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希望的跋涉
成功完成那台複雜手術的一周後,李明和阿依古麗坐在研究中心的辦公室裏,整理著近期的工作數據。
窗外的梧桐樹已經長出了新葉,春天的氣息悄然彌漫。
“你看這些數據,”阿依古麗指著電腦屏幕說,“來自市區的病人占了90%以上。偏遠地區的患者很少能夠及時得到救治。”
李明點點頭:“是啊,我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很多基層醫院的條件還比較艱苦,老百姓有病也不願意往大醫院跑。”
“要是我們能把醫療服務送到他們身邊就好了。”阿依古麗若有所思。
這句話像一顆種子,在李明心中迅速發芽。
“對啊!我們為什麽不能組織義診隊,把研究中心的成果帶到基層去呢?”
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阿曼大夫的支持。
“好主意!”老人家說,“我們維醫傳統就是要走到百姓中間去。”
第二天一早,李明和阿依古麗就去找阿布都·卡德爾院長匯報這個計劃。
“你們想得很周到。”院長仔細看完他們的提案,“但要注意安全,路途遙遠,條件艱苦。”
“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了。”李明堅定地說。
院長望著窗外沉思了片刻:“好吧,批準了。第一站就去疏附縣吧,那裏的衛生院前幾天還在求援。”
得到批準後,他們立即著手準備。
阿依古麗負責聯係當地衛生院,李明則組織醫療隊伍。
讓他們感動的是,一聽說要下鄉義診,研究中心的年輕醫生們都踴躍報名。
“帶上我吧!”小馬護士舉著手說,“我就是疏附縣人,可以幫忙翻譯!”
出發那天是個晴朗的早晨。
醫院派了兩輛越野車,車廂裏裝滿了藥品和便攜式醫療設備。
李明清點著物資,確保一切齊備。
“等等!”阿曼大夫拄著拐杖匆匆趕來,遞給他們一個布包,“這是我配的一些藥丸,專門治療高原反應的,你們帶著。”
車隊啟程時,陽光正好。
李明坐在副駕駛,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
從城市到鄉村,從平原到山區,景色漸漸變得荒涼起來。
“前麵就是疏附縣了。”阿依古麗指著遠處說。
群山環抱中,一個小鎮若隱若現。
當地衛生院的院長親自來接他們。
是個50歲左右的維吾爾族男人,臉上的皺紋裏刻著歲月的痕跡。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院長握著李明的手說,“我們這裏的條件比較差,老百姓看病很不方便。”
衛生院的條件確實比想象中還要艱苦。
設備陳舊,藥品短缺,就連最基本的檢查也很難做到。
但讓李明感動的是,這裏的醫護人員都在默默堅守。
“我們先和本地醫生交流一下。”阿依古麗提議,“了解一下這裏最常見的病症。”
交流會開得很熱烈。
本地醫生們都渴望學習新知識,特別是當李明介紹研究中心的中維醫結合療法時,大家的眼睛都亮了。
“原來還可以這樣治療!”一位年輕醫生激動地說。
第二天一早,義診就開始了。
消息不知怎麽傳開,天還沒亮,衛生院門口就排起了長隊。
李明和阿依古麗分頭行動。
他負責外科疾病,她負責內科,同時教導本地醫生一些基本技能。
小馬護士則忙著翻譯,成了最搶手的人。
“醫生,我這腿疼了好幾年了。”一位老大爺說。
李明檢查後發現是嚴重的關節炎,立即示範了如何結合推拿和西藥治療。
“大叔,您得先把藥吃了,再配合這些動作……”李明耐心地解釋著,還特意畫了幾張圖讓老人帶回家。
中午時分,一個急診病人被抬來。
是個年輕的牧民,在放羊時不小心從山坡上滾落,肋骨可能骨折。
李明立即展開急救。
在簡陋的條件下,他用最基本的器械完成了檢查和處理。
這時他才理解,為什麽研究中心要強調因地製宜。
“李醫生,教教我們這些基本操作吧。”當地的醫生請求道。
於是,一台緊急救治變成了一堂現場教學。
李明一邊處理傷員,一邊詳細講解每個步驟。
他發現,這些基層醫生雖然條件有限,但學習熱情特別高。
傍晚時分,阿依古麗找到了李明。
“你知道嗎,我今天看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病例……”她興奮地說著,眼睛閃閃發亮。
李明聽著她講述,突然明白了什麽。
義診不僅是在幫助病人,更是在促進醫學的發展。
那些在大醫院裏司空見慣的病例,在基層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
晚上,他們和當地醫生圍坐在一起,總結這一天的收獲。
院子裏升起了篝火,有人拿出冬不拉彈起了動人的曲子。
“你們一定要常來啊。”當地的醫生戀戀不舍地說。
“會的。”李明望著星空許諾,“這隻是個開始。”
三天的義診結束後,李明和阿依古麗收拾行裝準備回城。
臨走時,那位腿疼的老大爺特意送來了自家種的杏子。
“醫生,你們就像天上的星星。”老人用維語說,“給我們帶來了光明。”
阿依古麗翻譯後,李明心裏一暖。
他明白,這不僅是一次義診,更是一次播種。
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相信它們一定會生根發芽。
回程的路上,夕陽將天際染成金色。
李明和阿依古麗已經在討論下一站的計劃。
“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培訓課程也帶過來。”阿依古麗建議。
“好主意。”李明讚同,“還可以建立遠程會診的渠道。”
車子駛過盤山公路,遠處的雪山在晚霞中熠熠生輝。
他們知道,前方的路還很長,但隻要心中裝著這片土地的人民,再遠的路也值得走下去。
這是他們的選擇,也是他們的使命。
用醫術聯結起山川湖海,用真心溫暖每一個生命。
看著後視鏡中漸漸消失的小鎮,李明輕聲說:“我們一定會再來的。”
阿依古麗望著窗外,眼中含著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