。牛三立也很“自覺”,從不去找這個找那個,就老老實實呆在宿舍,看書,上QQ與大學同學聊天,上《人民網》和東江省政府網,上“東江發展論壇”看貼、回帖,盡量不去縣委辦公室,免得大家見麵後都不自在。
慢慢地,牛三立被人淡忘,不再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但是,有些人並沒有忘記牛三立。
這天,通南縣委分管黨群的副書記薛祥在電話中向幽州市委書記郭運昌匯報了工作,也婉轉表達了:自己目前在通南縣的處境比較困難,一些事情說不上話,一些原來田照東比較信任的同誌,現在都比較壓抑,有少數幾個,有靠向李或者周的意思。
郭運昌沒有表態。不表態也是一種態度。領導認為該表態時,自然就會表態。
薛祥就說:“我盡量把工作做好。”
郭運昌就道:“對,一是把工作做好,二是管好自己,管好身邊的人。”
“我一定認真執行郭書記的指示,把工作做好。”
郭運昌突然問:“田照東那個秘書,現在怎麽樣了?”
薛祥就如實回答:“他叫牛三立,原來的職務是縣委辦綜合科長,被免掉了,說是另行安排,到現在還沒有安排。我分析,他們的意思,也是想看看吧?”
郭運昌就道:“既然是這樣,可以考慮,給那個牛三立安排一個部門副職。”
“副職?”薛祥提醒說:“牛三立是正科級秘書。”
“不要管那些。”說完郭運昌就掛斷了電話。
放下電話,薛祥就開始揣摩郭運昌的意圖。薛祥與田照東一樣,都是郭運昌的人,本來郭運昌在幽州有絕對的話語權,但是自從新市長王懷誌上任以後,不到一年竟然成了強勢市長,在幾次常委會上與郭運昌掰手腕,竟然沒落下風。前段時期,更是借勢將田照東整下了台,緊跟市長王懷誌的李穀成、緊跟市委副書記鄭南的周大明各自上了一個台階,薛祥這邊隻能隱忍。現在,郭運昌交待要準備啟用牛三立,這應該是一個信號:郭運昌不會讓那些忠心耿耿的部下“流血又流淚”。
隨後,在書記碰頭會上,薛祥提出:考慮到牛三立同誌被“掛”起來了,老是閑著也不是個事,是不是安排他擔任宗教局副局長,括號正科級?
李穀成與周大明交換了一下眼神,周大明點點頭,說:“我看可以。”
李穀成這才說:“那就這樣吧,薛書記你就找他談談?”
會後,薛祥讓秘書崔小華從牛三立房間把他叫到縣委。
牛三立進了薛祥辦公室,薛祥起身迎上去,與牛三立緊緊握手:“三立,委屈你了!”
牛三立鼻子一酸,有些激動地說:“薛書記,謝謝您!”
薛祥拉著牛三立在沙發上坐下,自己也坐在他身旁,察看著牛三立:“恩,氣色還好。”
牛三立笑笑,心裏在揣測:為何今天薛書記如此高調?
薛祥道:“三立啊,是這樣,經縣委研究,讓你擔任縣宗教局副局長,括號正科級。暫時先這樣安排,以後再調整。”
牛三立知道,就這打括號的副局長,怕也是薛祥給自己“爭取”來的,立即說:“我服從組織決定。”
“恩”,薛祥滿意地點點頭,“為你的事,市委郭書記發了話。”
牛三立心中一震:“郭運昌書記?”
“恩,郭書記很關心你。你知道就行了。”
牛三立點點頭:“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負郭書記和您對我的關心。”
“恩,工作上的事,目前你可能還使不上勁,索性低調些,目光放長遠一些。”
“我明白。”
薛祥就很欣慰:“明白就好!”
按照“低調”的原則,牛三立是在縣委下達任職文件以後,獨自一人去宗教局上任的。
上任之前,牛三立就把宗教局的基本情況搞清楚了,縣宗教局加上局長和自己這個副局長才6個人,內設機構隻有一個綜合辦公室。
局長羅臘根,50多歲了,圓臉,胖乎乎的,以前當過冠山鄉鄉長,有個綽號“羅大炮”,到宗教局一呆七八年,眼看快退休了,脾氣也收斂多了。
在羅臘根辦公室,牛三立很是誠懇地表示:“堅決服從羅局長領導。我年輕,有什麽跑腿的活,您就交給我幹。”
羅臘根態度不冷也不熱,說:“宗教局,別人可能不願來,我還不想離開呢。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不過,估計你也幹不長。那有20來歲的宗教局長?”
