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地球末日——異形入侵危機_第十章 地球反擊戰——進攻異形指南

第十章 地球反擊戰——進攻異形指南

始於防禦,終於進攻。異形踐踏著人類的家園,我們除了防禦和逃生外,還要拿起武器,盡一切可能將異形趕出人類的家園。

在與異形的遭遇戰中,首先講究的是輕裝上陣。好萊塢大片和射擊遊戲絕對是你最差的導師。那隻是娛樂,常常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身上的武器越多越好,恨不得將所有殺傷性武器集於一身,這會讓你死得更快。

進攻要領

一、近戰武器=自殺

異形引以為傲的武器是什麽?不是鋒利的爪子,也不是標槍一般的尾巴,更不是流著口水的內巢齒,而是腐蝕性極強的酸性血液。有著“移動酸性容器”美稱的異形,無時無刻不讓有機生物忌憚它們身體裏的電解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本領,頗具“七傷拳”本色。

異形這種本領使得所有近距離攻擊通通變得一文不值,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兵器通通淪為紙上談兵。近戰武器攻擊異形堪稱史上最餿的點子,酸性血液不但能腐蝕你的武器,沾到身上更會融化你的肌肉,滲透至骨骼,即便僥幸存活,也要落個毀容甚至半身不遂的下場。

鐵血戰士曾經針對性地製作了防腐蝕的近戰武器——腕刃,但這種科技是人類遠遠達不到的。況且,就連鐵血戰士也是在肩炮能量耗盡的情況下,迫不得已才考慮腕刃。因此,即便身邊有稱手的家夥,也絕對不要和異形打肉搏戰,哪怕你是世界甚至宇宙格鬥冠軍,哪怕你擁有最鋒利的大馬士革刀。近戰異形,無疑是人類通往地獄的一條捷徑。

因此,放棄你那做工精美的刀劍吧,使用遠程武器,是你最好的選擇。

二、“禁止Reload”

這是所有現代戰場上最基本的定律,當你衝著異形怒噴火舌的時候,要時刻留意彈匣裏子彈的剩餘量。

好吧,讓我們詳細講解一下流程。人類對彈藥耗盡的反應時間大約為0.4秒,也就是說,當子彈耗盡時,我們至少要扣動兩下扳機才會意識到“沒子彈”。接下來是一套電影裏常見的熟練動作,退彈夾,拿出另一個彈夾重新裝彈,拉動槍栓子彈上膛,繼續開火,這個動作耗時大約4秒。從發現沒子彈到重裝彈藥,總計至少耗時4.4秒,而且這是對一個老手而言。對於新手,對於那些拿著霰彈槍之類滑膛槍的弟兄而言,耗時無疑更長。

人類軍團麵對異形基本上都是近距離遭遇戰,緩衝時間不多,4.4秒的耗時是致命的,沒有密集的火力防線,異形很可能下一秒就衝到你麵前,而你手中的家夥又不聽使喚,意味著迎麵撲過來的不是異形而是真正的死神。

因此一定不要在戰場上換彈藥,戰場上禁止Reload。子彈用光,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包括更換武器或者尋求團隊配合,甚至逃跑。無論哪種方式,都要比裝彈時被撲過來的異形殺掉強百倍。

三、“二鬼拍門”

比戰場上換彈藥更加令人沮喪的是什麽呢?那就是發現你子彈用光了。戰場上發現槍裏沒子彈和彈盡糧絕是不同的概念,前者還可以重新裝彈,後者是在遺憾地告訴你,你的槍已經變成了一堆廢鐵。

“二鬼拍門”,就是你必須擁有兩種不同規格的武器。這兩種武器要分清主次,選擇不同種類,比如兩支突擊步槍隻能加大你的耗彈量,是非常不科學的。一件主武器,比如突擊步槍用於進攻;一件副武器,比如手槍甚至冷兵器,作為防身用具。重裝子彈的時間至少三倍於換槍,當一種武器彈藥耗盡或者需要裝彈時,馬上換備用武器,這比站在原地等著跟異形自由搏擊強很多,大大提高了戰場生存概率。

“第二次異形事件”中,蕾普利筆記記載:

“我拿了兩件武器,M41A脈衝步槍和M240火焰噴射器,用黑色膠帶將它們綁在一起,並在上麵固定了一隻手電筒。另外,我還拿了一條M40榴彈背帶。”

“二鬼拍門”使她在異形皇後的巢穴大發神威,掃平了所有異形卵,迫使異形皇後逃走。

四、熟悉你的武器

無論你選擇哪種武器,首先要熟悉武器的使用方法,例如冷兵器中弓箭的拉伸和瞄準要領,還有各種槍械的操作方式,這就需要平日適當地練習。另外,天氣和環境的影響、槍械的後坐力等因素也要考慮進去。即便時間緊迫來不及訓練,也要抓緊時間弄明白如何讓手中的殺傷武器發射出去。即便打不準,也比束手就擒強。千萬不要出現異形來襲時,槍沒有開保險栓無法打響這樣尷尬的死亡。

五、不要讓武器成為你的累贅

好萊塢大片和射擊遊戲絕對是你最差的導師。那隻是娛樂,常常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身上的武器越多越好,恨不得將所有殺傷性武器集於一身。但現實中,尤其是麵對異形這種上躥下跳的生物,人類無論逃亡還是進攻,首先要具備的是靈活性,身負超重的武器還打算飛簷走壁顯然是不現實的。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負重極限是體重的兩倍,如果負重行走,最多可攜帶與體重相當的物品。假如一個人體重65千克,要想行走的話,可以負重60~70千克。

