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5章 晚會(上)

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並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這首繞口令一共108個字,主要是“ba”和“pa”音。

“繞口令?”

“對,就是繞口令,這個既是口才培訓的內容,也是唱功培訓中字的內容,我剛才沒有教你,就是想看看你能不能,把發聲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

“號哥,你好坑呀”,李名苦笑。

“你不要小看了繞口令,很多唱歌初學者,容易犯急於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的唱出又高又亮的聲音來,往往事與願違。繞口令就是使練習者,能把握‘托足氣、找準音、咬真字’的要訣。”

李名攤攤手,“好吧,都被你坑了,我還能說什麽。”

“嗬嗬,別說我不近人情,給你二十分鍾的練習時間,然後測試。”

李名直翻白眼,二十分鍾,這可是一百多個字呀。

……

“好,我們開始測試。”

二十分鍾也就夠李名念那麽幾次,念得還時不時的卡殼。

“八百標兵奔北坡……”

“雖然有點不順暢,不過總體還行,對於你這樣的新人來說相當不錯了。”

秦號說完便貼近張曉厚的耳邊,嘀咕了好一會,然後張曉厚說道:“我們商議了一下,給你85分的成績。”

張曉厚話音剛落,叮的一聲,響起係統的提示。

恭喜,獲得經驗,唱功提升至3級16%,口才提升至1級93%。

雖然隻是唱功訓練,但是相關的才能也會提升,這樣還是蠻符合實際的,看來係統並不呆板嘛。

“好,我們抓緊時間,給你訓練一下演唱《那年的願望》”,秦號從口袋時拿出一個口琴,“我們先給你唱一次。”

秦號的口琴聲音緩緩響起,演奏了序曲,張曉厚開始演唱,“如今的我,總是感到迷惑……”

啪——啪——

“唱得太好了。”

“我唱一句,你跟一句。”

……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這一刻,我們迎來了羽城市第三中學2003級新生……”

聽著主持人念開場白,李名愕然一笑,美麗的主持人學姐呀。

這個學姐名叫陳思敏,在上輩子算是大家默認的校花了,畢竟是初中,畢竟是三線城市的初中,並不會像校園小說那樣,有大家公認的校花校草、四大美女帥哥。

李名第一次在晚會上,見到這個美麗的學姐時,也是覺得鶴立雞群。

一身簡潔的公主短裙,白色蕾絲明黃底,再配上基本款的帆布鞋,沒有任奢華的裝點,卻給人感覺那樣的青春、美麗、淑女、文靜,讓人的目光在上麵停留著不願離開。

上輩子李名太內向了,無論是讀書的哪個階段,都隻認識自己班上的同學,隔壁班的沒有一個認識的。

所以對於陳思敏,不

說認識,李名在晚會之後再也沒有見過她,為此李名到畢業時還耿耿於懷。

這樣的執念無關情無關愛,隻是對青春年少,對美好的人和物的喜歡。

重生不彌補遺憾,簡直是對不起這難得的機會呀,絕對要被重生屆給笑話的,有機會一定要認識這個美麗的學姐。

李名搖搖頭,暫時拋開這個想法,如果自己沒有一點拿得出手的東西,人家一個校花怎麽會搭理自己。

李名的節目被安排在倒數第四,算是一個比較好的位置,雖然不是壓軸,但以他這樣一個初次登台新人來說,他也很滿意了。

初中生的晚會也就那樣,不是唱歌就是跳舞,除了第一個節目是全體教官表演的軍體拳,因為整齊又威武的動作,贏得了滿堂的喝彩外,後麵的節目讓人看得昏昏欲睡。

節目剛過半,李名看到領導位置上,有幾個人都開始“釣魚”了。

雖說有羽城電視台的在錄像,但電視台的會把那些不雅的鏡頭給剪了,畢竟能坐在領導位置上的,不是本校和外校的領導,就是教育係統的領導。

雖然教育係統管不到電視台,但在官場上混的,哪一個不是人精,能不得罪的不會輕易得罪。

前半程節目,學生表演的節目中,唯一有點出彩的是037班帶來的表演。

為什麽是特別點出這個呢,因為要從學校的傳統說起,也就是4班後麵的,名義上叫普通班,實則是放牛班。

李名所在的嶺西省羽城市,是嶺西省一個地級市,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高中,每年包括市裏還有下麵的鄉鎮,上萬學生搶幾百個名額。

