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風雨襲來催淚下,洪流開外現真情
五月的天,午後還熱的人煩燥,天上的烏雲翻騰,悶的人難以呼吸,田野裏的人們渾汗如雨,活兒幹幹停停,風懶洋洋地,愛吹不吹,樹是一把迷人的遮陽傘,老人和孩子都願意坐在下麵盡情地享受這清涼與甘爽。
一會兒,向南望去,遠山的峰頂,蓮花般的雲,魚鱗般的雲,棉花的雲,烏鴉般的雲,紡錘一樣都在懸動,一會兒聚集,一會兒攢動,一陣煙的工夫,它們像聽到號令,聚集起來,連成了黑壓壓的一片,真是“黑雲壓城城欲摧。"
瞬間,隱隱傳來雷聲,閃出電閃,連綿的山若隱若現,在一片烏蒙的霧氣的籠罩下,急聚間歇的互動著,那裏傳出的信號足以證明,那山上下大雨了。
這鐵筒狀的滾動持續了大約一小時,烏雲漸漸撤開,天空漸漸露出了亮點。
可是傳來一陣急促的聲響,像戰馬,像鬥牛,像鴨叫,像雞鳴…
真是混和參雜的合唱隨風滾動傳播而來。
不知誰喊了一聲,山洪來了…
聚目望去,兩層樓高的山洪傾瀉而下,遠遠扇動著沙河兩邊的枯草和雜物亂飛,被窒息的人跟著一些小狗走動,趕忙躲起來。
沙河兩邊的居民院子裏一溜煙的工夫翻滾著一層沾泥帶土的浪花,嚇得人們四散而逃,不知所措。
沙河口的公路橋上,水流急驟升高,超路麵的洪流沿東西方向傾瀉而來,驚恐萬狀的"部麵"老板一個個拿著鐵鍬挖土堵水,但是這種力量在激流湧動時顯得微乎其微,根本無濟於事,超市,百貨部,電焊五金部,麵粉廠即將成為“水池",股股洪流像發瘋的惡魔,上竄下跳,麵粉廠的老板嚇壞了,抱起一袋袋麵粉堵在門口,但是,水像噴射的水柱,飛散在四周,淹沒了櫃子,床頭和屋子的一些雜物。
水進了超市,呼嘯的"瘋狂"擊倒了琳琅滿目的貨架,老板用一袋袋布匹,和一遝遝紙張壓在門口,希望減少壓力,從而降低損失,但是,洪水不食人間煙火,搖頭一變,吹胡子瞪眼睛,舞著闊袖,一拂而去,地上的雜貨便被淹沒了,老板娘嚇得扶著貨架瑟瑟發抖,大喊“救命″。
水進了小賣部,二尺深的水流處四處竄動,來不及用土掩時門像開了閘的河,橫衝直撞,店內刹那間變成了水的世界,老板嚇得叫苦連天。
洪水沿東西順著公路兩麵延伸,路兩邊的人們,跑的跑,散的散,呼救聲和洪流擊**聲交織成一片。
學校成了洪流攻擊的主要對象,水一到,旋風似的掃倒了校園的前牆,接著衝進了幼兒園,樓門被水重重的一擊,頓時變形,裂開了巨口,吞進了黃的"河″,青的"沙",白的"泥",一會兒,幼兒園變得亂七八糟,“殘"不不忍睹,那漂亮的手工花,那迷人的童話世界,那五彩斑斕的玩具,被泥土一下子壓得沉沉地,失去了光彩。
校園和學校農場,變成了一片汪洋世界,樹在沉泥中有氣無力的搖擺,小麥被沉泥壓得麵目全非。
水流大約一個小時,順公路東西的一些土木結構的房子,已經開始倒塌,而這些災民無望地看著自己無家可歸,一個個由於驚恐變得臉色蒼白,嘴裏念叨著:“這,這如何是好…"。
洪流漸漸變小,三四個小時讓沙河兩邊變得亂七八糟,錯綜複雜。
村委會領導人員第一時間趕到,常主任帶領大家抽水,該堵的堵,改順的順,臨時組建一個"抗洪組",目的努力讓鄉親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黃書記帶領"女兵",安撫受災的"妻兒老小″,讓他們心理恐怖別餘後患。安頓鄉親們吃飯,休息,給大家排憂解難,希望大家振作起來,她對大家說:"天災人禍,自古以來都無可奈何,我們要正確麵對。″
