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空寂木魚勸遊魂,色即是空渡有緣

引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舍利子—著法空相。

………………………………………………………………………………………………......

蒼風穿好衣物,走出酒店,來到寂靜的街道上,尋著木魚聲響的來處,慢慢向前走去,霓虹燈下樹影婆娑,偶一陣風起,卷起幾片落葉紙屑。

這次狗皮膏藥並未踩點跟來,想來應該熟睡夢中,行走了二三裏路程,抬頭一看,原來木魚聲來自千年古刹---天靈寺,蒼風雖然一身本領,去不想隨意翻過高牆。

寺門緊閉,這裏平日香火旺盛,拜佛燒香者櫛比鱗次,每縫節假日更在售票窗口排起長隊。

蒼風圍著古寺院牆轉悠,尋著木魚聲來到寺院一處小門,隻見小門半掩,蒼風猶豫一下,隧推門進去,沿著小徑來到一處耳房前,透過窗戶看到裏麵燈亮,木魚聲正從此處傳出。

耳房中伴隨著木魚聲還有輕輕的頌經聲。蒼風覺得不應該打擾此處高僧清修,而且也燒香拜佛的想法。

他在少時,外婆病重,母親也曾四處燒香拜佛、求神,希望外婆病能好,結果還不是撒手西去,自那時起,他覺得於其求神佛,不若靠自己。

待他轉身欲走時,隻聽到耳房中僧人說道:

“貴客即來,何不進來稍坐。”

蒼風回過頭來,看到房門已開,門旁站一位老僧,約八十多歲模樣,頗為枯瘦,麵目慈祥,下頜胡須雪白,身著袈裟,手持佛珠。

老僧正微笑著看著近在咫尺的蒼風,蒼風也向他報以微笑說道“叨擾大師休息了。”然後隨他進入房內。

房間不大,擺設也極簡單,一床、一櫥、一台、一蒲團。老僧從櫥中又取出一蒲團擺在台前空地上,又取出一套茶具,擺在台上,提起台旁熱水壺衝開茶水將兩空杯倒滿。老僧手腳行動不快,卻自有一種出塵的感覺。

“大師為何夜半還未入睡?難道每日都要做功課至子時?”蒼風見老僧進到屋來沒甚言語。

“請坐,品嚐一下貧僧的茶水如何。”老僧說道。

蒼風來到木台前的蒲團前盤腿坐下,端起茶水淺嚐一下,此茶味道甚劣,估計論斤賣的那種,蒼風微皺一下眉頭,便不願再嚐。

“施主不妨再試。”老僧衝著蒼風一笑,露出滿口潔白的牙齒。

“……”蒼風有些無語,這等滋味的茶水還有什麽好再試的,但盛情之下勉為其難的又端起茶水再淺嚐一口。嗯?這味道仿佛變了,苦澀之中似有種空曠的感覺,蒼風從未想過茶水中竟有此感覺,這是一種發自心靈的享受。

“說說你嚐到的味道。”老僧依舊慈眉善目微笑著說道。

“空曠”蒼風微笑回答。

“哈哈,貧僧總算遇到知已。”老僧聽到開懷大笑。

“怎講?”蒼風不解。

“貧僧客少,偶有來客,貧僧便將這茶水待客,很多人隻願淺嚐一口,便不願再品二次,少有再試者亦是愁眉緊鎖,不得其味。貧道將此茶待客約二十年了,沒想到施主竟然能品出此間真味。”老僧說出原由。

“因何?”蒼風心道,不會這麽巧吧。

“貧僧自六歲因饑餓出家廟裏,十年動蕩時曾還俗八年,後又為僧,二十年前忽有感悟,便花五元買來兩斤粗茶,每日對其頌經十餘遍,後來廟門開放,多有紅塵居士結交寺廟中人,此處也偶有居士光臨,與貧僧說經論法,每逢來客奉上此茶時,居士們便大搖其頭,為我帶了塵間極品好茶,但貧僧仍以此茶待客,來此的居士漸少,再問其味時,皆答,酸、苦、甜、辛、香等,貧僧唯笑而不語。

有直言亦有假奉,機緣如此,奈何。”老僧慢慢將這些經曆道來。

蒼風心道,你每次都用這茶待客,又都複問一遍,還能讓別人怎樣?臉上微微一笑並未接話。

“我佛【法滅盡經】中有言,等末世法盡時,將有真佛出世,貧僧細研法滅盡經多年,終從中得悟,真費出世並非千萬年後,而應在末世之時,其中千萬年所指,應另有深意,恕貧僧愚昧不能得解。

