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貴人臨門
不知何時,清音從打坐中回過神來,注視著牆壁上掛著的一幅僧竹圖。
一陣清風吹來,竹葉隨風擺動,竹旁一個淄衣得道高僧疊趺打坐,口中念經,神態超然。竹下一隻蟋蟀如沐佛音,凝立不動。
清音不懂畫。卻也猜到這幅畫應是出自名家之手。
隻不知這樣的畫作如果傳到後世的話該是多麽駭人的一個數字。
“此是曹仲達的畫作。你看如何?”空智亦目光移到畫上,目中流露出得意之色。
曹仲達乃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的著名少數名族畫家。原籍西域曹國(在撒馬爾罕一帶),官至朝散大夫。《曆代名畫記》引國朝宣律師撰《三寶感應痛記》稱“北齊最稱工,能畫梵像”。僧彥悰《後畫錄》對曹氏所下評語為“師依周研,竹樹山水,外國佛像,無競於時”。
世人稱曹仲達的畫有“曹衣帶水”之風。所畫人物以稠密的細線,表現衣服褶紋貼身,“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似剛從水中出來,人稱曹衣出水,與唐代畫家吳道子的吳帶當風畫風並稱畫史。
當然,這是後世對曹仲達的評價。
清音不關注這些。所以一無所知。
而空智大師卻知曹仲達的佛像畫乃是當世奇珍。
掛在自己靜修的禪房,俯仰得見,心裏總是自得一番。
須知北齊自文宣帝大興佛法,把全國財產三分之一用來供養僧尼。舉國佛寺四千多所,僧尼就有八萬之眾。
佛畫梵像不知凡幾,而曹仲達畫卻流傳不多。
更迋論這幅畫是親手贈與空智,自是不同凡響!
總之,擁有這樣的一幅畫那是相當的珍稀!
空智大師問清音你看如何,其實是心中自得,洋洋得意。
並不期待清音說出什麽驚世駭俗的話。
但是清音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空智大師如遭雷擊!
清音說,“這幅畫有謬誤!”
曹仲達的畫,千金難求,清音竟然說這幅畫有謬誤?!!
如果不是空智大師一向禪功深厚,佛門又講究空靈澄靜,此刻怕已站不住身子。
這話要是傳出去,人家該怎麽說他空智大師?
不識貨啊!
完全是個不識貨的家夥!
“哈哈哈,有趣有趣!你倒說說看,這幅畫究竟有何謬誤?”正在這時一個清朗的聲音大笑著傳來。
空智大師一驚,轉身看到門已被推開,立刻站起身子幾步迎出門外。
“不知殿下到來,未曾遠迎!法明和法雲如何不進行通報?”
一麵對清音道,“這是蘭陵王殿下。”
卻見門外男子長身而立。
著朱衣,外罩絳紗,腰間係著一條緞色腰帶,上麵懸著一塊翠玉。通體碧色,觀之有瑩瑩之光。看來價值不菲。
最奇的是那人麵相。
長眉入鬢,眼似丹鳳含情,懸鼻瓊唇,竟然美豔不可方物。
如果不是他頷下的喉結,束發上聳的金環,幾乎疑為哪家美豔的少婦喬裝打扮出來的。
清音不由從心底裏發出一聲驚歎!
重生後第一次見過幾次美男子,似眼前這位這樣貌美如花驚豔到驚人的,真的是頭一遭!
在他身邊,一個老者,一身褐色長服,看起來神朗氣清。雙手負在背後。
看到清音注視他的目光,老者眼中閃過一絲慍色。
清音卻覺得莫名其妙。
初次見麵吧?好像!難道得罪這位老者了?
離這位殿下稍退兩步的地方,伺候方丈空智大師的兩個小沙彌法明和法雲垂頭站著。麵上露出為難之色。
他們是空智大師派出寺門迎接蘭陵王殿下的,此刻遠遠跟在蘭陵王後麵。
見主持空智大師問詢,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辯解。
難道說是蘭陵王想聽壁角,製止他們,不讓他們上前?