殖民地陸戰隊的野外生存訓練要背負30~40千克的武器裝備和生存物資,這種情況隻針對受過嚴格訓練的特種兵。

對於普通人,1998年,英國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選擇了男女各11名受試者,分別背負自身20%~60%的重量,在平地行走40米。結果發現,隨著負重的增加,雙腳支撐地麵的時間越來越長,步幅下降,下肢關節也隨之發生變化。正常人最高負重為體重的60%~70%,而且男女在相同負重情況下差異明顯。也就是說,一個體重65千克的特種兵,負重40千克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行走和作戰。而對於普通人,這種重量隻是剛剛可以移動而已,更不要說跑跳了。

關於武器的重量,一支未裝子彈的M4A1突擊步槍重量為3千克,美國海軍陸戰隊標配子彈背包,可容納500發5.56毫米子彈,重量大概為19.5千克。中國97式突擊步槍空槍重量為3.35千克,500發5.8毫米子彈重量大約20千克。單單為一支突擊步槍提供的“口糧”,就已經消耗掉了一個人最高負重的1/3,行走負重的一半。麵對異形打算跑路或者追殺時,這些重量顯然已經成為你的累贅。

因此在與異形的遭遇戰中,首先講究的是輕裝上陣。一方麵要注意後期補給,將大部分武器留在大本營或者藏匿起來,選擇稱手而輕便的家夥;另一方麵,為了不使武器成為累贅,考慮到長時間負重行走容易腳底起泡、應力性骨折、腰椎間盤突出等損傷,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訓練,增強體能和負重能力,同時要調整身體狀態和步伐,注意負重背包的舒適性以及身體能量補充,以應對不時之需。

六、禁入巢穴

任何情況下,不要接近異形巢穴,那裏是它們的大本營。深入敵人重地腹背受敵,不僅犯了戰場大忌,而且在異形的包圍下生還率極低。

這與異形闖入人類領地不同,它們是侵略者,力量高於人類。我們闖入異形巢穴,深入虎穴不說,巢穴中構架複雜難辨,通道狹窄,縱橫交錯,進去容易出來難。異形皇後正端坐產卵,行動不便,闖入巢穴將火舌一股腦兒地發泄在皇後身上,給異形來個“斷根”,此舉固然充滿誘惑,但之前穿越異形海洋是非常可怕的。

因此遇到異形巢穴時,要集中火力進行摧毀,重型武器開道,實施遠程打擊,這樣可以將人員傷亡降至最低,還能端掉異形的老巢,真正的“扼殺搖籃計劃”。

七、識影尋蹤

異形可以通過信息素甚至超聲波追蹤人類,導致我們無論藏在哪個犄角旮旯,都能被這些天生獵手發現,相當鬱悶。但人類也有一個優勢,就是異形通常夜間活動,白天藏起來養精蓄銳。利用這個優勢,在白天大好時光展開反擊戰,逆向追蹤才是王道。

了解異形的蹤跡,通常在於以下兩個方麵:

1.區域定位

通過對異形習性的描述,我們了解到異形喜歡待在什麽地方,擅長在什麽地方築巢。在所有異形事件中,通常會在這些區域發現異形的築巢痕跡:

下水道

核電站

大型散熱裝置下方

醫院

飛船貨艙

這些地點都具有陰暗、潮濕、封閉、容易積溫、地形複雜等共同點,是異形建築老窩的理想場所。

2.定向追蹤

異形不與外界進行熱交換,意味著人類與異形發生遭遇戰時,紅外係統和熱感應裝置可以扔掉了,唯一能派上用場的就是動態感應器。該裝置原理是根據輕微空氣密度發生的變化來定位異形,但範圍隻有5~20米,也就是說,隻有異形接近使用者時才會顯現出動向。

除去科技手段,我們還可以根據一些常識定位異形,比如它們利用通風管道和排氣設施中出沒,可以大大縮小異形出沒的範圍。最重要的一點,異形時常“垂涎三尺”,地麵、牆壁通常會留下異形活動過的蛛絲馬跡。

●黏液。這是異形的體液遇到空氣氧化後形成的膠狀物質,隻要發現這種黏液存在,就證明異形曾經來過這裏,附近至少隱藏了一隻異形,要立刻做好戰鬥準備。還可以追蹤黏液方向,找到異形的老窩。

●腐蝕痕跡。當在地麵發現酸血腐蝕的痕跡,小心,這是一隻受傷的異形,走不了多遠,很可能困獸猶鬥。

八、雙向被動

人類在進攻戰術的選擇中,是一種雙向被動作戰方式。

何謂雙向被動?

首先異形感官能力高出人類幾倍,對人類的行動了如指掌,但人類對異形的活動知之甚少,這是第一個被動。

其次,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異形的進攻和防禦都是有針對性的,而人類的進攻和防禦都是被動選擇。假如發現異形動向,該區域就是進攻和防禦的主要地點。但在沒有發現異形活動的地方,並不意味著該區域就沒有異形。人類製訂進攻策略時比較盲目,這是第二個被動。

如何正確處理雙向被動的作戰方式,就是要將集團作戰與遊擊隊戰術結合起來,將集團兵力分散成幾個協同作戰的小分隊,采取地毯式搜索。而且在遭遇戰中,異形通常是主動送上門來,也導致人類無法發動閃電戰和偷襲戰,因此高度的警惕和精良的裝備必不可少。同時,要講究團隊內部合作和團隊間的合作,互通有無,隨機應變,這些都是人類一方的優勢。隻有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才能在異形遭遇戰中看到勝利的希望。

