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歌舞

國慶節前的晚上,慶祝國慶的文藝晚會在中學的禮堂裏舉行。民族服裝與青花漢服豔麗綻放,贛南民歌與新疆歌舞珠聯璧合,民族老師與支教師生同台獻藝……人間最美的舞台,莫過於多民族的人們笑在一起,舉案齊眉,相親相融,美美與共。幅員遼闊的中國,雖然地分南北,人有長幼,但共同的國慶,共同的節日,共同的歡樂,深深地感染著支教的老師們。

祖國強盛,民族團結,吳娥的體會從來沒有像今天晚上如此深切。無論是贛南的中小學,還是河南的大學,吳娥參加過多少熱鬧的晚會,小到班級的,大到全城的,但都不如阿克陶這個熱鬧的大禮堂,多姿多彩,燈火閃爍。庫爾班的手風琴獨奏《啊朋友再見》,羅娟獨唱的《紅井水》,幼兒園孩子們舞蹈《風雪邊疆》,中學生舞蹈《英雄史詩》,讓吳娥既為新疆師生的多才多藝而感歎,更為民族藝術的交融碰撞而鼓舞。

聯歡會後,吳娥找到了羅娟,說是準備一起去上街逛逛,找一家茶飲店坐坐。羅娟答應了,但是說得等一會兒,她要先去學生宿舍走走,與孩子們聊聊天。明天就是國慶假期,有些孩子要回老家,比如穆和麗莎,要回庫倫鄉去跟著卡巴依老師說唱《瑪納斯》,羅娟為卡巴依老師和穆和麗莎的爸爸準備了一份小禮物,同時為穆和麗莎買的衣服也順便送給她。

吳娥知道,這是支教老師的規定動作之一,就是與少數民族的學生結對,當孩子們的臨時家長。這些孩子有的遠離草原,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需要親情溫暖和老師照顧,而支教老師也可以借此了解新疆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家庭情況。領隊還發起了內地學校捐衣捐物的活動,但老師們都願意自己為特定的結對孩子再買一身新衣裳。吳娥在支教的幼兒園,雖然沒有需要結對的住宿生,但也有家訪慰問的習慣。

吳娥回到房間裏修整了一下自己,跟父母視頻聊了一會兒。爸爸問,國慶假期準備去哪裏旅遊?新疆要走的景點實在太多了,你們是準備走遠還是走近呢?吳娥告訴爸爸,旅遊的事情還沒有說定,等下就會與老鄉們聚會,約定去向。

媽媽叮囑吳娥說,娥娥啊,你可得結伴走啊,不要再像上次一樣把手機丟了!也不要像大學第一個學期那樣,一個人窩在宿舍裏!吳娥笑著說,媽媽,你實在不放心,要不你們一起到新疆來旅遊?媽媽說,我們倒是想來,但又怕黃金周人山人海的,機票車票現在也定不到了!

爸爸說,娥娥啊,你在新疆可不能光顧著玩,新疆不但是值得看,還得好好學習一下新疆的文化,文旅文旅,文化可是在放前頭的,新疆不但有好看的,也一定有好聽的,你得帶著故事回來講給我們聽!吳娥說,會有好故事的,我一定帶回來的。

“手機探親”結束後,吳娥來到了校門口等羅娟。讓吳娥意外的是,羅娟和王勇一起出現在校門口。這樣,茶飲就變成老鄉聚會。吳娥早就想聽聽王勇講講偷跑下鄉去恰爾隆的故事,這次聚會便是機會,於是充滿期待。吳娥高興地說,王勇,你是什麽時候從鄉下回來的呀?我可想聽聽你的傳奇經曆了!

王勇高大威武,笑容可掬,說,有得說的,有得說的,到了茶飯店再說!晚會剛過,我還在回味“紅井水”呢,在新疆更能感受到一句俗話,美不美,家鄉水,我們的老鄉羅娟老師當真是有才啊,這支歌選得好,也唱得好!吳娥也一同附和,誇讚羅娟的歌聲像野鴿子一樣動聽。

羅娟笑著說,過獎了過獎了,歌聲像野鴿子一樣動聽,並不是我的目標,要是能像鳳頭麥雞的歌唱,我還倒還喜歡!吳娥說,對了對了,你短短幾天就編成了鳳頭麥雞的新舞,真是了不起!那天晚上,我記得你跟學生們說,那支舞蹈是兩支贛南民歌合成的,才兩天時間,你就加了一個新疆民歌。

羅娟笑著說,這還得感謝王勇呢!我們的王勇可是《瑪納斯》專家了,我那天晚上聽到穆和麗莎說起“鳳頭麥雞”,就想到為新疆孩子們編的舞不能隻是《斑鳩調》《十送紅軍》,能不能加上草原的故事。我找到王勇,問《阿裏曼別特的憂傷》裏頭是不是有一隻鳳頭麥雞,王勇聽到我要把草原的故事和紅軍的故事融合起來,非常讚同。

