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誤會解除

林間黑影躥動,早已埋伏好的暗衛扔出繩索,從四麵八方襲來。

少女身形靈活,如飛鳥一般在空中閃轉騰挪,一一躲過。

但少年頓時被捆了個結實。

齊鈺早知道少女輕功了得,要捉她不容易。

但上次逃竄時時,齊鈺看得真切,是少女找著少年飛身而去。

也就是說,少年擅長隱覓,會打地道,能出其不意發動奇襲,但輕功一般,要抓住他比要抓住那個少女簡單的多。

齊鈺反手奪下少年手中匕首,將其挾持,威脅少女:“速速停手!”

少年仍在高喊:“別管我!殺了這個偽君子!”

少女片刻的遲疑,但緊接著已經有無數繩索飛來,將其牢牢捆住。

眼見兩人終於落網,齊鈺這才鬆了口氣,輕顫吐氣,隻覺得後腰奇痛無比。

少女手勁不大,但少年那一刀卻不好受。

神女大人早送來一件樣式奇異的衣衫,說叫什麽防彈衣,尋常刀劍,難以刺穿。

確實沒被刺穿。

但齊鈺自己的後腰像被牛頂了。

用手輕揉更是傳來一陣接一陣的痛,不用看,隻猜也知道指定是一片青紫。

兩人皆是拚命掙紮,張口怒罵:“你的陰險小人!竟如此狠毒!有膽放開我們,看我不將你千刀萬剮!”

齊鈺深吸一口氣,忽然問道:“搬山神偷與羅縣令,是同一個人嗎?”

兩人皆是一愣,靜謐片刻後,轉頭又立刻怒罵:“你信口胡謅些什麽!”

齊鈺又深深的吸了口氣。

“新皇登基,要送入宮的貢品想必是往年的三倍,若不是被偷了,那一倉庫的種子糧也根本留不住,來年百姓必定要緊巴巴的過日子。”

“可它恰巧就被偷了,甚至在聖旨到來前,羅總督已然死於神偷手下,此事最後也隻是以一場草草的葬禮不了了之。”

“這一切,未免太巧了些。”

“所以我故意放出消息說要開棺驗屍,若你們不來,我還會有所疑惑,你們果然坐不住,要在動土之前解決掉我。”

“這也是在證明,羅縣令即便不是搬山神偷本人,也一定與之脫不了幹係。”

齊鈺語氣篤定,被暗衛製服的少年少女齊齊沉默,無疑是默認了齊鈺的說法。

齊鈺本想上前一步,腰上卻疼得他倒吸一口涼氣,有眼力的暗衛竟然就已經準備好了軟凳送上,齊鈺撐著腰緩緩坐下長出了口氣,才覺得好了些。

清了清嗓子,齊鈺繼續質問:“可我想不通,既然這搬山神偷是劫富濟貧的義匪,那怎會打起賑災糧的主意?難道不知道千萬災民就指著這口飯熬過這場天災?”

“我們何時打過救濟糧的主意!分明是你這偽君子為了揚名,要踩著搬山神偷的名號做戲給世人看!”

少年低聲怒罵:“先是無端捏造,說搬山神偷盜光了三座糧倉,後又憑空寫出什麽戰書供災民傳讀取笑!”

“都已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要做戲給誰看!”

少女更是眼眶通紅:“他在死前仍在教我們不可濫用本事,尤其不能濫偷,這樣好的人,怎能憑你空口白牙誣陷作賤!”

齊鈺微微抬眉:“這些事都不是你們做的……”

齊鈺抬手示意暗衛放人。

少年少女不明所以,依舊警惕的看著齊鈺。

齊鈺低笑兩聲,眼裏卻一片森冷:“我大概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了。”

“二位既然繼承了搬山神偷的名號與手段,不如便幫我一個忙,若是屬實,我自會扶正神偷之名……”

……

第2日清晨,方大人正在酒後酣睡,手下著急忙慌的來報:“大人!大人!不好了!”

“咱們先前偷出來的那一批糧,一夜之間被偷空了!”

方大人猛然被叫醒,本來還有些迷糊和惱火,一聽這話,忽然一個機靈:“什麽?這怎麽可能?”

“難道是真的搬山神偷?!”

……

在另一邊。

江訴晚終於拿回被偷走的監視器,取出內存卡後,插在平板上看起了監控。

滑動畫麵,很快看見大門被打開,江訴晚仔細看去,竟然就是守夜的看守拿著鑰匙打開了倉庫大門!

緊接著一隊人進來,很快搬光了整個倉庫,忽然有人發現了角落裏的監視器,拿起來看了一番,不知是什麽東西,順手也就扔到了車上。

“難怪來無影去無蹤。”江訴晚:“還以為是輕功蓋世,原來是監守自盜。”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齊鈺皺著眉頭:“這批人大多是從災民中挑出的,卻是魚龍混雜,也容易被有心之人安插,是在下疏忽了。”

江訴晚也歎氣:“不隻是你,我也沒想到這件事,看來是時候要好好整頓一下身邊可用之人。”

“在下會著手去辦。”

“此番最大的收獲,是結識了兩個能人異士。”

解除誤會後,那兩名少年少女也向齊鈺講述了搬山神偷的隱情。

原來當年,所謂的搬山神偷,從來都不止一個人。

當年羅總督早就知道,有些事情不能擺在明麵上做,即便他是一片赤誠,即便他是一心為民。

故此,他養了一批身手極佳的盜賊,上房打洞無所不能。

民間漸漸有了傳言,他便順水推舟的講出了搬山神偷這個名字。

原本,這些人隻是他在暗中的黑手套,幫他去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直到新皇登基,群臣巴結,送上的禮品一個比一個貴重。

他為官清廉,根本沒有家私,就連俸祿也拿去救濟兄弟,莫說是什麽賀禮,便是陡然加劇的貢品都要從百姓嘴裏去摳。

於是,正如齊鈺所預料的,他策劃了一場驚天大案,省下了種子糧,又策劃了自己假死偷生。

後來,他又收養了無家可歸的兩名棄嬰,從小教他們偷盜的本事,但也教他們書中的禮法策論。

但不同的是,他不要他們為自己生存而偷。

他要他們記住,盜亦有道,隻要能把這身本事用在正途上,一定也能有一番作為。

直至蝗災開始,生活變得艱難,他也反複叮囑,不可為一己私欲而偷盜他人財物。

要偷,就往天上偷,從蒼天之上,為人間偷一縷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