這不是得罪了蘭陵王?
自然是萬萬不能說!!!
想來這位蘭陵王與空智大師也是極為熟稔,卻不知他站在門口有多久了,此刻聽見清音說此畫有謬誤,才出聲。
“主持不必怪責法明法雲。想來是這位殿下欣賞院中風景,一時忘了讓他二人通報。”清音看法明法雲一臉驚慌,不由出聲解救道。
“是極是極!本王見院中含梅雖未開放,枝幹卻虯節蒼勁,別有一番風味,是故駐足一觀。”蘭陵王說著一雙眼睛注目到清音身上,“方才這位大師說此畫有誤,不妨指出。”
他明顯看出清音年齡不過十四五歲,一身青衣僧袍,比法明法雲大不了一兩歲,當不得一聲“大師”,卻故意這樣說道。
不過如果硬說他稱呼錯了,卻也怪罪不得。
佛教講眾生平等,和尚原本是不分等級。在佛教的律製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彌,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內,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師;五年之後,若已通曉戒律,始可以所學的特長作師,稱為軌範師,梵語叫做阿□梨耶,受人依止,教人習誦;到了十年之後,可作親教師;到了二十年之後,稱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稱為耆宿長老。
也有年輕聰慧頓悟修行的,被尊稱為禪師,法師。不過那些都是能夠宣揚佛法,講經布道的高僧。
似清音這般,年紀又輕,名不見經傳的,稱呼“大師”卻是未免有點過了。
蘭陵王到寺院中找空智大師,也有再會清音的意圖。
在來的路上聽見法明法雲說清音已經到方丈空智大師的房中去候著了。
因此進空智大師的內院之後,便放輕了腳步。並製止了法明前去稟報。
他與空智大師極熟,不想主持大師又要行那些繁文縟節。
何況蘭陵王身邊的這位老者,本也是個灑脫不羈的人。
老者與空智大師多年前見過一麵,此番來探故人,自是越無拘無束越好。
卻不料在門口聽到清音脆朗朗的聲音說,此畫有謬誤。
難道這個清音,金玉其外,卻原來是個沽名釣譽之徒?
看來自己是錯看了他!
蘭陵王心下生出怒意。但他為人一向低調沉穩,心中有怒,麵上卻隱忍不發,依舊一副言笑晏晏的模樣。
隻是那老者卻掩不住目中慍意。
清音聽到蘭陵王這名字,不由心裏一怔,恍惚似乎聽過這個名字,卻一時想不出來。
他們說著話,已經踱步進了禪房。
站在僧竹圖前,幾個人凝視著掛在牆上的畫。
依舊是微風輕搖,打坐念經的僧人有如佛陀轉世,口中誦經之聲似可耳聞,就連竹下的蟋蟀也是鮮活靈動,額上觸須輕顫,幾乎要躍紙而出。
這幅畫哪裏會有謬誤?
那老者更是直接站在畫旁,挨得近近的,凝神去找畫中失誤之處。
一筆一劃,一絲一毫都不放過。
隻要確信這幅畫沒有謬誤,看他叫這小和尚好看!哼哼!!!
清音站在幾人之後。
這幅畫剛才才看過。線條波折起伏,人物形象生動,她閉上眼睛也如就在眼前。
不須再看。
清音在現代中乃是計算機係的,於數千相似字符代碼中都能準確無漏的找出錯誤疏漏之處進行修改,其目力記憶力可見一斑。
似這樣線條鮮明形象突出的畫作,更是有如磐石牢牢記在心裏。
這也就是為什麽清音抄寫經文雖然時日短卻略有小成的原因。
隻是如今蘭陵王等人都在凝目尋找畫上謬誤錯失之處,卻不知清音這個畫壇的門外漢能指出什麽錯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