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 陣風編織風

第十七陣風--編織風

我們已經介紹過這個“風”媽媽是個不折不扣的懶人,有一件事我們不得不批判她一下:兒子從小到大,她幾乎沒給兒子織過幾件毛衣。兒子裏外的毛衣毛褲,“風”媽媽全推給她的媽媽、兒子的外婆織了。她倒是還理直氣壯:我沒靈感。她把這種編織活也看成一種美術活動,織一件毛衣就像創作一件作品。衝她這樣,兒子能適時地、合身地穿上舒舒服服的毛衣嗎?見鬼去吧。

眼下她突然感到心中有愧,上對不起自己的媽媽,下對不起自己的兒子。為了彌補過失,她決心替兒子織一件最帥氣的毛衣。找來了合適的圖樣,配好了相符顏色的毛線。說幹就幹,“風”媽媽此刻還沉浸在她所謂的靈感裏,沉浸在對未來作品的樂觀期待裏。風風火火的“風”媽媽隻花了兩個時辰就把圍邊織好,又一鼓作氣地織了數寸長。

就這麽著,“風”媽媽在她的靈感的鼓舞下,每天向上延伸著手中的毛衣。

兒子對這種毛衣活本來就不怎麽感興趣,隻是覺得“風”媽媽忙於幹這事,手不得閑,聚精會神地,連跟他閑聊的機會都沒有,雖說毛衣是給他織的,但他並不怎麽在意。本來麽,他又不缺毛衣穿。他甚至對“風”媽媽手中的半成品毛衣有一絲絲嫉妒,因為是這個家夥奪走了“風”媽媽的時間、手腳以至說話的嘴巴。

終於,“風”媽媽完成了“作品”的大部分,就差兩個袖子了。“風”媽媽從前織毛衣時就最討厭織袖子,因為織袖子要總歸要織兩個,而且兩個總要大小基本一致,要不,穿出去多怪呀。“風”媽媽怕織袖子,可袖子是必定要織的,你又不是織背心,哪能不織袖子呢?兒子對毛衣的冷淡又讓“風”媽媽對袖子的恐懼感加深了,於是她的那種“靈感”也在離她而去。

這下“風”媽媽可苦了,這個“工程”再也不像原來那麽順暢了。你瞧她:一會兒是針數挑錯了、一會兒是收針收多了,於是乎,織了拆、拆了織,反反複複好幾次,好不容易織成兩個似乎一樣大小的袖子。可你仔細瞧瞧這兩個袖子,要多怪就有多怪,它的斜度不是自然流暢、順勢下來的,而像是突然間被刀切了一下,直挺挺的,像地圖上非洲國家的國境線。

兒子不情願地試穿著毛衣,嘴裏嘟囔著:“媽媽,你以後幹些別的吧,不要織毛衣了。”這也許是對“風”媽媽編織技藝的最恰當評價,“風”媽媽不置可否,不過她的毛衣活肯定是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