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往事

先帝駕崩之後,韶陽長公主便不常住在宮中,宸帝多次想要將新科狀元郎說與長公主當駙馬,可長公主偏是得詔也不回京中。隻讓人八百裏加急與胞兄送去一句話:“父皇早與寧瀟定下婚配,寧瀟生是沈家的人,死是沈家的鬼!”

沈家,自然是那個沈家。

沈家原是滿門忠烈,先祖那一輩與元帝是生死與共的兄弟,更是開國功臣,鎮國大將。後輩更是人才輩出,代代名將,沈家軍更是個個以一敵百,驍勇善戰的忠義之士。

昭帝繼位時,便將自己最心愛的韶陽公主與沈正宏的兒子定下娃娃親,在寧瀟三歲時,便為她定下了虛長她五歲的沈晏清為駙馬。隻是後來寒江城病變,沈正宏通敵叛國,與薑國齊王裏應外合,大開城門,欲直將邊關交由敵國。幸左相大人早覺有異,亦已令臨近藩王布下防備之策,這才守住寒江城,並將叛國賊沈正宏連同麾下二十三名親信將領就地正法,一並斬殺。

更是將叛將屍身,懸掛與寒江城城門之上,曝曬七日。

前線急報傳來,左相證據確鑿,又有藩王作證,照帝當即下令,通敵叛國者誅,為首者,誅九族!於是一夜之間,曾滿門榮耀,門庭若市的鎮國將軍府闔府上下一百八十餘口人全部收押,待秋後問斬。

皇後與沈家夫人是自幼相識的閨中姐妹,也曾於禦書房長跪不起,垂淚祈求昭帝,說沈家滿門忠烈,其中定有冤屈,還請陛下明鑒,重審此案。但卻被昭帝斥責,後宮不得幹政,並暫停皇後執掌六宮之權,使其在棲梧宮閉門思過。

而沈家夫人聽聞夫君生死噩耗,因為曾經立下同生共死的誓言,便在抄家當日觸壁身亡。

沈家鼎盛一時卻一夜敗落。

那一年,寧瀟七歲,沈宴清十二歲。

坊間傳言,沈家並非絕子絕孫,那與公主定有婚約的小公子,抄家那日因受公主之邀外出踏青後,便消失無蹤,想來是得到了消息,亦或是被人搭救,從此隱姓埋名,苟且偷生,也算是保住了沈家唯一的血脈。

寧瀟十二歲那年,昭帝便有意在貴胄朝臣當中挑選青年俊彥為女兒擇選駙馬,十二歲的寧瀟仍是那句:“父皇早與寧瀟定下婚配,寧瀟生是沈家的人,死是沈家的鬼!”

寧瀟是昭帝最寵愛的公主,昭帝雖然氣憤,卻也無法責怪於她,隻將她囚在棲梧宮,命皇後好生教養。

昭帝如此,也是因為後來發生的許多事,譬如藩王謀反,自立為皇,左相也因貪腐牽扯出許多舊案,亦有朝中純臣年複一年呈上證據,多次進言,沈家滿門忠烈,從來都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英烈,當年寒江之亂有諸多疑點,望陛下能重查此案,還沈家一個清白。

昭帝後來,也是相信如此,隻是卻不能翻案,若是翻案,雖能還沈家一個清白,可卻亦是證明他是錯的。冤假錯案,歸根究底,是皇帝錯了,可皇帝怎麽能錯?他不能錯。

他告訴自己,沈家早就絕了後,清白與否並不重要。

昭帝不信坊間傳言,或許不信,他更能心安理得一些。

但寧瀟是信的,因為沈晏清是母後差人傳來的消息,她與近侍聯合放走的。

那日,沈家被抄家前的兩日,寧瀟便邀沈晏清一同前往江南別苑小住些時日,二人青梅竹馬又指腹為婚,更何況沈晏清自幼習武,與公主同去,隻怕比那些暗衛讓皇後更放心一些。隻是皇後讓沈晏清陪寧瀟去往江南,想必是早就知道了沈家要被抄家的消息,以防萬一的下下策。

卻也是這下下策,保住了沈家唯一的血脈。

當時沈晏清察覺不對,並不願走,還是寧瀟身邊的婢女提前在二人的茶飲裏下了藥,這才能將沈晏清安全送走。

隻是有好長一段時間,寧瀟也不知沈晏清去了哪裏。想來是他知道了沈家滅門的消息,對她也有所戒備,是以這才找機會悄然離去……

這麽多年過去,寧瀟一麵差人尋找沈晏清,一麵向昭帝請旨,望昭帝為沈家翻案。

直到昭帝病逝,才在咽氣前與病榻前傳令寧潯,讓他重查此案。

後寧潯登基的第一道聖旨,便是恢複沈家清白,追封沈將軍及其夫人,以及那含冤受屈的二十三名將士,歸還沈家祖宅,並為將軍重修墳塋。

隻是沈晏清除卻回祖宅宗祠上香叩拜之外,並未留居京中,未接任何拜帖,也再不願為官或是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