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太陽帆船大賽已經進入到了最後階段,全國人民都在關心,我國的屈原號到底能不能贏得比賽。今天我們再次請來了屈原號的總設計師孫立軍教授,由他來解答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孫教授,屈原號目前的速度高於火星的環繞速度,全國人民都在關心,它到底有沒有辦法泊入火星軌道呢?”

這期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已經超過了中央電視台的春晚。

孫教授:“誰說一定要泊入火星軌道?大家別忘了,按照大賽的規則,隻要飛船與火星的距離保持相對恒定,就算抵達終點。大賽的組委會之所以要這樣設置規則,是為了促進宇航技術的發展。誰都知道,泊入火星同步軌道是最高效便捷的方法,所以,以往的比賽,沒有人會願意舍易求難,都是爭取把飛船泊入火星同步軌道,用最小的代價完成比賽。可是,還有一種抵達終點的方法,那就是——著陸。”

“屈原號有能力在火星著陸?”主持人與其說是在提問,不如說是在和孫教授共同揭曉謎底。

“是的!聽上去是很不可思議。但屈原號的太陽帆可以在進入火星大氣層時收縮折疊,在駕駛艙外麵形成一個絕熱保護罩。這還沒完,在抵達火星表麵上空2萬米左右,太陽帆可以再次展開,充當減速傘。這就是屈原號的B計劃。此時此刻,屈原號已經開始折疊太陽帆了,但信號需要大約12分鍾才能抵達地球,所以,我們會比實際發生的時刻晚12分鍾收到消息。”

孫教授的臉上寫滿了自信——這給人一種錯覺,似乎屈原號一開始就打算執行B計劃。