九、製空權

製空權是近代戰爭中最關鍵的一環,在異形危機中是人類最大的優勢,暫時沒有發現會飛的異形,因此危機發生時,人類的最大優勢就是製空權的掌握。

接下來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無論“外科手術”還是“地毯式”,唯一要顧忌的就是人類與異形的戰略緩衝帶。異形滲透至人類內部,如何在空襲中避免傷及人類,是個大問題。就算現代戰爭,空襲誤傷率也不會歸零。“二戰”中,葬身於己方炮火的最高將領是意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在托卜魯克上空被自己的高射炮擊落。誤傷無法避免,這是空中打擊中最令人撓頭的事情。

因此這裏將該條目放在最後,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作為平民,擠破腦袋般的逃生,是在逃離異形危機,也是逃離己方空襲。隻有一點可以肯定,在人類大規模逃生階段,集中轟炸人類撤離的區域,才有可能將誤傷率將至最低。

殺傷異形基本參數

一、殺傷動能

“布維島事件”中,艾麗莎·伍茲就用一把建築用射釘槍近距離狙殺了一隻異形。

“康尼森鎮事件”中,一夥兒平民和科羅拉多州國民警衛隊使用M4A1突擊步槍打碎了幾隻異形的頭部。

這兩起事件的共同點,就是證明了地球武器,無論槍炮還是冷兵器,都可以對異形造成傷害。而究竟多大殺傷力才能貫穿異形那磷酸鹽組成的外骨骼,一直都是維蘭德異形小組研究的課題。異形的外骨骼最厚處為胸腔,達到10毫米,最薄弱的頭部僅有5毫米,而外骨骼的布氏硬度為6~7HBW。研究人員曾經指出:“異形並不是堅不可摧,它和我們人類一樣,隻要貫穿外骨骼,破壞它的肌體組織,就會造成神經性創傷。”

研究表明,自動步槍、漁叉槍等武器射出的子彈或者尖銳物體,不考慮要害部位情況,使人類喪失戰鬥力的子彈落點動能最小為78.5焦耳,而貫穿異形外骨骼的最小動能大約為80焦耳。注意,打穿外骨骼並不代表異形的死亡,隻是使它們遭受創傷。

二、致死能量

一顆子彈、一枚氣釘擊中異形的前額部位,就可以殺死它們。但是異形行動極為敏捷,在戰場上,如果不是撞大運或者近距離狙殺,是很難打中要害部位的。

“致死能量”並不是單純的動能疊加,雖然異形殺傷動能與人類相近,人類武器可以穿透它們的外骨骼,但異形的生命力極為頑強。一顆子彈命中人類的胸腔很可能導致死亡,而命中異形的胸腔,異形至少還會保留80%的戰鬥力。這就需要人類耗費相當比例的彈藥才能將一隻異形完全殺死。

分析異形突發事件案例,發現大部分人類軍隊和平民在遭遇異形時,都采用“盲打”這種方式,衝著異形狂瀉子彈。這種方式相當耗費彈藥,根本無從考證有多少子彈打在了異形身上,精確考證異形究竟命中多少槍才會死。

2004年的“康尼森鎮事件”中,生還者凱莉是用一支裝滿30發子彈的M4A1打死了兩隻異形,平均下來,殺死一隻異形耗費10~15發步槍子彈。除此以外,研究人員還對其他幾起異形事件中的武器使用率進行了分析,得到

的結論與凱莉的描述大致相同。因此,除去擊中要害部位,在一定距離內,殺死一隻異形需要耗費8~13枚子彈。

上帝保佑,希望在遭遇戰中,無論撞大運也好,還是射擊準確也好,能擊中異形的要害是再好不過的了。

三、安全距離

貫穿異形外骨骼除了能使異形受傷,還會使它們血液四濺。由於異形外骨骼包裹了內部集體組織,使得異形好比一個裝滿濃酸**的罐頭,子彈進入異形體內被腐蝕之前造成的創傷麵和空腔效應,會使得異形體內壓強倍增,血液從傷口處噴射出來。在它們身上多開幾個孔,甚至會導致異形身體局部炸裂。這與子彈打斷人體的動脈血管是同一個道理。

“第四次異形事件”中,據生還者之一約翰納透露,當時他使用一把“史密斯·威爾斯”手槍貫穿異形頭部,造成異形頭部後延炸裂,肌肉組織四處飛濺,“異形炸裂後,周圍3~5米的區域到處都是酸腐蝕物體的‘噝噝’聲”。

另外,異形的尾巴攻擊也是要考慮的因素。成年雄蜂異形的尾巴大約2米,戰鬥異形、鐵血異形、異形皇後的尾巴更長,一隻倒掛在4米高的倉庫天花板上的雄蜂異形,可以用尾巴給下麵行走的陸戰隊員來個“開瓢兒”。

因此人類與異形交火時,要與異形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被稱為“安全距離”。除了采用重型武器轟炸產生的斷肢滿天飛之外,單兵對戰異形時,防止血液濺到身上、防止異形尾巴攻擊的距離為3~5米,安全距離取最大值:5米。

注意,“安全距離”並不是絕對安全。不要以為時刻與異形保持5米以上就會一切應對自如,5米並不是一個生死界限,隻是一個相對安全的理論值。遇到禁衛異形甚至異形皇後,離它們越遠越好,同時不要忘記,異形還有“噴酸”這一遠程攻擊手段。

