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金榜又題農家子,歡顏喜美樂融融

水明相的兩個女兒水秀和水麗今年同時又考上了大學,陸橋的大兒子陸應豐也考上了好大學。

在那個年代,上大學是公費,學校還給不低的補助,但是,家裏還是要籌備一些生活費,於是水明相辦起了一個空心水泥磚磚廠。

風風火火的水廠長中等身材,臉上閃出黑油油的光澤,身體略瘦,可瘦的很有精神。

工廠房是他們的院子周圍,機器安裝在以前的打穀場上,而沙子石粉圍著機器"轉",水源挖了兩個大池子便是。

每天清晨,機器的隆隆起響起,攪拌好的混凝土隨傳動帶運到打模機艙內,機器內模"六麵齊夾,中間方刀一轉”一塊空心磚隨之產生,傳遞到對麵的平台上,一個接一個,打一組是十二塊,工作人員便拉到對麵的空地上,碼好,養生曬幹,等待出售。

陸橋,二壯兩個都是工人,二壯裝料,水明相操作打磚機,陸撟負責碼磚,養生。

一個廠子,水廠長負責進料,操作機器,出售,這樣一個繁忙的生產鏈,一般人根本吃不消,可水明相還是堅持,堅持再堅持,他為了剩潤,煞費苦心,為了給兩個女兒多掙一些生活費,好讓他們安心學習,學到一些真正的本領,他再苦再累根本算不了什麽。

大家都用空心磚蓋羊圈,豬圈和牲口圈,小型的房子也能用它蓋,這樣既省事,又經濟,既堅固又實惠。

這廠子開始“風靡一時″,遠近村的老鄉們都趕來購買,創下了一日"三千塊"的記錄,水明相的單日利潤上千元。

經過秋季三個月的生產銷售,水廠長賺錢不少,最後他又決定生產用來鋪院的水泥方磚,這可規模更大了,二柱變成了機器操作手,陸橋,劉佳淳都趕到工廠來“打工,於是水陰相的工廠蒸蒸日上,前來購買磚的人絡繹不絕…

秋天來了,看落葉隨風飄搖,細碎的紅塵,依戀秋意,渲染著樹葉,紅的鮮紅,黃的橙黃,紫的絳紫,綠的淺綠,片片如琢磨的濃稠,品嚐著秋的歡暢,而花兒們也開得熱烈,紅的似火,粉的像霞,黃的如金,白的是雪,它們的夢夜似乎已覺短暫,而它們的熱情卻也高漲,撕碎的嫵媚,重新飽籽。農家人的心緒瞬間被陶醉,醉於秋,醉於秋的沉著,醉於秋的樸實,醉於秋的收獲。

二壯的兩個娃也開始上學,二壯兩口子把娃打扮得漂漂亮亮,心裏美滋滋地接來送去,可巧珍做飯接送的空間,又來劉明相的廠裏做磚的養生,她提著水管,綁上"噴頭",來回走動,一塊塊磚兒像是"酣飲"者,張口"一飲而進",而它們的吞吐弄濕了巧珍的衣褲和鞋子,可是巧珍卻舍不得買一雙雨靴。

經過一天的勞作,二壯和巧珍匆忙向家裏趕回,急匆匆的去兩個娃,這時,一道晚霞,漫天飄逸,真是:

金霞披帶暮追雲,一道紅光琥珀濃。

行路駕車目光爍,路江淩靄雨花晶。

借燈催暗心形現,捉影捕明夢境呈。

天瀉紅霞行萬裏,難得此路乾坤風。

一陣煙的工夫,二壯夫婦將傍晚的"食料"準備就緒,先點燃灶火裏的柴禾,開始做飯了,麵條"筋爆",蔬菜新鮮,當兩個孩子一人端著一飯香甜的飯菜時,直喊“香,香,太香了…",夫妻倆高興極了,內心的愉悅難以言表,默默地一個端著一碗飯,內心湧上的是滿滿的"成就感″。

晚飯過後,二壯在明亮的燈光下,給兩個娃講《語言》中的故事,那樣的娓娓動聽,那樣的精彩感人。二壯聽他們讀漢語拚音,當聽他們聲調音節準確無誤時他才放心,接著他倆拿出數學課本,二壯給他倆出一個個100以內的加減運算,他倆爭著做,搶著答,真象兩個在同一個槽內搶食的"豬寶寶",二壯心裏熱乎乎的。

最後,他又拿出最近到書店買回來的字帖,讓他們描紅且書寫,他倆認真仔細的寫呀寫呀!燭光裏三個人渾然融為一體,巧珍看到這一幅畫圖,激動不已。

陸應豐馬上開學了,陸橋夫妻張羅著舉行一次"升學宴",這畢竟對於娃姑是一種啟發和激勵。

這個年頭,大家都不富裕,於是他們夫妻本著“量力而行"的心理來做。

他倆從集市上買來100斤豬肉,三十斤雞肉,接著又請來了村子裏一些"能做會造″的巧媳婦,讓他們"燴好,燉好",一人一大碗,吃得香,吃得好!

宴會的前一天,陸橋家的院子裏擠滿了父老鄉親,男士們圍著一個大桌子,"把酒論英雄",一瓶瓶高度"金徽"在院子裏飄逸著一股股清香,一根根香煙在屋子裏繚饒,歡天喜地的架式在這裏上演,陸應豐和妹妹陸應玉跑前跑後,盡力招呼著鄉親們歡歌笑語。

宴會當天,常主任和黃書記應邀參加,並且黃書記是宴會主持人,她首先講到:"十年寒窗今有路,來日功名自有時。希望陸應豐同學三年以後功成名就,來報答父母,報效祖國,做一個實實在在對社會有用的人…"

宴會開始了,父老鄉親們一個個滿臉堆笑,手裏端著一碗碗"美味佳肴″,好像嚐到了種春風得意的"幸福",又像體會到"苦盡甘來″的啟示,常主任端著一杯酒,熱情洋溢地說:"鄉親們,我們是實實在在的農民人,我真希望我們的子孫像這些孩子一樣走出農村,多年以後‘返哺'回來,為振興我們的新農村獻言獻策,出力出資。"

說到這裏,常主任拿著一個紅絲綢紮成的大紅花戴在了陸應豐的胸前,而鄉親們一個個走上前台,給陸應豐身上掛滿了無數個被麵,陸應豐激動得哭了…

院裏裏頓時沸騰起來,吹呼聲,鞭炮聲連成了一片…

陸橋夫妻在席間招呼大家"吃好喝好",多少年的艱辛和困苦伴隨著這鞭炮聲"煙消雲散,他們想到:今後他們必須付出更多的"辛勞",讓家庭脫掉貧窮的"帽子″,同時,盡量豐盈他自己。

這時,陸應豐的兩個同學水秀和水麗姐妹倆也趕來祝賀,他姐妹今年也同時上榜,當他們三個握著手,站在一起時,董書記拍手稱絕,說到:"我們村是狀元村,希望娃娃們今後芝麻開花一一節節高,我們的孩子是優秀的,我們的家長更值得稱讚,希望鄉親們不辭勞苦,做孩子們的墊腳石,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再接再厲,永創輝煌"。

三個孩子站在同台,手挽著手,肩並著肩,回想往事,那可親可敬的老師的教誨,是他們在學海中的風帆,是他們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動他們永往直前,他們苦不言苦,累不言累,用自己的光亮,照耀他們前行,他們是指南針,給孩子們以正確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