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木棉花劫4

馬上那位大人聽了梅兒的話後,似乎頗感興趣,居然從黃羅傘下探出身子來,就是要好好看看來人的相貌,當他們四目相對,梅兒這才猛然看清馬上這位大人可不正是四皇子承漢還是誰了!她心中一凜,忙低下頭去,生怕被他給認出來,一顆心怦怦亂跳,暗道:“四皇子不應是好好呆在宮裏的麽,怎麽突然帶兵跑到了這裏來了?難道是專為了緝拿我們母女回去問罪的?可那也不用這麽興師動眾的啊?

梅兒哪裏知道,原來皇上早在年前就收到了浙江巡撫輦耀天的八百裏加急奏折,說是他所管轄的江浙一帶局勢動蕩,前朝公主華璧薇率領的“瓊花會”正日益壯大起來,她的教徒們總是不斷地散布謠言、尋釁滋事,意欲顛覆朝廷,光複她華氏的昔日江山,此舉令地方官員都十分頭痛,盡管他已盡全力清剿多次,可終因兵馬裝備不足,總是治標不治本,因此特奏報朝廷,請皇上速派兵馬前來徹底剿滅,以免星火燎原,後禍無窮。

其實,天夏帝早知道這個邪教“瓊花會”是前朝華國遺孤坤興公主一手創辦的,之所以並沒有及時派兵鎮壓,是礙於當時正在籠絡華族民心之際,若大開殺戮勢必會加劇兩族之間的矛盾,於社稷穩定不利。

誰知數年過去,這“瓊花會”居然日益聲勢壯大起來,此心腹大患如不及時鏟除,將來勢必會釀成滅國之災,因此皇上格外重視。

對於南下江浙平亂一事,皇上原打算是讓大皇子承仲或是二皇子承伯去督辦的,這本是想讓他們曆練一下,也好有了功績後,能在朝中提高威信,為將來繼承大統賺些本錢。可誰承想,他們倆居然在此緊要關頭,做出了攪鬧朝堂一事,實在是令皇上大失所望,因此這才臨時改了主意,讓四子承漢去辦。

皇上本就很是喜歡皇四子承漢的成熟穩重、深藏不露,若不是他的輩份、資曆在承仲、承伯

二位皇子之下,也會考慮由他來繼承皇位的,如今前兩位皇子因爭奪儲君之位大打出手,雙雙被關進了宗人府,承漢隔岸觀火、漁翁得利,自己的優勢就更加凸顯出來了。

在出宮前舉辦的踐行酒宴上,皇上當眾封四皇子承漢做了勇郡王並兼任平亂禦史欽差一職,除可自帶五千驍騎營的兵馬外,江浙一帶的所有軍隊均歸他一人調遣,如此放權於他,就是希望他能夠出師大捷、馬到功成。

皇上與群臣並不知道,眼下這一切看似偶然,其實都是承漢精心謀算來的結果,其中包括兩位皇子當堂的大吵以及浙江巡撫輦耀天的奏折,甚至連南下如何剿滅瓊花會都已在他的算計之內了。

酒宴一結束,承漢當晚便從京師驍騎營中親自挑選了五千精兵,星夜啟程揮師南下,大軍馬不停蹄地趕路,雖較梅兒乘坐的馬車晚走半日,卻正好在此時此地趕上了梅兒母女被山賊攔截,若說這也是天命使然。

梅兒此時臉上滿是汙漬,像小花貓一樣,穿衣打扮和承漢皇子在後宮竹苑綠意亭中看到的完全不同,因此承漢並未立刻認出梅兒來,可還總覺得音容頗有些相似,因此抬起馬鞭,朗聲問道:“馬前說話的丫頭,抬起頭來,告訴本王你的姓氏名誰?”

梅兒怕自己被他認出來,忙故意壓低嗓音,小心答道:“民女名姓卑賤,恐汙了尊耳,此話兒不提也罷!至於家中就隻剩下我與娘親相依為命了。”

承漢自打接到聖旨之後,便一心忙著調兵遣將,在王府密室中與心腹人等商討著南下剿匪事宜,因此此時還不知道郎府已遭到了滅頂之災,關於梅兒母女僥幸逃出城外一事,就更是無從知曉了。

皇上在朝堂之上,一怒之下發落了兩位皇子和與之牽連的幾位王公大臣後,下朝後便去忙乎其它緊要事去了,至於梅兒母女這對漏網之魚,他才懶得親自去過問

呢,若非刑部自己怕擔責任,也不會派出三個捕快去追查了。

承漢聽馬前說話的村姑嗓音與梅兒並不相同,也就暗笑自己太過多心,暗想此地離京城這麽遠,眼前這灰頭土臉的小村姑,又怎麽會是那個擁有驚世駭俗容顏的小梅兒呢!於是重又坐回身子,帶著些許笑意說道:“哦!不想小小的山穀村落裏,居然還有如此落落大方、口齒伶俐的女孩子,那依你之見,本王要如何發落這些山賊草寇才是呢?”

王爺話音未落,忽見林中小路上飛竄出一騎來,梅兒扭頭看去正是先前追捕她們的捕快之一,心中大驚。

原來那捕快頭目見自己的同伴先後都著了人家的道兒摔下馬去,隻得先停下來看看究竟,這才知道原來他們早已沒命了,無奈之下隻得先將他們的屍首草草掩埋了,這才又接著策馬追了上來。這會兒他忽然瞧見麵前有一大隊官府的人馬,不禁愕然勒住馬韁,駐足而望。

王爺的馬前士官見狀,指著他厲聲喝道:“哪裏闖來的小小捕快,見了勇郡王還在此,不速速過來叩首參見!”

那捕快聽說有位王爺在此,嚇得連忙翻身下馬,欲要過去拜見,恰在此時正好見到了梅兒母女也在這裏,頓時怒目而視,憤然從懷裏取出緝拿她們母女的畫影圖形來,要借機稟報給王爺。

梅兒母女見此情形,都暗叫一聲不好,誰知見他才走出兩步,突然被什麽東西給扳了一下,緊接著大叫一聲向前撲倒,還不偏不倚正好撞在山賊扔在一旁的的鬼頭刀上,就此一命嗚呼了。而他手中的那卷畫軸剛好滾落到山賊女兒的裙下,除了梅兒外,並為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此情形令在場之人見了,無不都是覺得哭笑不得,承漢更是氣道:“真是個愚蠢又悲催的家夥,快抬到一邊兒去處理了。”馬前士官得令,轉而命兩個軍卒將他的屍身抬了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