四、有效殺傷距離

任何武器都有固定的射程,考慮到空氣阻力和環境影響,考慮到異形的外骨骼厚度,最大射程很可能達不到貫穿異形骨骼需要的殺傷動能。因此要考慮武器的“有效殺傷半徑”,在這個距離內攻擊異形,可以對異形造成有效傷害,同時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攻擊,節約彈藥。

不同武器的有效殺傷半徑不同,不過所有武器的有效殺傷距離都具備一個共同點,就是子彈飛行的速度越快,產生的動能越大,穿透力越強。因此,攻擊異形時,在保證自身的安全距離的前提下,距離越近,對異形造成的傷害越大。

遠程火力:單兵熱兵器

對於攻擊異形的遠程武器來說,熱兵器遠遠要比那些依靠人力發射或者投擲的遠程冷兵器強很多。從中國隋唐時期發明火藥開始,再到核技術,熱兵器的普及改變了戰爭規則,改變了世界。當地球抵禦外來物種入侵時,熱兵器便是關係到人類存亡的決定性力量。

一、手槍

短小精悍的手槍是人類最好的自衛武器,擁有火力強、攜帶方便等優點。

1.轉輪手槍

轉輪手槍在民用槍械市場上是最受歡迎的槍種。如果你的隊伍裏有一名警察,轉輪手槍的出鏡率相當高,雖然當今世界不少國家都用自動手槍取代了轉輪手槍作為警用手槍,但轉輪手槍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仍然得到廣大警察和平民的喜愛。

2.自動手槍

自動手槍如今逐漸取代轉輪手槍成為軍警民用的首選武器。自動手槍經過不斷改進,啞火率大大降低。而且自動手槍操作簡便,裝彈時間也很短,一個經過訓練的人換彈藥的時間為4秒左右,因此在異形遭遇戰中,擁有一把自動手槍,生存率無疑會大大提高。

3.使用策略

●除去奧地利格洛克18這樣的全自動手槍外,手槍仍以“點射”為主。考慮到異形的敏捷度和外骨骼厚度,攻擊異形時要更近一些。

●根據不同距離掌握好射擊節奏,一來可以提高命中率,二來能夠節約彈藥。當目標處於20~30米時射擊精度不佳,最好不要快速連發,兩發子彈之間要有一點停頓;當異形處於10米左右或更近時,要求使用者快速連續扣動扳機,采取連射的方式射殺異形。

●由於轉輪手槍體積較小,很多人認為轉輪槍威力不及自動手槍,其實這是一個錯覺。轉輪手槍規格不同,威力也就不同。小號槍如電影中常出現的“點三八”威力不佳,大號槍如“蟒蛇”則威力強勁。轉輪手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普遍能夠發射大威力子彈,如“麥林彈”,是一個“全能射手”,而自動手槍隻有“沙漠之鷹”等少數大口徑槍械才能兼容該類槍彈。

●由於轉輪手槍沒有退彈功能,所有火力都提供給了彈頭部位,導致後坐力很大。著名的史密斯·韋森公司M500轉輪手槍,發射彈藥與“沙漠之鷹”相同,威力和後坐力卻是後者的兩倍。因此無論口徑大小,轉輪手槍射擊時最好采用雙手持槍,才能提高射擊精度,而自動手槍則沒有這種特殊要求。

●自動手槍乃至大部分自動槍械子彈打光之後都會“空倉掛機”,轉輪手槍卻沒有這種“善意提醒”。初學者扣動扳機槍不響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彈盡糧絕。因此,對於初學者,自動手槍要比轉輪手槍更實惠一些。

二、突擊步槍

現代戰爭中的主流單兵武器,也是人類軍團對抗異形的主要攻擊手段。突擊步槍因射速快、火力足,能為人類提供最好的火力保護,但普及率同樣是個問題。

●為什麽突擊步槍能成為抗擊異形的主要武器呢?因為突擊步槍通過調節發射模式,可選擇單發和連發,可攻擊一個點,也可攻擊一個麵。由於異形善於偷襲,突擊步槍最好放棄單發模式,隻有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才考慮單發。

●一般而言,使用者需要采用“三連發”或者“五連發”這種點射方式攻擊異形。點射的距離不宜過遠,對於一個未經過訓練的射手,很難打中20米外的移動目標。這就需要當異形接近時,瞄準它們橢圓形的頭部。常規下5~10發子彈就可以打爆異形的天靈蓋,即便打不準,也會使異形行動力降低。

●掃射是一種看似火力強但不實用的方法。突擊步槍的彈匣容量並不支持掃射這種模式,這就需要集中火力對付其中一隻逼近的異形。

●突擊步槍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有槍托,當你犯了“戰場上裝彈”這種錯誤,恰好又有一隻異形近在咫尺,就需要你立刻揮動槍托猛擊異形的頭部,將異形逼開一段距離。利用這個時間差,你可以完成裝彈或者逃跑。雖然這種方式是非常危險的措施,但仍然要比坐以待斃值得一試。

三、狙擊槍

與異形交火時用狙擊槍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中距時異形移動速度快,在瞄準鏡裏根本瞄不準它的身影,遠距時善於隱藏的異形又不會在光天化日下大搖大擺地等著被爆頭,而近距時,大部分半自動狙擊槍強大的後坐力使得狙擊槍不但打不準,反而成為你的累贅。

