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 陣風考古風

第十八陣風--考古風

給兒子織了一件不倫不類的“漂亮”毛衣後,“風”媽媽又沒事可幹了。等啊等,終於等到兒子放暑假了。

暑假啊,日子長著呢,慢慢消耗吧。“風”媽媽又冒出什麽點子來了?沒有,她一時倒是想不出該幹什麽。

兒子在她的寶貝書櫥裏翻尋感興趣的東西,找著了一本篆刻用的小字典,問“風”媽媽:“這種字怎麽這麽好看,像畫出來的一樣。”“風”媽媽最喜歡兒子來提問題了,這樣她就可以乘機賣弄賣弄自己的“學問”。兒子這一問,正問到了她也感興趣的節點上,她興奮起來,指著字典上的字告訴兒子:“這啊,是咱們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文字,叫‘甲骨文’,它基本上是一種象形文字,你看這個字,圓圓的,像太陽吧,它就是一個‘日’字;再看這個字,彎彎的,像月亮吧,那它就是一個月亮的‘月’字;你再看看這個字,下麵有兩個圓圓的輪子的,你猜猜看是什麽字?對了!就是車子的‘車’字。你看多形象呀。”兒子也被她感染了,又問了:“什麽叫‘考古’呀?”“風”媽媽做出一種很有學問似的姿態回答道:“哦,‘考古’啊,就是一些專門研究曆史的人到我們老祖宗生活過得地方去尋找他們,找他們用過的東西、住過的房子、埋葬的棺木啊等等,然後根據這些東西來考證曆史。你看這種甲骨文,以前就是刻在烏龜殼和野獸骨頭上的。一百多年前人們還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把它們放在中藥店裏當藥材賣呢。後來被有學問的人發現了,在河南安陽那邊一下子挖出好多好多甲骨文碎片。現在都挖光了,全都進了博物館了。”兒子出神地聽著:“哇,這麽厲害啊。什麽時候咱們也去考古考古。”“風”媽媽噗哧笑出聲來:“考古可不是人人都能幹得了的活,需要懂得很多很多知識才能幹的。”兒子不解地問:“你不就有很多知識嗎?你為什麽不能幹呀?”“風”媽媽一下子被兒子“吹捧”得不知天高地厚起來:“對呀,我就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我為什麽不能幹呢?”不過她還算稍有點自知之明,她對兒子說:“河南安陽太遠了,咱們不能去,再說那種地方,咱們要是真去了,還不得把咱們當盜墓賊抓起來啊。咱們在上海呀,上海的根在哪兒?在鬆江、青浦呀,咱們就到那兒去考考古吧。”兒子爽快地答應:“好吧,明天就出發。”

第二天,“風”媽媽和兒子倆“全副武裝”地出發了。倆人一人一頂遮陽帽,這麽熱的天,為了顯示“考古學家”的派,又一人一件滑稽的馬甲披在身上。“風”媽媽背著那種鼓囊囊的登山包,裏麵可是裝備齊全:有種花用的小鍬、小鏟,有照明用的袖珍電筒,還有兒子的寶貝指南針……

兩人在汽車裏顛簸了兩三個小時,終於到達了預定的目的地。一下車,他們便覺得神情氣爽起來,外麵的空氣可真新鮮,他們狠命地猛吸了一陣,剛才在車上可真夠他們受的,眼下算是一種補償吧。待精神頭上來,他們馬上開始工作,沿著田野小道,慢慢行進。兒子一本正經地拿著指南針,給“風”媽媽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待走到一塊田埂上,“風”媽媽停住了腳步,對著兒子說:“就在這裏吧,我們挖挖看,說不定能挖到什麽‘良渚文化’的文物呢。”於是,母子倆便開始挖起來。這情景也挺滑稽的:“風”媽媽和兒子倆使著種花用的小鍬、小鏟挖著如此廣袤的田野。

挖得正起勁時,冷不防從旁邊傳來一聲大喝:“你們幹什麽的?在這幹嘛?”一個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凶巴巴地對著他們在喊話。“風”媽媽和兒子嚇了一跳,忙停下手裏的活兒,不解地看著這個男子。那人又說話了:“這是我承包的茭白地,你們怎麽樣,想偷我的茭白嗎?!”(,)“風”媽媽這才發現她和兒子挖的這塊地旁邊就是一大片茭白地,爛泥黏黏的、濕濕的,比他們倆挖的地可髒多了。“風”媽媽忙跟人解釋:“我們挖的你旁邊的這塊地,絕對沒有挖你的茭白,你看我們像小偷嗎?”好說歹說,人家就是不信,這是個一根筋的人,他堅信他今天抓到了真正的小偷。磨蹭了半天,“風”媽媽甚至把身份證都掏出來了,人家終於才放手。這荒郊野外,上哪去找警察呀,再說要是真的來了警察,帶到派出所,說不準得蘑菇上多半天呢,天黑前還回得了家嗎?

“風”媽媽和兒子隻好停止了“考古”活動,灰溜溜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