洪水退去了,但是,這個夜晚,是一個不眠之夜,"災民"在鄉親們的家裏"借宿″,可心裏的那個難受無以言表。
天快亮了,可又下起了小雨,但"災民″一個個起得很早很早,站在自己的"安樂窩"前,神情詛喪。
學校不得不停課,早起的孩子們一個個望著自己的樂園,泣不成聲。這時,我一眼看到餘芯站在他們的百貨部前抹眼淚,我趕忙走了上去,給她一張衛生紙,她沒接,繼續哭,那種難以言表的痛苦,隻有親身體驗的人才感覺到,原來洪水無情物,喪失家園更堪惜。
大約八九點,村子裏就來了慰問團,鄉政府的,縣政府的相關人員一齊趕到,帶著救災帳篷,食品,飲用水,服裝鞋帽及日雜必須品,常主任和黃書記負責分發,另外未受災的鄉親們組織"修複隊",幫助這些有"部麵"的鄉親清除淤泥,架子車仍然是最好的運輸工具,看吧!大家挖的挖,鏟的鏟,竭盡全力幫助鄉親們,讓他們從痛苦中走出來。
縣委書記蔡書記說:"鄉親們!天災人禍自古不可避免,我希望大家開心起來,麵對困難,振作起來,大家放心,政府從來是大家堅強的後盾,政府已請有關人員來估算你們的經濟損失,我相信大家有信心,有能力完成災後重建,最後希望大家不久會重新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大家聽了蔡書記的話,心裏暖暖的,眼裏露出期待的眼神,淚花在眼裏滑動。
鄉書記,村書記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搶先修複校園″,盡可能的讓學生早日上學,推土機,手扶拖拉機,架子車,都挑起運輸重擔,學生,老師,村民,還有縣鄉的一些"誌願者","眾人拾柴火焰高",淤泥,沉沙,一車車拉到了指定位置。
一棵棵老樹首先獲得了生機,那樓道上的泥土被清除,那校園裏的淤泥被推土機推到路兩邊,等待車輛來拉走。
大家隻用了四天時間,校園就煥然一新,同學們回到了課堂,望著校園修複的麵貌,心裏想著一切幫助學校的"生力軍",學習起來更加帶勁。
鄉村災後重建被縣上列為重要工程項目,一個個建築隊,奔赴村子裏,他們深知"身負責任重擔,不負政府期望",加班加點的工作,細致入微的勞動,切實地將"災民″放在第一位,用了二十天的時間,一幢幢"民宅"拔地而起,大家估摸著按秋後就可以入住。
幸好農田沒受害,那田野裏的麥浪黃澄澄的,大夥開始收割了。
二壯白天幫"災民″清理淤泥,晚上在皎潔的月光下割麥子,眼晴熬紅了,布滿了血絲,巧珍也毫不反對,因為鄉親們的事就是他們的事。
鄉親們也都按時收割,白天太熱,早晨乘天涼割一會,晚上也乘月亮朗照,便拉開序幕,上演一場大生產運動。
東頭鐮刀狂舞,西頭麥穗抖擻,豐收的喜悅激起他們對″饑餓″的回憶,玉米糊糊拌麻鹽,黑麵疙瘩米麵團。
今天麵對"小麥"的豐收,那"白饃玉免籠中奔,長麵銀蛇鍋裏舞"的景象在他們心中"粉墨登場",這些景象再不是大家的幻想,也不再是大家的奢望,現在變成了現實,大家滿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