王勇說,可別謝我,要謝也要謝《瑪納斯》,我隻是表示支持,舞是你自己編的,歌是你自己選的啊!鳳頭麥雞,是北方的鳥,為了歡迎草地上的紅軍,跳起了歡樂的舞蹈,唱起了歡樂的《牧歌》,它們看到的不再是“阿裏曼別特的憂傷”,而是紅軍走出草地的英勇和樂觀。

羅娟說,那場景確實是根據《瑪納斯》史詩當中的場景編的。我記得書中有一段,寫阿裏曼別特走到卡拉克爾琴草原。太陽落下阿拉套山的時候,英雄來到了卡拉克爾琴草原。蜿蜒的溪水潺潺地流淌,清澈的泉水探不出深淺。嫩綠的青草長滿泉邊,茂密的檉柳布滿河灘。蒼鷹展翅在藍空翱翔,彎嘴的鵜鴣在泉邊遊玩。長著四根長翎的鳥兒,咕咕鳴叫淒落在水邊。鳳頭麥雞在草叢中撒歡,這是鳥禽棲息的樂園。

王勇說,對的,阿裏曼別特,是瑪納斯的英雄聯盟,瑪納斯由於聯盟而更加強大。當時,阿裏曼別特像屈原一樣遭讒受冷,英雄失路,無處可去,並不知道瑪納斯在遠處等候他加盟。英雄策馬走過草原,鳥兒的鳴叫聲響在耳畔。當他來到泉水邊的時候,驚嚇得鳥群撲楞楞地飛散。鳥群扇得翅膀嘩啦啦作響,一個個似箭矢般飛向雲端。鳳頭麥雞扇動著翅膀,鳴叫著在英雄的頭上盤旋。如果看到了人就會飛來,這是鳳頭麥雞的習慣。

羅娟說,對對對,我就是根據這段史詩來編的一個舞蹈,鳳頭麥雞,成為草原的主角,因為接下來它要和英雄對話。

吳娥說,穆和麗莎,阿依迪裏,迪麗拉馬,三個女孩子跳得特別好!羅娟姐,真是名師出高徒啊!

羅娟說,你也看出來了?我可是希望著“高徒出名師”啊,你們注意到了吧,新疆的孩子們特別會跳舞,穆和麗莎那扭脖子的樣子,一會兒像是斑鳩,一會像是鳳凰,可美了!這孩子將來是個舞蹈家,我一定要鼓勵她走出去!她自己也說希望考上師範大學,學音樂專業!

王勇說,《十送紅軍》是英雄史詩,《瑪納斯》也是英雄史詩,你這個編舞把三支歌曲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正好是新版的“英雄史詩”,可惜你的那首歌沒有寫完,否則會像《紅井水》一樣動聽!

吳娥說,羅娟姐,你還有壓軸的作品沒有拿出來?舞台上沒亮相的,就舞台下先展示一下吧,等下唱給我們好了!羅娟說,還沒有完成,還沒有完成的東西,不知道行不行啊!

三個來自贛南的老鄉,行走在阿克陶的夜色中,欣賞著大街兩側飄揚的五星紅旗飄揚。夜空幽深,小城溫馨,他們很快找到了一家茶飲店,一支又一支歡樂的歌在歡迎著客人們相聚和談笑。三個人找了個幽靜偏僻的位置,坐了下來。

點了茶飲之後,吳娥說,羅娟說,快把你的新作品拿出來分享吧!羅娟拿出一頁白紙,上麵是密密的音符和歌詞,修改的痕跡還非常多。

羅娟對王勇說,我想把這支歌叫《英雄的黎明》,我看了你給我的書《瑪納斯》,非常喜歡這一段,覺得這就是草原民族所希望的安康與和平,你們聽,我先試著譜了個簡單的曲子,但還不夠好,你們先聽聽,說說意見。於是,羅娟小聲唱了起來。吳娥拿過曲譜,一邊聽一邊看著歌詞——

雄獅瑪納斯登上高高的山坡

極目遠眺蒼茫的遠方。

火紅的太陽燒烤著大地,

好象要把禿子的額頭燒焦一樣,

禿鷹從這裏匆忙飛過,

仿佛它的嘴巴著了火一樣,

野鴨從這裏迅疾飛去,

好象它的尾巴被燒著了一樣。

這是個火塊般的原野啊,

你若不相信可以親自去拜訪。

英勇無畏的雄獅瑪納斯,

執起千裏眼朝四下眺望。

他望著沒有落過雪的原野,

望著沒有牧村的廣闊草場。

野黃羊象家畜一樣地吃草,

湖畔的青蛙呱呱歌唱。

這裏的蘆葦茂蜜茁壯,

芳草鮮花鋪滿地上。

雲雀和布穀聲聲歡唱,

夜鶯的鳴囀格外悠揚。

這裏生長著各種果樹

熟透了的果實落在地上。

敵人畏懼瑪納斯的威嚴,

誰也不敢闖進這個地方。

羅娟唱完,吳娥和王勇同時拍響了手掌。王勇說,不得了,我們的羅娟也要成為瑪納斯奇了,用通俗唱法來演繹《瑪納斯》中的段落,這應該是瑪納斯奇中最新的種類。我在草原上聽過各種各樣的說唱,第一次聽到這種把英雄史詩譜成歌曲的傳播方式呢。不過,你這個方式,隻適合於演繹史詩中一些抒情段落,可無法講述龐大的史詩故事!

