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落子:帶著自信上戰場_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意義

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意義

自2004年起,我開始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與韓國的諸多棋戰、韓國聯賽,以及世界棋戰相比,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絕對毫不遜色。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之後,我不得不往返於韓國和中國之間,承受著這緊張的比賽日程。2010年,由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我退出了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但是在此之前,我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在韓國和中國之間坐飛機就像乘公共汽車一樣,是家常便飯。

讀秒一樣緊張的日程安排

說實話,2009年是我最困難、最勞累的一年。由於日程過於緊張,再加上積勞成疾,我的身體感覺有些吃不消。休職之前,我一年要下100多盤棋。

由於韓國圍棋聯賽有特殊的直播要求,所以每次比賽都是晚上7點至9點進行。正因為如此,我的體力負擔很大,有些透支。再加上還要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所以我的日程安排可以用圍棋比賽中緊張的讀秒來形容。

例如,在中國貴州下完比賽後,我必須在第二天早晨4、5點鍾乘車出發,兩個小時之後到達機場。經過2小時40分鍾的飛行之後,我到達仁川機場(由於沒有直航的飛機,我還得到北京轉機)。從仁川機場到韓國棋院,乘車也需要一兩個小時。接下來,我還要參加比賽。這節奏緊張的日程安排如同讀秒一樣,讓我一直有種腳夠不著地的感覺。

在韓國,我要參加棋戰的預選賽。比賽結束的當天,我還得飛往中國,參加第二天的比賽。中國的比賽結束之後,我又得馬上飛回韓國,參加下一輪預選賽。

由於我的日程緊張,在某一項棋戰的決賽中曾發生過這樣的事。這項棋戰是韓國國內最高棋戰之一,所以我必須傾盡全力下好這盤棋。但是,我第二天還要參加中國甲級圍棋聯賽的比賽。如果我當天不能夠乘坐最後的航班到中國,那麽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對局我隻能放棄。我的內心非常著急,所以比賽時我精神恍惚,行棋速度也是超常地快。我記不清楚當天的比賽是如何進行的,頭腦一直是懵裏懵懂的。結果到了機場,距離飛機起飛的時間也不多了。

說到這裏,也許會有人說,韓國的比賽日程已經很緊張了。既然覺得這樣緊張的日程安排令人窒息,那麽為什麽還要去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呢?

我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自然有我的理由。

拋開巨額的出場費不說,我參加中國圍棋聯賽是非常有意義的。中國圍棋甲級聯賽規模巨大,是韓國圍棋聯賽的兩倍左右。此外,為了適應比賽的直播要求,韓國聯賽采取的比賽方式是沒有用時的超快棋。但是,中國圍甲的比賽基本上是每方2小時40分鍾的慢棋,與世界棋戰的用時比較近似。還有就是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對於圍棋的學習和棋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雖然在一些世界棋戰中有機會與中國棋手交鋒

,但是如果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話,那麽我就能夠積累更多的與中國棋手較量的經驗。因此,為了我的實力增長,我是不會輕易放棄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機會的。如果說這一切都是為了錢的話,那麽我也不可能去經受這樣的勞累奔波,奔命似的來回穿梭,這麽執著地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了。

中國圍棋甲級聯賽把我從低迷狀態中救出

我之所以對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這麽鍾情,最大的理由就是在這裏找到了我成長的機會,並且從中獲得了很多東西,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層次。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我陷入了職業生涯的最低迷時期。與其說是狀態低迷,還不如說是我比較懶惰更恰當。2003年,我在第5屆LG杯世界棋王戰中戰勝了猶如難以逾越的大山一樣的李昌鎬九段,獲得了冠軍。之後,我又獲得了富士通杯冠軍。隨著成績的取得,我的驕傲自滿心理也膨脹到了頂點。

現在仔細想一想,這樣荒唐的心理真讓我有口難辯,苦不堪言。但是,在當時,“我是世界最頂尖棋手”的想法一直支配著我的大腦思維。如果精神懈怠的話,那麽這種不良情緒立即就在成績上體現出來了。