當下世氣,與末世可有異?魑魅魍魎當道,人心不見本性,貧僧又查閱多種經典,皆暗有所指,今年當為末世。佛說人皆有佛性,當可渡之,若真佛不出,何為來渡?又何人能渡?貧僧有宏願,望在回歸我佛之前能見真佛,否則貧僧難以瞑目。”

“與茶何幹?”蒼風覺得這水太深,他對各宗教的典籍無什了解,對老僧所講的【法滅盡經】,也不了解。

“貧僧正是每日麵茶而頌【法滅盡經】,茶中自有佛典中真意,那便是空,唯空永恒,唯空真如。

佛說有九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阿陀那識,阿賴耶識,阿摩羅識。而常人隻知前六識,後三識卻被前六識所遮掩,難得呈現,後三識隻有修行有成時才能呈現,而阿摩羅識,至今卻隻有我佛如來真正圓滿,阿摩羅識便是真如。”

蒼風對前六識自是熟悉,但後三識,尚屬首次聽聞,雖然不知如何將其翻譯成龍文,心中卻似若有所感,與元神、靈魂、天道應該有關。這與【天道秘典】中所記載的內部非常近似,卻又沒秘典中記載詳實。

“此茶唯真如識圓滿者方能品出真味”老僧慢慢吞吞將話說出。

“大師所言此事,事關重大,莫要弄錯了。”蒼風才不信自己真如識像他所說已圓滿,若圓滿怎麽天道真身還未見到。

“施主放心,貧僧心中已有所覺,不敢打誑語,此是貧道宏願,宏願之感異於常感。”

老僧笑著說道。

“剛才大師所頌可是【法滅盡經】?”蒼風不想在此話題上糾纏,隧問道。

“那是【往生咒】,前日眾多匪人聚眾火拚,貧僧心有所覺,此事怕非如此簡單。其中應另有緣故,數百人死後將會在當場形成隱晦煞氣,若有人前往那處,怕有生命之憂。更重要是,這些匪徒死後亡魂將會明白一切原由,定會對操縱此事的幕後之人進行索仇…..”老僧說到此處正一臉怪相的看著麵前的蒼風。

蒼風沒想到老僧雖足未出戶,對整個事件了解的如此清晰,看來卻有幾分成就。老僧見蒼風不願承認,也不強求,接著說道:

“無論此人立意發端如何,但終究與我佛慈悲之心相違,還希望他能明白,欲成佛,必先有佛心,但此人應有大善之心,隻是手段有些過激了,或許這一切自有佛意,貧僧多慮了。”

貧僧這兩日頌經就是為了超度此等匪人亡魂,以免去陰煞之地,造福一方百姓,另也希望能免去那位大善之人一場災禍,至於是否真能免去看要看他的造化。”老僧別有深意的說道。

蒼風聽得心中暗自慚愧,本以為這事隻有洪道奇一人知道,未曾料這老僧不但知道,還在為自己頌經來將後事做全。

“紅塵中財、色、權、利等等一切皆是外物,且讓人沉迷其中不得見如來,世人所求甚多,卻不知自己一應俱足,看不破,則被其困。”老僧接著講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老僧頗有深意的將一大段經文頌出,蒼風在一旁聽得若有悟,雖然不知此經文名稱,卻感覺非常深奧,似是勸說,又似是功法。蒼風暗暗將些經文牢記心中。

“還望施主早已脫離紅塵著事,早登三寶,渡化世人,立不世果位。”老僧對蒼風勸道。

“貧僧今生宏願已了,即刻西去尋歸我佛如來,望施主謹記貧僧所言,救眾生離苦海之責遠大個人得失。”老僧說完便閉口不言,雙目微閉,盤坐在蒲團上一動不動。

“請問大師尊號?”蒼風看到老僧突然這般模樣,感覺不對,忙問道。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蒼風心中若有所答,卻再不見老僧張口說話。蒼風又叫了兩聲大師,無有回答,便將手指放在他鼻孔處,已無呼吸。

原來老僧已涅槃圓寂。

蒼風起身跪坐在蒲團上雙手合什,對著老僧遺體拜上三拜,剛起身,看到老僧胸口處一片紅光,接著全身著起紅色火焰,火焰由紅色漸成七彩,漸漸將老僧身形包裹其中,不多時,火光消失,隻除下一張黑色殼體,似乎被風一吹就能散去。

蒼風站立著雙手合什,雙拜了三拜,轉身出門,把門輕輕關上後默然離去。老僧至終也未告訴他的名號,這讓蒼風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