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長沙

“嘿!快看,他救到了!有希望了!”喧囂聲,馬上傳入他的耳朵裏。

岸上眾人爭先恐後將河灘上能撿到的漂浮之物,朝他們扔過來。

希望能助上一臂之力。

還好江一龍天天駕船,熟知這片水域的水性。

遊個十多米後,便可以踮腳踩到底。

再劃兩下,踩在水底,肩膀已經能露出水麵來。

冷風一吹,**的肌膚好像被針紮一般,疼得他打了個寒戰。

不過,現在顧不了那麽多了。

江一龍幾步就上了岸。嘈雜的人群裏立即有幾人過來接應,將小張扶住。

還有人撿起一龍的衣服,給他披上。

江一龍顧不上周圍人多嘴雜的聲音,大喊一聲:“你們退後一點!”

漁家子弟第一課,就是對落水人的急救。

他先把小張肚子扛在自己肩上,用力地頂了幾次,嘩啦一聲,小張閉了氣的口鼻之中,頓時噴出許多河水,控完吸到口鼻氣管中的水,然後將他平放在地,雙手疊在他心口,跟著自己的呼吸,呼一口氣,同時用力地摁一次。摁了七八下,小張哇的一聲,嘴邊流出一口沫子,發出哇啦一聲半咳半嘔的聲音。

江一龍眼中露出喜色,鬆了口氣,“好,活了!”

周圍眾人聞言,頓時爆發出一陣掌聲,喝彩,紛紛對江一龍救人的壯舉大為讚賞。

江一龍耳朵裏聽不進這些,“小張,你是怎麽回事?”

小張恍惚地看著周圍的情景,天旋地轉,好久才清醒過來,自己是被江一龍救起來。“哎……一龍哥……你為什麽不讓我死?”

“小張,天下哪有邁不過去的坎。人家都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你小小年紀,尋什麽死嘛?”

小張沒有第二句話,他嚎啕大哭,好像心底有十二分的委屈,像決堤的洪水一樣發泄出來。

江一龍沒有再勸,眼下的小張就算是哭,也算終於有了點年輕人的生氣。

江一龍給他披上他的衣服,這才穿起自己的棉襖。

小張哭了一陣,穿好了衣服,江一龍的嘴巴已經凍得烏青,人縮在濕噠噠的棉襖裏麵,瑟瑟發抖。

“一龍?”

這時候,大龍的船劃到了這裏。

即將落下的夕陽的紅光從雲層中斜著鋪過來,鍍在嶽陽樓的紅牆琉璃瓦上。

樓下的河堤也被染得通紅,就像是煮熟的魚蝦。

江一龍在船上換上了一身幹燥的衣服。

爐子裏生起了炭火。

他和小張身上都倍感暖烘烘的。

江一龍說:“嘿,現在不冷了吧?”

小張點點頭,又恢複了冷峻落寞的模樣。

江一龍說:“隻是肚子餓。”

小張愣住。

江一龍說:“跟我們回去吃飯。”

小張沒有搭話。

江一龍也不問,拉了他就走。

到了棚子裏,江一龍說今天帶了個朋友回來吃飯。

周秀珍好奇地圍著他打聽,江一龍說:“媽,這是我岸上的朋友,你少問一點。”

周秀珍以為問多了顯得自己不懂規矩,於是也不問了。

船上人家熱情好客,大大方方地把小張當客人招呼。

小張被這家人的熱情,弄得手足無措,整個人眼眶都是紅的,放下筷子似乎都沒回過神來。

晚上,江一龍和小張同榻而眠,他整晚都側著身子,和衣而眠,一動不動,也不知道睡沒睡著。

第二天一早,小張說:“我要走了。”

江一龍問:“你要去哪裏?”

小張看著一個方向,問:“這裏通到哪裏?”

“這裏啊,三百二十裏水路,通到長沙!”

小張點點頭:“那我就去長沙。”

去哪裏無所謂,隻是他真的要離開了。

“哎?是真的去?”

小張點點頭,他眼神中沒什麽悲喜,棱角又分明起來。

江一龍說:“我同你一起去。我老早就想去長沙了,一直都想去。”

“啊?”