牛三立就笑:“您就把我當一跑腿的。”
羅臘根說:“小牛,你年輕,能力強,這是公認的,這樣安排你,我也不好說什麽。你要不想幹事,就當來這休養,我也理解;你要想幹事,我也支持。不過,花錢的事我就沒辦法,那得給財政局打報告。以前打過幾回報告,錢沒要來還惹一肚子氣。要錢的事,我是不想再幹了。”
牛三立就笑著問:“那您看有沒有不花錢也能做的事?”
羅臘根說:“有啊,你就先把國務院《宗教事務條例》好好看看,這是政策。怎麽說,怎麽做,全在裏邊了。”
宗教局是全撥款事業單位,窮得叮當響。為歡迎牛三立上任,全局人中午在外麵吃了餐飯,質量一般。
飯桌上,氣氛不算太冷,但也始終熱不起來。辦公室主任劉梅是縣政協副主席步海生的兒媳,老劉為副股級幹事,小成和小王為一般幹部。
牛三立是什麽人,為什麽會來宗教局,大家都心知肚明,跟他親近,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但他現在也算是宗教局的領導,表麵上還是要尊重的。
局長羅臘根帶頭舉杯,表示歡迎牛局長上任,大家都幹完了一杯啤酒,然後按官場規矩,牛三立向羅局長敬酒,再依次是劉梅等人先向局長敬酒,再向副局長敬酒。然後是牛三立再次給羅局長敬酒,依次給劉梅等人回敬。
一切都按規矩進行,氣氛則始終上不去,也沒有誰當著眾人向牛三立多表示出一點兒熱情。
小王說:“難得聚在一起喝一次酒。”
老劉也就接了一句:“媽的,全縣就我們宗教局福利最差!”
羅臘根臉色就不太好看,其它人則不作聲。
牛三立就道:“我想起一件事,是真事啊。有男女同事駕車出遊,出了市區,將車停在路邊,二人就親熱上了,警察過來了,問那男的‘這是不你的車’?男的回答:‘單位的’。警察一指那女的:‘她呢’?男的回答:‘也是單位的’。警察一聲歎息:‘媽的,什麽單位?福利這麽好?’”
眾人就笑,羅臘根也笑了,就勢說:“希望有一天,大家福利都好起來,‘單位的’。”
大家就哈哈大家,笑得比剛才熱烈多了。
薛祥副書記交待得很明白,將牛三立安排在宗教局,還是個副局長,就是個過渡,低調就行。但牛三立有自己的想法:低調可以,不做事則不行。自己本來就被人家打壓,再不好好做事,人家不正好有理由繼續壓製你?所以,自己不但要做事,還要好好做事。
要做事,還隻能做跟宗教局有關的事。
宗教局的主要工作職責,看似有十一、二條,核心的就三條:貫徹國家宗教方針;調研全縣宗教現狀,提出意見、建議;防止和製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進行非法、違法活動。
牛三立覺得,宗教局日常工作如何開展,多年來肯定有自己的套路,按套路做事,誰都會,體現不出自己的價值。所以,要找點以前大家沒想到也想不到的事做,這就必須“跳”出日常性工作。
確定了這一思路,他就想到了通南縣的“若雲觀”,能不能通過這個“若雲觀”與“若雲山道教文化”聯係起來。這個工作,應該不需要花多少錢,搞點研究,寫點文章,“發散性思維”一番,這可是自己的強項。
於是,牛三立設法找了一些資料,還特別去縣圖書館找到一位名叫曾昭義的老先生,借了有關通南縣的縣誌、野史,看了幾天,基本理出了一個思路,再決定去一趟道家“若雲觀”,實地考察一下。那“若雲觀”坐落在通南縣境內的若雲山,號稱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如今仍有一些道士在那修行。這些年政府多少也有一些撥款幫助修複,但資金有限,遠沒有形成氣候。
牛三立的想法是:通南縣是個窮縣,光靠政府撥款,“若雲觀”再過二十年恐怕也難形成氣候。有沒有可能找到別的出路?
沒曾想,“若雲觀”之行,不但讓牛三立與道家結了善緣,也成了牛三立“升官軌跡”的真正起點!
(看小說到文學網http://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