獲得富士通杯冠軍之後,我有些忘乎所以了。平時,我的勝率保持在70%左右。但到了2003年末,我的勝率隻有區區50%。50%左右的勝率不可能保證我取得什麽像樣的成績。如同從天堂到地獄一樣,我徹頭徹尾地陷入了低迷狀態。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從2004年開始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我的確從方方麵麵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與韓國完全不同的一個國度,我收斂起驕傲自滿的心態,收拾好心情,重新出發,並最終恢複到了以前的狀態。如果說從2005年開始我迎來了出成績的轉折點的話,那麽功勞自然就應該算在我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上。對於職業棋手來說,一旦出現了低迷狀態,就很容易長時間持續低迷。有的棋手甚至再也無法擺脫這種低迷狀態,最終放棄圍棋。借助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機會,我徹底擺脫了這種危機深重的狀態,並煥發出新的活力。

由於我當時狀態比較低迷,所以在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第一年並沒有取得突出的成績。但是,在新的環境裏,我慢慢熟悉了中國棋手的特殊風格。這也更加豐富了我的圍棋風格。至今,我仍然對當時邀請我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貴州隊感激不盡。

在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中,我學到了在韓國絕對學習不到的東西。雖然語言上表達起來比較困難,但是韓國棋手和中國棋手之間的確存在著風格上的差異,即棋風有所不同。至於和他們對局的時候,到底有什麽不一樣,我很難準確地描述。這隻有通過實戰才能體會出來,也就是常說的“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通過這樣的體驗,我明白了包括棋感在內的很多東西。這是在世界棋戰中很難找

到的一種感覺和體驗。

通過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我的圍棋風格漸漸成熟。我吸收了他們棋風的優點,也使我的棋風具備了多樣性。總之一句話,我在中國學到了在韓國學不到的東西。我也明顯地感覺到了我的成長和進步。對於職業棋手來說,誰願意輕易錯過這走向成為頂尖職業棋手道路的機會呢?

當然,由於我是韓國棋手,所以對於韓國的圍棋愛好者、我所屬的棋隊和我的讚助商來說,我更應該集中精力參加韓國的棋戰和韓國圍棋聯賽,取得好成績。但是,如果進行換位思考的話,我在中國學習到很多東西,提高了棋力,將來能在世界棋戰中戰勝更多的中國棋手,也正是韓國圍棋界所希望看到的結果。特別是近年來,在世界棋壇形成了韓國和中國並駕齊驅的兩強相爭之勢,那麽韓國圍棋界也就更加需要我這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棋手。

最近,有很多韓國職業棋手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2010年,李昌鎬九段登陸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目前,中國圍棋聯賽有三級,即甲級、乙級和丙級。我從2004年起參加中國圍棋聯賽最高級別的甲級聯賽。

如果從日程安排來考慮,參加中國圍棋乙級聯賽最為便利。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賽程很長,比賽之間的間隔也很長。所以每參加一輪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對局,我都得在韓國和中國之間往返一次,耗費大量的體力和財力。參加中國圍棋乙級聯賽就很簡單,一個賽季下7盤棋,並且是在11天之內的短時間裏完成,相對集中,不會感覺到拖累。就收入而言,參加乙級聯賽的收入也不見得比參加甲級聯賽的少。因為每一支參加乙級聯賽的棋隊的目標都是為了升上甲級。因此,棋隊的資金投入也不亞於甲級聯賽的投入。

我之所以堅持參加甲級聯賽,主要是我認為參加甲級聯賽更好。雖然一年內要在韓國和中國之間往返10次左右,會產生日程上的衝突,給體能帶來較大的負擔,但是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參賽棋手都是中國水平最高的。這對於我提高自己實力有非常大的幫助。

有些愛好者會很好奇,不知道“世界圍棋第一人”李昌鎬為什麽不參加甲級聯賽,反而選擇乙級聯賽。事實上,對於李昌鎬來說,不論參加的是中國圍棋甲級聯賽,還是乙級聯賽,並沒有本質意義上的差別。即使李昌鎬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也很難說就一定能夠讓李昌鎬式的圍棋風格得到提升。因為李昌鎬的水平和實力已經是世界最高的了。還有一個原因是李昌鎬已經快40歲了,國內的比賽日程已經非常緊張了。如果再參加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的話,那麽李昌鎬將不可避免地在韓國和中國之間往返奔波,會給體力帶來一些負擔。在中國圍棋乙級聯賽中,也有很多優秀棋手,整體實力與甲級聯賽相比並沒有巨大的落差。因此,我認為參加中國圍棋乙級聯賽對於李昌鎬調整狀態、轉換環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