吳娥說,是啊是啊,這不是《經典詠流傳》的路子嗎?我覺得羅娟還可以做原創,最近網上火起來的新疆題材歌曲,什麽《蘋果香》呀什麽《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呀,都是有故事背景的,我覺得羅娟姐也可以尋找一個故事,重新創作一個新歌,新疆的故事豐富多彩,唱不完寫不完!

羅娟笑著說,吳娥妹子啊,聽你的口氣,像是幫我找到了什麽好故事?吳娥說,對呀對啊,我不是跟你說過《白山之戀》?

羅娟淡淡地說,又是網絡小說?這也能信嗎?吳娥說,你聽我講完再來判斷吧,這是不是真實的故事?我也搞不清楚,隻能找到“帕米爾的風”,找到艾米麗本人,才能說得清!

王勇說,吳娥你就不要賣關子了,有什麽故事,你就講講唄,我是曆史老師,聽慣了曆史故事,聽慣了《瑪納斯》中的英雄史詩故事,但現實中的好故事,我更想知道。羅娟點了點頭,說,你說說吧,今天我們有時間!

吳娥說,羅娟姐,《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這首歌曲背後的故事,你可是知道的吧?羅娟說,當然啦,上了春晚後,這首歌就火啦,我一個搞音樂的,當然在尋找火的原因,原來背後隱藏著一段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王勇說,是嘛,不就是首流行歌曲嗎?還有故事?你這麽說,《詩經》裏每首詩,什麽在水一方呀,什麽窈窕淑女呀,難道背後都有故事嗎?你們這是索隱派的讀法吧?!

羅娟說,你別擋著,我說給你聽聽唄!故事發生在新疆的可可托海,那裏有一位以草場為家的牧羊人,他善良而勤勞,每天趕著羊群追逐著肥美的草場。而另一位主人公,則是一位美麗的養蜂女,她失去了丈夫,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用駝隊馱著蜂箱,追隨著花開花落,哪裏花開哪裏就是家。

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養蜂女來到了可可托海,與牧羊人相遇了。在相處的過程中,兩顆漂泊的心漸漸互生了愛意。牧羊人經常送一些羊奶給養蜂女,而養蜂女也會把香甜的蜂蜜放到牧羊人的氈房門口。他們相互扶持,相互關愛,仿佛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養蜂女深知自己有兩個孩子,不想拖累牧羊人,於是選擇了默默離開。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她帶著孩子趕著駝隊悄悄地離開了可可托海。而牧羊人卻一直在等待養蜂女的歸來,直到花謝草枯,他也沒有等到養蜂女的身影。最終,他等來的卻是養蜂女嫁人的消息。

牧羊人無法理解養蜂女的選擇,他以為自己可以不在乎養蜂女有兩個孩子,願意像親生父親一樣照顧他們。但他不知道的是,養蜂女正是因為愛他,才選擇離開。她不想讓自己成為牧羊人的負擔,不想讓他因自己而受苦。

這段愛情故事雖然淒美,但卻充滿了深情和犧牲。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不僅僅是擁有和相守,更是付出和成全。養蜂女用離開成全了牧羊人的未來和幸福,而牧羊人則用等待和思念,詮釋了愛情的執著和堅守。

歌手根據這個真實的愛情故事創作出了《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用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將這段愛情故事傳唱給了更多的人。

吳娥說,羅娟姐真不愧是搞音樂的,對這些故事弄得一清二楚。《白山之戀》的故事,跟這個一樣淒婉、一樣迷人呢!那是一對支教的年輕戀人,來到白沙湖景區放風箏的故事。

王勇說,白沙湖景區?我知道,那是在庫倫鄉,離阿克陶縣城一百多裏路,與奧依塔克相鄰,離喀什也近!我去過,那地方確實不錯!

吳娥說,王勇叔,那你去的時候有沒有看到放風箏的人?一對年輕人?王勇說,我沒有看到啊?賣玉人倒是不少,有一次糾纏著我一定買玉,幸虧另一個年長的柯族人勸開了他!

吳娥說,對對對,故事就跟賣玉人有關。於是,吳娥把上海青年在白沙湖的放風箏故事講述了一遍。羅娟和王勇聽完故事,異口同聲地問,這是真實的嗎?那個風箏男孩,現在應該是風箏少年了,找到了沒有呢?

吳娥說,我這幾天剛追了後麵的一部分,風箏男孩在白沙湖出現過,但又走失了,暫時還沒有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