江一龍將家裏的連家船開出來,帶著小張一路南下。

在船上有船上的方便。

沒有行腳的人,要打尖住店,要逢人問路的麻煩。

曉行夜宿,順著湘江河一路往南。

從浮陵磯到三岔磯,借著東風走了七天。

過了三岔磯,河的東岸相距不過幾裏地,是湘江河在長沙北部的兩條重要支流。

“小張,這條是撈刀河,關公戰長沙的時候,青龍偃月刀落在這條河裏,派去的兵將,誰也撈不著,而且河中的風浪乍起,似有蛟龍出世。若非武聖人關老爺親自下河,才鎮住寶刀,否則寶刀三日後化龍,就要興風作浪!”

江一龍的眼珠子神采飛揚,寶刀化龍,興波作浪,就像是他親眼看到,“你聽過水淹七軍的故事嗎?我是不曉得的,隻聽過名字。反正老一輩說,關老爺水淹七軍,那是托付手中青龍,借撈刀河的水去淹的!”

“關二爺,我曉得,是個英雄。”

“小張,這一條是瀏陽河。”江一龍說到這裏,唱了起來:

「瀏陽河

彎過了幾道彎

幾十裏水路到湘江

江邊有個什麽縣呐

出了個什麽人

領導人民得解放

啦依呀依子喲~」

小張問:“這裏你經常來嗎?”

江一龍撓撓頭,笑著說:“我也是第一次來。”

小張波瀾不驚的臉上,愣了許久。

過了瀏陽河往南,城市的格局緩緩出現了。

江心的水陸洲將湘江河一分為二。

河西是青山一片。

河東則越來越熱鬧。

長沙城的規模遠超嶽陽城。

沿著湘江河從北到南,河的東岸碼頭遍布。

糞碼頭、木碼頭、草湖門碼頭、通泰門碼頭、潮宗門碼頭、福星門碼頭、輪渡碼頭……每個碼頭上停滿大船,裝卸的工人,車輛都港務繁忙。

江一龍被這些大場麵震撼住:“長沙曆來叫四大米市之一,果然名不虛傳吧!”

遠處,雄偉的長沙湘江大橋如巨龍橫臥。

“我聽人講,過了湘江大橋,就到下河街啦!”

江一龍找了個空位將船停當,和小張一起上岸。

下河街是從五一路旁邊的一條伸到河邊上的小街插進去,然後與湘江平行往南。

蜿蜒的街道,繁榮喧嘩,兩側商鋪鱗次櫛比,每個鋪麵的麵積都不大,家家戶戶門口卻都貨賣堆山。一條街道被兩旁商戶占了一多半。市井煙火氣裏,慕名而來購物的人們提著籃子,扛著袋子,從中間過路都要側著身子,接踵摩肩。

他們都從頭走到尾,再從尾走到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全是一聲蓋過一聲的討價還價。

江一龍跟著人群走,他幾乎可以在每個商家裏都看到自己別開生麵的東西。食品的店裏,各式南北特產、中外糕點、熟食、糖果、炒貨、幹果、果丹皮、果凍、奶糖、椰子糖等等,生活用品煙絲香煙火柴打火機,鏡子香粉梳子篦子,各式各樣的毛巾手套帽子袋子……

過於齊全、繁榮、熱鬧的景象,讓江一龍頭皮發麻。

這裏隻有他前所未見和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

江一龍心想:倘若有一天,自己有一間屋子,不管家裏缺什麽,那隻要來一趟下河街,什麽都能買齊!

“這就是下河街,哎呀,當真是什麽都有!哎呀這些糖果,這些零碎家夥,真是讓人看看都看花眼了!給我爺老倌帶點香煙回去,嗨,買兩條長沙煙!給我媽買幾瓶護發素,再買一麵好鏡子!不行,要多買幾瓶,不能怠慢兩個嫂子……小張,你覺得買什麽好?”

小張點點頭,目光四處打量,似乎他在意的不在熱鬧的景象。

江一龍頓感無趣。

他看到了好東西,就愛和別人說,吃到了好東西,就愛給別人也嚐嚐。如今真的到了下河街,卻無人可以分享和懂得自己的喜悅,心中頓時又空落落起來。

“一龍哥,我要去找個朋友。我們從此別過。江湖兒女,萍聚萍散,你的情義我記在這裏。”小張說著,拳頭錘在自己的心口。

江一龍再次確認,“你不會再做蠢事吧?”

