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高原義診

學習維語的日子,讓李明變得異常充實。

數日後,他接到了張國華的電話。

當時他正坐在辦公室裏,翻看著昨晚和阿依古麗學習的維語筆記,嘴角不自覺地帶著一絲微笑。

“李明,下周你和阿依古麗一起去趟塔什庫爾幹縣。”張國華的聲音透著一絲疲憊,“那邊要組織首次大型義診,需要你們去支援。”

聽到要和阿依古麗一起出差,李明心裏掠過一絲欣喜,但很快又被擔憂取代:“可是,教授,我的維語還不夠熟練……”

“正因為如此,我才讓阿依古麗和你搭檔。”張國華的聲音溫和了些,“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你更深入地了解當地。”

掛斷電話,李明站在窗前,望著遠處若隱若現的雪山。

塔什庫爾幹,那個帕米爾高原上的縣城,對他來說還是個遙遠而陌生的名字。

傍晚時分,他照例去找阿依古東學習維語。

當他提起即將一起去塔什庫爾幹的事情時,阿依古麗的眼睛亮了起來:“太好了!我好久沒回過那邊了。”

“你去過?”李明有些驚訝。

阿依古麗點點頭,發髻間的一縷頭發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我外婆就是塔吉克族人,小時候我經常去那裏。”

她的聲音裏帶著淡淡的懷念:“那裏的風景美極了,雪山、草原、湖泊,還有最淳樸的牧民。”

李明注意到,每當阿依古麗說起家鄉的事情時,她的眼睛總是會變得特別明亮。

“不過。”阿依古麗話鋒一轉,“你要做好準備,那裏海拔很高,可能會有高原反應。”

她擔憂地看著他:“我們得多帶些藥。”

一周後的清晨,李明和阿依古麗坐上了開往塔什庫爾幹的越野車。

車窗外的風景漸漸從城市變成了曠野,公路蜿蜒著向著群山深處延伸。

隨著海拔的升高,李明開始感到些許不適。

陽光變得格外刺眼,空氣也愈發稀薄。

阿依古麗遞給他一個氧氣瓶:“用這個。”

李明搖搖頭:“我還好。”

話音剛落,卻感到一陣頭暈目眩。

“別逞強。”阿依古麗把氧氣瓶塞到他手裏,“在高原上,謙虛比倔強更重要。”

車子在山路上顛簸,窗外的風景令人驚歎。

皚皚雪山直插雲霄,碧藍的天空近得仿佛觸手可及。

偶爾能看到幾隻雪豹在遠處的岩石上一閃而過,矯健的身影融入茫茫雪色之中。

“看,那是慕士塔格峰。”阿依古麗指著前方一座巍峨的雪峰,“在塔吉克語裏,它的意思是‘冰山之父’。”

李明望著那座雄偉的雪峰,隻覺得一陣眩暈。

不知是因為高原反應,還是這壯麗的景色過於震撼。

到達塔什庫爾幹縣城時,已是下午。

縣醫院的院長親自來接待他們。

這是一位麵容黝黑的塔吉克族老人,眼角的皺紋裏藏著歲月的痕跡,但眼神依然炯炯有神。

“歡迎,歡迎。”老院長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道,“明天一早我們就去牧區,今晚你們好好休息。”

入夜後,李明在賓館房間裏輾轉反側。

高原反應愈發明顯,頭痛欲裂,呼吸也變得困難。

他不想打擾任何人,隻是靜靜地坐在窗前,看著窗外的雪山在月光下泛著銀光。

突然,一陣輕輕的敲門聲傳來。

是阿依古麗,她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我就知道你會不舒服,喝點這個。”

那是一碗用高原雪蓮和枸杞熬製的湯,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李明喝下去,感覺好了許多。

“謝謝。”他輕聲說。

阿依古麗在他對麵坐下,月光灑在她的側臉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輪廓:“你知道嗎,這是我外婆的秘方。她說,高原上的每一種植物都有它的用處,就像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

第二天一早,他們隨著醫療隊來到了海拔更高的牧區。

藍天白雲下,氈房星星點點地散布在遼闊的草原上,牛羊在遠處悠閑地吃草,牧羊犬警惕地注視著陌生人的到來。

看診的帳篷剛搭好,就已經有牧民聞訊趕來。

他們有的騎馬,有的步行,臉上帶著質樸的笑容。

李明注意到,即使是年邁的老人,在這樣的高海拔地區行走也毫不費力。

一位年輕的牧民抱著生病的孩子走進帳篷,李明試著用剛學會的維語詢問症狀。

當他笨拙地說出那些單詞時,牧民的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

“你會說維語?”那位牧民用同樣生澀的普通話問道。

李明不好意思地笑了:“在學習。”

“很好,很好。”牧民拍著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讓他一個踉蹌,“我們這裏需要像你這樣的好醫生。”

正當診療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李明突然感到一陣強烈的眩暈。

他扶著桌子,想要站起來,卻發現雙腿發軟。

“李明!”阿依古麗的驚呼聲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他倒下的那一刻,看到的最後畫麵是阿依古麗焦急的臉龐,還有那片遼闊的藍天。

醒來時,他發現自己躺在一頂氈房裏。

身上蓋著厚厚的羊毛毯,旁邊的火爐裏燃著暖暖的火焰。

一位老婆婆正在往爐子裏添柴,看到他醒來,慈祥地笑了。

“你醒了。”阿依古麗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他轉頭看去,發現她正坐在氈房的角落裏,手裏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

“這是巴提大叔家的氈房。”阿依古東說著,將奶茶遞給他,“你暈倒後,是他背著你過來的。”

李明環顧四周,氈房內部裝飾著五顏六色的掛毯,牆邊擺放著精美的銀器。

一切都那麽新奇,卻又透著一股溫暖的氣息。

那位叫巴提的牧民走進氈房,見李明醒了,咧嘴露出一個憨厚的笑容:“醫生,感覺好點了嗎?”

李明點點頭,有些慚愧:“給你們添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巴提擺擺手,“你們從那麽遠的地方來幫我們看病,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夜幕降臨時,氈房外響起了悠揚的冬不拉聲。

巴提的妻子端來了一盤剛烤好的手抓羊肉,香氣四溢。

“來,嚐嚐。”巴提招呼道,“這是今天特意宰的羊。在我們這裏,客人就是家人。”

在溫暖的氈房裏,在濃鬱的奶茶香氣中,在動人的冬不拉聲裏,李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高原人民的熱情。

他們的生活也許艱苦,但心卻如同這雪山一般純淨高潔。

後來的幾天裏,李明慢慢適應了高原環境。

每天隨醫療隊在草原上奔波,為牧民們看病。

雖然辛苦,但每當看到病人臉上露出感激的笑容,他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阿依古麗總是若即若離地守在他身邊,像一個溫柔的影子。

她教他用塔吉克語說一些簡單的問候語,告訴他不同草藥的用途,給他講述雪山深處的傳說。

有時,當夜幕降臨,他們會坐在氈房外的草地上,仰望滿天繁星。

在這片高原上,星星近得仿佛觸手可及。

“你知道嗎?”有一天晚上,阿依古麗突然說,“在塔吉克族的傳說裏,星星是天神撒在人間的珍珠,為的是照亮人們回家的路。”

李明望著她的側臉,在星光下顯得格外柔美。

他忽然明白,或許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