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做自己的職場心理醫生

第四節 做自己的職場心理醫生

在明白了病態心理的症狀和表現後,職場中的你,大概可以對自己的職場心理進行一個初步的診斷了。+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麽?許多職場中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病態心理,並且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自我心理調適,以消除病態心理。

通過對自己的解剖,找出心理問題的根源,然後對症施治,如因經常遭受屈辱而產生自卑心理應尋找其閃光點,揚其所長,鼓勵和督促他以勤補拙,設法經過努力,提高成績。一些職場中人不再壓抑、堵截自己心中不滿的情緒,而是及時地去宣泄和疏導,比如痛哭一場、找自己信賴的人傾訴苦衷,然後重整旗鼓,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到職場的海洋中。一些職場中人則對自己不斷上升的煩躁情緒有意識地進行目標轉轉移,分散注意力,使心中的怒火漸漸消失。通過對自己的正確評價,主動調整主觀需求和客觀現實的差距,消除內心的失望和苦悶。

但是,一定也有不少的職場中人,開始變得迷茫和不知所措。殊不知,其實你就是自己最好的職場心理醫生。從一個更廣泛的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醫生。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文化的衝突和物質的誘惑無時無刻不在擾動著人們的心靈,人們時常感到憂愁焦躁、不安憤怒。人們也嚐試用物質的方式進行調整,但往往並不能奏效:健身運動並不能減輕心中的憂慮;旅遊歸來沒多久依然心身疲憊;柔軟的水床並不能帶來安逸的睡眠;豪華的房間也消除不了夫妻之間的紛爭。這些問題的症結所在,就是心理處於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做自己的心理醫生,就是學會從“心”改變,讓自己能夠進入一種心理平衡的狀態,進入一種快樂生活、快樂工作的良好狀態中。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簡單地說,就是提高自己心理調節的能力;複雜的說,就是在自己的意識裏要有一個特殊的角色,擁有精神中的“第三隻眼睛”,理智地觀察自己情緒的變化,尋找心理擾動的原因。就像西方傳說中每個人都擁有的“守護天使”,在關鍵的時刻給予自己智慧,幫助自己正確應對紛繁複雜的現實,不迷失方向。

一般來說,職場中的大多數病態心理都可以自我調節,每個人都可以用多種形式自我放鬆,緩和自身的心理壓力和排解心理障礙。麵對病態心理,關鍵是你如何去認識它,並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它。雖然我們找心理醫生看病還不能像看感冒發燒那樣方便,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學會心理自我調節,學會心理適應,學會自助,每個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發展的某些階段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衛生科學知識,正確認識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其次,能夠冷靜清醒地分析問題的因果關係,特別是主觀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對己對人都負責任的相應措施;另外,要具有恰當的評價自我調節的能力,選擇適當的就醫方式和時機。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艾理斯主張人們通過閱讀專業的書籍、組織小組討論和做針對性的思維訓練,來學習一套特殊、合理、健康的思維方法,以應對壓力造成的情緒困擾。他是“學做自己的心理醫生”最早的提倡者。他提倡人們要像“學習一門外語”一樣學習新的思維方式。

學習用健康的思維方式替代不健康的思維方式,這是做自己的心理醫生最重要的一點。如,讓兩人觀察同一隻杯子,若其中一人注意到微小的斑點,另一人注意到柔和的色澤,前者的思維模式就可能比較悲觀,而後者對事物積極的方麵更為敏感,是一種健康樂觀的思維方式。學習觀察事物積極方麵就成為一種重要的訓練。

此外,還要學會觀察與壓力有關的現象。比如你如果感到胃痛,通常的反應就是去看消化科醫生。通過“第三隻眼”的觀察,你可能會看到原因可能是新來了個苛刻的上司。還要多了解相應的知識。

現代職場人,不僅要學會不斷更新的技術性的生產技能,還應該學習一種生存技能——學做自己的職場心理醫生,幫助自己化解職場中的各種心理壓力。本書在接下來的幾章裏,主要就是針對職場中出現的各種病態心理,分門別類地介紹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教給讀者如何做自己的職場心理醫生。

這些方法有些是具有針對性的,但有些也具有很大的通用性,某一種病態心理的自療,可能對另一種病態心理的自療同樣有效,但由於篇幅的原因,且為了避免重複講解,就不會多次詳細說明同樣的心理自療方法了。並且各種病態心理的分類,不能保證它們之間的絕對界限,會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疊,這與現實中職場中人的病態心理並不會那麽容易地僅僅是某一個種類是類似的,讀者可以對其互相參考。另外,除了具體的各種病態心理的自療,我們這裏還是給出一些適用範圍較廣的,職場中人可以用到的用來自我疏導、緩解職場壓力的方法,現介紹如下。

1。精神勝利法。這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禦機製。當事業、愛情、婚姻不盡如人意而傷感時,當利益上得不到合理的對待而鬱悶時,當因為生理缺陷遭到別人嘲笑而自卑時……你不妨用“阿q精神”調適一下自己失衡的心理,從而營造一個祥和、豁達、坦然的心理氛圍。

2。隨遇而安法。這是心理防衛機製中一種心理的合理反應,能培養自己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生老病死、天災**等都會不期而至,用隨遇而安的心境去對待生活,你將擁有一片寧靜清新的心靈天地。

3。難得糊塗法。這是心理環境免遭侵蝕的保護膜。在一些非原則的問題上適當“糊塗”一下,無疑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

4。宣泄積鬱法。心理學家認為,宣泄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當你感到悲傷憂鬱時不妨找知心朋友傾訴一下,也可以進行一項你所喜愛的運動,或在空曠的原野上大聲喊叫,這樣做既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又能將內心的積鬱宣泄出來。

5。音樂冥想法。當你出現焦慮、憂鬱、緊張等不良情緒時,不妨試著做一次音樂心理“按摩”,在音樂中逛逛“維也納森林”、坐坐“郵遞馬車”……這樣做能幫助你平息焦慮等情緒。

6。幽默人生法。這是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你受到挫折或處於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嚐試運用幽默來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穩。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

7。“加減乘除”法。通過做“加減乘除”法進行自我減壓,以達到心理免疫的目的。

加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發展自己的興趣,拓展生活圈子。任何項目的體育活動都能使人感到放鬆愜意,但要控製運動量。另外,與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械,不如到公園散步,同朋友踢球或者登山、遊泳。結交新朋友,接受新信息,開闊視野。

減法:降低生活標準,接受別人幫助。對生活有過高標準的人,應該學會適度放鬆,不要總認為自己能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最好能請別人幫忙。

乘法:要學會多留些時間給自己。一個人如果總是忙忙碌碌,會使周圍人的情緒也隨之緊張。如果感到累了,一定要停下工作,休息一會兒。

除法:不要認為自己能同時做好幾件事。與其同時忙碌好幾件事情,不如考慮如何提高效率,比如把家務分成幾塊:今天整理浴室,明天除塵,後天擦窗戶。心理學家認為,適度的家務勞動會給人帶來愉快的情緒。

通過以上這些方法自我調節,以及我們在後麵介紹的針對具體病態心理進行自療,可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緩解壓力和釋放心中的不快,有益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有益於職場快樂和職業發展。但同時要指出的是,如果職場中的你,如果病態心理的程度較重,持續時間較久的話,還是需要及時求助專業的心理醫生。這與我們提出來的做自己的職場心理醫生並不矛盾,因為即使接受外部的幫助和治療,自我心理調適也是必須和應有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