小張點點頭,“你說得對,好死不如賴活著。”

他推起帽子,深深地看了江一龍一眼,然後毅然轉身。

洶湧的人群像河水一樣,小張轉頭就不見了蹤跡。

江一龍也不以為意,他們隻是萍水相逢而已,算不得深交。

此刻的他也沒想到十幾年後再次見到這個麵孔時,會是在電視上,而小張的結局更讓他唏噓不已。

那是後話。

眼下江一龍終於來到了夢想的下河街,來都來了,自然不能白來。他從街這頭逛到那頭,再從那頭逛到這頭,一來一回,流連忘返,可手裏的東西早已經提不下。

他把東西放到船上。他口袋裏還有錢,因此意猶未盡,還想去逛,恨不得要把船給裝滿。

可此地人生地不熟,他又不是頭一天出來闖**,知道街上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有,偷扒拐騙都不少見,自己買回來的東西不少,說不定早有人在暗中盯梢。

一旦自己轉身,難說就不碰上丟貨的事。

小心使得萬年船。

反正最想買的,他都買齊了。

尤其是花去85塊錢巨款,買下的一台春風牌的收音機。

江一龍現場已經學會了如何開關收音機,隻要小心翼翼地扭動旋鈕,一旦收到電台,滋滋的電流聲,就會變出人在裏麵唱歌。

除了唱歌,還有講故事的,還有說新聞,說笑話,說一些他聽不懂也不感興趣的理論。

江一龍架著船,連夜順江而下,他要第一時間,將這些好景,好去處,好東西,都給家人分享。

電台陪著他。

他都不用說話,電台就能自己聊。

他瞅著四四方方的收音機。

真想不到如今的科學竟然這麽先進。

千裏之外的人,可以把說話的聲音傳到自己耳邊的話匣子裏。

江一龍最喜歡的,還是聽歌聽戲。

以前他接受的歌曲少,大多數的漁歌,都是漁民之間口耳相傳。其他的戲曲,要等那些搭台唱戲的戲班子來了,才聽得到。

想聽更新的流行歌,基本沒有機會。

可現在,從收音機裏聽歌聽戲,太方便了。

如果那個教自己唱歌的姑娘還在,以後自己也能學到新歌,自己也能教她唱了。

毛月夜,水麵清冷。

安靜的夜空下,船上的燈火熄了,聲音卻還在。

有的電台節目竟然播到夜裏九點。

江一龍的夜晚不再寂寞。

他聽著電台睡覺,直到收不到頻道。

一個月之後。

隨著洞庭湖的上漲,棚子逐漸住不了。

江家人回到了船上居住。

江一龍要和父母同住,他的活動範圍小了。

那一日,晨曦微露。

父親江又信突然叫住江一龍,他要帶江一龍去出一趟遠門。

江一龍一直追問,父親總是閉口不談。

二人在城裏搭車,車又轉到鄉下。一路的風景,都是江一龍前所未見。

這還是江一龍第一次和父親單獨出來,還坐這麽久的車。

車上男人們旁若無人地抽煙、大聲聊天,拎著雞鴨的人和挑著擔子的人擠滿了狹窄的過道。臭味、煙味混合著隆起的駕駛艙散發的汽油味,混合成一股風暴,吸進江一龍的鼻子,直接在他顱內將這場風暴具現化。

江一龍肚子裏吃的東西搖晃起來了,就像有人拿著皮搋子從下往上頂。他實在忍不住了,把腦袋伸出窗外,經受了這輩子最難受的一次嘔吐。

司機絲毫沒有停車的意思,售票員也隻是輕描淡寫地瞥了他一眼。沒吐在車裏,她就沒什麽想說的。

旁邊的人開始議論。

“一般暈車的都是年紀大的,怎麽年輕人還有暈車的?”

“他可能是身體不好,去城裏看病回來的吧?”

“這種要吃點陳皮梅子、吃點薑!”

“暈車跟暈船是一個道理,他暈車吐成這樣,暈船不知道吐成什麽樣?”

江一龍吐得更加厲害。

感覺苦膽都被自己吐了出來。

他手腳冰涼,人幾乎是要虛脫過去,終於,到了他們下車的路口。

江一龍蹲在路邊,他感覺整個世界天旋地轉,滿頭都是虛汗。

江又信則一直默默地伴著他,粗糙的手,順著兒子的背輕輕撫摸。

江一龍把帶的一瓶玻璃瓶的水喝了大半,緩了許久,說:“坐車坐久了真的太難受了,早曉得我寧願走路……爸爸……這個地方我真的不想再來了!”

江又信說:“廢話少說。跟我來。”

江一龍帶他來拜會一個人,掌墨師傅——林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