三中和五中是全市最好的兩所初中,這兩所中學的慣例是1至4班是重點班,後麵的是普通(放牛)班。

按理來說隻要進了重點班,應該是能考進一中的,但以往五中和三中被錄取的人數是4:1,也就是在五中隻要你重點班,就等於半個腳踏進了一中。

而三中呢,隻在1班才保險,2至4班,隻有個別人能上一中。

五中校長是個特級教師出身的女強人,她為了讓重點班成績上來,要求所有班主任的辦公桌,設立在教室的後麵,這樣就可以環顧四周,學生自然不敢亂動。

那三中和五中被一中錄取人數差那麽遠,那三中憑什麽和五中相提並論,這就是三中校長高明的地方,知道揚長避短,把升學的重點放在在二中。

這個比一中略遜一籌的二中,也算是重點高中,雖然在曆史、師資、硬件等條件上不能和一中相抗衡,但在特長生上屢壓一中。

什麽是特長生?

就是音樂、美術、體育,以及奧數等領域的學生。

別看這些學生文化成績不怎麽樣,但每年藝考的成績,在整個嶺西省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那些考上什麽天朝美術學院、龍京電影學院之類的學生,不比一中考上重本的學生少。

三中的校長雖然是個老頭子,但是想法挺開明的,那就是隻要學生能考上好的大學,特長生和普通

生又有什麽分別,這個想法和二中校長不謀而合。

用官方的話來說就是,在這個方針的指導,三中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藝考升學的戰略行動,學校不但開辟了各種球場、練習室,還聘請了不少這方麵的老師來指導學生。

兩種教育理念雖然不一樣,但是每年從三中和五中出去後,考上重點大學,以及成材的社會名流,兩個學校的人數是不相上下的。

由於學校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都投入了重點班和藝考班,所以對於普通班的學生來說,他們上課不聽做開小差的事情,隻要不說話影響講課,老師也不會管。

到了初三時,重點班和藝考班會周六補課,衝刺中考,而後麵的班級則沒有任何安排。

在天朝絕大部分的中學都一樣,都會有這樣的差別對待,其實不是老師不想管,而是那句心有餘而力不足。

無論是按照小學會考的成績,還是開學時摸底考試的成績,都會把成績好的學生調到一起。

在學校和老師看來,好的學生放一起,容易教育管理,更容易出成績,為各種評比加分。

而不好的學生,雖然也會管,但不會很用心。

不論這樣是出於自己,已在心理已經給學生貼了標簽,還是因為,學生的實際表現就很差勁造成的。

其實李名知道,在初中就給學生按成績分班,真的是太早了,初中生發育還不健全,有不少的學生智力和能力,可能比同齡人發育遲,表現自然比別人差。

但如果這樣的學生,能得到老師不歧視的對待,鼓勵他們,用心教育他們,到了高中時取得的成績,不是不能和所謂的尖子生一較高下。

李名知道不單是他,明白這樣的道理,很多學校領導和老師都明白,無奈揣著明白裝糊塗,僅僅是那兩個字——現實。

037班的節目是一個換裝秀表演,類似於模特走秀,隻是沒有那麽正式,融入了舞蹈和時尚的元素,在各種變換不停燈光的照耀下,給大家展現各種比較勁爆的衣服。

雖然尺度不能和模特相比,但放在初中生的晚會上,也算是讓人側目相看了。

032班坐在領導席的旁邊,李名隱約能聽到那裏傳來的聲音。

“太不像話了,這樣的節目真是傷風敗俗,回頭一定要批評那個班級的班主任。”

“就是,還要讓電視台把這一段給掐了,不然影響我們學校的聲譽,校長你覺得呢?”

“我倒是覺得挺好的,節目很有創意,表演的學生一個個青春洋溢,這樣的節目符合我們大力弘揚藝術為先的理念,或許在表現形式上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還是值得表揚的。”

對於各種的反對聲,老頭子校長看得挺開的,或者說是習慣了,他不覺得這樣的節目,像另外兩位領導那樣說的不堪。

被校長這樣一嗆,雖然不服氣,但那兩個反對的領導也不敢吭聲了,畢竟校長的地位和資曆擺在那裏。

校內的領導不敢反駁,不代表其它學校的領導也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