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作品相關(一)



1、甲午戰爭始末中日甲午戰爭以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按中國幹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這場戰爭以中國失敗告終。清朝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它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為爭奪朝鮮半島控製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主戰場一在陸上,一在海上。

陸上戰役首先發生在朝鮮半島,在占領平壤等地之後,日軍繼續向中國境內進攻,最後占領旅順大連。

海上戰役,清朝北洋水師慘敗,,日軍乘機占領威海衛。

《馬關條約》,規定中方向日方割地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賠款,中國清政府因此背負沉重外債,國力日趨衰退,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而日本因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國力軍力迅速強盛,並逐漸走上軍國主義對外擴張之路期間,日本鬼子曾經製造了旅順大屠殺,旅順大屠殺是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寇於1894年11月21日攻陷旅順,對城內進行了4天3夜的屠殺、搶劫和*,遇難者超過2萬人,隻有埋屍的36人幸免於難。遇難者葬於白玉山東麓的安葬崗,今稱萬忠墓。

英國人艾倫的《龍旗翻卷之下》記載:“日本兵追逐逃難的百姓,用槍杆和刺刀對付所有的人;對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亂刺。在街上行走,腳下到處可踩著死屍。”“天黑了,屠殺還在繼續進行著。槍聲、呼喊聲、尖叫聲和呻吟聲,到處回蕩。街道上呈現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臥著肢體殘缺的屍體;有些小胡同,簡直被死屍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裏人。”“日軍用刺刀穿透婦女的胸膛,將不滿兩歲的幼兒串起來,故意地舉向高空,讓人觀看”

英國法學家胡蘭德說:“其中有一個叫鮑紹武的人說:‘我們來參加收集屍體時,看到有的人坐在椅子上就被捅死了。更慘的是,有一家炕上,母親身邊圍著四五個孩子,小的還在吃奶就被捅

死了’”可見日本鬼子之慘無人道。

就背景方麵而言,兩國國情正處於一升一降的關鍵時刻。

日本方麵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為此,1887年,日本政府製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灣,第二步是吞並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八紘一宇”。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

中國方麵當時的中國處於清朝晚期,列強的入侵,使清朝更加雪上加霜,政治、經濟、階級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可以說,此時的清朝統治內外危機,日薄西山。

朝鮮問題甲午戰爭前,朝鮮仍是中國的附庸國。當時的朝鮮仍處於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製下,生產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加強發展在朝鮮的勢力,並通過外交手段,力爭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製,成為“獨立國”。由於沒有足夠的實力作後盾,外交努力並不太成功。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於中法戰爭之際,駐朝公使竹添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推翻了保守派政權。國王下詔革新政治,建立了開化黨政府。保守派連忙請求清軍支援,於是,袁世凱以保護朝鮮政府為名,率兵聲討亂黨,竹添寡不敵眾,自焚使館,連夜潛逃。動亂中開化黨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殺。

不甘心的日本,又於1885年春,派伊藤博文為特派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談判中伊藤多次要挾,後來李鴻章大怒道:“朝鮮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處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盡管這樣,糾纏多日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日本仍取得了

向朝鮮派兵的權利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總領朝鮮事務,加緊控製朝鮮。而日本則加強經濟滲透,並且加緊擴軍備戰,等待時機。

1880年起,日本全力擴充軍力,截至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不亞於清政府的海軍力量。

此時的清政府,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軍力有所提升,不禁妄自尊大起來,根本沒有憂患意識。北洋海軍自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慢。而慈禧花重金修頤和園,甚至挪用大批軍費,罔顧國防。

失敗原因清朝軍隊所以失敗,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就內因而言,可以說上自最高統治者,下到普通士兵,都存在著嚴重局限性。

統治腐朽,無憂患意識,這是最高統治集團的問題之一;軍事思想保守,指揮作戰的能力差,甚至軍官的貪生怕死現象存在,比如葉誌超統帥的棄城逃跑;清軍戰鬥力差,軍事素質低,沒有強烈的愛國犧牲精神;袁世凱說:“此次兵務,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無術,其尤患者,在於軍製冗雜,事權分歧,紀律廢弛,無論如何激勵亦不能當人節製之師。”張之洞說:“德國陸軍之所以甲於泰西者,固由其全國上下無一不兵之人,而其要尤在將領營哨各官無一不由學堂出身。”

清朝軍備落後,國防鬆弛;就海軍而言,其首腦部門而言,缺乏專業軍官,多出身於外行,訓練水平低下。戰爭中又缺乏配合,各自為戰,更缺乏與路軍協同作戰意識;南洋福州水師,成了中日海戰的旁觀者,坐視北洋水師覆滅。

整體而言,中國軍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防軍。李鴻章的美國顧問畢德格曾說過:“中國素不以與外國戰爭為事,其兵皆散布各省,由各督撫主政,兵部堂官並無調度會合之權。兵散則力分,故不能與外國爭鋒。日本改用西法,陸軍、海軍皆歸部臣節製,故能通力合作,積健為雄。此中、東所以異也。”

總之,此次戰爭清朝失敗,主因並非武器裝備,而是在政治製度、官兵素質、近代戰爭的理念等方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