●最好配備動態顯像瞄準鏡,即便沒有這種高級裝備,配備一個夜視瞄準鏡也可以,否則狙擊槍隻能當半自動步槍用。而且同機槍類似,反器材狙擊槍隻適合陣地防守。

●假如沒有以上兩種裝備,那就要憑運氣了。首先要熟悉異形的習性和行動方式,瞄準它們喜歡攀爬的位置,將其擊殺。

●一塊空曠的場地是狙擊槍威力發揮至最大的場所,因為空曠區掩體較少,可以發現較遠的異形,但異形似乎不太願意在這種地方出沒。

●一旦遭遇近程戰,就需要放棄瞄準鏡,把狙擊槍當作大口徑步槍用。一般12.7毫米狙擊槍對異形造成的傷害是致命的,隻要打在異形身上,完全可以將其打個“透心涼”。一擊必殺是狙擊槍的優點,堪稱“戰場殺手”。

四、霰彈槍

霰彈槍因為其大口徑和霰彈威力成為近戰武器之王。麵對異形時,這種武器可謂毀譽參半,一方麵該槍近戰威力大,另一方麵是霰彈槍的裝彈方式夠人喝一壺的。

●霰彈槍舊時被稱為獵槍,可以發射霰彈或者大口徑高能獨頭彈,但由於其滑膛槍的獨特供彈和射擊方式,發射獨頭彈射速低,不如突擊步槍甚至半自動步槍方便,因此霰彈槍還是老老實實地走傳統路線吧。

●霰彈槍可以裝鹿彈,對付異形彈丸越大越好,尤其是大號彈丸,每一發所產生的動能都與手槍子彈相當。近距離無須考慮精度,隻要對準異形,完全可以在其身上開幾個洞,整個世界都清靜了。比如雙管獵槍,威力大得驚人,聲音足以震撼整個異形老巢,甚至會產生“無上裝表演”這種現象。

●不要拿著霰彈槍在中遠距離和異形硬拚,幻想著霰彈槍能打擊多個異形。距離稍遠,霰彈的殺傷力分散,不足以貫穿異形的外骨骼。使用霰彈槍最好是在拐角或狹窄地形,近距離截殺異形,注意不要讓酸血飛濺到身上。

●霰彈槍的容彈量小,裝彈時間又特別長,導致彈藥總嫌不夠,應當與其他武器配合使用。

●霰彈槍大部分為半自動式,隻有少數采用全自動式。比如AA-12自動霰彈槍,使用彈鼓供彈,不但擁有極強的近戰能力,甚至能發射小型高爆榴彈,在中遠距離戰鬥中也能發揮壓倒性的作用,但巨大的後坐力是該槍最大的缺點。

五、火焰噴射器

異形怕火,因此沒有比火焰噴射器更能在異形戰場上發揮威力的了。但是火焰噴射器同樣有戰術要領,才能將該武器的最大功效挖掘出來。

●火焰噴射器的燃燒劑瓶裝的是汽油,這是一個常識性錯誤。軍用火焰噴射器油料中含有大量黏合劑,比如稠化汽油,火焰溫度高,而且黏附力強,一旦黏附在異形表麵,就會造成持續性的火焰傷害。

●異形持續遭受火焰噴射器的攻擊時會產生“硬直狀態”,因此持續噴射火焰是短時間內殺死異形的有效方式。

●火焰噴射器的持續噴射時間跟燃燒劑瓶的容量息息相關,一般大容量的儲罐可達18升(分別裝在三個儲罐內),但持續時間不長,重量也相當可觀,“二戰”中著名的35型火焰噴射器重量高達40千克。因此火焰噴射器也可采用“點射”的方式,對準異形,黏合劑會使火焰與異形來一個長時間親密接觸,“點射”幾下,異形宣告死亡。

●火焰噴射器射程不遠,屬於近程武器,使用火焰噴射器持續攻擊異形時,需要注意走位和躲避。

●由於異形外骨骼的結構,持續噴射火焰相當於給它們持續加溫。一般而言,持續噴射火焰4~5秒的時候,異形的外骨骼還未燒化,但體內的酸性血液已被加熱至沸騰,這樣異形就相當於一個危險高壓罐,會發生炸裂,血液會飛濺到安全距離以外。因此要做好應急措施,持續噴射3秒時要後退,以免濺上酸血。

●火焰噴射器不僅可以燒死異形,還可以用來摧毀異形的巢穴和異形卵,因為它們都和異形擁有同樣的物質成分。

六、單兵爆破型武器

諸如雷管、榴彈發射器、RPG火箭筒,甚至單兵反坦克導彈這些武器,就像在其他戰場上一樣,無論投擲型還是火箭驅動型,其巨大的威力往往會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不過在異形戰場,由於異形的高度敏捷和分散戰鬥,熱感和紅外激光製導又全無用武之地,這類武器對於異形的殺傷力要降低不少。因此單兵爆破武器的主要用途在於攻堅,破壞異形的巢穴。至於點殺,想要依靠這些武器炸爛異形顯然不太現實。

1.雷管

●異形不是喪屍,後者會對扔出去的雷管的聲波頻率和發光標示燈產生濃厚的興趣,飛蛾撲火。異形則不然,它們眼中隻有人類,基本不會被聲東擊西的方式幹擾。隻有信使異形智商較低,還保留著宿主的本能,比如“第三次異形事件”中,那隻信使異形就被發煙棒所吸引。

