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對殺:無計算,不活棋_好奇心是魔王,提問是大將

第四部

對殺:無計算,不活棋

對殺:在圍棋比賽中,一大塊孤立棋子不可能活棋。為了活棋,必須與對方棋子展開對殺。

好奇心是魔王,提問是大將

最近,看到學棋的孩子,我直搖頭。指導對局結束後,教練要與孩子們進行複盤研究。孩子們根本就不向教練提任何問題。教練給他們講解的時候,他們也隻是在那裏唯唯諾諾,點頭應付。他們明明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些見解與教練不一致,但他們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聽著教練講解。長此以往,他們就不會有任何想象力和創造性,不會有自己的圍棋特點,很難形成自己的圍棋風格,最後也走不出教練畫的圈圈。對事情一定要抱有好奇心,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不斷地探索正確的答案。如果有什麽不一樣的意見,那就需要把自己的內心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內心有疑問不要忍

我對任何事情都懷有好奇心,也經常會有很多疑問。好奇心會引發疑問。一個疑問會引起連鎖反應,產生下一個疑問。有了疑問,絕對不能夠忍,不解決掉,內心一定非常難受。這也可能是我從一邊幹著繁重的體力勞動,一邊還在整理飛禽島固有的語言習慣和生活文化的父親身上繼承的好基因。

這裏講一件發生在我和大姐一起生活時的事情。我和姐姐都喜歡書,所以我們經常買書。通常買回來一本書,我會讓姐姐先讀。我一般是晚上在餐桌前一邊吃著拉麵,一邊看書。那一段時間,我養成了每天晚上都煮一碗拉麵吃的習慣。如果晚上不吃拉麵,心裏就感覺沒著沒落兒,就好像這一天的事情沒有完全結束。

我一邊吃著拉麵,一邊讀著書,一邊連珠炮似的向姐姐展開問題攻勢。由於姐姐提前看了這本書,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對於我提出的問題,姐姐回答得非常好。但是,經她這麽一解釋,我又產生了其他的疑問,接著又會提出另一個問題。就這樣,我一個問題連著一個問題,隨著閱讀的深入,感覺不斷有

更多的疑問出現,並且其難度像爬階梯越來越高。就這樣,我的疑問不斷地拋給姐姐。如果是達到了姐姐忍耐的極限的話,姐姐的回答最終會變得千篇一律。“作家是這麽想的,所以就這麽寫了。”

每個人讀書的風格也許存在差異。如果說姐姐看書是先理解作家的思路,然後按照這個思路去看書的話,那麽我讀書的風格就是分段式閱讀。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會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疑問。“這個人為什麽會是這個樣子?在那種情況下,如果是我,我應該怎麽辦?”我也知道問題特別多的話,姐姐會很不耐煩。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心裏的疑問不解決,我也不好受。

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能夠比以前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一些東西。讀書的時候,我的好奇心也沒有以前那麽旺盛了。話雖如此,我的好奇心並沒有因而消失。

最近,我總是有這樣一個疑問:“這個作家腦海裏到底有什麽樣的想法,才會寫出這樣的書呢?”

不管是容易懂的書,還是晦澀難懂的書,基本上都會讓我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疑問。我經常看到一些我無法理解的書,我的腦海裏始終有一個想法揮之不去,那就是我要弄明白這是一本什麽樣的書,講述的是什麽內容。我也很好奇,想知道是什麽原因讓我難以理解,不得其解。看到作者用這些簡單的文字創作出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我也很好奇。作者到底有什麽奇思妙想,才會寫出這變化無窮、妙趣橫生的文章?

我真的不知道這些在圍棋道場學棋的孩子到底有沒有這樣的疑問,還是他們有這樣的疑問,卻不願意說出來。即使說出來以後,教練感到不高興,也應該提出更多的問題。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有創意的想法和思維。

腦海裏的棋盤

盡管一邊讀書,一邊會產生好奇心和疑問,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看到棋譜,我卻一點兒也沒有好奇的感覺。雖然看到一些重要對局的棋譜會用心一些,但是以這樣的態度去學習,也鑽不

進去。

同輩的棋手的習慣是有選擇性地看一些棋譜作參考,主要是對局兩三天前對手的最新棋譜。我不愛看棋譜。在以前,姐姐和哥哥擔心我,總是問我。

“世石啊,明天、後天就要和常昊比賽了,是不是應該挑選他的一些棋譜看看啊?”

“好的。”

對局的前一天,我也不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麽。有一段時間,我對台球特別感興趣,會去打台球。有時候,我會選擇看書,或者看電視。雖然是重要比賽,但是我基本上不會做什麽特別的準備工作。所以周圍的人會擔心說:“真的不用事先做一些研究工作?”

遇到這個情況,我經常回答說:“我頭腦裏有一張圍棋盤。”

說實話,除了睡覺的時候,我的腦海裏總是有一張無形的棋盤。打台球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我沒有什麽可想的事情,腦海裏總被一張棋盤塞得滿滿的。平時,我不會特意運用腦海裏的棋盤,也就不會有什麽特別的感覺。但是有時突然之間,我會感覺到腦海裏有一種東西浮現出來。“啊?還有這樣的手段啊。”

由此看來,所謂的想法並不是一直在腦海裏揮之不去,通過反複研究才能夠得到的東西。我總是把腦海裏的東西掏空,什麽都不去想,做與圍棋完全不相幹的事情。有其他想法的時候,腦海裏會突然像開了電閘一樣,所有電燈都亮了,想法也一個一個地冒出來。這些想法也一一對應地在我腦海的棋盤裏顯現出來。

當然,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風格,不可能完全一樣,某一個問題也不可能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仔細想一想自己的這種風格的養成,我發現與動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和時間去努力的人相比,我算是比較懶的,隻是在腦海裏想一想。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這樣。但我分明知道,我的性格絕對是從父親身上遺傳來的。有時候,父親正在農田幹活,突然一拍手說,“啊,就是那句方言”,然後就扔下手裏的活計,直接跑回家,繼續編自己的詞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