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們在磨合
第五章我們在磨合
地鐵列車兩車廂之間,當列車人少的時候,清晰聽到嘎嘎響,人多的時候,隻有站在這個位置上麵的時候才能感受明顯,身體隨著搖曳而晃動。它上麵有隔板,使得無法看到隔板下麵的情況,能看到的是隔板的左右搖擺,聽到發出嘎嘎響聲,站在上麵時的晃動。要不是人太多,站的地方都擁擠,才會選擇這個位置,隻希望開得快一些,早些到達目的地。
工作中開始了發揮各自所長的默契階段,彼此相信夥伴能夠做得好,努力付出會有回報,互相支持與配合,充分溝通交流。最喜歡的是那句話“嘿,我找你聊一下”,然後一起在休息區找個位置,端杯水或咖啡,拿起文件在桌麵上一摔,就開始討論,討論前先上個洗手間……討論結束後,各自回辦公室繼續幹活,因為時間緊迫得很,哪有閑工夫關注別的事。
因為新部門,我們的辦公室變成兩個,在同一邊沒有足夠的位置,我是較晚過去的,位置自然沒得選,坐哪算哪。一開始也沒人詳細告訴我一些情況,非常糟糕的一件事,以致於後來在工作上對於新員工,總是樂意幫忙,主動告知關於崗位的所有信息。感同身受,不想我的遭遇再次發生,希望新員工能早些融入新環境。當初,由於信息了解不全麵,自己體驗加上猜測,可想而知,得費多少功夫,並且大部分是偏離方向的,我不得不承認,後來碰到的一些困難驗證了告知新員工一些必要信息是多麽重要。但現在的事實,大多是照本宣科,走走過場,當事人覺得新員工理所應當都知道,可是又講不清楚。我很著急。
製度的適應,一開始,倒是看到一些規定,但是比較分散。雖說我比較敏銳,可以從一些其他信息,比如通知,獲得零碎的相關信息,了解一些意圖,這種方式挺費勁的。明明可以容易很快解決的,非要拖上些時間。既然沒人告知太多信,且自己慢慢觀察。我想大部分都是這樣子過來的,原因一方麵在於大家非親非故。這或許是一種不得不麵對的現實,以免再吃虧。同樣可以在其他的部門的工作情況獲得一些準信息,同事日常工作的開展情況,我們都可以看到,同事間的喜怒之事傳得特別的快,在休息閑聊或者吃飯時,都是很好的途徑。然後漸漸對新的氛圍有所感受,試圖接受。
事情碰到了衝突,原先工作的流程跟現行的流程撞在一起,必然有不順的地方。原來的運作流程能解決問題,為什麽現在就不行呢,並且還挺有效率的,我方觀點就是現行的流程有改進的地方。新公司同事認為現在流程就是這樣,大家都可以,你們就不行。雙方各執已見,氣氛變得緊張了。問題還是得妥善解了,所以呢,上司層級關起門來商談,達成統一意見後,開門告知,按照商量好的方案執行。最後,你要是想多問幾句為什麽,上司的回應永遠是,該你知道的都己經告訴你的。你要是沒那麽笨,怪怪閉嘴了。嚴肅的上下級關係,在我畢業走入社會到如今,一直沒變。似乎所有擁有下屬的人享受這種感覺。
記得有一次衝突突然升級,我那會真懵了,怎麽突然間置身“戰場”了,然後莫名其妙,我被推在中間考驗。經曆困難,是最好的曆練。問題就是這次因公出差由誰去。答案自然,最後,定我去。本來不關我什麽事,接著啥事都關我事。一人想去,另外一人不讚成。想去的有理由,反對的有原因,後麵實在膠著狀態,鬧到老板那去,得出結果。我從來工作上是聽從安排,交給我的事一定保證完成。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而是無心者卻有益。事出必有因,涉及到多人參與或關注的事情,沒有一件是簡單的,為了什麽,既然大家沒點破,也就有一個合適的辦法,大家都能接受。不管裏麵有多少念頭,事情以到我身上為止。我的念頭是,感謝給我一次因公出差的機會。當然,我的表現沒那麽差勁。
原來衝突,隨時會發生,表麵所有人都很和氣,一旦導火線點著,就顧不了其它了。在衝突的過程中,什麽人吃虧,什麽人賺了,我不好說。至少和氣點破,再也回不了從前。據我無意接觸,事實如此。人一旦戴上有色眼鏡,沒那麽容易摘掉。不過,願意嚐試,還是可以試試緩解的機會。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或許也說明了異性之間比較容易緩解,特別是男性要是先讓一步的話。退一步,等於前進兩步,彼此相對而言。也不是非得回到從前那樣,也是不可能的,鏡子碎了補好也會留有痕跡。我能做的,當作什麽也沒發生,想辦法製造一些相聚的機會,緩和緩和。知道一件事,不一定非得說那麽明白。
這些事情,每天都在悄然醞釀,或者正在發生。有些表麵看不清的,當一個人形成固定的觀念,習慣,要使其適應新環境和新變化,對於本身拒絕變化的人來講,即使不說出來,但是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掩蓋不了事實。人一旦形成優越感,要放下談何容易,光勤奮著改變是不夠的,人不一定領會你的意。如果你有利用價值,別人喜歡管你,樂此不疲;一旦陷於困難,你的缺點多多,別人使勁壓你,以顯示水平。你的回應可以激烈,比如拍桌子;你也可以不發一言,即使發言,別人會打斷你,不相信你。既然如此,把話還回去,該說的我已經說了。別自己回去太委屈。知錯認錯,沒錯不認。沒有人可以隨意貶低別人,請就事論事。當你認清一個人的真麵目,你必要果斷作出選擇。既然為了夢想而來,那就勇敢地對待所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