●異形戰場上,雷管或者手雷這些投擲型武器爆炸後的破片,或多或少會對周圍的異形產生傷害。但除了信使異形,沒有異形會老老實實待在原地。

2.榴彈發射器

同投擲型的雷管類似,與突擊步槍合為一體的附裝型單發榴彈發射器,能夠做到火力進攻和大麵積破片傷害效果,是異形戰場上的主要單兵武器。

●榴彈發射器采用火藥高壓激發的發射方式,命中率當然要高於手拋型手雷,但精度依然有限,通過準星調節的發射方式想要給移動迅速的異形造成大麵積殺傷相當困難,還不如扔一顆手榴彈來得實惠。因此要盡量避免用榴彈發射器攻擊異形,最好還是用於破壞異形巢穴和掩體。

●槍掛式榴彈發射器發射方式不一,采用迫擊炮式的拋物線發射方式射程較遠。國產LG1-I型35毫米槍掛式榴彈發射器最遠射程可達500米,而像步槍那樣平射被稱為“非正確發射”,最遠隻能打到35米甚至更近,而破片容易傷到使用者。

3.RPG火箭筒

曾經在基地組織中叱吒風雲的RPG,在異形戰場上同樣優越感十足。同以上幾種武器類似,火箭筒命中成年異形的機會不大,但對於禁衛異形、異形皇後這樣的高等異形,RPG可以收到點殺的效果。

●高等異形的行動雖然迅速,但體積過大,轉身比較慢,碩大的頭冠非常招風,極容易成為進攻目標。攻擊高等異形最好不要與它們正麵衝突,因為火箭彈雖然飛行速度為294米/秒,但初速很低,加上距離遠和異形的敏捷,一旦放空炮,短時間內,你手中的RPG隻能當金箍棒用。

●攻擊異形時要采用迂回戰術,最好繞到背後或側翼打埋伏。雖然異形感官靈敏,對人類的伏擊很容易察覺,但在集團作戰中,多方火力支援,偷襲也不是沒有可能成功。距離要選擇得當,太遠不易命中目標,太近容易傷到自己,50~80米最佳。瞄準高等異形臃腫的身軀,發射火箭彈,如

果命中目標,就算不死,也會身負重傷。

●你隻有一次機會,發射後無論命中與否,你都會暴露目標,沒有時間去二次填裝火箭彈,生死在一線間。

七、射釘槍

“布維島事件”中,艾麗莎用一把射釘槍近距離刺穿了一隻異形的頭部。那麽實戰中,射釘槍這種非軍用器材的威力如何呢?

●射釘槍的原理與軍用武器類似,射擊時扳機擊發射釘彈底部產生火藥燃氣,將射釘打入建築物內,殺傷力雖不如一般槍械,但足以殺死人類。稍加改造,比如加長槍管提高初速和填裝火藥增加動能,射釘槍的威力也會增加,可以射殺50米開外的水牛,威力不容小覷。

●射釘槍的威力不如槍械,射擊距離相對要近一些。

●細長的射釘射入異形體內,會在前端造成一個非常微小的穿孔,不會產生空腔效應,即使打穿異形,也隻會讓血液向後噴灑。因此射釘槍可以超越安全距離,采用近距射擊。

●不過這種情況也要因地製宜。首先,近距射擊要考慮到異形的爪部和內巢齒的攻擊範圍是1~1.5米;其次,射釘槍的威力還是比較小,如此近距離射擊,幾發射釘如果沒有對異形造成致命傷害,你連逃跑的時間都沒有。

綜上,射釘槍因其自身特點,屬於一種破釜沉舟的保命武器。射釘槍可以采用近距射擊,而且一定要瞄準異形的頭部,一擊必殺,同時與其他武器配合使用。

中距搏殺:冷兵器的選擇

用冷兵器跟異形玩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餿的主意。

冷兵器有其自身的優點,例如結構輕便、易製造,但缺點也相當明顯,殺傷力不足,技術要求高。但是,遭遇異形,尤其是彈盡糧絕時,使用冷兵器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建議:一切冷兵器都隻是在武器匱乏的情況下才考慮,同時也需要隨身攜帶一種稱手的冷兵器防身。

一、射擊類

1.弓箭

隨著熱兵器成為現代戰爭的主流,曾經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弓箭已經退出曆史舞台,成了競技類武器。弓箭有著熱兵器無法比擬的輕便和簡易等優點,但缺點也相當明顯,這與使用弓箭的人密不可分。一個未經訓練的人,射中十米開外移動目標的可能性為零,這就使弓箭的可用性大大降低。不過,極端環境下,其他武器匱乏時,這種簡易的兵器可以成為救命稻草。試想一下,當一隻異形向你撲來,進入有效殺傷半徑甚至更遠一些時,一個拉滿弓的人瞬間射出一箭,甚至可以對異形造成致命傷害。

(1)弓箭分類

●簡易弓。DIY弓箭,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弓麵采用水牛角或野山羊角製成,亦可以選擇彎曲力很強的白樺木及山茱萸木;弓弦采用動物的腱、馬鬃或葡萄藤來製造;箭矢采用削尖的蘆葦稈或者竹片,箭杆後端綁定2~4片羽毛,使箭飛行時更穩定。簡易弓方便製作,但殺傷力很小。

●複合弓。最傳統的弓箭,弓身以混合的木材或骨頭構成的細長片製造,包括多種木材和竹子,牛角或山羊角貼於弓臂的兩側,增強弓臂的彈力。弓弦采用動物角筋製作,可以製造出極具威力的弓。複合弓是弓箭中的主流,殺傷力居中,製作起來較為煩瑣。

