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艾山

第二天一早,祖麗敲響了吳淮的房門,他昏昏沉沉的睜眼,看了一眼手機,4:20。

他掙紮著爬起身,和祖麗喊了聲“馬上就來”後,他瑟縮地穿上了自己帶來的所有衣服,卻還是覺得冷得牙齒打顫。

等到他開了門,祖麗給他帶了一杯熱氣騰騰的羊奶來,吳淮非常感謝,但他急著先洗漱,祖麗告訴他去走廊對麵的衛生間裏,大家都是去那裏洗臉刷牙的。

吳淮拿著牙刷和杯子走進衛生間的水池,發現水龍頭旁已經擠滿了穿好校服的孩子們。

他們不算幹淨的小手捧著冰涼的自來水,生怕浪費似的,要一個一個地排好隊才能使用。

見吳淮來了,紮辮子的小女孩喊了聲“malen”,就要其他孩子先讓開,把位置給吳淮。

吳淮匆匆洗了臉,也顧不得冷水刺骨,他急著把位置還給孩子們,隻有一個水龍頭,住宿的17孩子都要圍著寶貴的水源,吳淮也漱口都不敢多加浪費。

回去宿舍裏喝了羊奶,膻味兒令他難以適應,出了教學樓,哈裏拜一早就等著帶他去食堂用餐。

祖麗悄悄告訴吳淮:“校長夫妻特意趕來食堂給你做早餐的,怕你第一天來不適應,想著要讓你吃好,這裏平時都沒有早餐。”

吳淮心裏很感動,但早餐就是饢和羊肉餅,吃慣了北方的素淡,吳淮這頓飯實在是難以下咽。

他怕辜負了哈裏拜夫婦的熱情,強迫自己全部吃了幹淨,但升旗儀式前卻開始鬧肚子,他做支教的第一天實在是有些狼狽。

司機心很細,他是發現吳淮水土不服的第一人,在結束了晨間升旗,他給吳淮買來了治拉肚子的藥,還說帶他去學校後麵逛逛,距離上課還有半個小時呢。

兩人雖然語言不通,但比比劃劃的,也都能明白了七八分。

這會兒正好趕上日出的尾巴,淩晨5點的太陽開始從邊境線冉冉升起,吳淮站在黃沙小坡上望著眼前一望無盡的大漠,偶爾會有沙子吹到臉上,但他卻覺得內心格外寧靜。

司機的名字是尼加提,他說自己的兒子就像吳淮這個年紀,他盡可能地比劃出吳淮能懂的手勢,再配合吳淮的理解,大概能明白尼加提在說學校的事情。

“學校裏的孩子們很靦腆,不像縣內小學裏的那些孩子,這裏的缺乏自信,可他們很聽話,也一直盼望著你的到來。”尼加提的笑容非常真誠,“我們都很感謝你能出現。”

吳淮明明還什麽都沒做,從昨晚到今早,都是他們在照顧著他,卻又在不停地對他表示感謝。這令吳淮心中有些動容,他對尼加提點點頭,回應著對方的信任。

再抬頭的時候,天色已經亮了,風沙中彌漫著一種獨特的香氣,遠處的清真寺傳來撞鍾的聲響,吳淮好像聽到寺廟裏傳來唱經的聲音,那聲音非常低沉渾厚,在空中暈染出了神聖的金光。

到了8點,吳淮準時出現在了三年級和四年級共用的教室裏。

課本要兼顧兩個年級同樣的進度,吳淮的第一堂課是語文,他從生母開始教起,前排的孩子們學的很認真,會努力地跟隨著吳淮的節奏來張嘴、發音。

唯獨最後一排坐著的男孩顯得疏離。

他沒有課本,也不打算融入課堂,隻望著窗外出神。

吳淮時不時地看向他,男孩的校服極不合體,袖子非常短,褲子也緊緊的裹著雙腿,甚至連鞋子的顏色都不一樣。

等吳淮裝作不經意地路過他身邊時,發現他在課桌上畫了一隻小狗,還有兩個小人,一高一矮。

他察覺到吳淮的目光,警惕地伏在桌子上,蓋住了他的畫。

第二堂是數學,第三堂是體育,吳淮很關注這個男孩,他每堂課都不參與集體活動,要麽是發呆,要麽是坐在一旁玩石子,其他孩子也沒有和他搭話過。

到了中午,祖麗已經做好了飯菜,第四堂課空閑的教師都要負責當天的夥食。

全校5個教師坐在一起時,吳淮問起了那個男孩的情況。

“你說的是艾山吧?”祖麗指著自己的臉頰,“皮膚黑黑的,眼睛很大,不愛說話的那個。”

“對,是他。”吳淮問:“他叫艾山啊?怎麽連課本都沒有呢?”

哈裏拜解釋道:“艾山是從區裏過來的,去年才來這邊,被送來和他阿婆一起生活,我們這裏的課本一直緊缺,他從原來的學校帶回來的那些在路上丟了,就一直沒書可看。”

“其他孩子不能和他一起分享嗎?”

“艾山有時會打人,其他孩子不願意接近他。”祖麗補充了句:“他爸媽離婚了,都各自組建了家庭,他的情況有些特殊。”

吳淮沉默了片刻,當他抬頭時,可以看見艾山正獨自拿著飯盒從小倉房那邊走出來。

小倉房裏有爐子,不住校的孩子們都會自帶飯盒去爐上加熱。

吳淮發現艾山腳上的鞋子已經開了膠,走起路來十分不方便。

祖麗察覺到他的視線,湊近他輕聲說:“艾山的家特別遠,他每天淩晨4點就要起床,5點鍾開始跑到學校,從去年來了之後就一直這樣。”

吳淮驚訝道:“他為什麽不選擇住校?”

“阿婆年紀大,艾山應該是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家吧。”

吳淮聽後,心中有些悵然,他再看向艾山,男孩正一個人蹲在角落裏吃著午飯,膚色與衣服的顏色都要與身後的沙土堆融為一體。

等吳淮和大家一起忙碌著刷幹淨了碗筷,他打算回去自己的宿舍裏午睡一會兒。

剛一出屋子,就看到艾山在小操場上跑步,他的腳下飛沙濺起,惹得灰塵在太陽光裏起起伏伏。

可吳淮發現他跑得很快,作為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他其實長得很瘦小,但速度卻很驚人,這讓吳淮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就連在課上教學的時候,吳淮也會特別關注艾山的進度,還把他的座位調到了班裏學習最好的孩子身邊,要他們分享同一份課本。

下午4點的時候,孩子們都放了學,艾山第一個跑出了教室,吳淮有些在意他的行蹤,就急匆匆地跟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