●滑輪弓。當代的複合弓采用滑輪來達到省力的效果,這種弓箭為現代競技的首選,結構複雜,弓麵和弓弦都采用複合材料製成,DIY完全行不通,但這種弓箭可以買得到。Tribute是目前拉力最大的滑輪弓,最大拉力為45千克,箭矢速度為100米/秒,殺傷動能大約為160焦,完全可以穿透異形。

(2)使用策略

●日常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至少要做到箭射出後能夠命中目標,還需要命中目標的是箭頭而不是箭杆。

箭壺裏多裝幾支箭,以便快速連發。要做到“指哪兒打哪兒”,而非“打哪兒指哪兒”。

●考慮到異形的外骨骼硬度,要想對異形產生殺傷力,應用動能公式E=mv2/2,選取標準的複合弓,箭矢的質量大約為30克,穿透異形頭部外骨骼的最小動能為80焦,這就需要箭矢速度最少要達到100米/秒,產生這種速度的拉伸力至少要大於35千克。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因此采用弓箭遠距離攻擊異形是徒勞的,要在安全距離外越近越好。

●防禦是最重要的,需要使用者提前做好準備,拉滿弓弦,當異形進入有效半徑時,瞄準它的頭部,釋放你手中的箭。被擊中後的異形可能不會立刻死亡,仍然保持向前衝的勢能,這使得你不得不發射後立刻跑路。

●還有山窮水盡的方法:異形衝到你附近,一般都會張開嘴巴,這是你最好的機會,瞄準,甚至不需要多大的力氣,就可以對異形造成致命傷。這種情形非常危險,你跟異形已經足夠近,它的爪子幾乎可以抓到你,迸出的血液也會隨之飛濺到你身上。這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方式,不到最後關頭千萬不要采用。

●你不是魔戒遠征隊中的那個“精靈王子”萊古拉斯,彎弓搭箭需要一定的時間,一旦沒有命中目標,重複上一動作的時間足夠你在鬼門關前瀟灑走一回了。因此要牢記,如果你不是一個經驗老到的射手,你的機會也許隻有一次,決定生死的關鍵一次。

2.十字弩

利用機械力射箭的弓箭,它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射速大約為200米/秒。十字弩比弓箭更重,但如果十字弩和弓箭同時擺在麵前,你肯定會舍棄弓箭這種依靠人力發射的武器。

(1)十字弩種類

中國弩:流傳最廣的十字弩,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的楚國。公元前341年,齊國孫臏在馬陵之戰中使用中國弩大敗魏軍,是有記載的第一次大規模中國弩戰役。中國弩分為拉杆式、推杆式、齒輪式、滑輪式,操作簡便,非常容易上手,射程可達600米,秦國的重型機弩射程可達千米。

連弩:可連發的十字弩,避免了極其費力的上弦方式。三國時期諸葛亮改進了連弩設計,一次能連續發射十支箭,因此連弩又被稱為“諸葛連弩”。連弩雖然可以連續發射,但機械發射弩箭的殺傷力和射程也大大降低了。

機械連弩:一種神秘的十字弩,全自動發射,配有弩箭機匣,可容納100支短小的弩箭。該弩采用氣動裝置,上弦後自動發射,威力不亞於現代的衝鋒槍。該弩極為神秘,僅在曆史上出現過一次。19世紀中葉,怪物獵人範·海辛博士在羅馬尼亞射殺吸血鬼時曾使用過這種弩箭,因此這種十字弩也被稱為“範·海辛弩”。

(2)使用策略

●操作非常簡便,隻要將十字弩的準星對準異形即可,連小孩也能輕鬆使用,如果拿得動的話。

●秦國機弩這些重型武器在陣地防禦戰中可以大量部署,多部機弩同時發射,讓異形這種該死的生物享受一下“箭如雨下”的快感。

●十字弩上弦是非常困難的,需要用極強的臂力將弩弦拉至機槽處。這樣一來,十字弩的裝填時間要大大高於弓箭,一個老練的弩手每分鍾也隻能射出兩支箭。因此,同弓箭的策略一樣,一發命中是最基本的要領。

3.漁叉槍

“第一次異形事件”,蕾普利用一支漁叉槍將偵察兵異形打出了“水仙”號逃生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次使用冷兵器戰勝異形的事例,也使得漁叉槍這種其貌不揚的武器在異形遭遇戰中名聲大噪。

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導,構造簡單的漁叉槍並不比十字弩強到哪兒去,威力甚至還不如後者,蕾普利能夠使用漁叉槍將異形射出飛船,真空的吸力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對於漁叉槍的使用,無非證明了另一種能將異形消滅的冷兵器而已,不過,漁叉槍真正發揮威力的地方是在水下。

(1)漁叉槍種類

漁叉槍:這種漁叉槍可以人人DIY,一根鋼管、一把鋼叉、一條牛皮筋便可完成。簡易的漁叉槍發射原理與彈弓相同,依靠彈力發射,命中率較高,但傷害低。當代漁叉槍構造較複雜,內部自帶空氣壓縮器,利用壓縮空氣與大氣壓差產生動能,將漁叉發射出去,威力大大提高。

水箭槍:漁叉槍的水下版,采用更長更細的魚標,用來減少水的阻力,但發射後初速不高。不過考慮到異形在水下的移動速度也受限製,水箭槍是水下阻擊異形的最好利器。高級水箭槍采用水壓發射,還有由燈罩、反光鏡、小燈泡及電池組成的照明裝置,擴大了水下的可視範圍。

捕鯨槍:重型武器,實際歸為熱兵器,采用加農炮發射大號的標槍,槍頭有倒刺,防止滑脫,並且鐵質的套筒極長,射程最高可達60米,能夠鉤住四五十噸的鯨魚,隻有捕鯨船上才會裝備。當發現水中的異形皇後或者禁衛異形時,捕鯨槍將派上大用場。

(2)使用策略

無論在陸地還是水下,漁叉槍的射程極為有限,但近距離的殺傷力還可以。當異形接近安全距離時,才是漁叉槍的用武之地。

二、投擲類

1.石塊

說起來可笑,石塊這種遍地都是的材質也可以成為擊殺異形的武器?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狗急了也會跳牆,人急了也能扔石塊。彈盡糧絕時,這種大自然饋贈的禮物就會成為你最好的武器。

●當異形來犯時,手中又沒有稱手的武器,大可撿起一塊比較重的石頭,采用平拋的方式,狠狠向異形砸去。異形雖然不會受到傷害,但突如其來的一擊會使它們受驚,暫停下來。利用時機,掉頭就跑。

●可以偷襲。當異形圍在你的堡壘周圍時,你可以爬上房頂,用事先準備好的大石頭,朝著下麵的異形砸下去。命中後即便砸不死,也會“頭破血流”。這種方式在突圍戰和偷襲戰中可以廣泛使用,節約彈藥。

●關於投石器的使用,重型投石器在當代戰場早已被淘汰了,即便是防禦戰也很不現實,但簡易的投石器有時候也能派上用場。一根彎曲度較高的長竿做拋竿,一頭將其固定在炮架上,用人力向回拉至彎曲,另一頭用繩索拴住容納石塊的皮套,鬆開手將其拋射出去。這種方式在武器匱乏的防禦戰中乃不錯的選擇。

●拋射的彈藥除了石塊外,也可以多種多樣:火彈、石灰、榴梿,多種多樣,任君選擇,天女散花。

2.飛刀

現在會使這種武器的人已經沒有多少了,唐門、李尋歡的弟子已經無處可尋,隻能在武俠小說和電影中登場。無論柳葉飛刀還是十字星標,使用者需要高強度和日複一日的訓練,飛行距離最高也就是10米左右,用這玩意兒打擊異形,無異於癡人說夢,建議舍之。

3.標槍

沒有發射裝置而采用人力投擲的漁叉槍,那就是標槍了。標槍近年來已轉化為競技項目,普及率大大降低。使用標槍對技術要求很高,訓練不到位投擲出的標槍很可能出現“滑竿”現象。但不要小看標槍,同為投擲型武器,標槍是殺傷力最高的。

●標槍大都體質輕捷,尖端為鐵矢,異常鋒利,槍杆用竹者多,用木者少。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多使用這種標槍,殺傷力極大。一般標槍重量為600~800克,古羅馬士兵使用的重型鐵質標槍重量高達2千克,這就需要使用者有強大的臂力,經過反複練習,才能發揮標槍的作用。

●與其他射擊或者投擲型武器不同,標槍采用拋物線投擲法,投擲越遠殺傷力越高,男子標槍的世界紀錄為104.80米。正常標槍出手速度能夠達到30米/秒,考慮到重力勢能的轉化,標槍命中目標的動能相當大,因此標槍是一種距離越遠發揮功效更大的武器。

●標槍的命中率不高。古代少數民族采用平拋的方式投標槍攻擊距離較近的目標,這種方式對於異形來說殺傷力不夠,需要大規模密集型的標槍陣。但投擲者基本屬於“盲投”狀態,偶爾能夠殺傷幾隻異形,整體來說實用性並不高。

4.燃燒瓶

投擲型武器中最普及也是最易上手的武器。燃燒瓶又稱“莫洛托夫雞尾酒”,在街頭暴亂中使用頻率很高。

燃燒瓶製作簡易,玻璃瓶內裝有易燃**,比如汽油、酒精,最次也要白蘭地、燒酒這樣的烈性酒。瓶口密封後,紮上浸過易燃**的布條作為引線,朝著異形投擲過去。瓶體破裂,遍地開花,對異形有強大的殺傷力,還有阻隔路線的作用。

雖然製作簡單,但燃燒瓶使用起來相當危險,要注意以下幾點:

●瓶中的**不能裝滿,過多會使得瓶內氧氣不足,裂開後不易引燃,瓶中**一般半滿為標準。

●瓶口注意密封,以免搬運過程中外溢。點燃引線時要注意瓶體的幹燥,瓶體上沾有外溢的易燃液會引火燒身。

●瓶體要選擇材質較脆的玻璃瓶,啤酒瓶最好,切忌選擇高檔名酒的瓶子,這種瓶體非常堅固,扔出去不易摔碎,從燃燒瓶立馬降格為石塊。

●燃燒瓶不易攜帶,更不適合大規模搬運,屬於即造即用型。別看該類武器殺傷力大,仍屬於防禦性武器。

雙刃之劍:終極殺器

“康尼森鎮事件”中,一顆核彈終結了該區域所有異形,包括一名鐵血戰士,也捎上了該鎮所有居民。核彈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付異形的優勢非常明顯,可以一次性消滅限定區域內的所有異形,防止異形進一步擴散。

異形危機中,大殺器除了核彈,還包括生化武器、電磁炮、超聲波武器等。

然而,大殺器的劣勢也有目共睹。一顆核彈固然能解決所有異形,但這個區域的人類也一起被解決了。

到目前為止,地球仍然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幾顆核彈下去,就可以使人類的家園底朝天。到時候,還沒等異形攻占地球,人類就先走一步了,因此大殺器的使用需要謹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